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联2:1阿森纳:王者未动,枪声先止】
撰稿人:理查德·莱斯顿
发表于:2005年1月1日
在这个风雪初歇的冬夜,英超卫冕冠军利兹联,再一次完成了他们对旧秩序的胜利。
2:1,击败阿森纳,比分并不悬殊,过程却沉稳得可怕。
第19分钟,詹姆斯·米尔纳的进球就像一张递出的名片——干净、直接、落点精准。快满19岁的他,应该成为英格兰国家队的新选择。
阿森纳并非没有回应。亨利在一次快攻中轻巧兜射破门,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优雅背影,将比分短暂拉平。
但平衡很快被打破。
罗纳尔迪尼奥在禁区前沿的假动作几乎让人以为时间静止。他那一脚精准的弧线,穿过五指关,挂入死角,堪称英超这一轮最具审美的瞬间。
利兹联没有喧嚣,没有过度庆祝——他们赢得太多了,面对阿森纳从上赛季的双平到这赛季的双杀。
这支由资本重建、已经拿下一个英超冠军、一个联赛杯冠军,拥有德罗巴、小罗、马克莱莱、斯塔姆、孙续洋等人的球队,如今更像是一部战车,一部被调校到极致的在英超、欧洲赛场可以碾碎任何敌人的战车。
温格在那场比赛后沉默许久,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他们太强了,他们领先,被扳平球队也没有任何情绪的变化,他们好像知道自己一定会赢,然后他们的罗纳尔迪尼奥站了出来。”
电视镜头多次扫过包厢区。那个坐在深色座椅中的东方男人,依旧表情冷静。他的名字仍旧不是所有英格兰人都能念准,但在英超的高层里,没人再敢质疑——秦川,是那个让利兹联写入21世纪英格兰足球新版图的人。
有球迷在看台上打出一条横幅:
“我们是冠军,我们的王座。”
而比赛当天,伦敦的夜间电台甚至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
“利兹联,会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曼联吗?”
早上七点,天还没亮透。
利兹的雪下了一夜,薄薄一层,刚好遮住地面不规则的轮廓。楼下街道的声音隐约传来,像藏在一张毯子下面的节奏。
秦川的豪宅坐落在市中心高区,顶层做了挑高客厅和大露台,天光从半边天窗泻进来,在深色木地板上投出一片斜影。
厨房传来咖啡机启动的声音。
特莎披着毛毯,赤脚踩过客厅,头发还乱着,一边揉眼睛一边问:“几点了?”
“六点五十二。”秦川头也没抬。
“你怎么起这么早?”
“有一点事情。”他打开笔记本,放进一张光盘,光驱发出机械声,“看几个录像。”
屏幕里,里昂的训练场雾气未散,法国清晨带着湿气,草地是泛白的墨绿。录像是极光球探那边剪辑的,画质不算高,但角度选得精准。
郝骏敏站在边线,动作不多,像在适应节奏。
秦川没说话,只是往后一靠。特莎侧过头看他:“这是里昂的内部训练?”
“对,他在里昂。”
第一脚加速出现得很快。右边路回撤接球,转身,带球趟过防守,然后加速——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动,不带一丝多余动作。对方左后卫扑上来,郝骏敏一脚踩停,然后抬头传中,低平球,刚好避开第一点,中路包抄队友打进。
视频没有解说,只有教练在边线的低声法语:“Il est rapide… trop rapide.”
——“他太快了。”
第二段训练是轮转攻防。
郝骏敏从左边起脚,连续两次假动作之后突然内切,右脚挑传肋部空当,助攻斜插球员破门。动作不像刚来的球员,反而像个老熟人。
画面切换,巨龙球场的晨曦从高处洒下,蓝白色的看台空空荡荡,训练声却格外嘈杂。
镜头跟得很紧,定格在禁区弧顶。冯骁廷正对着麦卡锡,肩膀微微前倾,像一只准备扑击的猛兽。
第一回合,对手想靠速度突破,结果被他结结实实用身体挡住。皮球磕在小腿上弹出边线。
边上的葡萄牙语低语响起:“calmo… muito calmo.”
——“冷静,非常冷静。”
第二回合,他提前半步判断长传的落点,直接抢在前锋起跳之前顶出。落地后没有多余庆祝,只是抬手示意队友压上。
秦川微微眯眼,看得很仔细。
特莎察觉出来,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
“冯骁廷。”秦川低声回答,“他是一个很成熟的天才。”
屏幕里的画面换到巴黎,王子公园球场外的天色还是灰白色,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训练场。草坪泛着微凉的湿意,球声在空旷的场地里格外清晰。
镜头里,陈韬站在前腰位置,双手微张,正等待皮球。他接球后没有急于处理,只是轻轻一扣,目光已经越过两名逼抢的后腰。下一瞬间,他突然送出一脚直塞——角度刁钻,速度恰到好处。
皮球穿过两名防守球员之间的缝隙,直奔禁区。保莱塔恰到好处地前插,反越位成功,推射得分。
场边立刻传来法语低语:“quelle passe… très élégant.”
——“多么漂亮的传球……太优雅了。”
第二段画面,是进攻演练。陈韬在禁区前沿拿球,连续两次假动作晃开角度,然后轻巧地挑传。皮球越过整条防线,落在保莱塔胸口。他没有停球,直接凌空抽射,皮球直挂死角。
王子公园的训练场响起一片惊叹。主教练哈利霍季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忍不住鼓掌:“c’est un vrai numéro dix.”
——“这是真正的10号。”
保莱塔跑向陈韬,冲着他竖起大拇指,嘴里还加了一句:“continue me ?a, petit.”
——“就这样踢下去,小伙子。”
画面定格在陈韬有些腼腆的笑容上,少年气十足,却眼神坚定。
秦川靠在椅背上,没有急着说话。
特莎偏过头:“所以,这就是巴黎的希望?”
秦川只是淡淡一笑:“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镜头切换到德国北部,训练场边依旧阴云低垂。绿茵场上,高霖站在禁区。
第一段角球演练,高霖起跳时强行压住了防守球员,把球砸进网窝。哨声响起,队友们发出一片惊呼。
教练托马斯·沙夫在场边轻轻拍手:“Sehr stark.”
——“非常强壮。”
第二段对抗,高霖稳稳护住皮球,突然一个转身,把球分到肋部空当,助攻队友射门。
训练结束沙夫拍了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肩膀,笑着说了句德语:“Gut gespielt.”
——“踢得不错。”
“你想让他们以后来利兹联?”特莎问。
“也许。”秦川轻声道。
她侧过头看他,“你有时候说话很冷,但你看他们的时候眼神不冷。”
他没接话。
屏幕里,郝骏敏最后一个镜头是与主教练并肩而行,背后远远站着几个法国记者,其中一个举着笔,嘴角有笑。
屋子里很安静。
厨房已经关了火,特莎靠在沙发边翻着一本法语杂志。电视静音播放的是新闻轮播,屏幕下方流转着“利兹联再胜,拉尔森帽子戏法”。
秦川坐在客厅一侧,手边是一杯未碰的黑咖啡。五段录像已经全部播放完,他的手指停在鼠标上,没有点关。窗外夜深,雪像是落在记忆的时间线上。
看录像里五个孩子的第一场训练都在新球队站住了脚。他们昨天已经正式在新球队亮相了。
他本该放心的,但脑中却闪过另一个问题。
他闭上眼,语气平静,在心里和系统沟通像是在自言自语:
“之前,系统把他们五人统一设定为潜力84,是因为触发了‘球迷的遗憾’任务。”
“现在,我来问问。”
他睁开眼,直视空气中看不见的那一道系统:
“亚洲杯夺冠的青训大礼包奖励,说得很清楚——所有的中国籍球员,将获得5%潜力加成,且在23岁以下没有重大伤病。”
“这五人,年龄符合,健康无碍,中国籍……全符合。”
“那为什么——”
他脑海里的对话带上了少许审讯意味:
“他们没有获得加成?”
空气安静了一拍。
然后,那熟悉的电子提示声浮现出来,语气一如既往冷静中立:
【参数判定中……】
【该五名球员因特殊任务奖励,潜力曾统一设定为84】
【当前判定缺失青训大礼包适用关系判断】
【已接收到逻辑补正建议:适用青训大礼包标准】
短短两秒后,提示再次弹出:
【逻辑评估完成】
【当前五人年龄、国籍、身体条件均满足礼包判定标准】
【系统确认礼包适用权限成立】
【修正执行:五人潜力由84 → 88】
下一秒,屏幕上的五人头像在后台数据中闪了闪:
郝骏敏(88)、冯骁廷(88)、周海斌(88)、陈韬(88)、高霖(88)
秦川盯着那几个数字,沉默良久。
特莎·兰伯特凑过来,打了个哈欠:“你又看上了新的球员了吗,亚洲人?”
他没有笑,只是轻声说:
“对,是中国人,五个天才,可惜刚刚转会去其他俱乐部了。”
他知道这5%的提升,不是感觉的那么小,是从中下游核心到欧战队核心的差距。是在五人走向五大联赛道路前,将他们推上世界的高度。
这是中国未来的几人。也是他作为未来能够享有转会分成,也是想到系统漏洞可以为他们争取的利益。
他把屏幕合上,站起身,走向卧室,语气轻得像和风:“明天起,他们就要开始名扬欧洲了,不好买了。”
特莎·兰伯特靠在沙发上笑:“那你错过了,你遗憾吗?”
他只留下一句:
“我不遗憾,我们利兹联够强了。”
特莎看着秦川坐在沙发没动,才懒洋洋地问了一句:
“你忙完了吗?”
语气像是在打哈欠,又像是在点火。
特莎把毯子往旁边拨了拨,露出一截光裸的小腿,眼神漫不经心,“要是没事了,我有事找你……走。”
他笑了,没说话,只顺势转身走过去。
走进卧室的那几秒里,系统那熟悉的文字在他脑海里轻轻刷过一行:
【任务“球迷的遗憾”更新】
【原目标:五人能力达到84】
【因潜力提升至88】
【目标同步上调:能力需达到88】
【状态:进行中】
【奖励:世界级模板卡 x 5】
他看了一眼那行字,没有停下。
他当然知道这是系统对“卡bug”——的反击
五人本来只要达到84就能交卷,现在潜力被卡到了88,它立马把目标也提上来。典型的“你卡系统一次,系统就卡你一次”。
但这会儿,他有正事要做。
而且也不亏,眼下该打的是她。
他抬手推开半掩的门。
撰稿人:理查德·莱斯顿
发表于:2005年1月1日
在这个风雪初歇的冬夜,英超卫冕冠军利兹联,再一次完成了他们对旧秩序的胜利。
2:1,击败阿森纳,比分并不悬殊,过程却沉稳得可怕。
第19分钟,詹姆斯·米尔纳的进球就像一张递出的名片——干净、直接、落点精准。快满19岁的他,应该成为英格兰国家队的新选择。
阿森纳并非没有回应。亨利在一次快攻中轻巧兜射破门,依旧是那个熟悉的优雅背影,将比分短暂拉平。
但平衡很快被打破。
罗纳尔迪尼奥在禁区前沿的假动作几乎让人以为时间静止。他那一脚精准的弧线,穿过五指关,挂入死角,堪称英超这一轮最具审美的瞬间。
利兹联没有喧嚣,没有过度庆祝——他们赢得太多了,面对阿森纳从上赛季的双平到这赛季的双杀。
这支由资本重建、已经拿下一个英超冠军、一个联赛杯冠军,拥有德罗巴、小罗、马克莱莱、斯塔姆、孙续洋等人的球队,如今更像是一部战车,一部被调校到极致的在英超、欧洲赛场可以碾碎任何敌人的战车。
温格在那场比赛后沉默许久,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他们太强了,他们领先,被扳平球队也没有任何情绪的变化,他们好像知道自己一定会赢,然后他们的罗纳尔迪尼奥站了出来。”
电视镜头多次扫过包厢区。那个坐在深色座椅中的东方男人,依旧表情冷静。他的名字仍旧不是所有英格兰人都能念准,但在英超的高层里,没人再敢质疑——秦川,是那个让利兹联写入21世纪英格兰足球新版图的人。
有球迷在看台上打出一条横幅:
“我们是冠军,我们的王座。”
而比赛当天,伦敦的夜间电台甚至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
“利兹联,会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曼联吗?”
早上七点,天还没亮透。
利兹的雪下了一夜,薄薄一层,刚好遮住地面不规则的轮廓。楼下街道的声音隐约传来,像藏在一张毯子下面的节奏。
秦川的豪宅坐落在市中心高区,顶层做了挑高客厅和大露台,天光从半边天窗泻进来,在深色木地板上投出一片斜影。
厨房传来咖啡机启动的声音。
特莎披着毛毯,赤脚踩过客厅,头发还乱着,一边揉眼睛一边问:“几点了?”
“六点五十二。”秦川头也没抬。
“你怎么起这么早?”
“有一点事情。”他打开笔记本,放进一张光盘,光驱发出机械声,“看几个录像。”
屏幕里,里昂的训练场雾气未散,法国清晨带着湿气,草地是泛白的墨绿。录像是极光球探那边剪辑的,画质不算高,但角度选得精准。
郝骏敏站在边线,动作不多,像在适应节奏。
秦川没说话,只是往后一靠。特莎侧过头看他:“这是里昂的内部训练?”
“对,他在里昂。”
第一脚加速出现得很快。右边路回撤接球,转身,带球趟过防守,然后加速——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动,不带一丝多余动作。对方左后卫扑上来,郝骏敏一脚踩停,然后抬头传中,低平球,刚好避开第一点,中路包抄队友打进。
视频没有解说,只有教练在边线的低声法语:“Il est rapide… trop rapide.”
——“他太快了。”
第二段训练是轮转攻防。
郝骏敏从左边起脚,连续两次假动作之后突然内切,右脚挑传肋部空当,助攻斜插球员破门。动作不像刚来的球员,反而像个老熟人。
画面切换,巨龙球场的晨曦从高处洒下,蓝白色的看台空空荡荡,训练声却格外嘈杂。
镜头跟得很紧,定格在禁区弧顶。冯骁廷正对着麦卡锡,肩膀微微前倾,像一只准备扑击的猛兽。
第一回合,对手想靠速度突破,结果被他结结实实用身体挡住。皮球磕在小腿上弹出边线。
边上的葡萄牙语低语响起:“calmo… muito calmo.”
——“冷静,非常冷静。”
第二回合,他提前半步判断长传的落点,直接抢在前锋起跳之前顶出。落地后没有多余庆祝,只是抬手示意队友压上。
秦川微微眯眼,看得很仔细。
特莎察觉出来,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
“冯骁廷。”秦川低声回答,“他是一个很成熟的天才。”
屏幕里的画面换到巴黎,王子公园球场外的天色还是灰白色,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训练场。草坪泛着微凉的湿意,球声在空旷的场地里格外清晰。
镜头里,陈韬站在前腰位置,双手微张,正等待皮球。他接球后没有急于处理,只是轻轻一扣,目光已经越过两名逼抢的后腰。下一瞬间,他突然送出一脚直塞——角度刁钻,速度恰到好处。
皮球穿过两名防守球员之间的缝隙,直奔禁区。保莱塔恰到好处地前插,反越位成功,推射得分。
场边立刻传来法语低语:“quelle passe… très élégant.”
——“多么漂亮的传球……太优雅了。”
第二段画面,是进攻演练。陈韬在禁区前沿拿球,连续两次假动作晃开角度,然后轻巧地挑传。皮球越过整条防线,落在保莱塔胸口。他没有停球,直接凌空抽射,皮球直挂死角。
王子公园的训练场响起一片惊叹。主教练哈利霍季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忍不住鼓掌:“c’est un vrai numéro dix.”
——“这是真正的10号。”
保莱塔跑向陈韬,冲着他竖起大拇指,嘴里还加了一句:“continue me ?a, petit.”
——“就这样踢下去,小伙子。”
画面定格在陈韬有些腼腆的笑容上,少年气十足,却眼神坚定。
秦川靠在椅背上,没有急着说话。
特莎偏过头:“所以,这就是巴黎的希望?”
秦川只是淡淡一笑:“不,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镜头切换到德国北部,训练场边依旧阴云低垂。绿茵场上,高霖站在禁区。
第一段角球演练,高霖起跳时强行压住了防守球员,把球砸进网窝。哨声响起,队友们发出一片惊呼。
教练托马斯·沙夫在场边轻轻拍手:“Sehr stark.”
——“非常强壮。”
第二段对抗,高霖稳稳护住皮球,突然一个转身,把球分到肋部空当,助攻队友射门。
训练结束沙夫拍了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肩膀,笑着说了句德语:“Gut gespielt.”
——“踢得不错。”
“你想让他们以后来利兹联?”特莎问。
“也许。”秦川轻声道。
她侧过头看他,“你有时候说话很冷,但你看他们的时候眼神不冷。”
他没接话。
屏幕里,郝骏敏最后一个镜头是与主教练并肩而行,背后远远站着几个法国记者,其中一个举着笔,嘴角有笑。
屋子里很安静。
厨房已经关了火,特莎靠在沙发边翻着一本法语杂志。电视静音播放的是新闻轮播,屏幕下方流转着“利兹联再胜,拉尔森帽子戏法”。
秦川坐在客厅一侧,手边是一杯未碰的黑咖啡。五段录像已经全部播放完,他的手指停在鼠标上,没有点关。窗外夜深,雪像是落在记忆的时间线上。
看录像里五个孩子的第一场训练都在新球队站住了脚。他们昨天已经正式在新球队亮相了。
他本该放心的,但脑中却闪过另一个问题。
他闭上眼,语气平静,在心里和系统沟通像是在自言自语:
“之前,系统把他们五人统一设定为潜力84,是因为触发了‘球迷的遗憾’任务。”
“现在,我来问问。”
他睁开眼,直视空气中看不见的那一道系统:
“亚洲杯夺冠的青训大礼包奖励,说得很清楚——所有的中国籍球员,将获得5%潜力加成,且在23岁以下没有重大伤病。”
“这五人,年龄符合,健康无碍,中国籍……全符合。”
“那为什么——”
他脑海里的对话带上了少许审讯意味:
“他们没有获得加成?”
空气安静了一拍。
然后,那熟悉的电子提示声浮现出来,语气一如既往冷静中立:
【参数判定中……】
【该五名球员因特殊任务奖励,潜力曾统一设定为84】
【当前判定缺失青训大礼包适用关系判断】
【已接收到逻辑补正建议:适用青训大礼包标准】
短短两秒后,提示再次弹出:
【逻辑评估完成】
【当前五人年龄、国籍、身体条件均满足礼包判定标准】
【系统确认礼包适用权限成立】
【修正执行:五人潜力由84 → 88】
下一秒,屏幕上的五人头像在后台数据中闪了闪:
郝骏敏(88)、冯骁廷(88)、周海斌(88)、陈韬(88)、高霖(88)
秦川盯着那几个数字,沉默良久。
特莎·兰伯特凑过来,打了个哈欠:“你又看上了新的球员了吗,亚洲人?”
他没有笑,只是轻声说:
“对,是中国人,五个天才,可惜刚刚转会去其他俱乐部了。”
他知道这5%的提升,不是感觉的那么小,是从中下游核心到欧战队核心的差距。是在五人走向五大联赛道路前,将他们推上世界的高度。
这是中国未来的几人。也是他作为未来能够享有转会分成,也是想到系统漏洞可以为他们争取的利益。
他把屏幕合上,站起身,走向卧室,语气轻得像和风:“明天起,他们就要开始名扬欧洲了,不好买了。”
特莎·兰伯特靠在沙发上笑:“那你错过了,你遗憾吗?”
他只留下一句:
“我不遗憾,我们利兹联够强了。”
特莎看着秦川坐在沙发没动,才懒洋洋地问了一句:
“你忙完了吗?”
语气像是在打哈欠,又像是在点火。
特莎把毯子往旁边拨了拨,露出一截光裸的小腿,眼神漫不经心,“要是没事了,我有事找你……走。”
他笑了,没说话,只顺势转身走过去。
走进卧室的那几秒里,系统那熟悉的文字在他脑海里轻轻刷过一行:
【任务“球迷的遗憾”更新】
【原目标:五人能力达到84】
【因潜力提升至88】
【目标同步上调:能力需达到88】
【状态:进行中】
【奖励:世界级模板卡 x 5】
他看了一眼那行字,没有停下。
他当然知道这是系统对“卡bug”——的反击
五人本来只要达到84就能交卷,现在潜力被卡到了88,它立马把目标也提上来。典型的“你卡系统一次,系统就卡你一次”。
但这会儿,他有正事要做。
而且也不亏,眼下该打的是她。
他抬手推开半掩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