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将产品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投票?陈琪芸露出讶色。

  林朝羽点头解释:让民众自主选择想看的节目,报社统计反馈。

  要参与投票必须先购买《大明报》,最近报纸销量因此提升不少。

  陈琪芸默然,再度折服于林朝羽精明的商业头脑。

  按他的说法,这是构建流量矩阵,将产品深度融入市民生活。

  还有个新计划。

  林朝羽目光仍停留在荧幕上,产业需要进一步细分,我考虑创立专业化妆品品牌。

  他指着画面中的苗可秀说:女性都有爱美天性。

  美国早有专业化妆师为玛丽莲·梦露等服务,我们完全可以打造本土美妆品牌。

  林朝羽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从香江的明星入手,开辟一条全新的商业路线,打造差异化优势,抢占女性消费市场,从而开辟一片新蓝海!”

  陈琪芸一脸疑惑:“???”

  林朝羽轻咳一声,笑着解释道:“说白了,我们可以卖化妆品,比如面膜之类的,女人不都爱美吗?”

  他顺手轻轻捏了捏柳舒雅的脸颊:“雅雅,你说是不是?”

  柳舒雅脸颊微红,轻声应道:“嗯!”

  陈琪芸思索片刻,道:“这想法确实新颖,但我对这方面完全没有经验。”

  林朝羽突然问道:“陈姐,你英语现在怎么样了?”

  “还行,和外国人交流没问题。

  ”陈琪芸有些诧异,“怎么突然问这个?”

  “年后你可以去一趟美国,到好莱坞考察一下,学习他们的化妆技术和市场思路。

  ”林朝羽提议道,“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换作别人,可能会怀疑林朝羽是想趁机把自己调走,但陈琪芸很清楚,他是真心想帮她拓展事业。

  否则,也不会逼她学习这么多新技能,更不会让她掌管医药公司。

  她点点头,答应道:“好,我明年就去看看。”

  另一边,乔洪也在观看节目。

  说实话,他对春晚的效果心里没底,毕竟这次涨价了,如果节目质量不佳,观众说不定会要求退钱。

  不过从目前的反应来看,效果还算不错,至少大家看得挺开心。

  “老头子,儿子来电话了!”妻子在门外喊道。

  “来了!”乔洪一下子跳起来,快步抓起话筒,“儿子!”

  电话那头,乔建春的声音传来:“爸!”

  “儿子,在美国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钱够不够花?缺钱就跟爸说,爸现在有钱,别省着!”乔洪连珠炮似的问道。

  “爸,我这儿钱够用,上次你给我的还没花完呢!”乔建春知道家里如今条件优渥,也不心疼长途电话费,经常和家里联系。

  他清楚父亲现在经营电视馆,还卖冷饮和零食,家里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

  乔洪心里也有了新的目标——他想买一栋小别墅,等儿子回来时,能让家更宽敞些。

  父子俩谈得十分投缘,与此同时,许多正在收看节目的香江市民也被逗得开怀大笑。

  不得不说,他们的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多了。

  放在从前,花钱看电视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随着香江经济的腾飞,加上林朝羽带动一众资本家内卷竞争,年底奖金发放,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虽说自己买电视机还不太现实,但花点小钱看电视,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成问题。

  回想几年前,这样的生活连做梦都不敢想。

  春节刚过,登门拜访林朝羽的人便络绎不绝。

  如今的香江,有两位林绅士。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以林朝羽为主,林朝武的存在感则相对较低。

  真正了解林朝武实力的人并不多,旁人见了他,往往容易将他忽略。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已臻至内敛之境,甚至能让人误以为他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石头。

  林朝羽早已知晓自己那位已故的父亲曾评价弟弟是“千年难遇的武学奇才”,但他也没想到,林朝武的天赋竟能达到如此境界。

  林绅士!

  访客们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前来。

  首先是项华炎、刘长福、陈四海和。

  如今,林朝羽是他们的幕后金主,他们不得不来拜访。

  但由于社团背景,他们通常只是露个脸,放下礼物便匆匆离开。

  不来不行,那是对林朝羽的不敬;但待得太久也不行。

  尽管他们正努力洗白,但只要身份未彻底转变,就仍是社团中人,久留反而会影响林朝羽的声誉。

  林朝羽虽然偶尔与社团有所接触,但绝不会正面往来。

  接着登门的是吕乐、蓝刚、颜同、韩森这四大探长。

  去年,吕乐曾带着跛豪一同前来,而今年跛豪则低调了许多。

  毕竟,去年那样明目张胆的举动,已经有些越界了。

  这次,吕乐与四大探长同行,同行的还有陈志超。

  这些人代表了警界的力量。

  林朝羽收下他们赠送的黄金后,笑容满面地与四人寒暄。

  “阿森,去年你急着从恒生银行提钱,今年总该信得过我林朝羽了吧?”林朝羽看着韩森,笑呵呵地说道。

  “那是自然!若连林绅士都信不过,我还能信谁呢?”韩森恭敬地回应。

  以林朝羽的身份,只需稍加提点,便足以让韩森心生敬畏。

  简单接待了四大总华探长后,林朝羽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弥勒佛像。

  尽管外界传闻四人明争暗斗,但实际上他们私下交情不错,这次还联手送了这份厚礼。

  这尊实心纯金佛像做工精美,镶嵌着宝石,高度直达林朝羽的腰部。

  他内心无奈——自己向来偏爱艺术品,黄金反倒显得俗气。

  可表面上,他依旧笑容满面地收下了礼物。

  不久后,新任汇丰银行总裁沈弼亲自登门。

  四大探长见状识趣地告辞,毕竟接下来到场的宾客身份一个比一个显赫。

  老沈,本该我去拜访你才对。

  林朝羽热情地与沈弼拥抱。

  按你们的传统,今天该我来贺喜。

  沈弼笑着回应,若是方便,圣诞节可以来我那儿坐坐。

  圣诞节可不行,得陪女朋友。

  林朝羽半开玩笑地说着,随即邀请众人入席。

  宾客陆续到来:包玉刚、李福兆、董浩云等人齐聚林朝羽的豪宅。

  嘉道理家族、警务处长薛基夫、祁德尊等人也纷纷到场。

  会德丰洋行的小马登代替父亲出席,林朝羽特意与他寒暄了几句——这位日后变卖家产的败家子,可是值得提前打好关系的对象。

  太古洋行的威廉谈及怡和洋行的钮壁坚时,意味深长地说道:商界如战场,钮壁坚大意了。

  不过林先生的时机把握得真是巧妙。

  商海浮沉,盈亏本是常理,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林朝羽扬眉笑道:倘若日后我林朝羽时运不济,折了本钱,难道还能拍桌子说——这不行,我绝不能亏本?

  席间响起一片笑声。

  午宴散后,宾客渐稀。

  林朝羽特意留下了沈弼、包玉刚、李福兆、董浩云、何善衡等人。

  这群人不是同舟共济会的会长、副会长,便是理事会要员,几乎齐聚一堂。

  林朝羽有意扩大教育投资规模。

  此前办学皆由他独力承担,如今他不愿再独自支撑。

  既然众人皆属同舟共济互助会成员,不妨共同出资兴学,既行善举,又可提升商会声望。

  待众人落座,林朝羽开门见山:留诸位下来,是有个想法——我们互助会是否该为香港教育事业尽份心力?

  在座诸位闻言皆是一怔。

  谁也未曾料到林朝羽会提及此事。

  众人目光齐聚在他身上,只听他继续道:我认为应当兴办教育,让更多香港孩童接受良好教育,提升整体素质。

  办学?

  室内顿时陷入沉默。

  办学?几人面面相觑。

  平心而论,他们对此兴致缺缺。

  在商界巨贾眼中,劳力但求能用即可,识字与否无关紧要,能听懂指令便足矣。

  然而近年情势渐变。

  在林朝羽夜校的推动下,不少香港市民已具备基本文化素养。

  这些资本家也逐渐发觉,受过教育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更易迸发创造性思维,办事效率显着提升——此类人才确实堪当大任。

  有文化与无文化,终究天壤之别。

  长期以来,部分香港市民愿意效力于诸位旗下,无论是进厂做工还是出海跑船。

  林朝羽环视众人,缓缓道出关键:是我替诸位解决了后顾之忧。

  莫要忘记,他们的子女教育一直由我林朝羽承担,此外还有各项工人培训事宜。

  林朝羽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我的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加强朝圣中学的教师队伍,二是开设工人技能培训班,使他们能熟练操作新型设备,避免过多的体力消耗。

  包玉刚插话道:林先生,您是想让大家共同出资办学吗?

  林朝羽点头回应:社会在发展,我们若不与时俱进,迟早会被淘汰。

  如果工人不具备专业技能,我们的企业将失去优势。

  在场众人陷入沉思。

  林朝羽转向包玉刚:就拿你的船队来说,聘用外国技师和培养本土技师的费用差距有多大,不必我多说吧?

  他又看向罗向笛:你的玻璃制造业要升级技术,光靠普通劳力是行不通的,人才才是关键。

  目前这些技术人才都由我方提供,但没道理让我独自承担培养费用。

  林朝羽环视众人,我希望同舟共济互助会能共同出资提升教育质量。

  虽然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回报,但从长远来看......

  包玉刚沉思片刻后表态:我赞成,愿意出资。

  何善衡立即附和:我没意见。

  支持林先生的提议。

  罗向笛随即响应。

  这两人都不会反对林朝羽——何善衡的公司已被林朝羽控股,罗向笛则依赖对方的技术支持和业务往来,从手表玻璃到电视机玻璃都离不开林朝羽的帮助。

  董浩云谨慎地提出:我赞同培养人才的主张,但需要考量实际承受能力。

  具体预算如何安排?如果开支可控的话......

  老沈,你怎么看?林朝羽转向沈弼。

  虽然汇丰银行看似无利可图,但沈弼清楚这能提升银行声誉,而良好声誉终将转化为商业利益。

  大肆宣扬善举,正是林朝羽惯用的策略。

  此刻的林朝羽正打算号召众人参与慈善事业,沈弼仔细权衡了一番,觉得支持香江教育并非难事,只要开销可控。

  “我也愿意支持,但赞同董先生的意见,量力而行。

  ”沈弼表态道。

  “通过应该不难,但同舟共济互助会的其他成员未必愿意。”

  何善衡沉思片刻,开口道:“恐怕他们不肯出钱出力。”

  有些道理,对某些人而言难以理解,即便在同舟共济互助会中,仍有人对林朝羽心存不满。

  林朝羽带头给工人发奖金,引发了资本家的内卷。

  他开了头,部分商人跟进,最终演变成行业常态。

  如果不发,工人就会流失。

  原本这笔钱可以省下,如今却不得不拱手让出,导致他们少了享乐的资本。

  此外,林朝羽推行的晋升制度也引发怨言,工人一旦看不到上升空间,便选择离开,用工成本随之攀升。

  他们不会考虑工人技能提升带来的价值,只会抱怨薪酬上涨。

  尽管林朝羽的存在让他们免受社团侵扰,降低了用电成本,但久而久之,这些好处被视为理所当然。

  互助会成立的初衷,早已被遗忘。

  “年后我打算办一场茶话会。

  ”林朝羽语气诚恳,“我想和大家聊聊。

  我出身底层,如今有所成就,希望回馈社会,让更多人像我一样出人头地。

  我们积累了大量财富,是否也该为社会做些贡献?”

  这番话冠冕堂皇,实则林朝羽亟需人才。

  他善于隐藏真实意图,将自己的需求包装成崇高理想,且屡试不爽。

  林朝羽一贯的做法是先与高层沟通,再推行计划。

  有些事情,注定无法单枪匹马完成。

  林朝羽深知,他需要众人的力量才能实现目标。

  个人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整个同舟共济互助会的整体实力也必须同步增强。

  只有集体壮大,个人才能真正获益。

  正如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重大决策前,林朝羽总是先寻求理事们的共识。

  无论是商业组织还是企业内部,各方利益和诉求都各不相同,协调起来并非易事。

  但林朝羽有个可贵之处——他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民主决策是他的原则。

  通常只要获得理事会三分之二支持,决议就能顺利推进。

  随后,林朝羽详细阐述了他的规划:

  首先,朝圣中学将涵盖小学至高中教育,升学与否取决于学生自身能力;

  其次,为优秀学生设立留学计划;

  第三,创办工人学校,包含入职前培训和在职晋升培训;

  最后,建立专业技术学校,培养技术工人。

  整套方案思路清晰,资金来源将设立公共账户,确保每笔支出公开透明,并设置年度审计以防贪腐。

  在座的理事们暗自惊讶——林朝羽果然是有备而来,计划竟如此周密。

  各位若有意见,请尽管提出。

  林朝羽说完时,已是午后时分。

  包玉刚放下茶杯问道:关键是资金分摊问题,具体需要出资多少?

  关于资金,我的设想是:高层承担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其他356名会员共同分担。

  对我们来说,这笔投入完全在承受范围内。

  林朝羽从容作答。

  董浩云眉头紧锁: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个人倒是没什么,就怕同舟共济互助会其他成员会有意见!

  林朝羽面带笑意看向董浩云:我明白这事不容易,但还是想来尝试一下。

  林先生,董浩云直言道,您是否考虑过,互助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赚钱时都嫌少,现在要大家出钱,我们知道长远有利,但其他人未必这么想。

  林朝羽点头认同:我理解,正因如此才希望大家能同心协力。

  社会发展得越好,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董浩云没再多言。

  晚宴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太平山别墅。

  包先生!董浩云叫住包玉刚,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