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竟然被这群人羞辱了?-《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这已经不只是过分,简直是欺人太甚!他以前一直觉得这些社团就是社会渣滓,最底层的败类,可今天竟然被这群人羞辱了?

  胡应龙越想越憋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仿佛当初脑子里进的水,现在全都流了出来。

  这破地方!破地方!破地方!

  几个古惑仔也看傻了,尤其是动手的那个,一脸错愕。

  不至于吧?

  不就是一巴掌吗?

  怎么还哭上了?

  哭也没用!保护费必须交!领头的古惑仔冷声道:你聋了吗?

  胡应龙还在哭,根本不理睬。

  直到领头的混混不耐烦,反手又是一耳光。

  你老母的,听不懂人话是不是?

  接着,一群人围上来拳打脚踢,胡应龙惨叫连连,最后哆哆嗦嗦地交了保护费,他们才停手。

  记住了,这是这个月的钱,下个月照旧!混混们扬长而去。

  胡应龙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个世界怎么和他想的不一样?

  虽然出身底层,但自从创业以来,他一直在林朝羽的浪澄湾工业区,被保护得太好,所有创业路上的坑都被避开了。

  而现在,他不得不直面这个残酷的现实。

  笨手笨脚的工人、社团的 ,甚至连差佬都上门要钱。

  不给?

  随便找个理由就能让你关门。

  一顿毒打后,胡应龙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虚幻起来。

  又是一天过去。

  胡应龙更郁闷了——有个工人撬开财务室,偷走所有钱后跑路了。

  原定用于发放工资的款项如今不知所踪,员工们群情激愤,扬言若不支付薪水就要捣毁厂房。

  胡应龙只得再次自掏腰包平息事端。

  刚解决完欠薪纠纷,两名警员便登门索要茶水费,威胁若不交钱就让工厂停业整顿。

  滂沱大雨中,胡应龙蜷缩在街头痛哭流涕——他原以为能重振旗鼓战胜林朝羽,未料竟沦落到被黑帮和警察轮番勒索的境地。

  一位杂货店老板好心收留了这个落汤鸡,端来热面时随口问道:后生仔遇上什么难处了?若是往日,胡应龙根本不屑与市井老者交谈,此刻却将满腔苦水倾泻而出。

  老人望着雨幕淡然道:这年头做生意,不给黑社会和差人上供怎么行?

  听闻此言,胡应龙突然想起林朝羽工业区的景象——那里从不会有 扰。

  老人继续念叨:我孙女在朝圣中学读书,前些时有个混混闯校园,当场就被剁了手指......这番话像尖刀般扎进胡应龙心窝,他终于明白:曾经的顺风顺水并非自己本事,全赖林朝羽构筑的保护伞。

  悔恨的泪水混着雨水滚落,此刻他才真正懂得那位对手的菩萨心肠。

  此刻,竟与林朝羽撕破了脸?

  懊悔,深深的懊悔。

  这些日子胡应龙淌下的泪水,恰是当初犯蠢的代价。

  中环,青山大厦,林朝羽办公室

  “阿旺!”

  林朝羽对杨再旺温和一笑:“坐下吧,别紧张。”

  杨再旺仍有些拘束,但比上次放松了几分。

  “识字吗?”林朝羽问。

  “多亏林绅士关照,识得一些。

  ”杨再旺恭敬答道。

  “识字就好。”

  林朝羽将一份商业计划书推到他面前:“仔细看看,不急,有疑问随时问我。”

  杨再旺心跳加快,仍认真翻阅起来。

  香江光明制造有限公司

  林朝羽的方案很直接:既然他们无力承担风险,便由青山投资全额控股,再让杨再旺等人虚拟持股。

  未来若盈利或上市,可逐步回购股权,但青山投资始终保留35%股份,剩余65%归属杨再旺与工人。

  利润分配参照青山集团模式,工人参与分红,个人持股不超过1%。

  管理层初期由总部派遣,后续从内部提拔,若空降者胜任则留任。

  杨再旺读完计划书,沉思片刻道:“林绅士,我虽不懂这些,但信您不会亏待我们。

  我愿意试试!”

  林朝羽点头:“好。”

  不久,香江光明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设备部分由林朝羽提供,部分购自欧美,原材料从大陆进口——林朝羽无法覆盖全产业链,但大陆正需此类合作。

  至于销路,林朝羽早已牵线胡应龙曾经的客户,将电灯泡订单转至光明制造。

  这本就是林朝羽为胡应龙搭建的渠道,如今不过换了承接方罢了。

  为了拓展业务版图,林朝羽特意在日本组建了一支团队,专门负责联络日本企业采购香江产品。

  与此同时,林朝羽向杨再旺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不能局限于钨丝灯,必须研发节能灯、摩托车灯和汽车灯,这些都是未来的趋势。

  他甚至对杨再旺说:“有朝一日,你得做出飞机大灯。

  只卖普通灯泡,实在太没志气。

  哪怕你现在说要造人造太阳,我都敢支持你。”

  设立远大目标是好事,但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林朝羽希望杨再旺不要急于上市,而是稳扎稳打,专注自身发展。

  杨再旺离开后,林朝羽开始审视其他企业。

  一百多家工厂的撤离留下了不少市场空缺,他决定帮助那些愿意留下的工人,让他们不仅生存下去,还要壮大起来。

  他要让某些人明白——不是林朝羽离不开他们,而是没了他,他们什么都不是。

  相比普通制造业,先施的马家和永安的郭家更难对付。

  这两家是香江老牌豪门,实力雄厚,社团不敢招惹,警方也奈何不了他们。

  但林朝羽并不着急。

  对付卖场,他的计划很简单——建一个更大、更便利的超市。

  他林朝羽最不缺的就是地和钱。

  浪澄湾工业区一片繁忙。

  工人们摆脱了之前的惶恐,重新投入生产。

  林朝羽培养的管理层有个特点:谦逊务实,绝不瞎指挥,都是基层一步步提拔上来的。

  “,你怎么来了?”杨再旺突然发现胡应龙站在工厂外。

  这段时间,胡应龙被现实狠狠打击,精神濒临崩溃,现在竟想着能否重回浪澄湾工业区。

  胡应龙虽然背叛了同舟共济互助会,但他仍觉得自己有机会回头,毕竟背叛林朝羽的人不少,只要他回来得够早,说不定还能成为被宽恕的典型。

  林朝羽不是一向喜欢展示自己既往不咎、胸怀宽广吗?胡应龙越想越觉得有戏,心里忍不住懊悔起来——当初为什么要犯蠢,非要和林朝羽对着干?不就是捐钱盖学校吗?

  然而,当他回到曾经的工厂旧址时,却发现工人们仍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甚至大多数都是熟面孔。

  胡应龙愣住了:“你们这是……”

  杨再旺回答道:“林绅士投资了我们,让我们继续做电灯泡生意,还说希望我们能好好干,赚钱养家。

  怎么了?”

  胡应龙脑子嗡的一声,结结巴巴地问:“林绅士……给你们投资?让你们继续做这行?”

  “对!”杨再旺点头。

  胡应龙僵在原地,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想回来?简直痴心妄想。

  “你们自己生产灯泡?”胡应龙不甘心地追问。

  “没错,我们自己干!”杨再旺语气坚定,“林绅士说工厂空着浪费,不如让我们工人接手。

  他还帮我们联系了原材料渠道。”

  胡应龙心头一抽,最近原材料涨价,他正心疼得要命。

  “不止这些,”杨再旺继续道,“林绅士还帮我们争取了香江海底隧道的照明灯订单,已经和港府谈妥了。”

  胡应龙感觉心口又被捅了一刀。

  “还有学校照明、教室电灯,嘉道理酒店、玫瑰酒店的灯具设计,甚至摩托车的车灯业务,也交给我们了。

  ”杨再旺掰着手指数着,“对了,还有电影片场的灯光、化妆间的照明……”

  每说一项,胡应龙的心就沉一分。

  如果他没背叛,这一切本该是他的。

  现在,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憋屈得几乎窒息。

  你们有设备吗?胡应龙忍不住开口询问。

  暂时还没有!

  杨再旺回答:不过林绅士已经帮我们订购了一批设备。

  此外,我们可以跟向笛实业合作开发玻璃制品,这样能有效降低成本。

  胡应龙此刻懊悔不已,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

  杨再旺的每一句话都像锋利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刺进他的心脏。

  如果他当初没有背叛同舟共济互助会,如果他选择留下,这些业务本该都是他的。

  光是海底隧道照明灯这一项,利润就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若是成功拿下这个项目,他的事业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上千万啊!

  而现在……

  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胡应龙只觉得胸口发闷,呼吸都变得困难。

  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离开浪澄湾工业区的。

  回去?

  他再也回不去了。

  此刻他终于明白,那句除了能力之外,资本为零根本就是个笑话。

  在浪澄湾工业区,胡应龙意外发现这里正在建设一所全新的学校。

  这所学校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规模庞大,设施完善。

  林朝羽的规划是要容纳至少三万名学生,并配备大型图书馆、十六个篮球场、四个足球场。

  为了方便低年级学生,还专门安排了校车接送。

  简单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工人们的子女能安心读书。

  除了这里,其他工业区附近也陆续建起了朝圣中学。

  教师的待遇更是优厚,除了高薪之外,还能享受低价购房的内部优惠。

  这所学校确实不错。

  胡应龙驻足观望,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设计相当出色。

  如果林朝羽真的建成,未来这里必定成为香江的标志性建筑。

  就在这时,一辆车牌尾号为8的劳斯莱斯缓缓驶过。

  这是林朝羽的专属座驾。

  胡应龙咬了咬牙,决定在原地等待。

  他希望能争取一个机会,毕竟这可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

  建设进展不错,但安保措施还需要加强。

  林朝羽边走边对身边的人说道。

  要防范不法分子,安保必须到位。

  另外,校车也要尽快准备,如果预算充足,就采购几辆中巴车。

  林朝羽边走边说着话,身边有人仔细记录下他提出的各项规定。

  “孩童是纯真的天使,更是未来栋梁的摇篮。

  若不重视教育,不提升他们的学识修养,将来我们如何培养人才?没有人才支撑,又拿什么与国外对手抗衡?”

  林先生!

  这时,胡应龙抓住机会突然冲出,直扑林朝羽而去。

  然而——

  砰!

  胡应龙的腹部猛然挨了一记重踹,整个人瞬间腾空而起,随后重重摔落在地。

  原来是被林朝羽的保镖一脚踢飞。

  此人看起来精神状态极差,面容憔悴,衣衫不整,完全不似正经人士。

  保镖自然要防患于未然,以免他对林朝羽造成伤害。

  林朝武不在身边,林朝羽对自身安全格外重视。

  “这人是谁?”

  林朝羽远远瞥了一眼胡应龙,向身旁的人问道。

  “不清楚,此人出现得蹊跷,若伤到林先生就麻烦了!”左右的人答道,“要见见他吗?”

  “莫名其妙的人,还是不见为好。

  想见我,就走正规渠道。

  ”林朝羽耸耸肩,坐进了自己的劳斯莱斯。

  要见林朝羽,自然有正式途径可循。

  可通过工业园区的工会,或青山集团下属部门申请,总之,林朝羽不会随意见人。

  安全始终是首要考量。

  并非林朝羽过于谨慎,自从上次高调炫富后,青山银行已遭遇数起抢劫。

  最严重的一次,一伙歹徒甚至试图炸毁银行,虽墙壁倒塌,但保险箱安然无恙,歹徒只得悻悻而退。

  事后,林朝羽悬赏追捕这群匪徒,誓要严惩。

  同时,他也进一步加强了自身与银行的安保措施。

  如今他身家显赫,年轻有为,大好前程在前,绝不能因疏忽而断送。

  胡应龙捂着肚子,疼痛许久才踉跄回家。

  想与林朝羽搭上线,从前或许容易,如今却难如登天。

  刚回到九龙塘的别墅,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胡应龙拿起听筒,另一端传来一个声音:“胡先生吗?我是马应彪,想约您见面!”

  马应彪?

  胡应龙微微一怔,他自然知道此人。

  最初,正是马应彪鼓动胡应龙一同反对林朝羽,如今,胡应龙的确对林朝羽心生不满。

  然而,现实很快便给了他沉重一击。

  此刻的胡应龙满心愤懑。

  马先生找我有什么事?他略作思索,开口问道。

  电话那头,马应彪的秘书迅速回应:胡先生,马先生希望与各位见面商议!此外,郭乐先生也将同行,我们计划组建一个联盟,共同对抗同舟共济互助会。

  对抗同舟共济互助会?胡应龙稍显诧异,马先生的意思是......

  是的,胡先生,您有兴趣加入吗?秘书追问道。

  当然!胡应龙迫不及待地回答,我非常感兴趣,时间地点是?

  得到具体安排后,胡应龙瘫坐在沙发上,捂着肚子恨恨道:林朝羽,这是你自找的,别后悔!

  他明白,自己已无回头路可走。

  既然无法重回互助会,索性彻底与林朝羽对立。

  横竖无路可退,不如抱团取暖。

  腹痛难忍,胡应龙早早歇下。

  几日后,他索性关闭了工厂。

  眼下的困境让他无法安心经营,不如暂时停工,待与马应彪达成合作后再重启。

  他深信,凭借自己的渠道、人脉与能力,东山再起并非难事。

  然而,就在赴宴前夕,又一噩耗传来——工厂设备失窃。

  原来,他虽关闭工厂却未安排安保,两名员工——一名瘾君子和一名赌徒趁机联手,盗走了价值百万的设备。

  当胡应龙匆匆赶到工厂,眼前的情景令他崩溃大哭。

  天杀的!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他声嘶力竭地咒骂,痛悔离开林朝羽的浪澄湾工业区后诸事不顺,如今连立足之本都被洗劫一空。

  真正令胡应龙暴跳如雷的是,这批设备转眼间就出现在浪澄湾工业区,落入了杨再旺手里。

  收购价仅一万元。

  某天得知消息后,胡应龙当场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