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村,车子刚到门口,厨房里就飘出了香味。
苏小米一闻就闻出了是卤牛肉的味道,瞬间就勾出了她肚子里的馋虫。
双胞胎还没醒,苏小米抱着一个儿子轻手轻脚地下了车走进厨房。
只见大哥在炒菜,公公在切炸酥肉的细长条,婆婆正把煮好的卤牛肉从锅里捞出来。那色泽红亮的牛肉,泛着诱人的油光,苏小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婆婆一抬头看到她,笑着说:“小米回来啦,你大哥刚把牛肉卤好。还是你有口福,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苏小米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妈,刚下车我就闻到了香味儿。”
婆婆笑着把一块牛肉夹到苏小米嘴边:“来,先尝尝,看看味道咋样。”
苏小米有些羞涩地咬了一口,牛肉鲜嫩多汁,卤香四溢,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看着一旁正在忙着炒菜的大哥,夸赞道:“大哥,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太好吃了。”
大哥哈哈一笑,“谢谢弟妹夸赞,我和老二的卤牛肉都是妈教的。”
“妈教得好。”苏小米不吝夸赞。
赵婉莹也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吃就行,多吃点。你妹妹买的太多了,我这还做了不少呢。你们走的时候,都拿点儿。”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苏小米抱着儿子站累了,顺势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继续吃婆婆递给她的牛肉。
“我来抱吧,放床上去,外面冷。”赵婉莹抹了抹手上的油就要上手去抱孙子。
“妈,不用了,我抱着吧,一换手就会醒。而且这屋里正烧着火呢,不冷。”苏小米说着,就继续吃。
“那行吧。”赵婉莹不用抱孙子,就继续忙灶上的活儿了。
这时,江则也抱着一个儿子挤进了厨房。
外面没有什么空了,他抱着儿子直接坐在了里面堆满了柴火的灶前。那里又暖和又舒服,还能帮忙搭把火。
苏小米给江则使眼色,把手机拿出来,意思是她把钱转过去,让江则把过节费转给婆婆。
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苏小米也就没有积累的婆媳矛盾。以前的事,她懒得计较。她愿意给婆婆转过节费,不是因为想要对婆婆好,纯属尊重江则,就像江则尊重她一样。不管她要给娘家妈买什么东西,江则从来都很支持她,还让她买最好的。
所以给公婆过节费,也就是在给江则面子。公婆没养自己,可他们养了江则。
而且,距离产生美,最近这一两年,婆婆也开始尊重自己了。就算难为也不敢直接难为她,因为婆婆知道儿子会护着媳妇。
江则明白媳妇拿出手机的意思,故意放大了嗓门:“你转呗媳妇,反正我也没钱,钱都在你那。过节费你直接转给妈不就行了,咱们家一直不都是你管钱你当家嘛!”
说这话的意思,江则就是在给媳妇立人设,让家里人都听见在家里他的媳妇最重要,今年过年都消停点儿,谁也别想欺负他的媳妇。
赵婉莹听了忙摆手,“不用,你们年轻人赚钱都不容易。”
“妈,诗诗给你们买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就不买了,直接给你钱。到时候过年了你们需要买什么,就拿着钱买点什么。”
说着,苏小米直接把三千块钱转给了婆婆。看婆婆不收,她又拿起婆婆的手机,直接帮婆婆点了收款。
大哥见老二媳妇转了钱,小妹买了东西,他也表态道:“爸妈,老二媳妇给你钱,诗诗给你们买了东西。 我看还没有鱼,明天我给你们买两条大鱼,再给你们和姥爷一人买一身衣服。”
听见孩子们都孝顺,老江终于开了口:“你们呐,都是好孩子,知道孝顺。我和你妈的衣服就别买了,给你姥爷买一身新衣服就行了。”
“爸,不差这个。”江原说,“孝敬爸妈和姥爷,是应该的。”
老江点点头,眼睛已经红了:“好好好!你买我就穿。到时候,大年初一我就早早的到村里转一圈。”
老江的话逗的厨房一阵哄笑。
吃饭的时候,老江提起了村里要拆迁的事儿。
诗诗一直没说话,因为她是出过门的外嫁女,而且她的户口也迁了出去。
早知道就不迁户口了,宅基地没自己的就算了,就连她那一份拆迁人头补偿都没了。
老江说,“我先表态,我和你们妈有六十平的面积,够我们和姥爷住的了,人头费和房子面积的补偿款,留够我们的养老钱,剩下的都分给你们兄弟俩。”
江则问:“爸,为什么是我们兄弟俩,诗诗的呢?”
“诗诗是出过嫁的闺女,不能分这个。”老江说。
姥爷是住在闺女和女婿家的,这边的拆迁款跟他没有关系,钱更是没有他的份儿。所以女儿女婿的钱想给谁,他也管不了。
赵婉莹没说话,因为她也是这么想的。以后闺女还是要再婚的,要是再婚了钱就属于别人。可给儿子不一样,儿子永远是自己人。
苏小米想替诗诗说话,可她是儿媳妇,是外人,大哥都没表态,江则也没说什么呢,她自然不好多嘴。
可是接下来江则还是直言不讳道:“那不行,要是真分,我们兄妹三个都得有份儿。爸妈,你看这满满一桌子菜和酒,不都是诗诗买的嘛。不能吃她的喝她的,有好处了却没有她的份儿吧。”
老江有些犹豫,“可是,你妈说......”
赵婉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也道:“因为到时候,我和你爸老了还指望着你们兄弟俩给我们养老。你们的妹妹还是要再嫁的,她始终是别人家的人。”
诗诗想说自己不会再嫁,以后就带着小树过日子。可是听见爸妈说这些话,她的心里顿时像是堵住了一块大石头,心里的话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哽在喉咙里的委屈,一点一点的往上蔓延到了眼眶。
江原不忍心看着妹妹难受,也帮腔道:“老二说的对,钱你们留着养老,不用给我们。可是你们要给的话,那就一分三份,我和老二有的,诗诗也得有。”
苏小米一闻就闻出了是卤牛肉的味道,瞬间就勾出了她肚子里的馋虫。
双胞胎还没醒,苏小米抱着一个儿子轻手轻脚地下了车走进厨房。
只见大哥在炒菜,公公在切炸酥肉的细长条,婆婆正把煮好的卤牛肉从锅里捞出来。那色泽红亮的牛肉,泛着诱人的油光,苏小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婆婆一抬头看到她,笑着说:“小米回来啦,你大哥刚把牛肉卤好。还是你有口福,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苏小米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妈,刚下车我就闻到了香味儿。”
婆婆笑着把一块牛肉夹到苏小米嘴边:“来,先尝尝,看看味道咋样。”
苏小米有些羞涩地咬了一口,牛肉鲜嫩多汁,卤香四溢,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看着一旁正在忙着炒菜的大哥,夸赞道:“大哥,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太好吃了。”
大哥哈哈一笑,“谢谢弟妹夸赞,我和老二的卤牛肉都是妈教的。”
“妈教得好。”苏小米不吝夸赞。
赵婉莹也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吃就行,多吃点。你妹妹买的太多了,我这还做了不少呢。你们走的时候,都拿点儿。”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苏小米抱着儿子站累了,顺势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继续吃婆婆递给她的牛肉。
“我来抱吧,放床上去,外面冷。”赵婉莹抹了抹手上的油就要上手去抱孙子。
“妈,不用了,我抱着吧,一换手就会醒。而且这屋里正烧着火呢,不冷。”苏小米说着,就继续吃。
“那行吧。”赵婉莹不用抱孙子,就继续忙灶上的活儿了。
这时,江则也抱着一个儿子挤进了厨房。
外面没有什么空了,他抱着儿子直接坐在了里面堆满了柴火的灶前。那里又暖和又舒服,还能帮忙搭把火。
苏小米给江则使眼色,把手机拿出来,意思是她把钱转过去,让江则把过节费转给婆婆。
没有和婆婆住在一起,苏小米也就没有积累的婆媳矛盾。以前的事,她懒得计较。她愿意给婆婆转过节费,不是因为想要对婆婆好,纯属尊重江则,就像江则尊重她一样。不管她要给娘家妈买什么东西,江则从来都很支持她,还让她买最好的。
所以给公婆过节费,也就是在给江则面子。公婆没养自己,可他们养了江则。
而且,距离产生美,最近这一两年,婆婆也开始尊重自己了。就算难为也不敢直接难为她,因为婆婆知道儿子会护着媳妇。
江则明白媳妇拿出手机的意思,故意放大了嗓门:“你转呗媳妇,反正我也没钱,钱都在你那。过节费你直接转给妈不就行了,咱们家一直不都是你管钱你当家嘛!”
说这话的意思,江则就是在给媳妇立人设,让家里人都听见在家里他的媳妇最重要,今年过年都消停点儿,谁也别想欺负他的媳妇。
赵婉莹听了忙摆手,“不用,你们年轻人赚钱都不容易。”
“妈,诗诗给你们买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就不买了,直接给你钱。到时候过年了你们需要买什么,就拿着钱买点什么。”
说着,苏小米直接把三千块钱转给了婆婆。看婆婆不收,她又拿起婆婆的手机,直接帮婆婆点了收款。
大哥见老二媳妇转了钱,小妹买了东西,他也表态道:“爸妈,老二媳妇给你钱,诗诗给你们买了东西。 我看还没有鱼,明天我给你们买两条大鱼,再给你们和姥爷一人买一身衣服。”
听见孩子们都孝顺,老江终于开了口:“你们呐,都是好孩子,知道孝顺。我和你妈的衣服就别买了,给你姥爷买一身新衣服就行了。”
“爸,不差这个。”江原说,“孝敬爸妈和姥爷,是应该的。”
老江点点头,眼睛已经红了:“好好好!你买我就穿。到时候,大年初一我就早早的到村里转一圈。”
老江的话逗的厨房一阵哄笑。
吃饭的时候,老江提起了村里要拆迁的事儿。
诗诗一直没说话,因为她是出过门的外嫁女,而且她的户口也迁了出去。
早知道就不迁户口了,宅基地没自己的就算了,就连她那一份拆迁人头补偿都没了。
老江说,“我先表态,我和你们妈有六十平的面积,够我们和姥爷住的了,人头费和房子面积的补偿款,留够我们的养老钱,剩下的都分给你们兄弟俩。”
江则问:“爸,为什么是我们兄弟俩,诗诗的呢?”
“诗诗是出过嫁的闺女,不能分这个。”老江说。
姥爷是住在闺女和女婿家的,这边的拆迁款跟他没有关系,钱更是没有他的份儿。所以女儿女婿的钱想给谁,他也管不了。
赵婉莹没说话,因为她也是这么想的。以后闺女还是要再婚的,要是再婚了钱就属于别人。可给儿子不一样,儿子永远是自己人。
苏小米想替诗诗说话,可她是儿媳妇,是外人,大哥都没表态,江则也没说什么呢,她自然不好多嘴。
可是接下来江则还是直言不讳道:“那不行,要是真分,我们兄妹三个都得有份儿。爸妈,你看这满满一桌子菜和酒,不都是诗诗买的嘛。不能吃她的喝她的,有好处了却没有她的份儿吧。”
老江有些犹豫,“可是,你妈说......”
赵婉莹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也道:“因为到时候,我和你爸老了还指望着你们兄弟俩给我们养老。你们的妹妹还是要再嫁的,她始终是别人家的人。”
诗诗想说自己不会再嫁,以后就带着小树过日子。可是听见爸妈说这些话,她的心里顿时像是堵住了一块大石头,心里的话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了。哽在喉咙里的委屈,一点一点的往上蔓延到了眼眶。
江原不忍心看着妹妹难受,也帮腔道:“老二说的对,钱你们留着养老,不用给我们。可是你们要给的话,那就一分三份,我和老二有的,诗诗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