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汉灵帝刘宏:我卖我的官,你俩斗去吧-《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在历史的长河里,东汉末年那一段可真是乱得像一锅粥,而汉灵帝刘宏,就是那个把粥搅得最凶的人。你要是翻开《后汉书·孝灵帝纪》,就会发现这皇帝的一生,不是在“作妖”,就是在“作妖”的路上,活生生把一个本来就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推向了万丈深渊。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位“神奇”的皇帝,看看他是怎么把一手牌打得稀烂的。

  话说公元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这位皇帝一辈子也没留下个一儿半女,皇位一下子就空出来了。当时的窦太后和她爹窦武就开始琢磨,立谁当皇帝呢?这时候,一个叫刘鯈的侍御史推荐了刘宏。这刘宏是谁呢?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本来在河间国当他的解渎亭侯,每天吃喝玩乐,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和皇位扯上关系。

  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窦武把这事儿跟太后一禀报,得,就这么定了,让刘宏来当皇帝。于是,一群人就浩浩荡荡地去河间国接刘宏进京。这刘宏当时才12岁,估计还在玩泥巴呢,突然就被拉上了皇位的“贼船”。

  《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儵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168年正月,刘宏到了洛阳夏门外万寿亭,窦武亲自拿着符节去迎接。第二天,这孩子就稀里糊涂地登上了皇位,改元建宁。

  这刘宏一登基,就开始封自己的家人。追尊自己的祖父为孝元皇,祖母为孝元后,父亲为孝仁皇,母亲董氏为慎园贵人。这一套操作下来,刘宏就算正式成了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可他哪里知道,这皇位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场权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刘宏刚上位,就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外戚和宦官的斗争。这两拨人就像两个大火药桶,一点就着。窦武作为外戚,觉得自己拥立皇帝有功,就想大展拳脚,整顿朝纲。他和太傅陈蕃联手,把之前被汉桓帝禁锢的“党人”都给放了出来,想着靠着这些人来打压宦官势力。

  可宦官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在宫里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中常侍曹节、侯览等人深受窦太后的宠信,根本不把窦武和陈蕃放在眼里。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就此展开。

  窦武和陈蕃在朝堂上密谋诛杀宦官,那场面,就像谍战片一样紧张。窦武把计划告诉了太后,本以为能得到支持,可太后却不忍心对这些宦官下手。陈蕃也上疏请求诛杀宦官,可太后就是不答应。这可把窦武和陈蕃急坏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被宦官们盯上了。

  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窦武和陈蕃的密谋被宦官得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宦官们诬告窦武想要废帝,还在夜里歃血为盟,准备先下手为强,诛杀窦武等人。曹节更是进宫控制了刘宏,这可怜的小皇帝,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当成了棋子。

  曹节又派兵劫持了窦太后,拿到了皇帝玺绶,控制了皇宫要道。然后派人去逮捕窦武等人。陈蕃被宦官抓住,当晚就被杀了。窦武拒不受诏,逃到步兵校尉军营,和侄子窦绍射杀了收捕他的使者,还聚集北军五校尉的部队数千人抵抗。

  可曹节等人也不简单,他们矫诏蒙骗刚回朝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命其率军讨伐窦武。禁军向来害怕宦官,一看形势不对,大多都逃到了宦官那边。到了第二天早上,窦武的军队就溃散了,窦武和窦绍自杀。宦官们趁机大肆搜捕窦武的亲族、宾客、姻亲,全部杀死,又把陈蕃、窦武所提拔的官员、二人的门生故吏全部免官禁锢。窦太后也被迁到南宫云台居住,彻底失去了权力。

  这场斗争,以宦官的胜利告终。刘宏这个小皇帝,在这场权力的漩涡里,完全就是个旁观者,任由外戚和宦官摆弄。他想反抗吗?估计连反抗的念头都还没来得及有,就被现实给狠狠打脸了。

  解决了外戚,宦官们就开始对士大夫们下手了。这就引出了东汉历史上着名的“党锢之祸”。

  建宁二年(169年),大司农张奂上疏,请求赦免被禁锢的窦武、陈蕃亲属,还想改善迁居南宫的窦太后的待遇。刘宏虽然赞赏他的意见,可宦官们却气得暴跳如雷。张奂后来又推荐被禁锢的士人,这下可彻底把宦官们给惹毛了,张奂也受到了责罚。郎中谢弼也上书为窦武、陈蕃说情,结果被宦官迫害而死。

  同年十月,宦官曹节上奏,把士大夫首领李膺、杜密等下狱处死,又大肆搜捕“党人”。这一搜捕,可不得了,死者一百余人,受牵连被杀、流放、罢黜、禁锢的有六七百人,第二次“党锢之祸”全面爆发。

  《后汉书·孝灵帝纪》里记载:“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宇、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皆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妻子徙边,诸附从者锢及五属。制诏州郡大举钩党,于是天下豪桀及儒学行义者,一切结为党人。”

  这“党锢之祸”就像一场癌症,把东汉王朝的政治生态彻底给破坏了。那些有才能、有气节的士人,要么被杀,要么被禁锢,无法为国家效力。而宦官们则更加肆无忌惮地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把东汉王朝搞得乌烟瘴气。

  刘宏呢?他在这场灾难里,就像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木偶。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也许他知道,也许他不知道,但不管怎样,他都没有能力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他的皇位,在宦官们的眼里,不过是一个用来巩固自己权力的工具而已。

  经过“党锢之祸”,东汉王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可刘宏呢,不仅没有想着怎么挽救国家,反而开始了他的骄奢享乐生活,把皇宫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游乐场和商业街。

  光和元年(178年),刘宏干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在西园公开卖官。他把官职明码标价,根据官位高低,收钱各不相同。上至公卿,下至郎官,只要你有钱,就能买到相应的官职。这简直就是把国家的官职当成了商品来买卖,政治腐败到了极点。

  《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你瞧瞧,这价格定得,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我这皇帝就是在卖官赚钱呢。

  除了卖官,刘宏还在后宫建造市场,让宫女们进行各种行商活动,自己也扮作商人参与其中,与宫女饮酒作乐。这场景,要是拍个电视剧,那绝对是荒诞喜剧的经典桥段。皇帝不好好当,跑去当商人,这在历史上可真是少见。

  他还在西园玩狗,给狗穿上文官的衣服,看着狗穿着官服摇头晃脑的样子,刘宏就哈哈大笑。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