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提供一个更优质的选择-《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对方的语气明显带着震惊。

  林朝羽微微一笑,自信地回答:“看来贝尔先生也用过这款产品。

  如果您有所怀疑,可以亲自去查证。

  不过我今天的目的并非炫耀青山集团,而是为福特提供一个更优质的选择。

  只有强强联手,才能实现双赢。

  您认为呢?”

  “如果情况属实,我很乐意给青山空调一次机会。

  请林先生下个月五号带着产品资料来美国面谈。

  稍后我会把具体地址和招标要求发给您。

  ”

  “非常感谢!”

  不得不说,有时候品牌确实需要明星产品的加持才能获得入场券。

  以福特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地位,无数供应商都在争相合作,甚至不惜降低利润来换取这个机会。

  能够与福特合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既然已经获得展示的机会,当务之急就是完善现有空调产品的不足。

  林朝羽在工作笔记上详细列出所有问题,并按类别分组处理。

  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在解决过程中及时发现新问题。

  所有改进工作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

  林朝羽亲自带领团队日夜赶工,仅用五天就解决了非核心技术问题。

  接下来要攻克的是汽车新风系统。

  这个系统必须整合进空调设备中,不能占用额外空间,同时还要解决供电问题,确保整套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林朝羽提出的方案是在空调出风管中集成一套过滤装置,冷空气经过净化后再送入车厢。

  当空调不运行时,这套新风系统仍可独立运转。

  它与过滤系统相连,实现两套系统共用一组设备。

  同时配备可调节温度的旋钮,既能控制温度,也能调整风量等参数。

  经过二十天的攻关,团队成功组装出一台功能远超日本车载空调的产品,不仅性能更强大,舒适性也显着提升。

  随着截止日期临近,林朝羽让团队继续优化压缩机技术,自己则带领总经理和工程师前往美国。

  他们与福特副总裁及产品经理会面,日本厂商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虽然名义上是技术展示,但实际目的是通过前期比较简化后续招标流程。

  尽管林朝羽争取到展示机会,却被安排在最后出场,这极大削弱了产品竞争力——若其他企业已展示相似功能,他们的方案将失去优势。

  但这是甲方的安排,别无选择。

  日本企业的技术确实领先,他们采用可燃气体驱动空调,既环保又高效,还能与发动机联动。

  不过日本厂商更注重技术性能,对乘坐舒适性考虑较少。

  此次共有三菱、日立、大金等五家日本企业参与竞争,各家核心技术各具优势,部分创新设计令福特高管十分满意。

  轮到林朝羽讲解时,三菱代表讥讽道:青山这种低端产品也能登台?展示只会衬托我们的技术有多先进。

  至于你们用的技术……早该淘汰了!

  青山空调总经理怒不可遏,若非林朝羽阻拦,几乎要当场驳斥。

  林朝羽始终未看对方一眼,平静地向福特副总裁请示:比特先生,我可以开始了吗?

  得到许可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就震惊全场:首先谈谈我们的不足……

  “正如尾上大田所言,我们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落后于日本。

  然而,车载空调与家用空调存在本质区别。

  家用空调安装在室内,其外观与性能对用户影响显着。

  但……”

  “车载空调隐藏在车身内部,用户关注的并非其技术参数,而是实际舒适度。

  性能固然重要,但难道福特的车主需要了解车上每一个零件的构造吗?当然,我们从不否认空调性能的重要性。”

  “根据调研数据,日本空调在能耗方面仅比青山空调高出约20%。

  但这一差距仅体现在能耗上,而非整体技术超越。

  此外……”

  林朝羽望向三菱负责人,微微一笑:“空调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用户,而非展示性能或能耗数据。

  我们在对数千名用户进行调查后,对车载空调进行了全面优化。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改进……”

  既然核心技术不具备明显优势,便需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

  在用户体验上,林朝羽坚信青山空调足以超越日本同行。

  然而,当他详细阐述所有优势后,福特的副总裁却并未被说服。

  “感谢林先生的分享,但贵公司在空调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些外围优化,日本企业同样能够实现。

  此外,青山空调目前仅在香江销售,且市场表现平平。

  以贵公司的实力,我们恐怕难以合作。”

  言下之意,青山空调的根基尚浅。

  既无技术积累,也缺少日本企业的核心优势,这样的企业难以获得信任。

  “比特先生是否了解日本的本田?”

  “当然,这有什么关联?”

  林朝羽语气平静:“本田的发展历程,或许值得参考……”

  本田成立于1948年,最初只是一家摩托车制造商。

  到了1959年,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企业。

  从零到巅峰,仅用了十二年。

  1960年,日本政府发放三张汽车生产资质,本田未在其列,理由是其民用汽车研发经验不足,技术储备薄弱。

  然而短短两年后,本田便获得了资质。

  取得资质后,本田并未急于投产汽车,而是先打造了一款名为S360的车型,用以展示其造车实力。

  同年,本田再次推出两款新车——t360和S500。

  手握三款车型,普通企业可能早已投入量产销售,但本田却将重心转向了赛车领域。

  或许有人会质疑本田羽一郎不务正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时的日本汽车市场已被丰田、日产、三菱等品牌占据,它们的知名度远超本田。

  若按常规方式竞争,仅凭普通技术、推广和用户体验,本田很难脱颖而出。

  既然常规方法无效,本田便另辟蹊径。

  F1赛车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参赛品牌均代表全球顶尖汽车技术,福特亦是其中之一。

  1964年,本田羽一郎成功研发出首款F1赛车RA271。

  1965年,升级版赛车RA272在墨西哥站夺冠,可谓出道即巅峰。

  这一成就让本田迅速跻身世界顶级赛事舞台,其影响力远超传统广告。

  林朝羽讲述完本田的发展历程后,对福特副总裁说道:“青山空调虽不同于本田汽车,但我们的精神与本田羽一郎先生如出一辙。

  从零起步,目前核心技术或许稍逊于各位,但青山空调始终坚持以用户体验为先。

  比特先生,何不给青山空调一个机会,证明您的选择是正确的?”

  三菱负责人冷笑道:“本田羽一郎能出道即巅峰,得益于他们在摩托车领域的技术积累。

  可青山空调有什么令人信服的产品?”

  林朝羽反问:“青山医药的伟哥,以及畅销全球的青山摩托‘风雷’系列,算不算?这些够不够?”

  “伟哥与工业有何关联?”

  面对无端刁难,林朝羽毫不客气地回应:“若没有扎实的工业基础,伟哥如何实现大规模生产?另外,永远别小看任何品牌,跨界者有时反而能碾压传统巨头。

  ”

  林朝羽不再理会三菱的负责人,转而看向福特的副总裁比特:“比特先生,我理解您的顾虑。

  但单纯依靠名气来展示工业实力,恐怕与福特汽车的理念并不相符。

  如果可以,我希望您能亲自考察我们在日本和香江的空调工厂。

  华夏有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车载空调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时必须谨慎。”

  “不错的提议!”

  福特副总裁比特露出笑容:“空调设备不仅要注重用户体验,技术层面同样关键。

  福特汽车始终追求创新,这不仅体现在性能上,也包括技术突破。

  林先生,感谢您的建议。

  本月我会安排时间,前往日本和香江实地考察各位的企业。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请……”

  返回香江的飞机上,头等舱内的林朝羽与团队仍在热烈讨论如何打造一款令福特满意的空调。

  仅凭舒适性难以超越日本同行,因为这并非核心技术,对方很容易在短期内改进。

  而青山空调想要突破,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努力。

  因此,他们必须另辟蹊径。

  “大家想想,除了制冷效果、效率、性能和舒适性,空调还能在哪些方面提升?”

  “价格!”总经理迟疑地提出,“我们在内地设厂,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可降低30%到40%。

  日本在这方面毫无优势,他们的空调虽好,但价格比我们高出50%左右。

  如果能进一步压缩成本,即便技术稍逊,福特也可能选择我们。

  毕竟,配备空调的汽车价格高出1.5万港币,只要我们的报价够低,就有胜算。”

  这一策略可行,但一味压低成本和原料并非长久之计。

  这样做只会让人质疑技术实力,短期内或许能赢得订单,但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落后的技术终将被淘汰。

  因此,必须在其他领域寻求突破。

  林朝羽继续征询众人的想法。

  工程师分析道:“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日本的可燃气体只有在完好保存的状态下才能稳定运行。

  但车辆不可能永远平稳行驶,难免会遇到事故或颠簸路段。

  如果采用可燃气体,就需要在安全上投入大量精力。

  而我们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

  但日本的技术还需要很长时间改进,这正是我们可以抓住的突破口。”

  林朝羽先是惊讶地看向工程师,随后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不仅是使用过程的安全,排放的冷气也需要确保无害。

  我们的空调配备了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确保人体吸入的空气绝对健康。

  这是对人体安全的保障!”

  讨论进行得十分热烈,除了核心技术外,几乎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

  返回香江后,林朝羽立即下令继续优化空调技术,同时,核心技术的研发也未曾松懈……

  ……

  半个月后,福特汽车副总裁比特飞抵日本,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密集考察。

  他每天走访一家空调企业,对日本的技术实力深感满意。

  他认为日本的研发水平远超其他国家,这与福特汽车的追求高度契合。

  其中,三菱集团的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堪称一流,完全能满足福特的生产需求。

  其高度的工业化水准,更是为汽车制造提供了巨大助力。

  第六天,比特乘机前往香江。

  刚下飞机,他便要求林朝羽带他参观青山空调制造厂。

  原本他以为青山空调厂无法与日本企业相提并论,但实地考察后,他发现自己错了。

  除了规模稍小,其余方面与日本企业不相上下。

  若真要挑剔,只能说工艺稍显落后,但考虑到香江的条件,这样的表现已属难得。

  “林先生,这里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

  “比特先生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等您看完整个生产线,一定会彻底改观!”

  “哦?那我倒要看看林先生能带来什么惊喜。”

  “不如请比特先生先体验一下驾驶室的空调效果?”

  林朝羽将比特请进驾驶室,亲自启动发动机,打开了空调。

  空调启动后约十秒,出风口便送出阵阵清凉。

  这凉意并非刺骨之寒,而是如春风拂面般轻柔,带给人恰到好处的舒适。

  它不同于冬日的凛冽,始终保持着宜人的温度。

  更难得的是,车厢内空气清新,没有任何异味,让人呼吸畅快。

  “比特先生,您注意到什么特别之处了吗?”

  福特副总裁沉浸在车厢的静谧中,良久才开口:“车内非常安静,送风柔和,令人放松。”

  “还有其他感受吗?比如气味方面?”

  比特深吸几口气,惊讶地看向林朝羽:“完全没有异味,反而有种提神的效果。

  林先生,这是如何实现的?”

  “稍安勿躁。”

  林朝羽微微一笑:“答案稍后揭晓,现在我们先体验一下行驶中的表现。”

  他驾驶车辆在厂区内行驶约五公里后停下,为比特拉开车门。

  尽管室外烈日炎炎,比特却未感到冷热交替的不适,身体自然适应了温度变化。

  “比特先生,体验如何?”林朝羽问道。

  比特笑容满面:“非常舒适!林先生,您究竟用了什么方法?”

  “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舒适性都至关重要。

  青山空调为此做了多项改进,比如这个特殊设计的出风口,能让风力更柔和。”

  “确实如此!”比特赞叹道,“凉风轻柔不刺骨,即便长时间享受凉爽后切换到炎热环境,身体也不会感到明显不适,体验极佳!”

  这番评价让青山空调的总经理和工程师们喜形于色,但林朝羽依旧神色平静,仿佛这只是寻常成果。

  “除了体感优化,我们在降噪和除味方面也下了功夫。

  比特先生,请随我来参观车载空调的结构。”

  林朝羽带领众人走向展厅,这里陈列着青山空调制造厂历代产品。

  虽然仅有三种型号,包括车载空调在内,但每一款都凝聚着精益求精的匠心。

  一行人走近车载空调设备前,福特汽车副总裁一眼发现空调旁连接着另一套装置。

  林朝羽指着旁边的设备介绍道:这是新风系统,它能彻底消除车厢内的异味。

  这边是过滤装置,可以清除颗粒物、粉尘和有害气体......

  简短说明后,林朝羽引领考察团前往青山空调的生产车间。

  虽然与日本工厂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显着。

  由于这不是决定性因素,考察团需要综合评估所有竞标企业。

  参观完车间,林朝羽邀请福特代表团前往会议室洽谈合作事宜。

  比特表示同意。

  途中,一栋约50米高的大楼引起了比特的注意。

  为什么空调工厂会建造这么高的研发大楼?比特好奇地问。

  通常工厂都以行政办公楼为主,青山空调的布局确实与众不同。

  林朝羽解释道:这体现了我们以研发为核心的理念。

  整个工厂都服务于产品研发。

  既然比特先生感兴趣,不如参观一下?我们最近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