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推门而入-《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李耀华立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手持咖啡杯,俯瞰着港岛繁华的城景。想到刚将以德丰洋行持有的股份高价出手,他嘴角浮现出满意的笑意。

  敲门声响起,助理推门而入。

  “李总,交易已完成,对方同意以每股三十五港元的价格收购我们持有的以德丰股份。”

  助理迅速汇报进展。

  “很好,这次收益可观。”

  李耀华含笑点头:“立即安排资金交割。”

  “明白,李总。”

  “资金到位后,我们是否该启动扩张计划?”

  李耀华放下文件正色道:“时机成熟了,优先布局地产与金融板块。这两个领域目前最具发展前景。”

  “地产方面建议先从新界区域着手。该区域地价尚处低位,但发展空间广阔。”

  助理详细分析道。

  “不错。当前港岛地产市场热度正盛,机不可失。你尽快接洽几家主流地产公司,寻找合适的土地资源或合作机会。”

  “金融板块如何推进?”

  “在港岛组建投资公司,重点投向科技与传媒产业。据我判断,这两个领域未来数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李耀华胸有成竹。

  半月后,李氏企业顺利购得新界一处地块,并与两家顶尖科技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充裕的资金让企业运作游刃有余,发展势头节节攀升。

  “看来,与陈帆的较量并未让我们陷入被动。”

  李耀华立于办公室窗前,志得意满地眺望城市风景。

  以德丰洋行大厦内,陈帆端坐在奢华办公椅上,四周堆满资料文件。他目光如炬地扫过各类报表数据。

  “乔文瀚,两大洋行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建设进展如何?”

  陈阳拨通电话,向旭日集团的执行总裁周文华询问情况。

  “董事长,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几个区域,销售数据提升显着。”

  周文华详细汇报道。

  “很好,接下来启动资源整合,将所有与外部商行相关的码头、集装箱业务,全部并入旭日集团管理体系。”

  陈阳下达指令。

  “收到,董事长。”

  不久,旭日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连同合众商行、昌隆商行一起,协助陈阳在东南亚展开大规模资源整合。码头、集装箱、仓储中心,乃至部分中小型工厂,陆续被并入旭日集团旗下。

  “赵凯,旭日发展银行的资金是否能够支持这次整合?”

  “老板放心,银行这边已经全部安排妥当,资金充足。”

  “整合之后的物流和供应链有什么具体安排?”

  “已经与张远和李明展开深度合作,我们将采用最新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物流与供应链高效运转。”

  陈阳站在旭日集团的会议室内,各部门负责人陆续入座。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正中的总裁身上:“周文华,我决定将合众商行和昌隆商行的整合工作全权交由你负责,有什么计划?”

  周文华略作思考,开口道:“我们首先进行资本重组,将现有多元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财务效率。”

  “继续。”

  陈阳表情未变,眼神却更加专注。

  “考虑到两家商行在东南亚的市场基础,我建议采取‘跨国并购’策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当地的份额,以实现规模经济。”

  “有道理。”

  陈阳点头。

  “另外,我建议借助现有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提升库存周转率,从而降低仓储成本,增强资金使用效率。”

  周文华汇说完毕,郑重地看向陈阳。

  “很好,这些方案完全符合我对整合之后业务发展的预期。”

  陈阳起身,走到周文华面前,递过一个定制名片盒:“从现在起,这一切交由你全权处理。”

  周文华接过名片盒,心中涌起强烈的责任感与自豪:“董事长放心,我必定全力以赴。”

  数月后,在陈阳的全力支持下,周文华顺利完成资本重组与跨国并购,供应链管理也取得重要突破。

  陈阳在办公室拨通周文华的电话:“进展如何?”

  “一切顺利,董事长。目前资本运作效果良好,供应链也日趋完善,库存周转率明显提升。”

  周文华语气自信地回答。

  “做得很好。”

  旭日集团总部会议室内,陈阳坐于主位,面前是各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今天的议题聚焦于渠道整合与新产品“易联机”的销售策略。

  “陆晨,汇报一下易联机的研发进展。”会议一开始,沈峰就看向易联科技的总经理。

  陆晨起身应答:“沈总,这款产品性价比很高,而且轻便易携,市场前景应该会很不错。”

  沈峰点了点头,转向另一侧:“何家明,德丰行与昌和洋行在东南亚的渠道资源,能不能用来推广易联机?”

  何家明详细说明:“沈总,这两家洋行在东南亚已经建立了成熟的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在当地设立区域分销中心,推动易联机的销售。”

  “很好,”沈峰表示认可,接着又问:“关于运输板块的整合,赵磊有什么想法?”

  易联发展银行的总经理赵磊提出建议:“沈总,我建议对运输业进行垂直整合,通过投资或并购一些运输与船务公司,来优化供应链、控制成本。”

  沈峰站起身,环顾会议室:“从明天开始,各部门立即推进。这次渠道整合和新品推广,我希望半年内能见到明显的利润提升。”

  半年后,易联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易联机在东南亚销量大增,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借助德丰行与昌和洋行的渠道,易联机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同时,运输业务也稳步发展,通过垂直整合,集团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香江夜色渐深,沈峰与周敏一同走进了位于九龙湾的私人会所“星辉”。

  “星辉”以其极致的奢华与私密性,成为本地名流圈中口耳相传的聚集地。

  “请进。”沈峰推开门,微笑示意周敏。

  走入会所,周敏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水晶灯、红木家具、精美的艺术陈设,处处透露着高雅与格调。

  “这里,应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吧?”周敏在皮质沙发上轻轻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当然,这里只对香江的商业精英和社会名流开放。”沈峰走向吧台,为周敏斟了一杯红酒。

  “那你常来吗?”周敏接过酒杯,目光中带着探寻。

  “不算经常,但我喜欢这里的氛围。”沈峰坐到她身旁,手自然地搭上她的肩。

  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周敏脸上。

  周敏与他对视,心跳不由得快了几拍:“那你说,我适合来这样的地方吗?”

  陈默慢慢凑近,嘴唇几乎要碰到苏雨柔的耳朵:“我认为,这里应该为你的到来而感到骄傲。”

  这话让苏雨柔心头一颤。

  她觉得自己仿佛被陈默的气息包裹,整个人都软了下来。

  “愿意和我跳支舞吗?”

  陈默起身,朝她伸出右手。

  苏雨柔笑着将手放在他掌心,二人相携步入俱乐部的舞池。

  音乐流淌,他们随着旋律起舞。

  舞步中,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陈默的手轻抚苏雨柔的腰肢,她沉醉在这美妙的时刻。

  目光交汇,似乎读懂了彼此心底最柔软的秘密。

  终于,在一个旋转后,陈默低头,轻轻吻上苏雨柔的唇。

  这一吻,点燃了所有压抑的情感。

  他们紧紧相拥,仿佛这一刻,天地间只剩下彼此。

  音乐渐息,陈默和苏雨柔依依不舍地结束了共舞。

  而在香江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

  社团势力一直试图涉足香江电影产业,如今终于等到了时机。

  不过,在陈默的影响下,大多数社团都选择听从于他,毕竟他掌握着庞大的资本和权势。

  但仍有一些社团不愿屈服。

  这些多是历史悠久但实力不济的团体,想借影视行业洗钱重振雄风。

  “老大,咱们这部电影真能洗这么多钱吗?”

  一个年轻成员问道。

  他们聚在九龙城一间老旧的茶楼里,烟雾弥漫,气氛凝重。

  “放心,已经找了专业团队操作,等电影火了,没人会追究资金来历。”

  头目李雄咧嘴一笑,眼中闪过狡黠。

  李雄本名李志雄,是“新义社”的老大,这个社团常年混迹于香江和奥门,从事各种地下活动,却始终无法与大型社团抗衡。

  “但听说陈默掌控着香江大部分电影产业。”

  阿强,李雄的得力手下,提醒道。

  “哼,陈默是陈默,我们是我们。他想插手,还得看我们乐不乐意。”

  李雄信心满满。

  在一家高级餐厅里,苏雨柔身着优雅礼服,气质非凡。

  她坐在桌边,轻晃着红酒杯,神色不豫。

  李雄穿着黑色西装,头发梳得油亮,走进餐厅,目光径直落在苏雨柔身上。

  “苏小姐,今日能与你见面,实在荣幸。”

  李雄挤出笑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正经商人。

  “不必客套,找我有何贵干?”

  苏雨柔冷着脸,她能感觉到对方来者不善。

  “开门见山最好,我手头有部电影想请你出演,片酬优厚,还能帮你打开知名度。”

  王强递过一份文件。

  林梦琪翻阅片刻,脸色骤变:“你想让我拍这种片子?简直荒谬!”

  王强凑近低语:“林小姐,别小看这部作品,它能让您名利双收。多少当红明星都是靠这类作品起家的。”

  林梦琪怒目而视:“这是我的原则问题,绝不可能妥协。”

  王强面色转冷:“我有的是办法让您改变主意。”

  林梦琪毫不退缩:“就凭你?”

  王强逼近耳语:“您会为这个决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