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周褒姒:从来红颜多非议,骊山烽火映天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骊山烽火映天红,一笑断周宗。

  深宫寂寞无人懂,却被史书泼尽古今凶。

  从来红颜多非议,真假谁能替?

  约公元前782年,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老百姓都在传一件怪事——褒国(今陕西汉中)送来的一个姑娘,据说出生自带“玄幻buff”,能让周天子周幽王魂不守舍。要知道,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被骂了两千多年的褒姒。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人生起点,比当时最惨的乞丐还低。

  这事得从几十年前说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宣王(周幽王他爹)在位时,民间突然流传一句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翻译过来就是“卖桑木弓、箕草箭袋的人,会灭掉周朝”。周宣王一听就慌了,立马下令全国通缉卖这两样东西的人。

  有对夫妻正好是干这行的,吓得连夜跑路。半路上,他们听到路边有婴儿哭,心软就抱走了。这婴儿不是别人,正是褒姒。为啥这孩子会被扔在路边?更玄幻的来了——据说她是“褒国先君之母”变成的玄鼋(大鳖),跟一个宫女“偶遇”后生下的孩子。宫女怕惹祸,就把孩子扔了,正好被这对夫妻捡走。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绝的还在后面。这对夫妻带着褒姒逃到褒国,把她养大。褒姒长到十五六岁时,出落得“倾国倾城”——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颜值能打穿娱乐圈,气质秒杀各路网红。可那时候的褒国国君正愁着呢,因为得罪了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怕被收拾,就想找个“杀手锏”讨好周幽王。

  有人跟褒国国君说:“大王,咱们国家有个姑娘,长得比仙女还好看,要是把她献给周幽王,保管他消气!”褒国国君一听,立马派人去请褒姒。褒姒本来不想去,毕竟宫里就是个“是非窝”,但架不住国君软磨硬泡,还说“你去了不仅能救褒国,还能过好日子”,最后只好答应了。

  公元前780年,褒姒被送到镐京。周幽王一见她,眼睛都直了——那时候的周幽王已经三十多岁,后宫妃嫔一大堆,但没一个能跟褒姒比的。用《史记》里的话说就是“幽王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简单翻译就是“周幽王一眼就爱上了褒姒,还跟她生了个儿子叫伯服”。

  这下可把周幽王的原配王后申后气坏了。申后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出身名门,本来就看不上褒姒这种“来历不明”的姑娘,现在老公天天围着褒姒转,连自己的儿子(太子宜臼)都不管了,能不气吗?

  有一回,申后故意带着宫女去褒姒的宫殿找茬,想给她个下马威。没想到褒姒根本不跟她吵,就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气质碾压全场。申后骂了半天,褒姒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气得申后只能摔东西走人。

  周幽王知道后,不仅不劝,反而把申后骂了一顿:“你看看你,整天凶巴巴的,哪有褒姒一半温柔?以后不准你再找她麻烦!”

  从这时候起,褒姒在宫里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她心里一点都不开心。为啥?因为周幽王虽然宠她,却根本不懂她。周幽王天天给她送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为这样就能让她开心,可褒姒脸上从来没个笑模样。宫里的人都说:“这位褒姒娘娘,怕是个‘冰山美人’,这辈子都不会笑了。”

  没人知道,褒姒不笑,不是因为她高冷,是因为她知道——这宫里的荣华富贵,就像泡沫一样,随时可能破碎。而她的命运,从被送到镐京的那天起,就已经不由自己掌控了。

  周幽王见褒姒总不笑,心里比谁都急。他觉得,自己是天子,想要什么都能得到,怎么就搞不定一个女人的笑容呢?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恋爱脑”操作,简直把“作死”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一开始,周幽王想了些“常规操作”。他让人在宫里搭了戏台,请全国最好的戏班子来表演,希望能逗褒姒笑。结果戏班子演得满头大汗,褒姒还是面无表情,甚至还说了句:“这些戏太无聊了,不如乡下的萤火虫好看。”

  周幽王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萤火虫是吧?我给你弄一整个宫殿的萤火虫!”他下令让士兵去山里抓萤火虫,抓了整整三天三夜,装了好几百个笼子,放在褒姒的宫殿里。晚上一打开,整个宫殿都亮晶晶的,跟现在的灯光秀似的。可褒姒只是看了一眼,就转身回房睡觉了,连句“谢谢”都没说。

  周幽王没气馁,又想了个“大招”。他知道褒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