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利兹联的新计划-《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

  会议室里,空气紧绷。

  阿迪达斯的欧洲区代表霍夫曼合上合同,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秦先生,五年六千五百万。这是曼联的标准,我们能给到的最高价。”

  秦川轻轻抬眼,淡淡一笑:“曼联?霍夫曼先生,那份合同是2002年的。三年前曼联是冠军,现在呢?去年英超冠军是谁?今年欧冠冠军是谁?”

  霍夫曼皱眉:“利兹的成绩确实出色,但品牌价值的积淀,需要时间。”

  维多利亚插话,声音冷静却锋利:“罗纳尔迪尼奥的全球号召力,远超现在的任何人,谁不知道罗纳尔迪尼奥是世界第一。更何况,我们有亚洲市场正在爆发。6500万?你们这是在诚心想要赞助欧洲第一吗。”

  霍夫曼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沉默片刻,才吐出一句:“那我们可以考虑加一个销售分成,按球衣销量再给提成。”

  秦川摇头,嘴角带笑,却锋芒毕露:“销量分成?那也是必须要有的,利兹联现在业内都知道每个位置都是顶尖球员,都能卖出来球衣。”

  霍夫曼身边的助手低声交流了一下,脸色有些僵硬:“秦先生,八千万……恐怕太高。”

  秦川不急不缓,双手交叠在桌上,目光如刀:“八千万。五年合同。利兹联是现任欧冠冠军,英超冠军,我们不缺赞助商。你们想要把阿迪的三道杠放在世界第一的肩膀上——那就付出世界第一的价格。”

  会议室陷入沉默。空气里只有时钟的滴答声。

  终于,霍夫曼呼出一口气,缓缓点头:“八千万……我们同意了。”

  秦川嘴角微微上扬,把合同推回去:“这才像豪门的球衣赞助,合作愉快。”

  利兹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顶层套间里,落地窗外细雨蒙蒙。

  秦川坐在沙发上,手边是一杯未动的浓缩咖啡,对面坐着阿联酋航空的欧洲区负责人哈立德,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金表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秦先生,”哈立德开口,声音低沉而自信,“阿联酋航空希望和利兹联达成胸前广告合作。我们的初步报价是——4 年 6000 万镑。”

  维多利亚·斯通(cEo)眉头一挑,眼里闪过一丝冷意。秦川却只是轻轻一笑,伸手指了指茶几上的资料夹:“哈立德先生,您看到了我们的成绩单——上赛季英超冠军,本赛季欧冠冠军。利兹联已经不只是英格兰的一支球队,而是整个欧洲之王。6000 万太低了。”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一沉:“那是给参加欧冠的资格队的价码,不是冠军的价码。”

  哈立德一愣,随即微微笑起:“秦先生,我们并非质疑利兹的实力,只是您要知道,曼联、阿森纳这些老牌豪门,他们的历史积淀和全球球迷基础依旧更庞大……”

  秦川轻轻打断:“历史?过去十年里,多少豪门活在历史里,今天连欧冠都进不去。阿联酋航空要的是曝光,要的是和冠军站在一起。”

  他从抽屉里抽出一张图纸,摊开在桌上。那是一件球衣设计——洁白为底,胸前金边勾勒,中央的红色“Fly Emirates”赫然醒目。

  秦川淡淡开口:“这套球衣,将是利兹联新的标志。冠军的白与金,加上你们的品牌。十年后,球迷回忆起这段辉煌,都会记得这个标志。这不是广告位,这将会成为球迷的记忆。”

  哈立德沉默了。对方几名随行人员低声交换着意见。

  终于,他开口:“秦先生……那么,您的期望是多少?”

  秦川缓缓抬眼,眼神凌厉:“4 年,8500 万镑。少一分,没必要谈。”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

  几秒后,哈立德长出一口气,笑了:“秦先生,您和利兹联……真的是狮子一样的存在。8500 万,就按您说的办。”

  签字那一刻,维多利亚忍不住低声笑道:“阿联酋航空这次是真的赚到了,这次的球衣设计会让胸前广告也进入球迷心里。”

  秦川没说话,只是把那份合同推到一边。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利兹联真正走向豪门的又一块拼图。

  埃兰路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镁光灯闪烁,像赛场上的灯火。主席台上,秦川神情冷静,身边是阿迪达斯英国区负责人和阿联酋航空欧洲区代表。

  背景板上,两件新赛季球衣已经挂出:

  主场——洁白底色,肩部镶金边,庄严中透着霸气。

  客场——深蓝底色,点缀金色细线,冷峻而锋锐。

  维多利亚·斯通率先开口:“利兹联正式与阿迪达斯签下为期五年的球衣合同,总价值八千万英镑;并与阿联酋航空签署为期四年的胸前广告合同,总价值八千五百万镑。两份合同合计超过一亿六千万英镑,利兹联成为英格兰商业体量跻身豪门的俱乐部。”

  话音一落,全场一阵哗然。快门声不断。

  秦川接过话筒,目光扫过会场,声音沉稳:“成绩带来尊重,尊重换来价值。过去两年,我们赢下英超和欧冠,这些数字只是应得的回报。”

  他顿了顿,抬手指向白底金边的球衣:“这是我亲自参与设计的。白色,代表利兹的传统;金色,象征冠军。穿上它,不是去挑战,而是去统治。”

  记者席间立刻骚动。

  《卫报》记者惊叹:“五年八千万!利兹的球衣合同已经逼近曼联当年的水平。”

  《泰晤士报》写手摇头轻笑:“两年前还差点破产,如今商业身价直逼英超顶点,这支球队的崛起,比球场上的进球更让人难以置信。”

  也有质疑声。

  《每日邮报》记者冷声提问:“秦先生,你不担心这是昙花一现吗?曼联和阿森纳靠的是十几年的积累,利兹的成绩不过才两年。”

  秦川只是笑了笑:“豪门不是别人封的,而是靠一座一座奖杯堆出来的。如果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举杯,那就说明,这不是激情,而是利兹的常态。”

  掌声和快门声几乎同时炸开。

  那一刻,不论外界承认与否,利兹联的胸前广告和球衣赞助收益真正站在了豪门的门槛上。

  新闻发布会刚结束没多久,利兹城的大街小巷已经炸开了锅。

  埃兰路外的官方商店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店员们忙得几乎抬不起头,箱子一箱箱被拆开,白底金边的新球衣不到十分钟就被一扫而空。有人甚至高举着刚买到的球衣往外跑,边跑边喊:“这是我们利兹的王者战袍!”

  bbc 的镜头扫过人潮,记者笑着说:“金边设计引起了轰动,球迷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件球衣,而是冠军的象征。”

  远在伦敦,《卫报》的专栏里干脆写道:“如果说曼联的红色代表着血液与霸气,那么利兹的白金结合,就是冷酷而高贵的统治。阿联酋航空花八千五百万镑买下胸前广告,或许是近年最值的一笔投资。”

  赞助商那边更是喜笑颜开。阿联酋航空的欧洲区代表在接受采访时甚至开玩笑:“我们本来是航空公司,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冠军的承运商。”

  秦川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新闻频道里的转播,嘴角只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他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份赞助合同。

  这是利兹联正式宣告自己,进入豪门的行列。

  埃兰路会议室里,雨点轻敲玻璃,空气里透着一丝潮气。

  维多利亚·斯通翻开厚厚的资料,声音简洁而直接:

  “季票售罄提前了整整六周。我们收到了超过一万五千份申请,却只能发出三千份。这不仅是收入问题,更是信任问题。球迷在问:为什么我们拿了英超、欧冠,却还是一座只能装下三万七千人的老球场?”

  克莱尔插话,语气冷冷的:“媒体已经开始放话,《卫报》说我们是‘冠军豪门的小球场’,bbc 甚至用了‘不配得上新王朝’的标题。这对俱乐部形象是伤害。”

  秦川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点着桌面,语气不急不缓:“钱不是问题。上赛季净盈利,两亿的结余;今夏卖掉斯塔姆、埃辛和斯科特尔,我们还有足够现金流;加上阿迪达斯和阿联酋航空的新合同,资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健康。问题是——我们要建一个什么样的埃兰路?”

  托马斯翻出两份方案:“第一,稳妥方案:扩到四万五,主要改造北看台和包厢区,一年内完工,成本约三千五百万镑。第二,豪门方案:直接扩到五万三,分两期改造西看台和北看台,时间二年,成本六千五百万镑。”

  维多利亚抬眼看向秦川:“选择权在你。”

  秦川沉默片刻,目光越过窗外,落在远处的草坪上。

  “利兹不是靠保守活下来的,我们要的是豪门标准。五万三,一个都不能少。”

  会议室一片安静。克莱尔第一个点头,笑容里带着锋芒:“那媒体标题我已经想好了——‘利兹不只是冠军,还要建造属于他们的王座。’”

  秦川合上文件,神情冷静却笃定:“那就动手吧。别让我们的球迷永远排队在球场外。”

  扩建的决定一出,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利兹。

  《约克郡晚报》的头版打出大字标题:

  “利兹的家,要变大了。”

  副标题写得直接——“从三万七到五万三,埃兰路不再只是老英甲冠军的象征,而是新时代豪门的城堡。”

  bbc 体育频道做了特别报道,镜头扫过球场外一长排风雨中撑伞等待的球迷。解说员语气饱含热情: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建设计划,这是对数以万计被挡在门外的球迷最真切的回应。”

  球迷协会的代表在采访中几乎喜极而泣:“过去两年,我们看着利兹在电视里举起英超和欧冠,却抢不到季票,像是错过了属于自己的荣耀。现在,老板终于给我们答案——未来的埃兰路,将能容纳所有想要见证的人。”

  白玫瑰酒吧里,扩建的消息成为唯一的话题。一个满脸红光的戴夫拍着桌子,眼眶泛红:

  “你们知道吗?我上一次买到决赛门票,还是 1992 年英甲夺冠那年。等到新球场建好,我要带着儿子一块去看。利兹不是短暂的奇迹,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泰晤士报》的评论文章则一针见血:“利兹联终于在球场之外,迈出了属于豪门的那一步。这不仅仅是容纳五万三千人的体育场,更是一个信号——他们的冠军,不会昙花一现。”

  甚至连《太阳报》也忍不住奉上一句意外的赞美:“从泥泞的债务到英超和欧冠双冠,再到豪门级球场的扩建……利兹联,正在成为所有英格兰球队最不容忽视的名字。”

  秦川看着报道,神情依旧冷静。

  他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给球迷的承诺,更是下一盘棋:

  一个能容纳五万以上的埃兰路,将是利兹联真正的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