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川解释说道:“大家对栗子价格太敏感了,生栗子卖一块一、一块二,我们卖一块五,他们总要拿我们的跟生栗子对比,他们就觉得贵。”
“按袋卖,也不用管重量,他们自己随便选。”
“这样就能降低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
夏小青有点不明白:“他们可以去称的呀,而且我们这是炒熟的,肯定要贵一点的。”
周川一边装袋,一边说道:“这不一样的,有个专业词叫‘锚定价’,相当于一个参考价。”
“当商品高于锚定价,那就是贵,低于锚定价,那就是便宜。”
“至于具体偏不便宜,那不好说,至少感觉是这样的。”
“顾客就是把生栗子的价格当成锚定价了,我们就要打破这个锚定价,让他们没有办法对比。”
夏小青忍不住不时看周川一眼:“你怎么懂这么多?”
周川说道:“我这也不是懂得多,这又不是什么特别深奥的东西。”
“我一解释你就懂了。”
夏小青跟周川接触多了,心里也没那么怕周川,说道:“其实你这样也挺好的,以前干嘛老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做混混啊?”
一旁的杨菊华赶忙说道:“小青,不要乱说,周川以前也就是喜欢玩,什么混混啊?”
周川倒是不介意:“三婶,小青说的也没有错,以前确实是我不懂事,成天就知道在外面玩,做事也没个正形。”
“这年纪大了一些,很多事也就想通了。”
“像以前那样玩,肯定是不行的,害了自己不说,还连累了家里人。”
杨菊华虽然喝止夏小青,实际上她心里也觉得周川以前就是一个混混:“周川啊!婶子跟你说句心里话,你爸妈真的很辛苦。”
“他们两个都是有能力的,你爸学了泥瓦手艺,赚钱也不少,你妈能吃苦,干活比一般人都快。”
“按理说你们家的日子要比村里大多数人都过得好。”
“可你们家这几年,欠了不少钱。”
“你要是真的收心了,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的。”
周川说道:“三婶,你就放心吧!我真想通了。”
周川把炒好的栗子全部装袋后,开始吆喝:“糖炒栗子,一块钱一袋,又香又好吃……”
改了销售方案之后,这生意确实一下就变得好做了。
一块钱一袋,不是很贵,口味也确实不错,买回去给家里人,就当尝个新鲜也不错。
不到半个小时功夫,杨菊华炒好的那些就全卖光了。
杨菊华看到这个销售速度,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似乎已经看到自家以后赚钱、日子过好的样子,翻炒栗子的时候也更有劲。
炒栗子是个力气活,要一直翻,这里面还全是石子,就算让一个男人来炒一天,也会有点吃不消。
好在杨菊华是干农活出身,虽然有点累,还是能受得住的。
“周川,你以后要来卖栗子么?”夏小青忽然问道。
周川摇头,说道:“这是给你们找的生意,我就不来抢你们生意了。”
夏小青“哦”了一声。
杨菊华插嘴说道:“县城这么大,我们也不一定要在一起卖,分开了买,哪有抢生意的说法。”
夏小青也跟着说道:“是啊!那么多栗子,你一下就卖完了。”
“要是你来卖栗子,一天卖个几十斤肯定没问题。”
“一天能赚几十块钱呢!”
“就是过些日子就没栗子捡了,赚的可能要少一些。”
夏小青最后一句话,忽然让周川意识到,糖炒栗子的价格,可能定低了。
现在是捡来的栗子,卖给收山货的人,五毛或八毛一斤,成本就按照八毛一斤算了。
可山上的栗子是有季节性的啊!
捡不到栗子,那就只能去买。
就算批发,估计也要一块钱一斤,炒栗子还会蒸发掉一部分水分,一斤生栗子,估计能出八两到九两熟栗子。
这么一算,一块五每斤,确实是定价低了!
“小青,这个栗子,我们可能卖便宜了。”周川说道:“把袋子拆开,一袋装半斤就够了。”
夏小青说道:“那之前都是六两,后面买的人不是吃亏了?”
周川顿时有些无语:“你还管后面买的人吃亏,你不改的话,吃亏的就是你们。”
“之前给你们定价的时候,是按八毛一斤的成本算的,可栗子是季节性的,以后你们如果还要做这个生意,那就只能去买。”
“八毛钱你们可买不到生栗子哦。”
“你们必须卖两块钱以上,才能有钱赚。”
“一块五可能也赚得到一点点,但那是纯辛苦费,不值得。”
夏小青被说了也不生气:“我还以为你什么都算得清清楚楚呢,原来你也有算错的时候。”
周川说道:“我可没你聪明!怎么可能不出错。”
周川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要是论学习能力,自己肯定比不过夏小青。
自己比夏小青的优势,就是多活了一世,多学了几十年。
两人把所有袋子重新过称后,一袋刚好半斤。
杨菊华没有表态,只要能卖得出去,卖贵一点,她还能赚得多一些。
改了重量之后,并不影响销售,今天买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买,根本不知道之前一袋是多重。
栗子的销售速度很快,拖了后腿的是杨菊华炒栗子的速度,她炒一锅出来,不到十分钟,周川就能卖光。
周川见只剩最后两锅,等卖完肯定就要直接回去:“三婶,我去里面转转,今天我把那块沉香卖了,赚了点钱,去给我爸妈买点东西。”
杨菊华满头汗水,笑着说道:“行,是应该给你爸妈买点东西。”
“小青,你也拿十块钱,去买点饼干,再买三斤猪肉,猪肉分开切,一块两斤,一块一斤。”
夏小青本来就想跟着周川一起去,只是孤男寡女,虽然说是逛街,也怕母亲误会。
现在杨菊华开口,夏小青立刻拿了两张五块的,兴奋的点头:“好嘞,买什么饼干?”
杨菊华翻动着锅铲:“上面有糖的,要不又芝麻的也可以。”
“按袋卖,也不用管重量,他们自己随便选。”
“这样就能降低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
夏小青有点不明白:“他们可以去称的呀,而且我们这是炒熟的,肯定要贵一点的。”
周川一边装袋,一边说道:“这不一样的,有个专业词叫‘锚定价’,相当于一个参考价。”
“当商品高于锚定价,那就是贵,低于锚定价,那就是便宜。”
“至于具体偏不便宜,那不好说,至少感觉是这样的。”
“顾客就是把生栗子的价格当成锚定价了,我们就要打破这个锚定价,让他们没有办法对比。”
夏小青忍不住不时看周川一眼:“你怎么懂这么多?”
周川说道:“我这也不是懂得多,这又不是什么特别深奥的东西。”
“我一解释你就懂了。”
夏小青跟周川接触多了,心里也没那么怕周川,说道:“其实你这样也挺好的,以前干嘛老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做混混啊?”
一旁的杨菊华赶忙说道:“小青,不要乱说,周川以前也就是喜欢玩,什么混混啊?”
周川倒是不介意:“三婶,小青说的也没有错,以前确实是我不懂事,成天就知道在外面玩,做事也没个正形。”
“这年纪大了一些,很多事也就想通了。”
“像以前那样玩,肯定是不行的,害了自己不说,还连累了家里人。”
杨菊华虽然喝止夏小青,实际上她心里也觉得周川以前就是一个混混:“周川啊!婶子跟你说句心里话,你爸妈真的很辛苦。”
“他们两个都是有能力的,你爸学了泥瓦手艺,赚钱也不少,你妈能吃苦,干活比一般人都快。”
“按理说你们家的日子要比村里大多数人都过得好。”
“可你们家这几年,欠了不少钱。”
“你要是真的收心了,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的。”
周川说道:“三婶,你就放心吧!我真想通了。”
周川把炒好的栗子全部装袋后,开始吆喝:“糖炒栗子,一块钱一袋,又香又好吃……”
改了销售方案之后,这生意确实一下就变得好做了。
一块钱一袋,不是很贵,口味也确实不错,买回去给家里人,就当尝个新鲜也不错。
不到半个小时功夫,杨菊华炒好的那些就全卖光了。
杨菊华看到这个销售速度,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似乎已经看到自家以后赚钱、日子过好的样子,翻炒栗子的时候也更有劲。
炒栗子是个力气活,要一直翻,这里面还全是石子,就算让一个男人来炒一天,也会有点吃不消。
好在杨菊华是干农活出身,虽然有点累,还是能受得住的。
“周川,你以后要来卖栗子么?”夏小青忽然问道。
周川摇头,说道:“这是给你们找的生意,我就不来抢你们生意了。”
夏小青“哦”了一声。
杨菊华插嘴说道:“县城这么大,我们也不一定要在一起卖,分开了买,哪有抢生意的说法。”
夏小青也跟着说道:“是啊!那么多栗子,你一下就卖完了。”
“要是你来卖栗子,一天卖个几十斤肯定没问题。”
“一天能赚几十块钱呢!”
“就是过些日子就没栗子捡了,赚的可能要少一些。”
夏小青最后一句话,忽然让周川意识到,糖炒栗子的价格,可能定低了。
现在是捡来的栗子,卖给收山货的人,五毛或八毛一斤,成本就按照八毛一斤算了。
可山上的栗子是有季节性的啊!
捡不到栗子,那就只能去买。
就算批发,估计也要一块钱一斤,炒栗子还会蒸发掉一部分水分,一斤生栗子,估计能出八两到九两熟栗子。
这么一算,一块五每斤,确实是定价低了!
“小青,这个栗子,我们可能卖便宜了。”周川说道:“把袋子拆开,一袋装半斤就够了。”
夏小青说道:“那之前都是六两,后面买的人不是吃亏了?”
周川顿时有些无语:“你还管后面买的人吃亏,你不改的话,吃亏的就是你们。”
“之前给你们定价的时候,是按八毛一斤的成本算的,可栗子是季节性的,以后你们如果还要做这个生意,那就只能去买。”
“八毛钱你们可买不到生栗子哦。”
“你们必须卖两块钱以上,才能有钱赚。”
“一块五可能也赚得到一点点,但那是纯辛苦费,不值得。”
夏小青被说了也不生气:“我还以为你什么都算得清清楚楚呢,原来你也有算错的时候。”
周川说道:“我可没你聪明!怎么可能不出错。”
周川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要是论学习能力,自己肯定比不过夏小青。
自己比夏小青的优势,就是多活了一世,多学了几十年。
两人把所有袋子重新过称后,一袋刚好半斤。
杨菊华没有表态,只要能卖得出去,卖贵一点,她还能赚得多一些。
改了重量之后,并不影响销售,今天买的人,基本都是第一次买,根本不知道之前一袋是多重。
栗子的销售速度很快,拖了后腿的是杨菊华炒栗子的速度,她炒一锅出来,不到十分钟,周川就能卖光。
周川见只剩最后两锅,等卖完肯定就要直接回去:“三婶,我去里面转转,今天我把那块沉香卖了,赚了点钱,去给我爸妈买点东西。”
杨菊华满头汗水,笑着说道:“行,是应该给你爸妈买点东西。”
“小青,你也拿十块钱,去买点饼干,再买三斤猪肉,猪肉分开切,一块两斤,一块一斤。”
夏小青本来就想跟着周川一起去,只是孤男寡女,虽然说是逛街,也怕母亲误会。
现在杨菊华开口,夏小青立刻拿了两张五块的,兴奋的点头:“好嘞,买什么饼干?”
杨菊华翻动着锅铲:“上面有糖的,要不又芝麻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