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双手之间,星辰之光-《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南洋城,进入了井然有序的建设热潮之中。

  “劳动换粮法”这条在迁徙途中就已经深入人心的法则,在南洋城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一张张刻着标准工分的木牌,成为了这座城市唯一的硬通货,精准地量化了每一个人的贡献与价值。

  新加入的尼亚人,与曙光营地的老队员们,被打散重组,编入一个个工程小组之中。

  部落的隔阂,在共同劳动的汗水中被迅速消融。

  李虎的治安队扩编为“城卫军”,负责维持秩序,驱赶靠近工地的野兽,并且承担起了最繁重的石料开采和运输工作。

  这些昔日的尼亚人猎手,如今将旺盛的精力,全部投入与山石的角力之中。

  陈岩则成了名副其实的总工程师。

  他带领着一支由尼亚人和开拓者组成的“基建大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中央大道的工地上。

  测量、放线、挖掘地基、铺设排污陶管……

  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何维绘制在兽皮图纸上的标准进行。

  木青的后勤团队同样忙碌。

  她不仅要保障近千人的伙食与医疗。

  还要带领族中的女性,学习如何鞣制兽皮,如何用麻线纺织布料。

  为所有人提供更耐磨的衣物。

  整个南洋城,像一架被拧紧了发条的巨大精密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然而,何维却从喧嚣的工地上消失了。

  他将具体的执行权,完全下放给了李虎和陈岩等人。

  把自己关在远离人群的独立工棚中,很少露面。

  这个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

  在工程最关键的时刻,最高领袖为何脱离一线?

  ……

  何维的工棚内,光线有些昏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石粉和兽油混合的奇特气味。

  何维赤着上身,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就像一个石器时代的工匠,用最原始的材料,进行着一项最精细的加工。

  在他面前是一块质地坚硬的青石板。

  石板中央,被凿出了一个光滑的凹槽。

  凹槽里,盛着半汪清水和一些细腻的白色河沙。

  一块拳头大小、经过初步切割、呈现出大致圆饼状的“月光石”原矿,正静静地躺在沙水之中。

  这块青石板就是他的研磨台。

  何维坐在石板前,手中拿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玄武岩石块。

  他将石块压在“月光石”上,深吸一口气,开始以一种稳定节奏,缓缓地画着圈,进行着最基础的“开型”打磨。

  “沙……沙……沙……”

  玄武岩与月光石,在河沙的充当的研磨剂下,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极其考验耐心的过程。

  力量不能太大,否则脆弱的晶体会在应力下直接碎裂。

  力量也不能太小,否则打磨的效率会低得令人发指。

  每一次画圈的轨迹、速度和压力,都必须保持大体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在晶体表面,磨出一个均匀的、符合光学要求的弧面。

  时间,在“沙沙”的摩擦声中,一点一滴地流逝。

  汗水顺着他的鼻尖,滴落在那块凹陷的青石板上,又很快被新的石粉所覆盖。

  李虎曾经来看过一次。

  他在门口站了足足一刻钟,看着何维如同自虐般地重复着那个单调乏味的动作,最终无法理解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

  在他看来,何维大人明明可以一刀斩断巨蛇的头颅,为何要在这里,像个老妪一样,慢吞吞地磨一块石头?

  这世上,能真正理解何维在做什么的人,或许只有何维自己。

  他的双手,正在与一块来自一万年前的水晶对话。

  他的灵魂,却在触摸着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最璀璨的星辰。

  从伽利略用一根简陋的望远镜指向月球,到哈勃望远镜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深空。

  从列文虎克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窥见了那个由无数微生物组成的“小人国”,到现代科学家绘制出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图谱。

  一切的起点,都源于眼前这个最简单、最原始的动作——研磨。

  这是将球面几何的概念,转化为物理实体的过程。

  这是用人类的双手,去捕捉、去驾驭那虚无缥缈的“光”的第一次尝试。

  所以他必须亲手完成。

  他要用这具被困在石器时代的身体,将这份源自未来的记忆,重新复刻出来。

  ……

  三天后。

  月光石的第一面,终于被成功打磨出了一个平滑的、带有明显弧度的凸面。

  接下来,是更精细的抛光。

  何维换掉了凹槽里的河沙。

  从龙窑里取来被碾成粉末的草木灰。

  这些草木灰里含有大量的碳酸钾和二氧化硅,是天然的精细抛光粉。

  他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质地最为柔软的鹿皮,包裹在另一块平整的石块上,沾上草木灰和水,继续进行着新一轮的打磨。

  这一次,摩擦声不再那么刺耳。

  而是一种更加绵密、更加细微的“唰唰”声。

  在他的耐心打磨下,那块原本有些磨砂质感的月光石表面,渐渐地有了镜面般的光泽。

  木青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肉汤,悄悄地走进了工棚。

  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何维那专注得近乎虔诚的侧脸。

  她看到,工棚外透进来的阳光,照在那块晶莹剔透的石头上。

  那阳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汇聚。

  所有的光线,都集中在了晶石的后方,形成了一个极其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光点。

  那个光点,静静地落在了何维身前铺着的干枯苔藓上。

  木青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焦糊味。

  一丝极细的、青白色的烟气,从那个光点下的苔藓上,袅袅升起。

  这……这是……

  她的呼吸,下意识地屏住了。

  何维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缓地抬起头。

  他拿起那块凝聚了他数日心血的、人类文明史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凸透镜。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

  如同举着一件稀世的珍宝。

  他将凸透镜,对准了阳光。

  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角度和距离,将那个汇聚的光点,重新投射到那片干枯的苔藓之上。

  “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声响。

  光点所及之处,那片苔藓的颜色瞬间变深、卷曲、焦黑。

  紧接着,一缕更加浓郁的青烟冒出。

  下一秒。

  一簇小小的、橘红色的火苗,如同一个新生的精灵,从那片焦黑的中心,“腾”地一下燃烧起来。

  没有钻木。

  没有敲击燧石。

  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燃烧的媒介。

  就在木青亲眼注视下,在那光线汇聚之处,火焰凭空燃烧起来了!

  端着肉汤的木青,手猛地一抖。

  滚烫的汤汁洒在手上,她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