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萧皇后:三朝颠沛非本意,一冢同归话蹉跎-《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你刷到过“萧皇后一生嫁六位帝王,李世民都为她倾倒”的离谱营销号吗?醒醒!这位被传成“古代顶流海王”的皇后,其实是个从出生就被迫“营业”的乱世社畜——《隋书》里明明白白写着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从头到尾都是命运推着走,哪来那么多狗血情史?今天咱就扒掉谣言滤镜,看看真实萧皇后的“打工人生”。

  公元567年,西梁都城江陵(今湖北荆州)的皇宫里,孝明帝萧岿迎来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后来的萧皇后。按说公主出生该是喜提“顶配人生”,可这姑娘偏偏撞了“生辰八字”的霉头。

  当时的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她“命带孤煞,克父克兄”,萧岿一听就慌了——这哪是公主,简直是“灾星”!转头就把刚出生的亲闺女打包,扔给了堂弟萧岌抚养。结果没两年,萧岌夫妻双双去世,萧皇后又被转手给舅舅张轲。张轲家是个普通读书人,哪有皇室的锦衣玉食?萧皇后从小就得跟着干活,啥粗茶淡饭都吃过,活成了“落难公主”的现实版。

  《隋书·后妃传》里没写她这段日子有多苦,但想想也知道:从金枝玉叶到寄人篱下,搁谁不得e?可她没躺平,反而跟着舅舅读书写字,还学会了“占候”(观察天象测吉凶),硬生生把“地狱开局”玩成了“学霸养成记”——这波操作,放在今天就是“逆境翻盘的考研党”。

  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要给二儿子杨广选晋王妃,放眼全国挑中了西梁皇室。萧岿赶紧把自家闺女们的八字送过去,结果一圈算下来,只有那个被扔在舅舅家的萧氏,八字跟杨广“绝配”。

  就这么着,15岁的萧氏被接回皇宫,嫁给了21岁的杨广。谁也没想到,这俩人居然成了“最佳创业搭档”——杨广当时正跟太子杨勇内卷,萧氏全程当“神助攻”:杨广装节俭,她就跟着穿粗布衣服;杨广要讨独孤皇后欢心,她就天天去皇后宫里“刷好感”;甚至杨广出征,她还能帮着处理后方琐事,《隋书》说她“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合意”,简直是“职场贤内助天花板”。

  更绝的是,她还会用“占候”技能帮杨广造势。有次杨广要去扬州,萧氏说“天象显示此行必成”,给杨广吃了颗定心丸;后来杨广夺嫡成功,满朝都夸她“有旺夫命”——其实哪儿是旺夫,明明是她用智商和情商,帮杨广把“夺嫡剧本”演到了极致。

  公元604年,杨广登基,萧氏成了隋王朝的皇后。本以为苦尽甘来,没想到杨广当了皇帝就飘了:修大运河、征高句丽,花钱如流水,百姓怨声载道。

  萧皇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她知道杨广脾气倔,硬劝肯定没用。于是她写了篇《述志赋》,里面说“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拐弯抹角劝杨广别太铺张。这篇赋写得情真意切,杨广看了虽没完全听进去,但也没责怪她——要知道,当时敢劝杨广的人,要么被砍头,要么被流放,萧皇后能靠一篇文章“安全提意见”,情商直接拉满。

  可杨广后期越来越离谱,甚至在宫里设“迷楼”,天天花天酒地。有宫女跟萧皇后说“陛下这样下去要亡国”,萧皇后叹气说:“天下事已经这样了,咱们说再多也没用,说了反而害了她(宫女)。”《隋书》里这段“后知不可,不敢言”,道尽了她的无奈——就像现在公司快倒闭,你明知老板瞎搞,却只能看着,连辞职都没地方去。

  公元618年,江都兵变爆发,宇文化及弑杀杨广,萧皇后瞬间从“皇后”变成了“俘虏”。宇文化及想挟天子(杨广的孙子杨侗)以令诸侯,萧皇后作为“前朝太后”,自然被绑在这波“反派团队”里,跟着宇文化及四处跑。

  没几个月,窦建德带着农民军打过来,灭了宇文化及。萧皇后本以为能喘口气,结果窦建德也不敢留她——为啥?因为突厥处罗可汗听说杨广死了,专门派人来要萧皇后和杨广的孙子杨政道,理由是“突厥与隋有约,要保护隋室后裔”。窦建德惹不起突厥,只能乖乖把萧皇后送走,《北史》里写“建德不敢留,遂携其及齐王暕之子政道等入于突厥”,活脱脱就是“被迫跨国出差的社畜”。

  在突厥的日子,萧皇后也没闲着。她带着杨政道在突厥建立“小隋朝”,自己当“太后”,把隋朝的礼仪、制度教给当地人——这哪是“俘虏”,简直是“文化输出大使”!可她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寄人篱下,只要突厥哪天翻脸,她随时可能再次流浪。

  公元630年,李世民派李靖灭了东突厥,第一件事就是把萧皇后接回长安。这时候网上(哦不,是民间)开始传“李世民爱上萧皇后,要娶她”——咱先算个账:萧皇后这年已经63岁,李世民才32岁,这差着辈呢!

  李世民要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