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力量感-《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十指相扣的两人

  令莫妮卡惊讶的是,更衣时意外瞥见林朝羽结实的八块腹肌。

  平日穿着西装的他看起来清瘦文雅,没想到衣物之下竟藏着如此精壮的体格。

  与弟弟林朝武修炼后的精瘦体型不同,林朝羽的肌肉线条既不过分夸张,又充满力量感。

  这种恰到好处的身材让莫妮卡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年轻有为的亿万富翁

  莫妮卡心底涌起一股想要占有这个男人的强烈冲动。

  而林朝羽也在悄悄打量着身旁的栗发美人,不得不承认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尤物。

  前世尚未尝试过异国风情的他

  觉得眼前正是绝佳的机会。

  莫妮卡修长的174cm身材与林朝羽接近185cm的挺拔身形相得益彰,虽然他还处在发育期,但对此已相当满意。

  老板在看什么呢?察觉到视线的莫妮卡轻声问道。

  林朝羽突然收紧手臂,将佳人揽入怀中。

  莫妮卡先是微微一颤,随即顺从地倚靠在男人结实的胸膛上,指尖调皮地划过他的胸肌,轻笑道:林,你真是我见过最迷人的男人。

  想不想知道我还藏着哪些魅力?林朝羽炽热的目光直视着她。

  扑面而来的雄性气息让莫妮卡再次吞咽,她低声呢喃:附近的酒店......

  这暗示已经足够明显。

  林朝羽早对这个美人有所心动,既然对方如此直白,他自然乐于接招。

  林朝羽的目光落在莫妮卡身上,心中仍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她竟然是初次经历。

  若非亲身验证,他绝不会相信眼前的事实。

  察觉到林朝羽的注视,莫妮卡的脸颊微微泛红。

  他情不自禁地低头吻了她一下。

  “莫妮卡,你真是让我惊喜万分!”

  莫妮卡羞涩一笑,柔声道:“林,你也是我见过最出色的男人。

  ”她凝视着他,声音坚定而温柔:“我想,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你,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早已在情场游刃有余的林朝羽并未多言,只是将她拥入怀中,用甜蜜的情话回应她。

  毕竟,他可从未承诺过只属于她一人。

  ……

  飞机划破云层,朝着香江飞去。

  林朝羽脑海中仍浮现着莫妮卡的身影。

  她确实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莫妮卡还开始主动为他规划未来——先是争取太平绅士的头衔,再设法谋取爵位。

  在香江,这两样东西象征着权势与地位。

  过去他并不在意,但现在,他意识到自己该认真考虑这些了。

  莫妮卡暂时留在欧洲,继续为他采购设备。

  她人脉广阔,手段高明,虽是英国贵族的私生女,却头脑清醒,行事果决。

  尽管两人有过缠绵的时光,但她始终保持着优雅与机敏,如同一只狡黠的狐狸。

  除了商业上的合作,莫妮卡还在研习法律,似乎有意涉足政坛。

  若非她并非华人,或许真能成为林朝羽理想的伴侣。

  若非设备已运抵香江,他甚至不愿离开欧洲。

  眼下,他需要尽快在香江选址,筹建摩托车生产线。

  不过,前期准备仍需时间,大陆那边的设备安装与调试也非一日之功。

  按照他的估算,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投产。

  回港后,林朝羽私下联络了包玉刚,委托他秘密运输一批货物,并支付了一笔丰厚的酬金。

  包玉刚震惊之余,只能感叹林朝羽的胆识——确实非同寻常。

  大陆方面也给予了林朝羽丰厚的回报,既有黄金,也有大量中药材。

  包玉刚不禁赞叹道:林先生,您的生意手腕实在令人叹服。

  富贵向来险中求。

  林朝羽淡然一笑,包先生何尝不是如此?这几趟运输下来,利润至少是平日的三四倍吧。

  说起来,十年前您不也是这么起家的?

  十年前啊......包玉刚陷入回忆,点头道:那时候风险虽大,利润却高,连张家兄弟都参与其中。

  林朝羽接着说:如今可比当年安全多了,既无战事,双方对这类贸易也是心照不宣。

  否则你以为英国人为何不追查?我可是花了不少钱打点,就怕他们油盐不进。

  包玉刚深表赞同,仔细打量着林朝羽:林先生若是早十年来香港,如今的成就必定更加辉煌。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意经。

  林朝羽话锋一转,对了包先生,我正要参加一场拍卖会,不知您是否有兴趣?

  包玉刚笑道:林先生相邀,岂有不去之理?是什么拍卖会?

  九龙政府船坞。

  林朝羽答道,我已经取得了竞拍资格。

  什么?包玉刚闻言大吃一惊。

  拍卖大厅内,二人找了处僻静位置落座。

  林朝羽低声道:除了拿下船坞,我还想与包先生谈笔生意。

  包玉刚略感诧异:你是想让我的船队来九龙船坞维修?

  正是。

  林朝羽点头道,所有技术工人都已留用,我还计划招募新人发展造船技术。

  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为包船王打造新船。

  包玉刚笑言:林先生,商场如战场。

  即便交情再好,我也得考虑利润和技术实力。

  若维修质量不过关怎么办?

  合作贵在长远。

  林朝羽从容回应,从小修小补开始,再到船舶改装,最后才是造船。

  请放心,价格方面绝对公道。

  若真能如此,我乐意与林先生合作。

  包玉刚说着伸出了右手。

  王荣与对方握手致意后,随即开始参与竞拍。

  和记洋行对九龙政府船坞有些兴趣,但并非势在必得。

  作为工业用地,其发展潜力有限,类似的地块和记洋行并不稀缺。

  因此,当拍卖开始时,他们仅试探性地报出七千万的价格。

  王荣直接加价至一亿,展现出坚定的决心。

  面对如此大幅度的抬价,和记洋行认为继续竞标并不划算,于是选择退出。

  林朝羽原本预估需要两三个亿才能拿下,最终仅用一亿便顺利成交。

  ————————————

  进军船舶行业——无论是维修、改造还是建造,都需要从零开始。

  林朝羽深知起步的艰难,但他依然决定迈出这一步。

  九龙船坞只是他的首个目标。

  若能获得内地的钢铁资源支持,再逐步提升技术实力,未来大有可为。

  当然,低端船舶并非他的目标,像油轮、集装箱船以及LNG船等技术密集型领域才是发展方向,但这需要长期的积累。

  即便未来九龙船坞不再适用,这块工业用地也能转型开发。

  香港毕竟不适合重工业,林朝羽的策略是专注研发,与内地紧密合作,积蓄资本与技术,静待时机。

  十六年后,他也不过三十二岁,正值壮年,完全有资本和时间去实现更大的蓝图。

  当晚,林朝羽与包玉刚共进晚餐,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

  包玉刚未来将成为船王,而林朝羽则立志成为亚洲造船业的领军者。

  九龙政府船坞更名为九龙船坞,周边还有近百里的工业用地。

  初步考察后,林朝羽对这次交易颇为满意。

  尽管目前工业用地无法转为住宅用途,但未来的政策变化谁又能预料呢?

  林朝羽计划在九龙船坞附近建造发电厂,并将摩托车工厂及未来的汽车生产基地设于此地。

  他需要周密规划整个项目,同时培训工人并扩充设备。

  首要任务是确保大陆供应的零件质量达标且价格低廉。

  此外,林朝羽有意将青山大厦建在这一带,待时机成熟便将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消息传出后,香江市民才惊觉九龙船坞已归属林朝羽。

  大多数人感到震惊——他竟从和记洋行手中夺下这块地?这简直是虎口拔牙!尽管和记洋行收购意愿不强,也未公开表态,但在公众眼中,林朝羽硬是从英资巨头嘴里抢下一块肥肉,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林朝羽向来低调行事,但这次成功收购被他旗下的《大明报》大肆宣扬。

  原本普通的拍卖被媒体渲染成一场跌宕起伏的商业战役:从被轻视到逆袭翻盘,情节热血沸腾。

  连林朝羽本人看完报道都倍感振奋,称赞团队的专业水准。

  消息迅速引发轰动。

  在多数人眼中,华人资本难以与英资抗衡,但林朝羽此次胜利打破了这一印象。

  他刻意塑造这一形象,预示华人资本的崛起。

  六十年代,英资虽仍强势,但华人资本已开始动摇其地位。

  直到七十年代,随着李嘉成收购和记、包玉刚拿下九龙仓,英资霸权才真正被撼动。

  铜锣湾,利家。

  “林朝羽买下了九龙船坞?”

  利孝和一脸震惊地盯着手中的报纸,突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林朝羽果然还是出手了!”

  他迅速拨通了大佬利铭泽的电话。

  没过多久,利铭泽便赶到了利孝和的家中。

  利孝和递过报纸,语气笃定:“大哥,你看,我就说林朝羽不会安分,果然有大动作!”

  利铭泽低头扫了一眼报纸内容,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抬头问道:“你觉得,林朝羽这次砸了多少?”

  “少说也得三五亿吧。

  ”利孝和略作思索后回答。

  “就算拿下这块地,对林朝羽来说也不算伤筋动骨。

  ”利铭泽分析道,“就算储户挤兑,他也能撑得住。”

  “我们得盯紧几个关键点。

  ”利孝和沉声道,“先看他后续对九龙政府船坞的投资,他不可能白买这块地,肯定有大动作。

  只要他继续砸钱,就是我们的机会!”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另外,最好摸清青山银行的借贷情况。

  如果放贷超过二十亿,差不多就能动手了。”

  利铭泽点头赞同:“好,不过还得再探探底,最好能找个内线。”

  利孝和思索片刻,提议道:“要不找李嘉成试试?他说不定能搞到潮州商人圈的内部消息。”

  “可以试试!”利铭泽缓缓道,“他或许真能挖出点有用的东西。”

  ——————

  李嘉成没想到利家兄弟会主动找上门。

  这段时间他过得并不顺,正一门心思忽悠表妹,想从庄静庵那儿套点资金。

  可庄静庵精得很,不见兔子不撒鹰。

  虽然答应投点小钱,但若看不到实际进展,绝不会轻易掏腰包。

  如今利家主动送上门,李嘉成心中暗喜——或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庄静庵多吐点钱出来。

  这些钱放在庄静庵手里纯属浪费,只有交到他李嘉成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增值,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李嘉成认为,庄静庵此人本有大好机会,却因短视吝啬,致使林朝羽将潮州同乡会彻底击溃。

  当利孝和伸出合作之手,李嘉成果断展开行动。

  有了利家的支持,他确信能让庄静庵掏出资金。

  ……

  “发电厂、船坞、摩托车制造,还有轮胎生产?”

  利孝和凝视着李嘉成提交的资料,难掩震惊。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林朝羽竟敢如此大规模投资?”

  李嘉成点头承认:“确实出乎意料,没想到他敢玩这么大。”

  “这倒像他一贯的作风。

  ”利孝和收回目光,问道:“对付林朝羽,你有什么计划?”

  李嘉成思索片刻,答道:“以林朝羽目前的投资规模,必然动用了青山银行的储户资金。

  若此时发动挤兑,他必定措手不及,但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彻底击垮他。”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林朝羽手中仍有青山医馆和诊所这一现金来源。

  即便遭遇挤兑,他也能暂停其他业务,靠医疗收入填补缺口。”

  利孝和深以为然。

  如今林朝羽几乎垄断了香江乃至东南亚的医药市场,根基稳固。

  “要击败林朝羽,必须切断他的现金流。

  ”李嘉成继续分析,“我已着手培养赤脚医生。

  只要在医疗领域展开竞争,再配合药物储备,就能削弱他的优势。”

  “可囤积药物不还是要向他购买?”利孝和质疑道。

  “即便买他的药,林朝羽的资金链仍在持续消耗。

  ”李嘉成解释道,“以他目前的投入速度,资金迟早枯竭。

  药物的采购与赤脚医生的安排,交给我来处理即可。”

  利孝和权衡后点头:“好。

  但动手前,必须摸清青山银行的储备金。

  若不能一击致命,我们就再无翻身机会!”

  李嘉成点头道:“我打算派人去青山银行申请贷款,探一探他们的资金储备情况。”

  利铭泽饶有兴致地问:“你准备安排谁去做这件事?”

  “陈友庆。”

  李嘉成微微一笑,说出了这个名字:“他原本是我们潮州同乡会的人,后来被林朝羽打压,迫不得已才加入同舟共济互助会。

  不过,他对林朝羽一直心怀不满,正好可以让他去试探。”

  利铭泽赞同道:“如果可行,我希望能和他当面谈谈。

  另外,我也想约庄先生见面。”

  李嘉成略一思索,说道:“那就定在明天吧,免得节外生枝。”

  利铭泽干脆地回应:“好,就明天。”

  ……

  庄静庵和陈友庆再次碰面,气氛略显僵硬。

  在庄静庵看来,陈友庆无异于叛徒。

  而陈友庆则觉得庄静庵当初不够义气,自己在困境中坚持,最终却损失惨重。

  “庄先生,陈先生。”

  一旁的利铭泽笑着打圆场:“何必闹得这么僵?像仇人似的。”

  陈友庆冷哼一声,淡淡道:“利先生,有话直说吧。

  我今天能来,已经是给足你们面子了。”

  利铭泽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想联合起来对付林朝羽。”

  “对付林朝羽?”

  陈友庆早有预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问:“怎么对付?”

  随后,利家兄弟和李嘉成将计划全盘托出。

  “要我去青山集团贷款?”陈友庆沉吟片刻,扫视众人一眼,问道:“你们希望我贷多少?”

  “越多越好,但至少不能低于十亿。”

  李嘉成解释道:“我们的目标是迅速耗尽青山银行的现金储备。

  此外,最好分散操作,不能只靠你一个人,参与的人越多越好。”

  说到这里,李嘉成露出讥讽的笑容,淡淡道:“他不是标榜同舟共济互助会吗?如果拒绝贷款,别人会怎么看他?”

  陈友庆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笑道:“恐怕不行。

  林先生帮了我不少,让我背叛他,绝无可能。”

  李嘉成皱眉:“陈先生,难道你甘心一辈子受制于林朝羽?”

  陈友庆坦然道:“可林朝羽也给了我不少好处,我的事业现在发展得不错,靠着互助会还能继续壮大,为什么要背叛他?”

  陈友庆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得加价!”

  陈友庆的条件相当苛刻。

  借钱可以,但必须由他们承担贷款的利息。

  反正现在是他们在求他,而非他有求于人。

  见他这副态度,庄静庵脸色阴沉,冷声道:“陈友庆,别太过分!”

  “行啊!”

  陈友庆毫不在意地笑笑:“那就不合作了,我这就去告诉林朝羽,说你们密谋联手对付他,看他怎么应对!”

  众人一时语塞。

  利孝和微微一笑,开口道:“陈先生,你的要求我们可以考虑,但有一个条件——钱可以给,但必须等到林朝羽彻底垮台之后。

  如果他安然无恙,这笔钱自然作废。”

  陈友庆点点头:“可以,不过事成之后,我要当同舟共济互助会的会长!”

  经过一番拉扯,陈友庆最终得偿所愿。

  ……

  青山银行

  林朝羽刚换上了加固的金库。

  从大陆运来的一批黄金,全部存放在其中。

  这次贸易规模庞大,即便利润仅一成,但因总量惊人,林朝羽不仅没花一分钱购入设备,还净赚了百分之十。

  大陆方面对他也越发信任,提前支付部分定金,余款待交货后结算。

  而林朝羽对欧美的策略则是压低定金比例,货到再付尾款。

  一来二去,青山银行的资金储备反而大幅增长。

  最令他满意的是,大陆提供了大量黄金作为储备。

  这批黄金成了银行最重要的基石,使得青山集团的储备金估值逼近四十亿。

  ……

  青山集团

  “贷款?”

  林朝羽放下手中的书,看向廖烈文:“陈友庆要借七个亿?”

  “我觉得有些反常,他之前已经从我们这里贷了近三亿,现在又要七亿,加起来就是十亿了。

  ”

  廖烈文稍作停顿,接着说:目前来看,廖烈文并没有进行什么重大投资,为何突然要向我们申请这么大数额的贷款?

  根据林朝羽之前制定的规则,如果批准这笔贷款,就会突破既定的风险底线。

  他最近有什么异常表现吗?林朝羽从办公桌后起身,走到廖烈文身旁坐下。

  他曾经试探性地询问青山银行的资金储备情况。

  廖烈文仔细回忆后补充道:虽然我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打探。

  另外有员工反映,确实有人可能已经泄露了相关信息。

  我们储备的黄金信息还处于保密状态吧?林朝羽注视着廖烈文问道。

  绝对保密,目前知情者不超过五人,我从未对外透露过。

  廖烈文肯定地回答。

  林朝羽沉吟片刻后说:既然他要贷款,那就批准吧。

  不过要明确告知将收取高额利息——就按九出十三归的标准执行。

  这简直是...

  廖烈文惊讶得半晌说不出话,这完全是 的利率!

  没错,就是 。

  林朝羽点头确认,如果我们开出如此严苛的条件他仍然要借款,其中必然有问题。

  如果银行资金被大量抽走,有人趁机发动挤兑怎么办?就像当年我对付你们家族那样。

  廖烈文闻言猛地咳嗽起来——他的父亲至今仍因那次事件半身不遂。

  不过现在的廖烈文早已打消了报复的念头。

  他知道任何异常举动都逃不过基层员工的监督,更不可能瞒过所有人。

  况且林朝羽这些年来对廖家确实多有照顾,让廖烈文完全生不出背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