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以原价顺利获得了合约-《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日本东京,株式会社总部内。

  三菱、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业界巨头的高管齐聚一堂,商讨未来发展大计。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讨论的焦点全都围绕着林朝羽!

  林朝羽的崛起令日本商界深感不安。

  最令他们震惊的是,即便三菱不惜亏本促销,仍未能拿下通用汽车的订单。

  而采用传统技术的青山空调,却以原价顺利获得了合约。

  经过多方打探,他们发现青山集团并非没有核心技术,只是尚未投入大规模生产。

  一旦这些技术实现量产,日本在空调领域的技术优势将瞬间落后十年之久。

  更令他们忧心的是,青山摩托车的热销正在蚕食日本摩托车的市场份额。

  本田、川崎、雅马哈、铃木等品牌在林朝羽进入市场前,年销量可达数十万辆。

  如今却连十万辆都难以突破,海外市场更是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在电视机领域也是如此。

  据传香江年货节期间,青山电视机十天就售出近万台。

  当时电视机配件价格昂贵,但林朝羽却将售价压低至一万三千港币,比日系品牌便宜七八千港币。

  这对消费能力有限的市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今日邀请诸位,是希望大家能携手合作,共同对抗青山集团。

  三菱负责人环视众人说道,虽然目前青山集团的产能和产品线都无法与各位抗衡,但若任其发展,恐怕不仅是空调领域,包括精密仪器、船舶、汽车等行业,都将被其超越。

  “各位一定很疑惑,青山集团在技术上并无优势,为何能超越我们?原因很简单——虽然青山集团目前技术有限,但林朝羽却是个例外。

  据我所知,许多突破性技术都源自他的构想,他的理念甚至领先于这个时代。

  此外,他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极其精准。

  如果我们继续各自为战,迟早会被林朝羽一一击溃。

  通用汽车只是三菱的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他不会抢走各位的生意?”

  “企业仪表盘,大家都不陌生吧?”

  “这本是我们的强项,但青山集团已提出数字化仪表的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体验。

  还有车载收音机,他们正致力于提升音质、降低噪音,并已取得重大进展。

  不出几年,他们的产品必将取代我们的市场地位,成为汽车制造商的首选供应商。”

  “我们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

  本田羽一郎随即附和道:“没错!林朝羽在销售领域的实力远超在座各位,如果不对他加以限制,不出十年,他必将在我们最擅长的领域击败我们。”

  “那么,具体该如何制裁?”

  青山集团总部位于香江,与日本分属不同管辖范围,政府干预难以奏效。

  唯一的办法,就是商业手段。

  然而,青山集团凭借爆款产品积累了数百亿资金,旗下还控制着多家银行,背后更有同舟共济会的支持。

  想要击垮他们,虽有可能,但代价必然惨重。

  本田负责人提议:“其实很简单,青山集团依赖我们供应大量零配件。

  如果我们限制这些零配件的出口,他们的生产必定受阻。

  一旦产能下降,市场就会出现缺货。

  届时,我们以低价抢占市场,便能长期压制他们的发展。

  各位意下如何?”

  “但突然断供零配件,我们需要支付违约金。”

  “与市场份额相比,区区违约金算得了什么?”

  违约金通常为合同总额的10%至20%。

  青山集团签订的合同金额大多在百万级别,即便违约,赔偿也不过十几万。

  然而,索赔过程需要耗费律师团队数月时间,对青山集团而言,得不偿失。

  本田风一郎的解释,让众人豁然开朗!

  “确实,如果继续放任青山集团扩张,我们在东南亚的市场将受到严重威胁。

  我支持对青山集团实施制裁。”

  “过去我们从未将香江的企业放在眼里,没想到如今竟需要联手应对。

  不知是我们过于轻敌,还是对方实力超群。

  但无论如何,制裁势在必行,否则我们将失去这片重要市场!”

  各企业负责人一致表态,同意对青山集团采取行动。

  然而,具体如何实施制裁?从哪个环节入手才能既隐蔽又有效地打击对手?

  众人展开激烈讨论。

  这时,三菱的负责人拿出一份调查报告。

  他将文件递给其他人查阅,随后解释道:“我们调查了青山集团的实业公司,发现其家电产品大量依赖日本零部件,尤其是电视机配件。

  但青山集团并未直接向我们采购,而是通过伊泽健太郎的松坂屋中转,以此降低成本。

  这正是青山电视能以低价销售仍能获利丰厚的原因。”

  他看向夏普的负责人,提议道:“显像管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不如从这里入手?我们不必直接违约,只需延迟交货或少量供应,让青山电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们降价抢占份额,等其彻底溃败后再恢复价格。

  各位意下如何?”

  显像管的制造技术门槛极高,全球仅有少数几家日本企业掌握核心工艺。

  控制这一关键部件,足以让青山电视陷入无货可卖的困境。

  但夏普负责人提出异议:“直接切断核心部件供应,我们积压的产能如何消化?如果各位能分担库存压力,我可以考虑。

  但我认为,只需限制次要配件供应,让对方囤积大量半成品却无法组装,既能保全各位利益,又能有效打击对手。

  ”

  “此外,即便他们找到其他供应商,我们还能从别的配件入手。

  让他们的库存堆积如山,却根本无法使用!这难道不是个好办法?”

  “这……”三菱负责人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真要这么做,青山电视的资金就会被库存大量占用,哪还有余力投入研发?好,好极了,就这么办!”

  众人找到了制裁青山集团的方法,个个喜形于色。

  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乐观。

  首先,过于普通的零配件即便断供,以青山集团的研发实力,很快就能自行生产。

  毕竟结构简单,毫无难度。

  就算有专利限制,也无关痛痒。

  所以,还是应该用核心配件制裁才最有效。

  一台电视机,除了显像管,还有屏幕、电路板以及部分半导体等关键部件。

  显像管自不必说,它是将信号处理后显示画面的核心技术。

  一旦卡住这一环,对方必定举步维艰。

  但问题是,这项技术并非日本独有,德国、英国等国同样掌握,只是水平稍逊。

  其次是外层的玻璃屏幕,用于保护显像管,必须极其坚固。

  能生产这种玻璃的企业屈指可数。

  还有电路板,主要用于信号处理。

  画面越清晰,所需的电路板就越复杂。

  用这些核心部件,才能真正扼住对方的咽喉。

  即便对方最终能自主研发成功,恐怕也要四五年时间。

  四五年后,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继续卡脖子。

  再拖个四五年。

  这样一来,二十年之内,他们就别想在家用电视机领域有所发展!

  丰田羽一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然而,这涉及诸多利益问题,绝非轻易能解决。

  例如夏普的显像管业务,每年上亿订单,利润接近四千万港币,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当然,正如他所说,只要众人愿意分摊订单,他就敢干!

  可其他人并不生产电视,要显像管又有何用?

  于是,众人展开了激烈讨论。

  “显像管就算了,我觉得屏幕更可行。

  毕竟利润较低,而各位都能用上这类产品,分摊一下缺口,勉强还能填补。

  ”

  “我认为可行,屏幕的利润空间不大,生产成本也较低。

  尽管与松坂屋合作,但每年的订单额不足千万,利润仅一百多万。

  在这种情况下,限制对方必然能让他们陷入困境,同时符合我们的整体利益。”

  屏幕本质上只是一块玻璃。

  但这不是普通的玻璃,它具有极高的硬度,普通撞击难以造成损伤。

  在电视机整体结构中,虽然屏幕是关键部件,但利润占比并不高。

  因此,这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

  “王总……”

  青山电视总经理卢毅多次拨打王荣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无奈之下,卢毅决定亲自寻找王荣。

  几经周折,终于在大雾山度假村找到了他。

  见到匆匆赶来的卢毅,王荣皱眉问道:“出什么事了?”

  “王总,日本三洋集团无法按期交货。

  ”卢毅神色焦急,“我们询问原因时,对方称原材料供应延迟导致生产停滞。

  但我们调查发现,他们的货源充足,似乎故意拖延。”

  “具体原因是什么?松坂屋方面有解释吗?”

  “我已经联系过伊泽健太郎,他也不清楚对方为何迟迟不交货,目前仍在调查。

  不过,他提到日本多家品牌负责人近期曾秘密会面,商讨与青山集团相关的重要事项。

  会议结束后就出现这种情况,因此他推测对方可能有意对青山电视实施制裁!”

  制裁青山电视?

  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年货节的畅销?

  相比之下,日本电视机销量惨淡,所以他们想出这种手段?

  但电视屏幕并非只有三洋能生产,其他厂商也有相关技术。

  选择日本供应商,主要是借助伊泽健太郎的关系降低成本。

  既然对方有意针对,就必须寻找替代供应商。

  思索片刻,王荣说道:“继续催促三洋集团,同时联络其他供应商,尽快采购替代品。

  如果三洋长期违约,就让法务团队提起诉讼。”

  “记住,一旦进入法律程序,就联系日本媒体曝光三洋的违约行为。”

  “此外,若伊泽健太郎的猜测属实,其他零配件供应商也可能采取类似制裁措施。

  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备用方案,确保供应链多样化。

  ”

  卢毅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特别是某些关键零部件,目前只有日本厂商能够供应。

  德国、英国等国家的技术相对落后,无法提供同等水平的替代产品,这让青山电视的发展依然受到极大制约。

  面对这种局面,自主创新势在必行。

  此刻王荣终于切身感受到林朝羽的前瞻眼光。

  若不掌握核心技术,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被动局面。

  这对实体制造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会议一结束,王荣立即赶往青山集团总部求见林朝羽。

  他将卢毅遇到的困境详细汇报后,林朝羽不仅毫不慌张,反而露出讥讽的笑容:小小断供就想掐住青山电视的命脉?

  但缺少这些零部件,我们根本无法正常生产啊!

  经过两年多快速发展,青山电视正处于品牌上升的关键期。

  此刻若因供应链断裂导致产能不足,多年积累的市场声誉恐将毁于一旦。

  虽然设立了研发部门,但从零开始的自主研发尚需时日,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方案。

  日企这招显然意在争夺香江及东南亚市场。

  眼睁睁看着对手在自己的地盘肆意妄为却无力反击,这股窝囊气实在难以下咽。

  林朝羽却镇定自若:日企这是在自毁前程。

  此话怎讲?

  商业合作首重信誉,违约行为哪怕只有一次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信任裂痕。

  虽然合同约定了违约金,但这点赔偿根本无法抵消失信带来的长远损失。

  在选择供应商时,任何企业都会优先考虑可靠的合作伙伴。

  三洋只是个开始,索尼、夏普、三菱等日企迟早都会效仿。

  所以说,他们这是在自取灭亡!

  王荣不明白林朝羽为何如此笃定。

  道理固然不错,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可行的替代方案才行。

  如果无法达成这一点,那么他们的举动即便蛮横无理,众多企业也只能被迫接受。

  否则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

  林总!难道您有对策?

  林朝羽回应:从最初起,我就从不认为任何企业能够维持永久的合作关系。

  因此,青山牌电视机创立之时,我们就同步组建了各类零配件的研发团队。

  这些团队中既有日本的专家,也有德国的技术人才等。

  虽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超越日本企业,但模仿他们的产品并非难事。

  这也就是为何青山集团的研发投入始终维持在百分之二。

  你以为这些资金仅仅用于几个重点项目吗?

  以去年为例,营收突破百亿港币。

  按照规定,百分之二十用于研发投入,总额高达二十亿港币。

  这笔巨额资金足以与日本的大型财团相媲美。

  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数量有限,在专家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仿制并非难事。

  唯一的差别在于质量可能略逊一筹。

  但这并不重要,一旦实现自主商用,问题将迅速得到解决。

  因为当产品进入盈利阶段后,研发方向将围绕用户需求展开。

  这一战略被命名为备胎计划!

  百闻不如一见。

  王荣对这些计划并不知情,因为这些研究室独立于企业之外,由林朝羽直接管辖。

  若非遭遇制裁或断供,这些研究室绝不会对外公开。

  但如今情况不同。

  没有电视屏幕,即便其他配件正常供应,电视机依然无法使用。

  是时候展示一些成果,让外界明白他林朝羽绝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与王荣一同来到工业园区,几人走向一处偏僻角落。

  那里矗立着几栋崭新却朴素的楼房,周围爬满了茂密的爬山虎,远远望去透着岁月的痕迹。

  由于远离园区核心区域,这里人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