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乔迁宴-《杀手重生从六零年开始》

  赵天明以为王狄流心软求情呢!

  原来是乔迁宴。

  “那我跟你郑叔处理完就回家。”赵天明说着,一边推着郑广平。

  “嗨,你去干嘛拉着我啊!”郑广平明显不愿去。

  “赶紧的....”

  赵天明拉着郑广平走了。

  而在场其他几位瞪大双眼看向王狄流,心里却吐槽;郭团长送的钢笔,你小子真敢收下!

  王狄流有什么不敢收的,礼尚往来。

  他花宰杀币到时候弄一桌好菜招待。

  廖建军见郭团长都送钢笔,他送什么啊!

  这次命令下达,走的匆忙什么也没带。

  就拎了两身换洗的衣服。

  其实王狄流也不要他们的礼物。

  心意的话,他就收下。

  虽说在这样的年代钢笔是很珍贵。

  但王狄流有比钢笔更好用的笔。

  既然郭团长送给自己,那自然要收下。

  刘厂长跟林教授在身上摸了摸,实在是没东西送。

  他们也没准备。

  只能跟着赔笑了。

  王狄流见几位十分窘迫的说:“没关系,就一顿饭,你们赶上好时候.....”

  “要不这样吧!我们可以帮忙搬东西?”

  廖建军提出建议。

  “不用了廖叔,新房那边的家具都布置好了。这边房子里的东西保留着,将来等弟弟妹妹稍微长大了,再推了重新建新房。”

  王狄流已经想好了。

  不管今后是在城里发展,还是到市里。

  这里房子还得问问大家的意见。

  当初是口头承诺说是离开王家庄,房子会送给大队。

  突然!

  王狄流想到什么,说:“对了,你们还没参观新房子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好....”

  就这样王狄流带着几位大人物参观下新房子。

  现代元素的中式风格建筑,还是让大家惊讶的。

  看到新房感到意外的是林教授,他好奇的问王狄流去过京都。

  王狄流肯定说没去过。

  就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林教授是看出这建筑风格,跟京都的四九城下的四合院很像。

  不过!

  新房的角落里的电缆,还是被这位科研教授发现了。

  “这是电线?”

  看到电缆线林教授推了推眼镜,然后震惊的看向王狄流,问:“你是从哪里搞到这电线?”

  他之所以这么震惊是因为,王狄流采用的是军用电缆线。

  不等王狄流回答,郭团长好奇的问,“林老,这黑线是电线?”

  “是啊!这是高功率的铝线啊!”林教授声音透着激动。

  他看待王狄流的目光更加炽热。

  王狄流尴尬的回答:“这铝线其实是我从.....”

  编了个理由。

  说这铝线是从凌若雪父母给的那份研究资料一起的!

  “什么....你会做这种铝线?”

  林教授再次刷新对王狄流的认知,心想这就是天才?

  绘画卫星设计图,又会自主研发电缆线。

  问题是这材料作为科研教授,也搞不到啊!

  因为国家技术落后。

  要是航天研究所换上这种大功率电缆线。

  那研发效率大大提升啊!

  当然以现代的电缆线,用于航天的话,肯定是7050铝线。

  它是一种系高强度铝合金线材,因其出色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能被广泛应用。

  不过,对方不知道的是眼下黑色铝线外面那层,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所以看上去是黑色的。

  如果用于航天的电缆线,就是采用耐热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或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偏氟乙烯护套了。

  工作温度上限为105℃。

  不得不说,系统出品的铝线可不是一般的。

  而且,这铝线因其轻便、价格低廉且导电性能良好而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

  与铜线相比,铝线更轻,便于携带和操作。

  比如在实验室中,铝线常用于需要减轻重量的场合,如风筝线、模型飞机等的连接线。

  林教授刚要开口,立马闭口不谈,他决定把重大发现上报给上面。

  他必须对王狄流这个年轻人重视起来。

  最好能把他招到研究院去。

  王狄流没想到林教授会这么想。

  郭团长注意到林教授的表情,知道这黑色电线不简单。

  有这样的技术,国家肯定是需要的。

  廖建军也对王狄流重视起来。

  每个人都有秘密。

  只能说王狄流太优秀了。

  .......

  看完新房。

  王狄流开始准备午饭,系上粗布围裙,正站在新家敞亮的厨房中央颠勺。

  铁锅烧得发红,他手腕一沉,青笋片裹着琥珀色的酱汁在空中划出弧线,又稳稳落回锅中。

  墙上还沾着几点新溅的油星子,和他鼻尖沁出的细汗一样,透着鲜活的烟火气。

  “六哥,你这红烧蹄髈得炖到脱骨才好!”

  客厅里传来韩紫凝的笑嚷。

  凌若雪用手指搓了下韩紫凝的额头,“行了,你就让六哥专心做菜.....别添乱!”

  “娘,需要我们帮忙吗?”

  杨桂花听到凌若雪想帮忙,拒绝,“不用了,我跟你们舅妈两个人足够了。”

  突然想到,其他三个丫头,“对了,梦梦他们会回来了吗?”

  凌若雪磕着瓜子说:“会,六哥已经通知他们了.....”

  新房外的院子里,几位大人物喝着茶,吃着一些年货一样的零嘴。

  一边聊着,一边吃着。

  只能说王狄流拿出的东西太让人嘴馋。

  而王狄流这边应着就来,手里却没停,另起一灶蒸上了梅干菜扣肉。

  花了两百从系统里换了现代的双开门冰箱,然后用木门装饰下,让别人看不出来这是冰箱。

  当他打开时冷气混着葱姜香扑出来,里面码着从早市抢来的河鲜,还有泡发好的海参鲍鱼——这桌乔迁宴,他非要亲自掌勺才安心。

  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照得他鬓角的黑丝发亮。

  住在土坯房,如今换了中式别墅感觉就很舒服。

  王狄流可没少花宰杀币,连抽油烟机都是智能款都安排上。

  当时吓了凌若雪他们一激灵。

  一个铁王八盒子会说人话。

  倒是杨桂花对儿子拿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又惊讶又害怕,害怕是不小心碰坏了。

  熟悉之后,他才发现如此好用。

  杨桂花忽然想起这些年时用土灶炒菜,呛得直抹眼泪,如今她能用上这样的玩意。

  太惊奇了。

  王狄流乔迁宴准备了十五道菜,做了两桌,当最后一道清蒸鲈鱼端上桌时,满屋子都是鱼肉的鲜甜。

  “娘,可以喊他们上桌可以开宴....还有外面那些士兵也一起!”

  “大姐,让我去....”

  林秀秀擦了擦手,朝着外面走去。

  而王狄流解下围裙,看着亲友们陆陆续续靠近饭桌,木制的转盘上的菜肴转成圆满的圈。

  廖建军还好,闻到香味,夸王狄流手艺绝了。

  其他人就满脸震惊。

  这桌菜是他们活了半辈子都没见过的。

  但有时候,对王狄流来讲,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的交响,才是家最动听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