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三站在高坡上,风把旗吹得直响。陈墨没有多看那面染血的旗帜一眼,转身就走。他穿过营地时脚步很稳,亲卫跟在后面,没人说话。
完颜玉已经在皇陵入口等了两个时辰。郑和蹲在地上,用炭条画着地宫结构图。两人见陈墨来了,立刻起身。
“你要进去?”完颜玉问。
“必须去。”陈墨说,“那封信上的笔迹是三皇子先祖的,可内容提到‘共分大胤江山’。这不是叛乱,是继承。”
完颜玉皱眉:“你是说,他们不是想夺位,而是觉得本就该有份?”
陈墨没回答,只从腰间取出青铜腰牌,打开暗格,拿出一枚微型指南针。指针微微颤动,指向地宫深处。
三人进了皇陵。
石门关着,上面刻着星图。郑和抬头看了一会儿,又掏出随身携带的六分仪,对准头顶一处缝隙。月光透进来一点,照在星轨标记上。
“牵星术能用。”他说,“再过半个时辰,北斗偏移到位,机关就会松动。”
完颜玉走到祭坛前,手指划过地面文字。那些字歪斜古怪,像是被人匆忙刻下的。
“这是突厥古语。”他说,“意思是‘血誓不灭,盟约长存’。”
陈墨蹲下,用手电照着纹路。这地方他来过三次,前两次都没发现玄机。这次不同,他注意到祭坛四角有四个小孔,形状不对称。
他取出指南针,轻轻放进去一个孔中。指针立刻转动,停在某个角度。
“方向对了。”他说,“这是钥匙。”
郑和立刻从背包里拿出一根铜管,接上简易气泵。他把铜管插进第二个孔,缓缓注入空气。地面传来轻微震动。
第三步是时间。
他们等了二十七分钟。郑和盯着沙漏最后一粒沙落下,立刻拍下机关按钮。石板发出咔的一声,裂开一道缝。
一股冷风从下面涌上来。
三人顺着梯子下去。底层是个圆形密室,中央摆着一座铁台,上面放着一块黑色兵符。它不像朝廷制式,边缘带着异族纹路,正面刻着“乾元初元”四个字。
“前朝年号。”郑和低声说,“比大胤立国还早一百多年。”
完颜玉伸手想拿,被陈墨拦住。
“别碰。可能有毒。”
他从怀里取出一层薄布,裹住手才拿起兵符。翻过来时,背面有一层模糊刻痕,像是被磨过又重新压印上去的。
“有隐文。”郑和说,“但看不出内容。”
陈墨盯着兵符看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
“李青萝说过,某些古合金遇高温会显影。她说她师父试过用火烤老铜镜,结果浮出藏药方子。”
完颜玉点头:“草原有种秘法,烧银片能看出诅咒词。”
郑和立刻动手。他在密室角落架起便携蒸汽熔炉,这是他改装过的型号,能短时间升到极高温度。他又用竹管连接排气口,引向侧壁通风道,防止气体积聚爆炸。
陈墨把兵符放进夹钳,送入炉膛。
火苗舔着金属表面,先是发黑,然后变红。当温度升到顶点时,兵符中间突然裂开一条缝,一块巴掌大的炭化绢布飘了出来。
完颜玉眼疾手快,用匕首挑住,没让它落地。
三人围过去。
绢布已经脆得像枯叶,但字迹清晰可见:
“永结兄弟之盟,共分大胤江山。”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若后世子孙失德,可汗当率师南下,代天行罚。”
最底下,按着一个暗红色指印。
“是血印。”完颜玉声音低下去,“我见过萨满记录盟约的方式,必须用至亲之血。”
陈墨盯着那八个字,脑子里一片空。
原来三皇子不是疯子。他的祖先真的和突厥可汗签过协议。这份协议不是密谋,而是被视为正统传承的一部分。所以他能调动边军,能拿到官造兵器,因为他不是在造反——他是要恢复“祖制”。
“现在怎么办?”郑和问。
“公开?”完颜玉摇头,“一旦传出这种事,各地藩王都会动摇。有人会站出来支持三皇子,说他是真命所归。”
“不公开?”郑和反问,“那你留着这个东西,等于留了一把刀在他手里。”
陈墨没说话。他把炭布收进防水油纸袋,塞进贴身衣袋。然后拎起还在发烫的兵符残块,走向密室最里面。
那里有个深井,通向地下水脉。水流声隐隐传来,常年不断。
他把兵符扔进去。金属砸在石头上弹了一下,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原件不能留。”他说,“谁拿到都能做文章。”
完颜玉看着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副本呢?”郑和问。
“你画下来。”陈墨说,“画两份。一份加密传回阴山基地,让慕容雪保管。另一份……我自己带。”
完颜玉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我祖父死前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这一支被逐出王庭,不是因为战败,是因为不肯承认那份盟约。他烧了家谱,结果当晚就被毒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墨看他一眼:“你现在信谁?”
“我不信血统。”完颜玉说,“我只信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值得跟着走。”
郑和低头开始绘图。炭条在纸上沙沙作响。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精确复刻原样。
陈墨站在井边,手扶着石沿。
他知道这事还没完。兵符毁了,但问题还在。三皇子背后的力量不是靠一件信物支撑的,而是一整套被隐藏百年的规则体系。这套体系认为,皇权可以共享,江山可以分割,忠诚可以买卖。
他不能再按旧规矩走了。
“下一步。”他说,“进宫。”
完颜玉抬头:“你想找什么?”
“龙椅下面有没有一样的东西。”陈墨说,“或者,更大的秘密。”
郑和收起图纸,用蜡封好,放进防水筒。他背起包,检查了火源是否熄灭。
三人往出口走。
梯子还在原处。陈墨最后一个爬上去。他踩在倒数第二格时,听见背后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石头移动的声音。
他停下,回头。
下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怎么了?”完颜玉在上面问。
“没事。”陈墨继续往上。
他们出了地宫。天还没亮,风刮得紧。远处京城方向一片昏暗,只有几处灯火未熄。
陈墨站在墓道口,望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
“走。”他说,“今晚就得动手。”
完颜玉解下肩上的弓袋,检查箭矢数量。郑和把地图卷好塞进袖中。
三人沿着山脊下行,脚步踩在碎石上发出细碎声响。
陈墨走在最前面,右手一直按在腰间的青铜腰牌上。里面装着金穗稻种子和硝酸甘油,还有刚刚收好的炭布复制品。
他知道皇宫守卫森严,地道难进,但他必须进去。
有些真相,不在战场,不在账本,也不在百姓口中。
而在龙椅之下,在史书之外,在无人敢翻开的一页里。
他们穿过林子,接近城墙根。一处隐蔽的排水口敞开着,杂草遮住了半边。
陈墨蹲下,伸手探了探内部空间。
够宽。
他第一个钻进去。
洞内潮湿,地面滑。他摸着墙往前走,呼吸声在狭窄空间里回荡。
完颜玉跟在最后,刚进洞就听见头顶传来巡逻的脚步声。
两人停下,贴住墙壁。
脚步远去后,陈墨继续爬。
通道弯了几道,终于看到前方有微弱光亮。
那是皇宫内苑的下水道出口,盖子松动了一角。
陈墨伸手推了推。
盖子动了一下,没开。
他加了点力。
一声轻微的金属摩擦声响起。
盖子掀开一条缝。
外面是花圃,没人。
陈墨正要翻身出去,忽然感觉手腕一凉。
有什么东西滴到了他的手背上。
他低头看。
一滴血,正从上方缝隙里慢慢渗出来,悬在石缝边缘,将落未落。
完颜玉已经在皇陵入口等了两个时辰。郑和蹲在地上,用炭条画着地宫结构图。两人见陈墨来了,立刻起身。
“你要进去?”完颜玉问。
“必须去。”陈墨说,“那封信上的笔迹是三皇子先祖的,可内容提到‘共分大胤江山’。这不是叛乱,是继承。”
完颜玉皱眉:“你是说,他们不是想夺位,而是觉得本就该有份?”
陈墨没回答,只从腰间取出青铜腰牌,打开暗格,拿出一枚微型指南针。指针微微颤动,指向地宫深处。
三人进了皇陵。
石门关着,上面刻着星图。郑和抬头看了一会儿,又掏出随身携带的六分仪,对准头顶一处缝隙。月光透进来一点,照在星轨标记上。
“牵星术能用。”他说,“再过半个时辰,北斗偏移到位,机关就会松动。”
完颜玉走到祭坛前,手指划过地面文字。那些字歪斜古怪,像是被人匆忙刻下的。
“这是突厥古语。”他说,“意思是‘血誓不灭,盟约长存’。”
陈墨蹲下,用手电照着纹路。这地方他来过三次,前两次都没发现玄机。这次不同,他注意到祭坛四角有四个小孔,形状不对称。
他取出指南针,轻轻放进去一个孔中。指针立刻转动,停在某个角度。
“方向对了。”他说,“这是钥匙。”
郑和立刻从背包里拿出一根铜管,接上简易气泵。他把铜管插进第二个孔,缓缓注入空气。地面传来轻微震动。
第三步是时间。
他们等了二十七分钟。郑和盯着沙漏最后一粒沙落下,立刻拍下机关按钮。石板发出咔的一声,裂开一道缝。
一股冷风从下面涌上来。
三人顺着梯子下去。底层是个圆形密室,中央摆着一座铁台,上面放着一块黑色兵符。它不像朝廷制式,边缘带着异族纹路,正面刻着“乾元初元”四个字。
“前朝年号。”郑和低声说,“比大胤立国还早一百多年。”
完颜玉伸手想拿,被陈墨拦住。
“别碰。可能有毒。”
他从怀里取出一层薄布,裹住手才拿起兵符。翻过来时,背面有一层模糊刻痕,像是被磨过又重新压印上去的。
“有隐文。”郑和说,“但看不出内容。”
陈墨盯着兵符看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
“李青萝说过,某些古合金遇高温会显影。她说她师父试过用火烤老铜镜,结果浮出藏药方子。”
完颜玉点头:“草原有种秘法,烧银片能看出诅咒词。”
郑和立刻动手。他在密室角落架起便携蒸汽熔炉,这是他改装过的型号,能短时间升到极高温度。他又用竹管连接排气口,引向侧壁通风道,防止气体积聚爆炸。
陈墨把兵符放进夹钳,送入炉膛。
火苗舔着金属表面,先是发黑,然后变红。当温度升到顶点时,兵符中间突然裂开一条缝,一块巴掌大的炭化绢布飘了出来。
完颜玉眼疾手快,用匕首挑住,没让它落地。
三人围过去。
绢布已经脆得像枯叶,但字迹清晰可见:
“永结兄弟之盟,共分大胤江山。”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若后世子孙失德,可汗当率师南下,代天行罚。”
最底下,按着一个暗红色指印。
“是血印。”完颜玉声音低下去,“我见过萨满记录盟约的方式,必须用至亲之血。”
陈墨盯着那八个字,脑子里一片空。
原来三皇子不是疯子。他的祖先真的和突厥可汗签过协议。这份协议不是密谋,而是被视为正统传承的一部分。所以他能调动边军,能拿到官造兵器,因为他不是在造反——他是要恢复“祖制”。
“现在怎么办?”郑和问。
“公开?”完颜玉摇头,“一旦传出这种事,各地藩王都会动摇。有人会站出来支持三皇子,说他是真命所归。”
“不公开?”郑和反问,“那你留着这个东西,等于留了一把刀在他手里。”
陈墨没说话。他把炭布收进防水油纸袋,塞进贴身衣袋。然后拎起还在发烫的兵符残块,走向密室最里面。
那里有个深井,通向地下水脉。水流声隐隐传来,常年不断。
他把兵符扔进去。金属砸在石头上弹了一下,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原件不能留。”他说,“谁拿到都能做文章。”
完颜玉看着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副本呢?”郑和问。
“你画下来。”陈墨说,“画两份。一份加密传回阴山基地,让慕容雪保管。另一份……我自己带。”
完颜玉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我祖父死前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这一支被逐出王庭,不是因为战败,是因为不肯承认那份盟约。他烧了家谱,结果当晚就被毒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墨看他一眼:“你现在信谁?”
“我不信血统。”完颜玉说,“我只信眼前这个人是不是值得跟着走。”
郑和低头开始绘图。炭条在纸上沙沙作响。他画得很慢,每一笔都精确复刻原样。
陈墨站在井边,手扶着石沿。
他知道这事还没完。兵符毁了,但问题还在。三皇子背后的力量不是靠一件信物支撑的,而是一整套被隐藏百年的规则体系。这套体系认为,皇权可以共享,江山可以分割,忠诚可以买卖。
他不能再按旧规矩走了。
“下一步。”他说,“进宫。”
完颜玉抬头:“你想找什么?”
“龙椅下面有没有一样的东西。”陈墨说,“或者,更大的秘密。”
郑和收起图纸,用蜡封好,放进防水筒。他背起包,检查了火源是否熄灭。
三人往出口走。
梯子还在原处。陈墨最后一个爬上去。他踩在倒数第二格时,听见背后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石头移动的声音。
他停下,回头。
下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怎么了?”完颜玉在上面问。
“没事。”陈墨继续往上。
他们出了地宫。天还没亮,风刮得紧。远处京城方向一片昏暗,只有几处灯火未熄。
陈墨站在墓道口,望了一眼紫禁城的方向。
“走。”他说,“今晚就得动手。”
完颜玉解下肩上的弓袋,检查箭矢数量。郑和把地图卷好塞进袖中。
三人沿着山脊下行,脚步踩在碎石上发出细碎声响。
陈墨走在最前面,右手一直按在腰间的青铜腰牌上。里面装着金穗稻种子和硝酸甘油,还有刚刚收好的炭布复制品。
他知道皇宫守卫森严,地道难进,但他必须进去。
有些真相,不在战场,不在账本,也不在百姓口中。
而在龙椅之下,在史书之外,在无人敢翻开的一页里。
他们穿过林子,接近城墙根。一处隐蔽的排水口敞开着,杂草遮住了半边。
陈墨蹲下,伸手探了探内部空间。
够宽。
他第一个钻进去。
洞内潮湿,地面滑。他摸着墙往前走,呼吸声在狭窄空间里回荡。
完颜玉跟在最后,刚进洞就听见头顶传来巡逻的脚步声。
两人停下,贴住墙壁。
脚步远去后,陈墨继续爬。
通道弯了几道,终于看到前方有微弱光亮。
那是皇宫内苑的下水道出口,盖子松动了一角。
陈墨伸手推了推。
盖子动了一下,没开。
他加了点力。
一声轻微的金属摩擦声响起。
盖子掀开一条缝。
外面是花圃,没人。
陈墨正要翻身出去,忽然感觉手腕一凉。
有什么东西滴到了他的手背上。
他低头看。
一滴血,正从上方缝隙里慢慢渗出来,悬在石缝边缘,将落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