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娘亲,佑宁没有哭鼻子哦-《穿成被团宠的长公主,她杀疯了!》

  公主府。

  萧语嫣坐在花厅,手中不断搅着帕子。

  也不知道殿下会不会同意。

  沈清欢回来之后问了佑宁的情况,下人说他睡了,这才换了身衣服就来了花厅。

  她的手里还拿着一份计划。

  萧语嫣见到沈清欢进来,赶紧起身行礼。

  沈清欢摆了摆手,“你坐,先把这个看看。”

  萧语嫣接过计划书就看了起来。

  她越看越心惊,越看越着迷。

  这是一份关于长久发展的女子管理者计划。

  而打头的除了行医,就是育婴堂管理者。

  行医之事不是她能做的,而育婴堂管理者这项正是她刚才自己要求的。

  这份计划很是详细,看来殿下早就在计划着这件事了。

  确实,沈清欢在想要建立女子学院之初,就已经对育婴堂有想法了。

  只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来落地。

  再一个,也一直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如今萧语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沈清欢认真想了想,她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长时间的处于被议论的环境中,她对于流言已经有了抵抗能力。

  对于以后执行起来会经受的言语攻击也能做到入耳不入心。

  心理抗压能力还算过关。

  再一个,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舞到她跟前的来的。

  怎么说他也是萧家的大小姐。

  等墨染正式的认祖归宗之后,碍于墨染的杀伐果断的威压,那些人也不敢蹦跶的太欢。

  萧语嫣看完了关于育婴堂的施展计划。

  她抬头看向喝茶的沈清欢郑重的说道,“殿下,这上面说的臣女都能做到。”

  沈清欢轻轻放下茶杯,“哦?你想明白了?”

  萧语嫣点点头,“殿下,臣女想明白了。”

  “这是您呼吁的女子自立的开端,臣女定不负所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发光发亮!”

  亮晶晶的双眼像是小兔子般灵动可爱。

  沈清欢被这双眼睛看的心中一软。

  “好,有骨气!”

  “过两天我就将详细计划送到你手上,这两天你回去准备一下。”

  萧语嫣出公主府的路上嘴角是一直咧着的,看谁都笑眯眯的。

  就连出了公主府看到路边的狗都笑着打招呼。

  “小狗狗~你好呀!”

  快要到家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心里怦怦直跳。

  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祖母的慈寿堂告诉她老人家这件惊天大喜事。

  而公主府这边,佑宁醒了。

  沈清欢之前问过下人说佑宁回来的时候太过劳累。

  洗澡的时候就睡着了。

  根本没来及吃东西。

  沈清欢就吩咐厨房炖一些好消化的粥和汤之类的,再做一些软一些的糕点,等他醒了正好可以吃。

  佑宁一醒,沈清欢就带着做好的糕点去了他的院子。

  “娘亲!”

  沈清欢被一声奶呼呼的娘亲叫的心都化了。

  “佑宁醒了,来趁热吃吧。”

  “吃饱饱了咱们再聊。”

  佑宁听着娘亲哄娃娃的语气顿觉好笑。

  但他喜欢。

  饱饱的吃了一顿,佑宁觉得自己才算活了过来。

  这一年来他并没有只待在拓跋家,而是让小叔叔给他找了个厉害的向导,带着他逛遍了西北。

  短短两年的时间,西北地区的发展就跟他幼时记忆里的大不一样了。

  一年前他回到西北的时候,西北的百姓都满脸笑意的带着家当迁往东边的县城。

  到了当初父母拼了命也没翻过的那个山坡,站在坡顶向东望去就是一片适合居住种地的区域。

  那里很辽阔平整,土地也比较肥沃。

  他记得当初父亲和母亲抱着他,最后倒在距离那个高坡还有五百尺的地方。

  那时的父亲和母亲已经冻僵了,他们将他紧紧围抱在中间,最后只有他活了下来。

  跟着他回西北的亲卫都是当初跟着沈清欢一起发现他的那几个。

  他们是知道佑宁的身世的,也知道这个地方对于佑宁来说代表着什么。

  他们都不忍他在回到当初死里逃生的地方。

  那对一个孩子来说太过痛苦。

  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死在自己眼前,感受着父母身体的温度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一片冰冷。

  紧靠父母的胸膛,听着他们的心跳渐渐消失。

  周围只剩呼呼的北风和漫天的雪花。

  那是何其的残忍。

  可就是这么一个如今才五岁的孩子,看出了他们的担忧,转过身看向他们,笑着说道:“我没事,不要担心哦。”

  然后他就看着亲卫里面有人竟然哭鼻子了。

  “娘亲,佑宁都没哭鼻子呢。”

  佑宁跟沈清欢说起来的时候,沈清欢的心脏就像是被一根刺一下一下的扎进心脏有瞬间抽了出来。

  不仅血淋淋的,还一阵阵抽痛。

  佑宁见沈清欢也不说话只是满眼心疼的看着他。

  他知道,娘亲也担心他呢。

  他低着头,“娘亲,我挺好的,只是想回去看看他们,想记得那个地方,记得三岁之前的那段记忆。”

  “我有些记不住他们的样子了。”

  沈清欢实在忍不住了,将佑宁搂进怀里轻抚他的头。

  “佑宁,你还有我这个娘亲,还有二叔叔和小叔叔。”

  “虽然我们代替不了你的父母,但我们会带着你父母对你的那份爱加倍的爱你。”

  “你去看看他们是对的。”

  “人死了并不是真正的死了,存活于世的人不记得他们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在了。”

  “只要你记得他们,他们就会永远在你身边陪伴你。”

  “在你的院子给你父母立个牌位吧,时常祭奠。”

  佑宁抬起脑袋,在沈清欢的脸颊“吧唧”亲了一口。

  “谢谢娘亲。”

  两人腻歪了一会,佑宁就从沈清欢的身上跳下来。

  他走到床边,在一个小包袱里面拿出一沓子纸。

  搬着纸来到桌边,沈清欢也好奇的跟着来到桌边。

  “这是什么?”

  佑宁翻开几页,将其中的几张纸递给她。

  “娘亲,您看看。”

  沈清欢疑惑的看了佑宁一眼,这才拿起纸细看。

  这下轮到沈清欢震惊了……

  沈清欢将手中的纸张向前一推,“佑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佑宁乖乖的点点头,满脸疑惑,“娘亲,您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我就是按照您的思路做的,难道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吗?”

  沈清欢见他说的如此轻松,不禁想扒开他小小的脑袋看看里面都储存了些什么外星人能量。

  他才五岁!五岁!

  去年跟着拓跋垒回西北的时候才四岁!

  这厚厚的一沓纸上全都是这一年当中他带着西北的百姓做出的巨大创收。

  一个四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替已经搬到东边靠山的县城的百姓规划田地的开荒和河流的改道。

  还为靠山近的百姓规划山林的用途,比如山上大部分的树木都是可以烧炭的,他规划了三十年内砍伐的区域。

  一部分用来烧炭,另一部分安排人种树。

  三十年一换,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当地山林的可持续发展。

  这类的事情就有十几件。

  沈清欢盯着满脸无辜之色的孩子,想起去年他一直缠着拓跋垒的行为,她明白了。

  轻轻叹了口气,“佑宁,你是在你小叔叔来京城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了是吗?”

  佑宁点点头,“嗯,娘亲这几年一直忙着打仗,夜里还在为各个地区的发展做谋划。”

  “佑宁觉得娘亲太累了,都没时间做您喜欢做的事,每日的熬着,熬到很晚,您的眼中满是疲惫。”

  “还要顾及我的衣食住行和读书。”

  “佑宁看着心疼娘亲。”

  沈清欢看着小小的人儿眼中要溢出来的担忧与心疼,她忍不住心中柔软,被暖意紧紧裹着。

  她抬手摸摸佑宁的头顶,“佑宁是娘亲柔软的皮夹克。”

  佑宁抬头,“娘亲,皮夹克是什么?”

  沈清欢一愣,随后笑道,“皮夹克啊,就是软质的盔甲。”

  佑宁咯咯地笑着,“那佑宁就做娘亲的皮夹克,保护娘亲!”

  “娘亲,我缠着小叔叔给我讲西北的风土人情还有地质的情况,小叔叔说的太过片面。”

  “我就想着工部的卷宗中也许会更全面,还有各地的风物志。”

  沈清欢瞬间回过味,“那时你让娘亲给你借工部的卷宗就是为了这个?”

  佑宁笑眯了眼,“是呀娘亲,佑宁是不是很聪明?”

  沈清欢刮了一下佑宁的鼻尖,“我们佑宁何止是聪明啊。”

  “那简直就是个小神童,百年难遇的小神童!”

  佑宁听到沈清欢夸他,就一头扎进沈清欢的怀里,咯咯咯的笑。

  “娘亲,我如今是你的儿子,当然也要继承您的为国为民的大义。”

  佑宁抬头仰望自己的娘亲,满眼孺慕,“娘亲,您是最好的娘亲,也是最好的长公主。”

  喉咙哽住,心中酸涩。

  沈清欢不知该怎么回应怀中这个捡来的儿子。

  当时自己只是想着才三岁就没了父母,又承受了父母沉重的爱。

  那时就只想将他带回来,好好抚养长大。

  可是没想到这孩子竟然给她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说他是百年难遇的神童都是说轻了。

  这孩子心思太深,她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住。

  她跟系统兑换了一颗丹药,将丹药分成十颗装进小瓷瓶。

  “佑宁,这是娘亲找你楼姨给你研制的,用来补身体的,每月一颗,一定记得吃哦。”

  佑宁将瓷瓶小心翼翼的放进他身侧的小荷包,轻轻拍了拍荷包。

  “娘亲放心,佑宁的记性很好的,一定不会忘。”

  沈清欢这才放心。

  翌日早朝。

  沈清欢早早就到了。

  众臣看着熟悉的背影,相互看了眼,静悄悄的低下头依次进到大殿内站好。

  靖王带着两个妹妹永安公主沈青禾和云韶公主沈静娴进来的时候,看到来的这么早的大皇姐都是一愣。

  两位公主这是第一次上朝,难免小心翼翼一些。

  特别是看着背着手一身气势的沈清欢,更加紧张了。

  可能是感受到了身侧的紧张气氛,沈清欢转身看了眼。

  见到是两位妹妹也来了。

  她轻咳一声就收起了身上的气势。

  沈家这几个公主,除了老三沈怡茹是个傻大胆,其余几个都被养的像只毛茸茸的小兔子。

  一会她还是得收敛些,吓到她们就不好了。

  李德全开口问完话之后,没人回答。

  沈清欢等了会,见身后依然没动静,她挑眉转身。

  “各位大人没事启奏吗?”

  “那好,今日本宫正好有东西想跟各位大人一起探讨。”

  她拿出袖袋中那厚厚一沓的纸。

  昨晚她就将佑宁写的分好类整理成五份。

  “诸位应该都知道本宫在两年前去西北赈灾的时候带回一个孩子。”

  “本宫极其喜爱,就认了他做干儿子。”

  “本宫的儿子今年五岁稚龄,这是他去年回西北的之后做的事。”

  “诸位大人传阅一下吧。”

  一开始文武百官听到是殿下五岁干儿子写的,都没放在心上。

  估计就是那位小公子的字练得好,或者是做了首有些童趣的诗。

  不过五岁的年纪,能做到这些,也算是神童了。

  当他们看到纸上还比较稚嫩的字迹,都微微一笑。

  可当他们看清掩藏在稚嫩的笔迹下所展现出的缜密的计划,一项项贴合实际的百姓生计计划时。

  他们一个个瞪大眼睛,抬起满是不可置信的眼睛扫了眼正似笑非笑看着他们的沈清欢。

  开玩笑的吧?

  这定是殿下府内幕僚所书。

  可是这稚嫩的笔迹,还有上面思索时随手圈起备注的小字,都说明了这是一个刚练字不久的孩童所书!

  难道这几份完整又实用的方案真的是出自一个五岁娃娃之手?

  他们的反应在沈清欢的预料之中。

  靖王和两位公主也觉得甚是惊讶。

  他们也不一定能写的出这样的治理方法。

  特别是靖王,他紧紧握着手中满是字迹的纸。

  他还是太过浅薄了。

  而底下的大臣在最初的一声声惊呼之后就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

  看到自己的打击起到了作用,沈清欢就让人将东西收了回来。

  “诸位,想必心中已经有了考量。”

  “本宫三日后,要看到诸位大人对于今后两年内的计划。”

  她也发觉了,自己一开始手段狠辣的时候,这群老臣还是挺有积极性的。

  但后来还是渐渐回归之前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沈清欢急于往朝堂之上灌注新鲜血液。

  年轻一代的才人辈出或许还能激励一下这浑浊不堪的官场老油子们。

  可沈清欢接下来的一项项政策的颁发直接给了老臣当头一棒。

  让他们觉得独属于世家的资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