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代号“火种”的幽灵-《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

  红旗集团洛城总部的顶层战略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帝国各个事业群的最高负责人。

  这些人,无一不是从全球商战的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将星。

  但此刻,他们的脸上,却都笼罩着一层前所未有的凝重。

  “何总,情况非常严重。”

  开口的是红旗半导体集团的联席总裁,一位头发花白的技术元老。他指着屏幕上,那份来自美国商务部的通知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情的颤抖。

  “第一刀,EdA软件,这是釜底抽薪!没有了Synopsys和cadence的工具链,我们正在设计的下一代5nm芯片【太行·苍穹】的所有工作,都会立刻陷入停滞。这不仅仅是延迟,是归零!我们必须从头再来!”

  他的话音未落,负责全球供应链的执行副总裁接过了话头,脸色同样难看:“第二刀更狠。我们虽然有自己的【红旗二号·EUV光刻机】,但里面至少有17个核心零部件,例如蔡司的特种光学镜片组和美国的超高频激光发生器,短期内都找不到替代品。一旦被禁运,我们的晶圆厂,会在三个月内,因为备件耗尽而停产!”

  “还有第三刀,”陆国兴缓缓开口,声音沙哑,“禁运高端科学仪器,这是要刨我们的根。没有高精度质谱仪,新材料的研发寸步难行。没有电子显微镜,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也将被迫中断。他们是要锁死我们未来的科技树。”

  一份份报告被呈上,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美国人这一次,没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舆论战,而是亮出了真真切切的、浸透着数十年科技霸权寒光的钢刀。

  招招致命,刀刀见血。

  会议室里,悲观的情绪如同病毒般蔓延。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那个横跨大洋的旧日霸主,一旦彻底撕下文明的外衣,其露出的獠牙,依旧是如此的可怕。

  然而,在这片凝重的寂静中,唯一保持着绝对平静的人,只有何维。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所有人的汇报。

  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

  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直到所有人都表达完担忧,将目光汇集到他身上,等待着最终的裁决时。

  何维才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的主控台前。

  他没有安抚,也没有怒斥,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的将领们,问道:“说完了?”

  众人默然。

  “很好。”何维点了点头,修长的手指在主控台的虚拟键盘上轻轻敲击。

  下一秒,一份保密等级被标注为【最高绝密·原点协议】的演示文稿,瞬间覆盖了会议室里所有的全息屏幕。

  文稿的扉页上,没有复杂的图表,也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两个用古朴的篆体书写的汉字——“火种”。

  “在座的各位,都是红旗帝国身经百战的功臣。但有一个计划,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今天应该是第一次听说。”

  何维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足以穿透人心的力量。

  “我将其命名为‘火种’。顾名思义,它的唯一使命,就是在主火炬可能熄灭的极端情况下,确保帝国的文明与血脉,能够得以延续。”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

  “这个计划,自红旗集团成立的第一天起,便与我们所有的主营业务,并行存在。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绝对保密、不计成本、不问商业回报的‘影子帝国’。”

  话音落下,何维的手指轻轻一划。

  一张比美国商务部那张供应链解剖图,更庞大、更复杂、也更恐怖的全球产业布局图,轰然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所有高管,都在瞬间,瞪大了眼睛,瞳孔剧烈收缩!

  “你们担心的第一刀,EdA软件。”

  何维的声音,如同手术刀般精准。

  地图上,一个位于江南小镇的、毫不起眼的坐标点,被瞬间放大。

  “这里,是一家注册名为‘数学逻辑实验室’的机构。在过去的十五年里,红旗集团通过旗下的离岸基金,累计向其秘密注资超过三百亿美元。它不承担任何商业KpI,唯一的任务,就是网罗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家、软件工程师和算法专家,去攻克一个课题——如何用最底层的数学逻辑,构建一套完全独立自主的EdA工具链。”

  “今天,我可以告诉各位,”何维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他们的最终成果,代号为【盘古EdA】,其核心算法的效率,已全面超越Synopsys;在AI辅助设计方面,更是领先他们至少一个代际。这套系统,在一周前,已经完成了对我们所有产线的适配性测试。”

  半导体事业部的总裁,张大了嘴巴,脸上的焦虑与绝望,瞬间被一种难以置信的狂喜所取代。

  这何止是“备胎”!

  这简直就是一辆早已造好的、性能更强悍的“F1赛车”!

  何维没有给他太多震惊的时间,手指再次划过。

  “你们担心的第二刀,核心零部件。”

  地图上,数十个遍布中国各地的坐标点同时亮起。

  “这些,是‘夸父精密制造联盟’的成员。它们每一家,已经是各自细分领域拥有独门绝技的‘隐形冠军’。从超高频激光器,到纳米级阀门,再到特种光学镜片组。所有被列入禁运清单的零部件,‘夸父联盟’不仅能造,而且还能造得更好。我们的生产线,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在陆续换装它们的产品了。”

  供应链副总裁,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坐上了过山车,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至于第三刀,”何维的目光,望向了钱立群院士,“钱老,我想这个问题,由您来回答,会更合适。”

  钱立群院士缓缓站起身,老迈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孩子般得意的笑容。

  “在我们红旗前沿科学院,一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神农’部门。这个部门的所有经费,都来自于何总的私人基金。”钱老的声音,充满了自豪,“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买下市面上所有最顶级的科学仪器,然后拆掉它,吃透它,最后造出一台比它更强大的。所以,美国人能禁运的,都是我们早已玩剩下的东西。”

  三板斧,招招被挡回!

  不,这不是“挡回”。

  这是用更锋利、更坚固的“神兵利器”,将对方那看似致命的“钢刀”,直接震得粉碎!

  所有帝国的高管们,此刻再看向那个站在台前的、年轻的身影时,眼神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敬佩。

  那是一种,近乎于仰望神只般的崇拜与敬畏。

  未雨绸缪?

  不,这个词已经远远不足以形容何维的布局。

  这是一种近乎于“战略偏执狂”般的、对所有潜在风险都进行了“冗余到奢侈”的准备。

  这是一种将所有命运的丝线,都牢牢地、提前数十年,就攥在自己手中的、绝对的掌控力!

  “我从未将帝国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善意之上。”

  何维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回响,如同一句神谕,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当旧世界的霸主,试图拔掉我们的氧气管时,他们会惊恐地发现……”

  何维的目光,扫过他那些已经因为狂热而脸色涨红的将领们,语气平淡,却又充满了无可匹敌的霸气。

  “我们早已生活在一片,由自己创造的、氧气更充足的全新大陆之上。”

  “这场战争,从他们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