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目标一致-《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副总周涛语气激动。

  赵东环视全场,见众人目光炯炯,当即拍板:“既然大家目标一致,我们也不能落后。

  我提议对英伦资本实施‘鹬蚌相争’策略。”

  “具体如何操作?”王明追问。

  “简单说,就是趁着张震与太古集团的商战吸引目光,我们暗中收购那些被市场低估但潜力可观的英资企业。”

  赵东眼中精光闪动。

  “妙计!这样既能扩张实力,又能借张震掀起的风潮降低外界注意。”

  周涛连连点头。

  “考虑到当前资金流动性,我建议运用财务杠杆加速进程。

  用少量自有资金,通过融资获取更多投资资本。”财务总监孙莉补充道。

  陈峰郑重颔首:“好,马上行动。”

  他目光灼灼,沉声道:“这虽是一场不见烽火的较量,却比真刀真枪更叫人热血沸腾。”

  同一时刻,“东方财富”投资公司的会议室内,首席执行官吴启民同样紧盯着这场商界风云。

  “别人能成,我们也不会差!”

  他抬手止住下属的汇报,语气铿锵。

  话音落下,满室响起热烈掌声。

  “还犹豫什么?立刻出手!”

  香江繁华商业区的一栋大厦里,数十名交易员坐在开阔的大厅中,紧盯屏幕,手持电话,一边高喊报价,一边飞快敲打键盘。

  “抛!五十万股,全出!”

  一名交易员对着话筒高喊。

  这时,角落电话响起:“什么?英资准备撤出?——这消息确实?”

  讯息如星火蔓延,不出片刻,整个交易大厅气氛更显紧绷。

  金龙资本会议室中,陈峰立于大屏前,注视着实时股价走势。

  “刚收到风声,部分英资正在撤出市场。”

  他转身面对团队,“这是我们的机会。”

  张力眼神一亮:“陈总,机会难得,必须速决。”

  “具体怎么做?”

  “英资撤离势必导致资产价格走低,形成‘市场出清’。我们可以用‘价值投资’的思路,在低位接盘。”

  财务总监刘欣详细分析。

  “好,备足资金,伺机而动。”

  陈峰一拍桌案,气势十足。

  另一边,东方财富内部,吴启民也获悉同样情报。

  “这次绝不能错过,所有人注意,我们也要进场。”

  他肃然下令。

  赵明立即拿起电话:“通知交易部,准备大单买入。”

  数日后,香江证券交易所内,一群西装革履的华商聚在一处,神情振奋。

  “最新消息,英资撤离导致部分核心资产价格大跌,我们已经成功抄底。”

  陈峰在人群中含笑说道。

  吴启民迈步走近:“陈总,这回咱们可都捡着大便宜了。”

  陈峰笑答:“不错,正是‘低吸高抛’的典范。”

  四周掌声笑声四起,华资在此一役中,确然获利丰厚。

  但更多人心知,此番风云暂歇,往后局势,必将更加跌宕起伏。

  林飞坐在高层办公室中,静望窗外香江全景。

  尤其是在金融核心地带中环,股票交易中心仿佛永不停止的 ** 。

  高楼之中,一层大厅人声鼎沸,挤满了身影。

  经纪、投资人和操盘手忙碌不停。

  大幅黑板上,股价被白色粉笔飞速改写,电视屏幕播放着财经新闻,却无人驻足观看。

  “快看,新达科技涨了五个点!”

  一个中年男人激动地拍着同事肩膀。

  “这几天真是赚到了!”

  另一头,年轻交易员正对着电话低吼:“进!现在!别等!”

  这是一场无声的厮杀,投资者在与时间和信息搏斗。

  与此同时,某处私密会所里,几位华商名流围坐在红木茶台边。

  “王总,您怎么看这轮走势?”

  穿深色西装的男人开口问道。

  王总含笑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眼下看似火热,但根基不牢,短期或许还能冲一冲。”

  “您的意思是……该逐步减仓?”

  另一位商人立刻会意。

  “不错,凡事早做安排。我建议各位做好对冲,控制风险。”

  交易厅内的气氛越发炽烈。

  “注意!内部消息——华裕地产可能拿到政府新招标地块!”

  一名经纪人高声喊道。

  满场哗然,电话声此起彼伏。

  “全跟!华裕地产,三百万股起!”

  资深交易员毫不犹豫发出指令。

  整座城市如滚水沸腾。

  从证券到地产,由科技至消费,华人资本在这个沸腾的市场中全力开拓。

  另一处高级酒吧里,水晶灯投下氤氲光晕,气氛慵懒而典雅。

  调酒师在吧台后专注摇杯,角落的弧形沙发上,凌峰与乔文、陈远、邵明围坐。

  四人面前的矮几上摆着佐酒小食与威士忌。

  “各位点的拉加维林16年。”

  侍者轻放酒杯。

  “多谢。”

  凌峰举杯示意:“cheers。”

  玻璃轻撞,各自品饮。

  “怡和洋行那边收购还顺利?”乔文带笑开口,起了个彼此心知的话题。

  “整体顺利。不过有些技术环节还要时间消化。”凌峰答道。

  王建明此时接话:“说到资源整合,我听说孙浩那边有个擅长处理这类事务的团队。”

  李云笑了笑:“他的能力确实出色,我会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那我们聊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吧,最近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赵凯转移了话题。

  周文远轻轻晃动着手中的酒杯说道:“我最近在研究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高端影像设备。”

  李云微微颔首:“这个方向很有前景,不过要看国外企业是否愿意转让技术。”

  “我倒更看好国内企业。现在国内的技术进步很快,完全不逊色于国外公司。”赵凯补充道。

  王建明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我认为科技、传媒和金融在未来十年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这些领域不仅能创造丰厚利润,还能帮助我们拓展人脉资源。”

  “很有见地。”李云笑着点头。他清楚在座的都不是普通商人,每个人都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跨行业的洞察力。

  “既然各位都有独到见解,我们不如各自投资一个领域,看看哪个行业能带来最大回报?”李云提议。

  三人纷纷表示赞同。

  “那就这么定了,希望我们都能获得理想收益。”周文远举杯向众人致意。

  “一定会的。”

  几杯威士忌过后,席间短暂沉默被王建明打破:“李总,扩张是必然趋势,但过快发展也存在风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稳妥发展可能更为明智。”

  李云放下酒杯,目光坚定:“稳妥?商机往往转瞬即逝,若不及时把握,就会被竞争对 ** 占先机。”

  赵凯皱眉问道:“您不担心过度扩张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吗?”

  “确实如此,”周文远接话,“现在市场波动较大,万一遇到下行周期,很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

  李云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三人:“这是我团队最新完成的风险评估和市场分析报告,请各位过目。”

  三人仔细翻阅着文件,报告中详细列出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潜在风险及应对方案。

  “这份报告做得相当专业。”

  “感谢认可,我们团队确实很优秀。”

  赵凯指着报告提出疑问:“这里提到的风险对冲具体如何操作?”

  “主要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市场风险。比如可以通过买入期权来锁定未来价格。”

  周文远也加入讨论:“我看到报告中将并购整合列为重要发展战略。”

  “没错,规模效应在业务扩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并购不仅能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还可以拓展业务布局,分散经营风险。”

  楚云峰轻轻点头:“看来你已经把整个方案都想清楚了。”

  “不止这样,我还预备了‘备用方案’和‘应急策略’。

  无论市场风向怎么变,我们都有办法应对。”

  “很好,那我们就朝这个方向推进吧。”

  江临川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

  “同意。”

  沈墨与楚云峰也相继点头。

  “那就这样敲定了。”

  陆星辰起身举杯:“开拓,开拓,不断开拓,直至我们屹立于全球之巅。”

  “干杯!”

  四人高举酒杯相碰。

  陆星辰坐在辰星集团总部的顶层办公室,面前是最新型的进口计算机,旁边堆着几叠待处理的文件与报表。

  他随手拿起桌上一份内部财报,扫到底部标红的数字——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7%。

  尽管旗下各分公司皆有专人管理,这样的数据仍让他眉心微蹙。

  放下报表,他接通了总经理江临川的电话。

  “临川,在办公室吗?”

  “在的,陆总。有什么安排?”

  “我现在下来,你把财务报表准备好,我要过目。”

  “好的,陆总。”

  挂断电话,陆星辰轻吁一口气,起身走出房间。

  江临川早已在总经理室等候,见他进门立即起身。

  “陆总,这是上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已经整理完毕。”

  陆星辰接过厚厚一沓文件,随手翻阅数页,眉头越锁越紧。

  “临川,研发费用为何突然大幅超支?请解释。”

  江临川面色略显窘迫。

  “这是因为新项目引进了几位专家,同时更新了部分实验设备。”

  “研发投入我理解,但必须有预算管控。我不希望再出现类似情况。”

  “明白,我会立刻调整。”

  “尽快处理。”

  “马上安排。”

  陆星辰转身离开,乘电梯回到自己办公室。

  他深深吸了一口指间的雪茄,青烟在室内袅袅散开。

  这时,门外传来两记轻叩。

  “请进。”

  门缓缓推开,秘书苏晴手持一份文件走近。

  “陆总,这是辰星科技的新项目投资报告,需要您签批。”

  陈阳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几页便放下了。

  “赵明宇在哪儿?这个方案感觉还行,不过我想听他当面说说具体情况。”

  “他正在开会,估计下午三点结束。”

  “好,那就约他三点半过来。”

  “好的,陈总。”

  周琳应声离开了办公室。

  陈阳重新坐下,点了一支雪茄。

  电话忽然响起,他接了起来。

  “陈总,我是王海涛。”

  电话那端传来飞鹰证券总经理王海涛的声音。

  “关于下周的股市走势,我这边整理了一份分析材料,您方便的时候可以看看。”

  “把材料送我办公室,我稍后看。有要紧事就直说。”

  “明白,陈总。另外关于那桩即将公布的收购案,我建议我们加快节奏。”

  “这事你来跟,别出问题。”

  飞鹰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内,大屏幕上正播放着财经快讯。

  “置地集团与怡和洋行正式从港交所退市,股票停止交易。”

  陈阳坐在黑色皮质座椅上,面前会议桌铺满了财报、市场调研及收购方案。

  他抬眼看了看新闻,嘴角轻轻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