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庆功宴:酒敬牺牲者-《四大名着穿梭记》

  终局之战胜利后的第十天,梁山聚义厅前被装点得庄重而肃穆。近百名弟兄和村民代表围坐在数十张长桌旁,桌上的菜肴冒着热气 —— 伙房炖了三个时辰的猪肉泛着油光,红烧鱼的酱汁裹着鲜嫩的鱼肉,村民们送来的杂粮馒头还带着麦香,王大叔熬的草药酒装在粗瓷坛里,酒香混着饭菜香在空气中散开,却没有往日庆祝的喧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肃穆,目光不时望向聚义厅正前方的木台。

  木台上,十三只干净的粗瓷碗整齐排列,碗里斟满了琥珀色的草药酒,碗前立着的木牌上,用炭笔工工整整写着十三个名字 —— 那是剿灭方腊时牺牲的梁山弟兄。宋江站在木台旁,穿了件素色短打,手里握着杯酒,目光落在木牌上,久久没有说话。整个聚义厅前鸦雀无声,只有风穿过旗杆的 “呼呼” 声,像在轻轻诉说着什么,缓慢而沉重。

  我和 007 站在人群最前列,手里各端着一杯草药酒,指尖传来的凉意顺着掌心蔓延,心里却沉甸甸的。那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身影:鹰嘴谷断后时,为了掩护弟兄们撤退,被乱箭射中仍坚持抗敌的赵伯;黑石穴战斗中,为了提醒队友避开陷阱,自己却不慎坠入、重伤不治的小马;螺旋山道突破时,为了打开通路,迎着箭雨冲锋、被射中要害的老陈…… 他们的牺牲,是这场胜利最沉重的注脚,也是最不能被遗忘的代价。

  “今天这场庆功宴,庆的是和平,更是为了缅怀牺牲的弟兄们。” 宋江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清晰,在每个人耳边回荡,“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咱们今天安稳的日子;没有他们的挺身而出,就没有梁山的和平。这第一杯酒,咱们敬这些英雄弟兄!”

  说完,他将杯中的酒缓缓洒在木台前的土地上,酒液渗入泥土,像是在向地下的英灵传递这份迟来的敬意。在场的弟兄和村民们也纷纷举起酒杯,将酒轻轻洒在地上,动作整齐而庄重,没有一丝声响,却比任何欢呼都更有力量,更能触动人心。

  “赵伯啊,您还记得不?去年麦收的时候,您帮俺们村修水渠,说等水渠通了,就能多种些麦子,让村里的娃娃们都能顿顿吃饱饭。” 张婆婆的声音带着哽咽,她颤巍巍地端着酒杯,对着木台深深鞠了一躬,“现在水渠快修好了,您却看不到了…… 这杯酒,俺敬您,谢谢您为俺们做的一切。”

  李大爷也慢慢走上前,将杯中的酒洒在木台前,声音沉重得像压了块石头:“小马,你才二十出头,本该有很长的日子,却为了保护俺们这些老骨头牺牲了。俺们会记住你,会好好活着,不辜负你的付出,让你用命换来的和平,一直好好的。”

  洒完酒,宋江走到木台旁,拿起一只粗瓷碗,用布轻轻擦拭着碗沿,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珍贵的宝物:“这些碗,都是弟兄们生前常用的 —— 赵伯的碗边有个小豁口,是去年帮村民修房时不小心碰的;小马的碗上画着个小竹蜻蜓,是他自己用炭笔画的;老陈的碗比别的都大些,他总说自己饭量大,要多吃点才有力气打仗。现在,它们代表着弟兄们,和咱们一起参加这场庆功宴。以后,这些碗会好好收藏在聚义厅里,让每一个来梁山的人都知道,有一群英雄,为了这里的和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随后,庆功宴正式开始,却没有往日的热闹。弟兄们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菜,聊着牺牲弟兄们生前的故事,语气里满是怀念。时迁坐在我旁边,手里攥着个旧竹蜻蜓,竹蜻蜓的翅膀已经有些磨损,那是他和小马一起编的。他低着头,轻声说:“小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