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让赵羽回京成亲?-《陛下,为何要造反?》

  因为分明只是男女荒唐事,赵羽却一直不认,让虞帝心里多少有些厌烦。

  至于旁人猜测的他会猜忌...镇国公府虽风光,兵权却不多!

  对他而言,相比于平南侯府和宁远侯府联姻,平南侯府和镇国公府联姻实则更为他所想看到。

  故而,他若真有那猜忌的功夫,还不如多看看奏折。

  “宣镇国公觐见...”

  镇国公进了紫薇殿,立即行大礼:“老臣崔志,叩见吾皇,愿吾皇万年。”

  “镇国公快快平身...”虞帝似乎大惊,更是健步如飞的迅速靠近镇国公,将镇国公拉了起来。

  虞帝又拉着镇国公坐下,满脸关切:“老国公,何故行如此大礼啊?”

  镇国公挣脱虞帝的搀扶,又跪在地面,哽咽:“陛下,老臣府中家风不净,孙女未婚却先有孕...老臣愧对陛下,愧对先祖...”

  虞帝心中忍不住暗恼...果然又是这荒唐事,既是荒唐事,私下商议解决联姻不好吗?非要一直闹到朕这里来?

  值得一提的是,虞帝不敢说对大虞的控制力可比拟开国太祖,但是,虞帝对大虞朝纲的控制在历朝也当属前列...各地各种重要的事,他都需要过目,他真的很忙。

  虞帝更不敢忘记先帝传位时对他的告诫...

  【不管多累,权力都不能下放!下放的权力想要再收回来,几乎再无可能!你切记,朕好不容易才压制了内阁,并拆分内阁之权,你绝不能再让可比拟古之相权的内阁掌权!】

  镇国公却还在哽咽:“老臣已无颜再见朝中同僚...”

  “传平南侯见驾。”虞帝朝着深处的长椅回转,话音平淡。

  立即有小太监离开。

  刚要继续挤出眼泪的镇国公见状,默默自行起身不说话了...

  他知道,陛下对这般荒唐事三番五次出现在朝堂之上已经极其厌烦了,若非涉及一座国公府和一座侯府...陛下恐怕早就爆发雷霆怒火。

  今日之行,把握更大了。

  不知多久后。

  “陛下,平南侯求见。”

  “传。”

  “踏踏踏...”

  伴着急促的脚步声,平南侯赵无极进入紫薇殿。

  “臣赵无极,见过陛下,愿陛下万年。”赵无极躬身行礼。

  大虞虽然有跪拜大礼,但是常规情况下,大臣面圣之时,也只需躬身即可。

  唯有大朝会以及重要时刻之类方会行叩拜之礼,若不然,但凡见到上官和皇帝就必须叩拜...男儿膝下有黄金,太多的叩拜,会消减男子勇武。

  虞帝微微点头:“赐座。”

  “谢陛下。”

  赵无极靠近椅子,只坐了一半。

  虞帝见状,随即拿起一卷奏折自顾自开始看...他厌烦这些荒唐事不是没道理的,每天看奏折的时间都有些不够用,哪来的时间一直处理荒唐事?

  批阅奏折之时,那一笔一划一勾一勒,代表的就是无上王权!代表着他作为帝王的无上意志!名与器,纵死,亦不能假手于人!

  赵无极见状,转而看向不远处的镇国公。

  “平南侯。”镇国公搬起椅子靠近赵无极,发出一声轻叹。

  赵无极也回应:“镇国公。”

  还帮着镇国公搬椅子,完全看不出侯府和国公府的人曾经在赵羽的流放路上生死搏杀。

  尽皆都坐下后,赵无极才轻叹:“老国公啊,陛下日理万机难有闲暇,国公何必因为些许小事来求见陛下?”

  “小事?”

  顿了顿,镇国公也轻叹:“老朽那孙女不愿吃药,今天还去给侯爷四子祈福...于朝确是小事,可于老朽,却又是天大的事,老朽也没办法啊,平南侯你说呢?”

  赵无极,不语。

  镇国公见状,话音变得沉闷:“赵无极,如今陛下也在,你总要给老夫个说法!老夫的孙女,更不能任人欺凌!”

  深处的虞帝抬了抬眼,转变坐姿继续看奏折。

  赵无极往深处看一眼...越发沉默。

  他知道,似乎,没有选择了。

  如果镇国公私下寻他,他还能想办法再拖一拖...可镇国公却闹到了陛下这里,而且陛下虽未言语,但明显已经不耐。

  来寻陛下做主,镇国公是在逼平南侯府给出一个答案。

  “赵无极!”没得到答案的镇国公起身,话音变得愤怒。

  赵无极微微吐一口气,笑道:“国公何必气恼?那小子左右不过只是因为恐惧陛下天威,故而才不敢承认罢了...既是我赵家骨血,本侯自然不会委屈了她。”

  愤怒的镇国公笑了。

  至于赵羽承认与否,暂时不重要!

  赵无极朝着虞帝躬身:“陛下,臣家中女眷不知陛下天威,亦不知陛下苦心,只知日日思念那逆子...如今,年关将近,臣求陛下开恩,容那逆子回京暂过年关岁末。”

  永不得回京?听听就是了,赵家又不是普通人家。

  还在看奏折的虞帝微微抬眼。

  镇国公立即也恭声:“陛下容禀,赵家四郎虽有错,然,平南侯为我大虞立下汗马功劳,平南侯膝下嫡长又于沙场磨砺以为陛下效忠....如今岁末又将近,若无子于平南侯膝下相伴岁末之喜,传扬出去总是会惹人非议。”

  赵无极有庶子在都?庶子哪有正妻所出的嫡子重要。

  “老臣求陛下,收回成命。”

  看着同时求情的两人,虞帝露出笑意。

  可算是清静了。

  “来人,拟旨。”

  有小太监上前。

  “平南侯四子羽....”

  .......

  兴盛27年,12月14。

  距离岁末,仅有16天。

  赵家的人,和出宫传旨的太监,到了岭南。

  岭南,青山县

  【奉】

  【天承运皇帝,诏】

  【曰:年关岁末之日,阖家团圆之时,平南侯四子羽,虽犯下大错,然念其初犯...若有再犯,法不容情!】

  宣旨的太监紧了紧身上棉衣,笑呵呵道:“赵四郎君,接旨吧。”

  赵羽恭声:“臣叩谢陛下隆恩。”

  赵羿朝着亲信吩咐:“小七,若非我这不成器的弟弟连累,公公也不会自帝都一波奔波赶到这苦寒之地,快带公公下去歇息切莫怠慢...”

  “这位公公,请跟小人来。”

  传旨太监感受到衣袖里似乎多了东西,笑得更加开心起来。

  随着赵羿的亲信便离开。

  随太监一起到岭南的赵家护卫,纷纷靠近赵羽和赵羿。

  待到太监都走了,赵羽捧着圣旨的手缓缓开始用力。

  虽然等到了回都的圣旨,但是从用词来看...没有半个字提他的功劳,情况似乎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赵羿嘴唇动了动,转而看向新到的赵氏门下:“帝都如今是何局势?”

  “大郎君,侯爷已经和国公府和谈了。”

  言罢,那人朝着赵羽行礼:“四郎君,侯爷称...称,让您尽快回帝都,您和崔家姑娘的婚期,定在明年2月。”

  本就察觉到情况不对的赵羽面容变得难看:“我爹让我回去和那贱人成亲?”

  护卫急忙靠近赵羽,小声:“四郎君有所不知,崔家姑娘...崔家姑娘有孕,六月上下便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