第16章 血色征途-《铁火权舆》

  青铜齿轮咬合的轰鸣声震得军部会议室的玻璃窗簌簌作响,蒸汽管道喷出的白雾在军部穹顶凝成阴云。刘昂的玄铁护甲重重叩在沙盘边缘,震得象征圣洛邦联的铜制战舰模型齐齐颤动。

  “大陆计划,现在准备得如何!” 刘昂低沉的嗓音裹着铁锈味,目光扫过煤气吊灯下神色各异的群臣,“三个月内,我要平静海必须插满北明的旗帜——这是北明海权立国的根基,更是打破我国封锁的命门!”

  大司马姜卫抓起代表游骑兵的青铜骑兵模型,“咔嗒”按进杜伊夫根的沙漠腹地,黄铜沙粒顺着模型马蹄簌簌滑落:“25万大军已整装待发,百艘战舰将在一个月内完成新式火炮的上舰。” 他眉骨处的刀疤在烛火中狰狞蠕动,“圣洛邦联占着平静海最好的煤矿和铁矿,更是最大的橡胶产地,这些本应都是供应我国的资源。但圣洛却偷偷把最优质的矿石卖给帝国造重弩来轰我们的边境——这次,该让这群鬣狗尝尝被铁蹄踏碎的滋味!”

  墙角的蒸汽座钟喷出一团白烟,齿轮转动的节奏仿佛催征的战鼓。刘昂的指尖划过沙盘上的宁曼群岛——那里是北明渔民世代捕鱼的海域,此刻却被标注为“战略补给点”。帝王嘴角浮起冷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我们还缺一把火。否则参众两院的那些个老头子是不会同意这个计划的。”

  ……

  三天前,宁曼群岛。

  老渔民陈大壮啐掉嘴里的槟榔渣,布满老茧的手掌死死攥住渔网。破旧的渔船在浪尖颠簸,船舱里堆积的鲭鱼正渗出暗红血水。

  “爹!罗盘坏了!” 儿子阿海的惊呼混在汹涌的浪涛声里。陈大壮眯眼望向海平线——三艘墨绿色的帆船巨舰正劈开浪涛,舰首狰狞的撞角泛着冷光。

  “是杜伊夫根的鬣狗!” 他喉咙发紧。去年邻村老王的渔船就是被这种战舰撞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舰桥上传来生硬的北明官话:“越界渔船,立即撤离!” 陈大壮浑浊的瞳孔映出飞速逼近的床弩箭矢,铸铁箭头在阳光下泛着死亡的光泽。最后一刻,他死死抱住颤抖的儿子,布满盐霜的皱纹里刻满绝望:“狗日的……这根本不是渔场边界……”

  五具浮尸随波逐流时,杜伊夫根海军日志上轻描淡写记着:“驱逐越界渔船一艘。” 没人想到,这行墨迹将成为点燃大陆的火种。

  次日清晨,帝都。

  《帝都日报》主编赵文谦摘下金丝眼镜,颤抖的手指摩挲着烫金火漆封印的密函。煤气灯将“绝密”二字投射在泛黄墙纸上,像两把滴血的匕首。

  “明日头版,照这个写。” 正午时分来访的锦衣卫语气温柔,佩刀却有意无意划过他喉结,“渔民惨死,我国蒙羞——陛下要的是群情激愤,懂吗?”

  卖报童嘶哑的喊声刺破晨雾:“圣洛邦联悍然入侵!五渔民惨死公海!” 加粗的铅字在油墨里张牙舞爪,配图是被渔网缠住脖颈的浮尸,却刻意隐去了渔船残骸上的模糊编号——那里本属于争议海域。

  茶馆的说书人拍碎醒木:“列位听好了!那杜伊夫根的畜生,专挑咱们渔船的龙骨撞!” 茶客们攥紧拳头,瓷碗在桌上磕出火星。皇城根下的馄饨摊,瘸腿老兵把报纸拍在油腻木桌上:“干他娘的!老子这条腿就丢在帝国,现在该轮到杜伊夫根那帮杂碎了!” 铜板叮叮当当落进募捐箱,穿学生装的青年爬上蒸汽公共马车,白衬衫被秋风鼓成风帆:“同胞们!平静海在哭泣!”

  刘昂立在宫墙暗处,望着中央大街上沸腾的人潮冷笑。他腕间的玄铁护腕碾过报纸头条,仿佛在告慰那些被篡改的亡魂——真相永远比热血更冷。

  参议院议事厅,同日午后。

  青铜门轰然闭合,将示威民众的怒吼隔绝在外。王朗扶了扶玳瑁眼镜,镜片后的眸光扫过鸦雀无声的席位:“诸君,陛下的提案想必都看过了。” 他故意顿了顿,让“动员25万大军”的字眼在死寂中发酵。

  “我反对!” 角落传来茶杯碎裂的脆响。白发苍苍的周议员颤巍巍起身,笔挺的朝服上绣着的仙鹤随着喘息起伏:“第四次齐鲁战役的抚恤金还没发完!国库空虚至此,陛下怎么还敢劳师远征?!”

  萧平嗤笑着踹开红木座椅,貂皮大氅扫落满地文件:“周老糊涂了吧?现在全帝都的百姓都红着眼要拼命!” 他抓起案头染血的请愿书甩在桌上,“今早三百青壮跪在军部门口求战!您老要不出去劝劝?”

  两院间的空中连廊里,刘昂的玄色披风猎猎作响。脚下百米处,抗议学生正将“血债血偿”的横幅挂上议会大厦的蒸汽阀门。他摩挲着袖中密报——那是荀休若刚截获的杜伊夫根布防图,羊皮纸边缘还沾着情报贩子的脑浆。

  “陛下,都安排好了。” 阴影中闪出锦衣卫指挥使,佩刀上的蓝宝石映着帝王冷笑:“让寇循把假账本‘漏’给参议院的人,周家的死对头应该会明白——明早之前,我要看到他受贿的证据摆在两院桌上!”

  深夜,议会档案库。

  霉味呛得年轻书记官咳嗽连连。他踮脚取下积灰的《北明宪政沿革录》,泛黄纸页间突然滑落一枚青铜令牌——正面刻着参议院飞龙徽记,背面却是先帝刘轩的私印。

  “黑暗历77年,轩帝设参众两院。” 蝇头小楷在煤油灯下泛着血光,“明为百姓参政,实为让贵族与豪族互咬,以制衡两院,巩固皇权。” 插画中巍峨的议会大厦尖顶仿佛要刺破权谋的天穹,而刘轩的鎏金衮服下藏着锁链,将象征贵族的蟠龙与代表豪族的玄龟死死绞缠。

  记忆闪回那个暴雨夜。42岁的刘轩挥剑劈开御案,飞溅的木屑划破大司马的脸:“参议院管钱袋子,众议院捏笔杆子?等这群蠢货斗得两败俱伤,军权还是朕的!”

  窗外的蒸汽火车拉响汽笛,与百年前的战马嘶鸣重叠。书记官翻开下一页,腥臭的墨迹突然鲜活——

  黑暗历101年秋,洛水河畔。 62岁的刘轩固执地拒绝搀扶,镶满翡翠的铠甲压得他脊背佝偻。对岸帝国守军突然撤去旌旗,空荡荡的城头在暮色中宛如巨兽张开的嘴。“陛下!恐有诈!” 副将话音未落,滚石雷火已如暴雨倾盆。

  “杀!给朕杀光这些杂碎!” 老帝王挥剑砍翻劝谏的传令兵。当夜北明折损百万精锐,随军出征的参众议长头颅被帝国长矛挑在城头——正是当年被刘轩亲手送进议会的“傀儡”。

  档案库的铁门突然被撞开,锦衣卫的靴底碾过满地尘埃。“陛下要查轩帝晚年的议会记录。” 带刀侍卫的阴影笼罩书案,“特别是……关于军权分割的密约。”

  书记官颤抖着展开《宪政改革诏书》,羊皮纸上的玉玺印痕仍殷红如血。

  那是刘铭登基第七日。

  诸君要分权?好!年轻帝王挥剑斩断龙袍下摆,锦缎裂帛声惊飞檐上寒鸦,但朕有三个条件——剑尖划过参众议员的脖颈,第一,皇帝永远姓刘;第二,两院议长得由朕点头;第三......他忽然轻笑,将染血的佩剑掷入金砖缝隙,皇家三卫和游骑兵,谁敢碰,诛九族!

  刘铭知道,那些在议会鼓掌的豪族们,此刻正忙着把子侄塞进的众议院——毕竟没有贵族头衔的狼,啃起骨头才最凶残。

  次日,军部会议室。

  阳光投进彩色玻璃窗,将其割裂成血旗模样。刘昂袖中暗藏的香囊渗出一股迷心散——这是枢密院特制的药剂,能让听众血脉偾张,他在做前往参众两院前最后的准备。

  “百年前,轩帝用两院囚住群狼!” 帝王抽出佩剑重重劈向玻璃展柜,封存诏书拓本的琉璃应声炸裂,“今日,朕要打开这牢笼!” 残卷纷飞间,“海权立国”四个烫金大字刺痛了姜卫和诸葛怀的眼——那正是刘轩当年亲笔题写的国策。

  “大陆计划不是远征,而是北明的生死局!” 刘昂的嗓音如重剑劈开寂静,“谁掐住平静海,谁就掐住了北明的咽喉——而朕,将亲手打破这枷锁!”

  乌木桌旁,诸葛怀低头摩挲着袖中新抄录的密档,嘴角浮起苦笑——那上面写着轩帝的遗训:“皇权与议会,从来只有你死我活。”

  而另一边的两院会议厅内,周议员的位置已然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