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新生代的测试-《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长江开拓团”即将成立的消息,在华夏学宫掀起了热潮。

  学宫那足以容纳千人的露天讲堂,此刻早已座无虚席。

  不仅是即将毕业的第一批学员,就连城中的公民、工匠、甚至是休假归来的卫队士兵,都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交头接耳,目光灼灼地望向讲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紧张、崇拜与期待的炽热气息。

  因为今天,维神将亲自主持开拓团领袖的最终选拔。

  “听说了吗?何川的儿子何辰早就准备了一份万言书,详细规划了未来十年开拓的每一步,稳如泰山!”一名老工匠压低声音,语气中满是敬佩。

  “那可不一定,”身旁一个年轻的学子反驳道,“我更看好余瑶学姐。她跟着她父亲余涛大人,从小就在船上长大,又继承了何月大史官的智慧,开拓长江,没人比她更有灵气!”

  角落里,几个体格健壮的年轻士兵则在低声争论着另一个名字。

  “你们都忘了何舟了吗?那可是何石将军亲自教出来的猛士!听说他十六岁时就能独自猎杀洞熊。开拓嘛,说白了不就是拳头硬说了算?”

  “肃静!”

  一声沉稳的通报,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何维缓步走上讲台。

  他依旧穿着那身寻常的麻布长衫,但当他站定的那一刻,一股无形的威压便笼罩了全场。

  他不需要言语,仅仅是目光扫过,就足以让最喧闹的人群归于沉寂。

  “今日,不论文凭,不论出身,只论见识。”何维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华夏的未来,不在我的影子里,而在你们即将开拓的道路上。今日的考题,便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讲台下方第一排那四个年轻的面孔。

  “《论长江开拓之策》。”

  随着他话音落下,四名年轻人依次走上讲台,在万众瞩目之下,并肩而立。

  他们,便是从上百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最耀眼的新星。

  站在最左侧的,是何辰。

  他是何川之子,今年刚满二十岁,身形挺拔,穿着一身浆洗得没有一丝褶皱的学宫制服,连发髻都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沉静得如同一口深潭,眼神中透着与其年龄不符的稳重与老成。

  作为何川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冷静与善思,却又因在铜都城内乱的废墟上长大,骨子里多了一份对秩序与稳定的极致追求。

  他代表的,是饱经战火创伤之后,对文明根基最深刻的守护之心。

  紧挨着他的,是唯一的女性,余瑶。

  她是余涛与何月之女,年方十九。

  她不像母亲何月那般温婉,反而更似其父余涛,有着一双灵动狡黠、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

  她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那是常年在江海之上被阳光与海风亲吻过的印记。

  她没有像何辰那样正襟危立,而是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好奇地打量着台下的人群。

  她的身上,奔流着渔港城的商业血脉与学宫的探索精神,是新生代中“海洋派”最杰出的代表。

  第三位,何舟,像一座沉默的铁塔。

  他是何石之子,刚满十八岁,却是四人中体格最为魁梧的一个。

  古铜色的皮肤下,肌肉线条如岩石般贲张。

  他的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那是常年挥舞重剑留下的痕迹。

  此刻,他双臂抱胸,对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漠不关心,眼神锐利如鹰,仿佛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他继承了父亲何石的勇武与刚毅,也继承了祖辈对力量的崇拜。

  他相信,一切的道理,都在刀锋所指之处。

  而站在最右侧的,则是高平。

  他是一个平民,也是一个异类。

  他的身形有些单薄,相貌平平,身上那件明显有些不合身的制服,更衬得他在三位“何氏贵胄”身旁有些格格不入。

  他全程低着头,似乎有些紧张,手指紧紧捏着一卷厚厚的羊皮纸,仿佛那才是他唯一的依靠。

  只有坐在前排工匠们才知道,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拥有着怎样一颗可怕的大脑。

  他在学宫中,以超越所有人的数学与几何学天赋而闻名,被誉为“最接近维神的工科大脑”。

  四个人,四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辩论,正式开始。

  按照抽签顺序,何辰第一个发言。

  他向前一步,从容不迫地向何维与台下众人行了一礼,随即展开了一幅巨大的长江中下游地图。

  “诸位,开拓,首重根基。”他吐字清晰,逻辑严谨,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晚辈之策,可称之为‘三足鼎立’之策。”

  他用一根木杆,在地图上的三个位置,重重地点了一下。

  “其一,于上海港上游,长江入口始端之地,建立商贸与物资转运中心,联通长江中游和下游,此为‘联’。”

  “其二,在铜陵和上海港的中点地区,建立长江中游第一座桥头堡,扼守两江交汇之要冲,控制航道,震慑宵小,此为‘震’。”

  “其三,于铜陵之上游,建立开拓大营,屯垦粮草,辐射周边,作为向岭南扩张的根据地,作此为‘屯’。”

  “三城互为犄角,呈铁三角之势。以三年为期,稳固三城;以五年为期,教化土着,编户齐民;以十年为期,再向南深入。”

  “此策,虽缓,却稳如磐石。长江开拓,百年大计,不会有失!华夏神洲,再也经不起动荡了!”

  他最后一句话,显然是意指十六年前的那场惨烈内乱。

  台下,许多经历过战争的元老和公民,纷纷点头赞许。

  何辰的策略,几乎没有任何漏洞,每一步都计算得清清楚楚,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然而,年轻人却觉得这策略太过沉闷,缺乏激情。

  就在这时,余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笑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何辰表兄之策,确是万全之策。只不过……”她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只不过,这还是老农种田的思路,未免太浪费我们脚下这条大江了!”

  她走上前,并没有拿出地图,而是张开了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世界。

  “诸位,什么是长江?它不是一道需要我们小心翼翼跨过的天堑,而是一条流淌着财富与机遇的康庄大道!我的策略,名为‘大江贸易网’!”

  “我们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建城?土着的村寨,就是我们天然的补给点!”

  “我们为什么要耗费人力去屯垦?用一袋雪盐、一批布匹,就能换来他们几十袋的粮食与皮毛!

  “我们的舰队,是长江上最快的利剑,我们应该发挥它的优势,长驱直入!”

  “以一年为期,我的船队将抵达长江的尽头!”

  “以三年为期,长江沿岸所有的部落,都将成为我们华夏的贸易伙伴!”“我们不建城墙,我们建的是市场!我们不派总督,我们派的是商队!”

  “用贸易将所有部落的利益与我们捆绑在一起,这远比任何坚固的堡垒都更牢靠!”

  她的话语充满了激情与感染力,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商业帝国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

  台下的年轻学子们,早已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扬帆远航。

  就连何维,都忍不住微微点头。

  这丫头,深得“以利益为导向”的精髓。

  然而,何舟却在此时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他向前一步,魁梧的身躯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贸易?伙伴?”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那是强者对弱者的施舍!”

  “你想过没有,如果那些土着部落不愿意跟我们贸易怎么办?”

  “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攻击我们的商队怎么办?

  “到时候,你们那套花里胡哨的说辞,能挡住他们的毒箭和长矛吗?”

  他没有提出任何方案,只是环视众人,问出了一个最原始也最致命的问题。

  余瑶的脸色微微一白,一时语塞。

  何舟看着她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

  “我的策略很简单。”他伸出一只手掌,五指缓缓攥紧,发出嘎吱作响的骨节爆鸣声,“给我五百黑铁龙骑。一年之内,我将拿下长江沿岸所有具备战略价值的渡口、山隘与矿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真理,只在刀锋之上。”

  简单粗暴的宣言,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血腥与霸道。

  台下的军方将领们,眼中异彩连连,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而林沐与木青,则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对这种纯粹的暴力扩张,她们本能地感到了一丝不安。

  讲堂内的气氛,因为三种截然不同的理念碰撞,变得紧张而凝重。

  稳健的内政派,激进的商业派,霸道的军事派,似乎谁也无法说服谁。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最后一位,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平民天才,高平。

  感受到众人的注视,高平的身子微微一抖,似乎更加紧张了。

  他深吸一口气,抱着那卷羊皮纸,有些笨拙地走到了讲台中央。

  他没有像前三人那样高谈阔论,而是先将羊皮纸在地上缓缓展开。

  众人这才看清,那上面画满了各种奇特的几何图形、复杂的结构图以及密密麻麻的数字标注。

  “我不懂战略,也不懂贸易。”高平的声音有些发颤,但内容却清晰无比,“我只想谈谈效率。”

  “无论是何辰学长的据点,还是余瑶学姐的市场,都需要建造。而建造,就是我思考的问题。”

  他指着图纸,开始了他的论述。

  “这是我设计的‘标准开拓模块’。”他指着一个正方形的结构图,“我们可以称之为‘甲型营地’。它由二十块‘城墙模块’、四座‘箭塔模块’、一座‘营房模块’、一座‘工坊模块’以及一套‘给排水模块’组成。所有的模块,都可以在上海港提前预制,用船运到目的地,像搭积木一样,在三天之内完成组装。”

  全场一片惊叹。

  预制!模块化!流水线组装!

  这些概念,虽然维神曾经零星提过,但从未有人像高平这样,将它系统化地应用在开拓殖民上!

  高平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继续指着另一张图纸。

  “开拓的瓶颈,往往不是战斗,而是后勤。所以我设计了‘乙型净水船’,它利用了沉淀、过滤和木炭吸附技术,可以保证三百人一天的洁净饮水。我还设计了‘丙型病患隔离单元’,一旦发现疫病,可以迅速……”

  他的声音越来越流畅,眼神也越来越亮,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技术世界里。

  他提出的不是一种战略,而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开拓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人的作用被降到了最低,标准化的流程和模块化的工具,才是核心。

  他的方案,是想用工业化的思维,去解决一个农业时代的开拓问题。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当他结束论述,重新回到队列中时,全场依旧鸦雀无声。

  何辰、余瑶、何舟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般的眼神看着他。

  他们争论了半天“用什么方式吃饭”,而高平却直接拿出了一套“全自动做饭机器人”的设计图。

  许久的沉默后,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

  何维亲自带头鼓起了掌,他的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喜与赞赏。

  掌声渐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维神的最终裁决。

  何辰的稳健,余瑶的灵动,何舟的勇武,高平的天才,维神会选择谁?

  何维缓缓走上前,目光从四张年轻而紧张的脸上逐一扫过。

  他笑了。

  “你们都很出色。”他开口道,“何辰的稳,是文明的压舱石;余瑶的变,是文明的扬帆风;何舟的勇,是文明的破浪舟;高平的智,是文明的航海图。”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只选择一条路走?”

  何维的声音陡然拔高,回荡在整个讲堂。

  “我宣布,即刻成立‘长江开拓团’!”

  “何辰,任总协调官,负责开拓团所有后勤调度与行政管理。”

  “余瑶,任对外联络官,负责与所有土着部落的沟通、贸易与结盟事宜。”

  “何舟,任军事护卫长,负责开拓团所有武装力量,保卫航线与营地安全。”

  “高平,任工程技术总顾问,开拓团所有营地建设与技术难题,由你全权负责!”

  何辰、余瑶、何舟、高平四人,全都愣在了当场。

  四个一起?

  一个求稳,一个求快,一个崇尚暴力,一个信仰技术。

  这四种截然相反的理念,硬生生被捆绑在了一起,将会是怎样一幅鸡飞狗跳的混乱场面。

  何维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脸上的笑意更深。

  真正的测试,从来不是在讲台之上。

  而是眼前这四个骄傲的新生代,被扔进同一艘船的时候,能不能学会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