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运营渐入佳境的第七天,深秋的冷雨突然席卷梁山,豆大的雨点砸在集市的茅草棚上,发出 “噼啪” 的声响。行人渐渐散去,商铺伙计正忙着把草药膏、竹筐搬进屋内,准备闭门避雨。西西站在商铺门口,裤脚沾着泥水 —— 刚从山下村落指导完种植回来,手里还攥着村民递的草药清单,正打算和 007 回聚义厅整理培训记录。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雨幕中传来,时迁浑身湿透,蓑衣上淌着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油纸包,脸色凝重地闯了过来。他连雨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都顾不上擦,一把抓住西西的胳膊,声音带着喘息:“快!宋头领、吴军师在聚义厅吗?有紧急情况!”
两人立刻跟着时迁往聚义厅跑,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的泥路又滑又黏。冲进聚义厅时,宋江和吴用正围着地图讨论冬季防御,见时迁这副模样,立刻起身。时迁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展开后露出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 —— 上面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却歪歪扭扭,笔画僵硬,像是用左手写的。
“俺带侦查队在西南山林巡查,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在树洞里藏东西。俺们上去拦截,一个被擒,一个跳崖跑了!” 时迁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着信纸,“这信是从被擒的人身上搜出来的,字是伪装的,内容还藏着暗语,看着就是方腊余党的密信!”
宋江和吴用立刻围过来,信纸边缘还在滴水,部分字迹已经模糊,却能清晰看到 “十一月初五”“断粮道”“袭营”“鹰嘴崖” 等关键字样。吴用用指尖轻轻拂过字迹,眉头紧锁:“这字刻意写得僵硬,连常用的‘粮’字都少了一笔,明显是怕被认出笔迹。‘断粮道’应该是指截断咱们从山下运粮的通道,‘袭营’就是想偷袭梁山营盘,选在十一月初五,怕是想趁咱们防备松懈时动手。”
西西凑近信纸,眯着眼辨认模糊的笔画,突然指着 “鹰嘴崖” 三个字说:“鹰嘴崖在鹰嘴谷西侧,比鹰嘴谷更险,只有一条窄路能上去,易守难攻。之前咱们在鹰嘴谷剿过残敌,他们说不定把那里当成了聚集点,信里说‘囤火油于此’,估计火油也藏在那附近。”
007 从怀里掏出小本子,快速记下关键信息,同时分析:“信里还提‘约三寨’,说明除了方腊余党,还联络了其他山寨的匪徒,人数肯定不少。今天是十月二十八,算下来咱们只有七天时间准备!而且‘带足火油’,他们很可能想用火攻,得提前做好防火准备。”
“七天!” 李逵 “噌” 地站起来,板斧在手里攥得咯咯响,斧刃反射着烛火的光,“俺现在就带近战队去鹰嘴崖,把他们老巢端了,省得他们来偷袭!”
“不可冲动!” 林冲立刻按住他的胳膊,眼神锐利如刀,“咱们还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火油藏在哪、联络的是哪三寨。鹰嘴崖地势险,贸然进攻只会中埋伏,得先查清楚底细,才能制定策略。”
宋江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的鹰嘴崖位置重重一点,语气沉稳:“时迁,你带侦查队乔装成商贩,去鹰嘴崖周边打探 —— 查清楚余党人数、火油存放地、联络的三寨底细,三天内传回消息,务必小心,别暴露行踪。”
“俺明白!” 时迁把油纸包重新包好,抓起墙角的蓑衣,“俺这就出发,保证三天内带回消息!” 说完,他快步冲进雨幕,侦查队的弟兄们早已在门外备好马匹,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山林里。
宋江接着部署:“林冲,你带近战队加强营盘巡逻,尤其是粮草营和武器坊,加派岗哨,每半个时辰换一次班;武松,你带巡防队去山下运粮通道,在关键路段设隐蔽哨卡,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扣押审问;西西、007,你们负责完善防御 —— 把自动反光镜改成夜间模式,在营盘周围加绊索和警戒铃,粮草营周围挖防火沟,防止火攻;老周,你清点粮草物资,优先保证作战和防御用,再通知村民近期少夜间外出,做好自保。”
“是!”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带着任务离去。聚义厅内只剩下宋江和吴用,雨声敲打窗棂的声音格外清晰,两人盯着地图,眉头都没舒展 —— 这是团队重组后面临的最严峻危机,一步错,不仅营盘会受损,村民也会陷入危险。
接下来三天,梁山上下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西西和 007 带着防御队,把营盘周围的反光镜全部换成打磨光滑的铜片 —— 即使在月光下,也能反射出足够的光,照亮周围区域。绊索上挂的铃铛也换成了更灵敏的铜铃,只要有人碰一下,铃声能传半个营盘远。
粮草营周围,防御队挖了一条宽三尺、深两尺的防火沟,里面灌满水,沟边还摆着装满沙土的麻袋,一旦起火能及时灭火。007 还带着队员做 “触发式火油桶”—— 用竹筒装火油,顶部绑着引火绳,下面拴着细麻绳,只要有人碰到麻绳,引火绳就会被拉燃,火油桶会立刻爆炸。
林冲带着近战队,每天进行两次紧急集合演练。从岗哨发现敌情吹哨,到各小队集结、拿武器、奔往指定位置,整个流程越来越快。李逵虽然急脾气,却也认真跟着练,手里的板斧挥得虎虎生风,嘴里念叨:“等时迁回来,俺一定要第一个冲上去,砍得他们落花流水!”
武松的巡防队在运粮通道设了五个哨卡,每个哨卡配两名队员,还带着 007 改良的 “望远镜”—— 用两个放大镜装在木筒里,能看清远处的动静。有次他们拦下两个鬼鬼祟祟的人,一审问才知道是方腊余党的探哨,从他们嘴里问出联络的三寨是 “黑风寨”“白虎寨”“野狼寨”,每寨约五十人,擅长山林作战。
第三天傍晚,时迁终于回来了。他浑身是泥,脸上还有一道划伤,却眼神明亮,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鹰嘴崖地形图:“俺们查清楚了!方腊余党加三寨匪徒共两百人,藏在鹰嘴崖的山洞里,火油存放在山洞西侧的小屋里,由十个匪徒看守!他们计划十一月初五夜里分三路行动 —— 一路断粮道,一路用火油烧粮草营,一路攻营盘大门,想让咱们顾此失彼!”
吴用看着地形图,羽扇轻轻转动:“山洞只有一个出口,易守难攻,但他们分三路,兵力分散,咱们可以逐个击破。先破坏火油,再截断退路,最后围歼剩余敌人。”
西西指着地形图上的 “落马坡” 说:“落马坡是断粮道的必经之路,坡陡路窄,咱们在那里设伏,用滚石和箭雨拦截;粮草营这边,用烟雾弹迷他们视线,再用连弩压制;营盘大门用反光镜晃眼,绊索阻拦,巡防队从侧面包抄。”
007 补充:“俺们在鹰嘴崖山洞出口布置触发式火油桶,一旦敌人出来支援,就引爆火油桶,烧了他们的退路。再让村民们初五夜里熄灯火,组织青壮年拿锄头在村外围巡逻,协助防守。”
宋江点点头,拍板:“就按这个来!十一月初四夜里各战队就位:林冲带近战队去落马坡设伏;武松带巡防队守粮草营;西西带防御队守营盘大门;时迁带侦查队去鹰嘴崖布火油桶;007 和王大叔设临时医疗点;俺和吴用在聚义厅指挥,用信号箭传消息!”
部署完,弟兄们立刻行动。近战队打磨长枪板斧,防御队调试连弩反光镜,侦查队整理探路工具,村民们也来帮忙 —— 有的搬滚石,有的做烟雾弹,有的熬止血汤,整个梁山紧张却有序。
夜里,西西和 007 在医疗点帮王大叔整理草药。王大叔熬了一大锅止血汤,装在竹筒里,分给各战队的联络员:“这汤能快速止血,受伤了先喝一碗,再抬到医疗点来。”007 还做了 “急救手册”,上面画着包扎示意图,递给联络员:“轻伤自己先处理,别耽误作战。”
十一月初五清晨,雨停了,天却依旧阴沉。各战队陆续出发:林冲带近战队扛着滚石往落马坡去;武松带巡防队在粮草营周围摆烟雾弹;时迁带侦查队背着火油桶,消失在山林里;西西带防御队在营盘大门前调整连弩和反光镜,队员们握着武器,眼睛盯着远处的山路。
中午,时迁传回消息:火油桶布置完毕,敌人还在山洞里休整;落马坡的滚石也准备好了。宋江用信号箭向各战队传递 “准备就绪” 的消息,整个梁山像一张拉紧的弓弦,只等敌人出现。
傍晚,夕阳把鹰嘴崖染成暗红色。营盘大门的反光镜在夕阳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落马坡的滚石堆在窄路两侧,像小山;粮草营的烟雾弹整齐地摆在地上。弟兄们躲在隐蔽处,大气不敢喘,只有风穿过山林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来了!” 营盘大门的岗哨突然吹起哨子。西西立刻握紧短刀,顺着岗哨指的方向看去 —— 远处山路上,三十多个黑影举着火把走来,正是进攻营盘的敌人。
“调整反光镜!” 西西低声下令。防御队队员立刻转动木轴,把夕阳的光反射到敌人眼睛上。“啊!” 敌人瞬间被晃得睁不开眼,脚步放慢,有的甚至停下揉眼睛。
“放箭!” 西西大喊。连弩同时扣动扳机,箭雨射向敌人。“噗嗤” 声接连响起,十几个敌人倒地,剩下的想跑,却被从侧面冲来的巡防队拦住。武松挥着哨棒,一下一个,很快就把敌人制服。
与此同时,落马坡传来信号箭 —— 林冲成功拦截了断粮道的敌人。滚石从山坡上滚下,砸得敌人哭爹喊娘,箭雨紧随其后,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还被近战队追上擒获。
鹰嘴崖方向突然传来爆炸声 —— 时迁布置的火油桶被触发,火油桶爆炸,不仅烧了敌人的退路,还点燃了火油存放点,浓烟滚滚。偷袭粮草营的敌人见势不妙想跑,却被守在那里的巡防队和近战队包围,全部被擒。
战斗很快结束,两百个敌人,除了十几个被击毙,其余全被擒,方腊残余势力彻底被灭,三个山寨的匪徒也投降了,说愿意归顺梁山,守护周边村落。
天蒙蒙亮时,最后一批俘虏被押回营盘。弟兄们虽然疲惫,却个个精神振奋,互相击掌庆祝。村民们也赶来,有的送热粥馒头,有的送草药布条。张婆婆拉着西西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多亏了你们,俺们才没受伤害,梁山有你们,俺们就放心了!”
聚义厅内,宋江看着被押上来的敌人头领,又看了看弟兄们,语气欣慰:“这次能赢,全靠大家协同作战、精准施策。咱们的团队已经能应对任何危机,这就是‘团队重组?领导力显’的成果!”
吴用扇着羽扇补充:“咱们还收服了三个山寨的人,可以让他们协助巡防和耕种,为梁山和村民出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西西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截获密信到备战,再到胜利,只用了七天,各战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是领导力在危机中的体现。
阳光渐渐升起,驱散了寒意,照亮了营盘。弟兄们和村民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与水泊的波浪声、山林的鸟鸣声,构成了温暖的画面。西西知道,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份协同与信任,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守护好梁山,守护好这份和平与幸福。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雨幕中传来,时迁浑身湿透,蓑衣上淌着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油纸包,脸色凝重地闯了过来。他连雨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都顾不上擦,一把抓住西西的胳膊,声音带着喘息:“快!宋头领、吴军师在聚义厅吗?有紧急情况!”
两人立刻跟着时迁往聚义厅跑,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的泥路又滑又黏。冲进聚义厅时,宋江和吴用正围着地图讨论冬季防御,见时迁这副模样,立刻起身。时迁把油纸包往桌上一放,展开后露出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 —— 上面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迹,却歪歪扭扭,笔画僵硬,像是用左手写的。
“俺带侦查队在西南山林巡查,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在树洞里藏东西。俺们上去拦截,一个被擒,一个跳崖跑了!” 时迁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着信纸,“这信是从被擒的人身上搜出来的,字是伪装的,内容还藏着暗语,看着就是方腊余党的密信!”
宋江和吴用立刻围过来,信纸边缘还在滴水,部分字迹已经模糊,却能清晰看到 “十一月初五”“断粮道”“袭营”“鹰嘴崖” 等关键字样。吴用用指尖轻轻拂过字迹,眉头紧锁:“这字刻意写得僵硬,连常用的‘粮’字都少了一笔,明显是怕被认出笔迹。‘断粮道’应该是指截断咱们从山下运粮的通道,‘袭营’就是想偷袭梁山营盘,选在十一月初五,怕是想趁咱们防备松懈时动手。”
西西凑近信纸,眯着眼辨认模糊的笔画,突然指着 “鹰嘴崖” 三个字说:“鹰嘴崖在鹰嘴谷西侧,比鹰嘴谷更险,只有一条窄路能上去,易守难攻。之前咱们在鹰嘴谷剿过残敌,他们说不定把那里当成了聚集点,信里说‘囤火油于此’,估计火油也藏在那附近。”
007 从怀里掏出小本子,快速记下关键信息,同时分析:“信里还提‘约三寨’,说明除了方腊余党,还联络了其他山寨的匪徒,人数肯定不少。今天是十月二十八,算下来咱们只有七天时间准备!而且‘带足火油’,他们很可能想用火攻,得提前做好防火准备。”
“七天!” 李逵 “噌” 地站起来,板斧在手里攥得咯咯响,斧刃反射着烛火的光,“俺现在就带近战队去鹰嘴崖,把他们老巢端了,省得他们来偷袭!”
“不可冲动!” 林冲立刻按住他的胳膊,眼神锐利如刀,“咱们还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火油藏在哪、联络的是哪三寨。鹰嘴崖地势险,贸然进攻只会中埋伏,得先查清楚底细,才能制定策略。”
宋江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的鹰嘴崖位置重重一点,语气沉稳:“时迁,你带侦查队乔装成商贩,去鹰嘴崖周边打探 —— 查清楚余党人数、火油存放地、联络的三寨底细,三天内传回消息,务必小心,别暴露行踪。”
“俺明白!” 时迁把油纸包重新包好,抓起墙角的蓑衣,“俺这就出发,保证三天内带回消息!” 说完,他快步冲进雨幕,侦查队的弟兄们早已在门外备好马匹,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山林里。
宋江接着部署:“林冲,你带近战队加强营盘巡逻,尤其是粮草营和武器坊,加派岗哨,每半个时辰换一次班;武松,你带巡防队去山下运粮通道,在关键路段设隐蔽哨卡,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扣押审问;西西、007,你们负责完善防御 —— 把自动反光镜改成夜间模式,在营盘周围加绊索和警戒铃,粮草营周围挖防火沟,防止火攻;老周,你清点粮草物资,优先保证作战和防御用,再通知村民近期少夜间外出,做好自保。”
“是!”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带着任务离去。聚义厅内只剩下宋江和吴用,雨声敲打窗棂的声音格外清晰,两人盯着地图,眉头都没舒展 —— 这是团队重组后面临的最严峻危机,一步错,不仅营盘会受损,村民也会陷入危险。
接下来三天,梁山上下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西西和 007 带着防御队,把营盘周围的反光镜全部换成打磨光滑的铜片 —— 即使在月光下,也能反射出足够的光,照亮周围区域。绊索上挂的铃铛也换成了更灵敏的铜铃,只要有人碰一下,铃声能传半个营盘远。
粮草营周围,防御队挖了一条宽三尺、深两尺的防火沟,里面灌满水,沟边还摆着装满沙土的麻袋,一旦起火能及时灭火。007 还带着队员做 “触发式火油桶”—— 用竹筒装火油,顶部绑着引火绳,下面拴着细麻绳,只要有人碰到麻绳,引火绳就会被拉燃,火油桶会立刻爆炸。
林冲带着近战队,每天进行两次紧急集合演练。从岗哨发现敌情吹哨,到各小队集结、拿武器、奔往指定位置,整个流程越来越快。李逵虽然急脾气,却也认真跟着练,手里的板斧挥得虎虎生风,嘴里念叨:“等时迁回来,俺一定要第一个冲上去,砍得他们落花流水!”
武松的巡防队在运粮通道设了五个哨卡,每个哨卡配两名队员,还带着 007 改良的 “望远镜”—— 用两个放大镜装在木筒里,能看清远处的动静。有次他们拦下两个鬼鬼祟祟的人,一审问才知道是方腊余党的探哨,从他们嘴里问出联络的三寨是 “黑风寨”“白虎寨”“野狼寨”,每寨约五十人,擅长山林作战。
第三天傍晚,时迁终于回来了。他浑身是泥,脸上还有一道划伤,却眼神明亮,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鹰嘴崖地形图:“俺们查清楚了!方腊余党加三寨匪徒共两百人,藏在鹰嘴崖的山洞里,火油存放在山洞西侧的小屋里,由十个匪徒看守!他们计划十一月初五夜里分三路行动 —— 一路断粮道,一路用火油烧粮草营,一路攻营盘大门,想让咱们顾此失彼!”
吴用看着地形图,羽扇轻轻转动:“山洞只有一个出口,易守难攻,但他们分三路,兵力分散,咱们可以逐个击破。先破坏火油,再截断退路,最后围歼剩余敌人。”
西西指着地形图上的 “落马坡” 说:“落马坡是断粮道的必经之路,坡陡路窄,咱们在那里设伏,用滚石和箭雨拦截;粮草营这边,用烟雾弹迷他们视线,再用连弩压制;营盘大门用反光镜晃眼,绊索阻拦,巡防队从侧面包抄。”
007 补充:“俺们在鹰嘴崖山洞出口布置触发式火油桶,一旦敌人出来支援,就引爆火油桶,烧了他们的退路。再让村民们初五夜里熄灯火,组织青壮年拿锄头在村外围巡逻,协助防守。”
宋江点点头,拍板:“就按这个来!十一月初四夜里各战队就位:林冲带近战队去落马坡设伏;武松带巡防队守粮草营;西西带防御队守营盘大门;时迁带侦查队去鹰嘴崖布火油桶;007 和王大叔设临时医疗点;俺和吴用在聚义厅指挥,用信号箭传消息!”
部署完,弟兄们立刻行动。近战队打磨长枪板斧,防御队调试连弩反光镜,侦查队整理探路工具,村民们也来帮忙 —— 有的搬滚石,有的做烟雾弹,有的熬止血汤,整个梁山紧张却有序。
夜里,西西和 007 在医疗点帮王大叔整理草药。王大叔熬了一大锅止血汤,装在竹筒里,分给各战队的联络员:“这汤能快速止血,受伤了先喝一碗,再抬到医疗点来。”007 还做了 “急救手册”,上面画着包扎示意图,递给联络员:“轻伤自己先处理,别耽误作战。”
十一月初五清晨,雨停了,天却依旧阴沉。各战队陆续出发:林冲带近战队扛着滚石往落马坡去;武松带巡防队在粮草营周围摆烟雾弹;时迁带侦查队背着火油桶,消失在山林里;西西带防御队在营盘大门前调整连弩和反光镜,队员们握着武器,眼睛盯着远处的山路。
中午,时迁传回消息:火油桶布置完毕,敌人还在山洞里休整;落马坡的滚石也准备好了。宋江用信号箭向各战队传递 “准备就绪” 的消息,整个梁山像一张拉紧的弓弦,只等敌人出现。
傍晚,夕阳把鹰嘴崖染成暗红色。营盘大门的反光镜在夕阳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落马坡的滚石堆在窄路两侧,像小山;粮草营的烟雾弹整齐地摆在地上。弟兄们躲在隐蔽处,大气不敢喘,只有风穿过山林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来了!” 营盘大门的岗哨突然吹起哨子。西西立刻握紧短刀,顺着岗哨指的方向看去 —— 远处山路上,三十多个黑影举着火把走来,正是进攻营盘的敌人。
“调整反光镜!” 西西低声下令。防御队队员立刻转动木轴,把夕阳的光反射到敌人眼睛上。“啊!” 敌人瞬间被晃得睁不开眼,脚步放慢,有的甚至停下揉眼睛。
“放箭!” 西西大喊。连弩同时扣动扳机,箭雨射向敌人。“噗嗤” 声接连响起,十几个敌人倒地,剩下的想跑,却被从侧面冲来的巡防队拦住。武松挥着哨棒,一下一个,很快就把敌人制服。
与此同时,落马坡传来信号箭 —— 林冲成功拦截了断粮道的敌人。滚石从山坡上滚下,砸得敌人哭爹喊娘,箭雨紧随其后,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还被近战队追上擒获。
鹰嘴崖方向突然传来爆炸声 —— 时迁布置的火油桶被触发,火油桶爆炸,不仅烧了敌人的退路,还点燃了火油存放点,浓烟滚滚。偷袭粮草营的敌人见势不妙想跑,却被守在那里的巡防队和近战队包围,全部被擒。
战斗很快结束,两百个敌人,除了十几个被击毙,其余全被擒,方腊残余势力彻底被灭,三个山寨的匪徒也投降了,说愿意归顺梁山,守护周边村落。
天蒙蒙亮时,最后一批俘虏被押回营盘。弟兄们虽然疲惫,却个个精神振奋,互相击掌庆祝。村民们也赶来,有的送热粥馒头,有的送草药布条。张婆婆拉着西西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多亏了你们,俺们才没受伤害,梁山有你们,俺们就放心了!”
聚义厅内,宋江看着被押上来的敌人头领,又看了看弟兄们,语气欣慰:“这次能赢,全靠大家协同作战、精准施策。咱们的团队已经能应对任何危机,这就是‘团队重组?领导力显’的成果!”
吴用扇着羽扇补充:“咱们还收服了三个山寨的人,可以让他们协助巡防和耕种,为梁山和村民出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西西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截获密信到备战,再到胜利,只用了七天,各战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是领导力在危机中的体现。
阳光渐渐升起,驱散了寒意,照亮了营盘。弟兄们和村民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与水泊的波浪声、山林的鸟鸣声,构成了温暖的画面。西西知道,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份协同与信任,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守护好梁山,守护好这份和平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