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冰魄定神,杂念俱消-《贫道真不想渡劫啊》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彻底沉入远山墨色的轮廓,林间的光线迅速黯淡下来,唯有瀑布轰鸣的水潭边,依旧弥漫着一股灼热的气息和淡淡的硫磺与污秽混合的怪味。李玄真从潭水中站起身,冰冷的水流冲刷着他滚烫的身躯,带来一阵短暂的舒爽,但体内那被地火灵髓反复灼烧后的燥热与刺痛感却并未完全消退,反而像是潜伏的火山,在血肉经脉深处持续不断地散发着令人心烦意乱的灼息。

  他甩了甩头上的水珠,感受着体内奔腾汹涌、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旺盛气血和明显壮大了不少的灵力,嘴角刚咧开一个满意的弧度,眉头却随即皱了起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躁感,如同附骨之疽,伴随着那残留的火毒,在他心头隐隐灼烧。

  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地火灵髓那狂暴炽烈的能量,似乎也引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些同样炽烈而阴暗的情绪。骸骨遗书带来的惊天秘密所带来的愤怒、不甘、以及那逆天改命般的疯狂念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反而在这股外来的火元刺激下,变得愈发清晰、尖锐,像是一根根烧红的针,不断刺戳着他的心神。还有连日来的厮杀、逃亡、大黑重伤带来的担忧与后怕…种种杂念,也都被放大,在脑海中翻腾不休,使得他心浮气躁,难以安宁。

  这种状态,绝非突破金丹应有的心境。结丹需心神澄澈,意志高度集中,容不得半分岔念与焦灼,否则轻则丹品低下,重则灵力暴走,后果不堪设想。

  “妈的…后劲还真大…”李玄真低声咒骂了一句,拖着依旧有些滚烫和疲惫的身体走回水帘洞。洞内,王铁柱已经点燃了一小堆篝火,正在小心翼翼地给大黑更换草药。大黑依旧沉睡,但呼吸平稳有力,庞大的身躯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显然恢复得不错。二哈趴在火堆旁,看到李玄真进来,懒洋洋地摇了摇尾巴。

  王铁柱抬头,看到李玄真泛着不正常红晕的脸色和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躁意,担心地问道:“老大,你没事吧?脸色好像有点…”

  “没事,淬体后的正常反应。”李玄真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目光却落在了自己放在角落行囊旁的那块幽蓝色矿石上。

  冰魄石。

  婴儿拳头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纯净的幽蓝色,仿佛凝结了万载寒冰的精髓。即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感受到其散发出的那股森然寒意,与洞内篝火的温暖和地火灵髓残留的燥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玄真走过去,将这块冰冷的石头捡了起来。入手瞬间,一股透彻心扉的凉意便顺着手臂迅速蔓延开来,竟让他体内那蠢蠢欲动的燥热和火毒都为之一滞,精神也为之一振。

  “希望你真有点用…”他喃喃自语,握着冰魄石,走到洞内另一处相对干燥僻静的角落,盘膝坐了下来。他没有立刻开始运功,只是将冰魄石置于掌心,默默感受着那股纯净的寒意在掌心流转,一点点驱散着身体的灼热感。

  随着体表温度的下降,他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灵力,小心翼翼地探入冰魄石内部。

  嗡…

  仿佛触动了某个极寒的核心,冰魄石微微一颤,那股森然寒意骤然加剧!不再是仅仅作用于体表,而是化作一缕缕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寒雾,如同拥有灵性般,主动顺着他的掌心劳宫穴,钻入经脉之中!

  “嘶——”李玄真猛地一个激灵,这感觉与地火灵髓的灼烧截然相反,却同样强烈!极致的冰冷瞬间席卷了他的手臂经脉,甚至让他产生了经脉即将被冻裂的错觉!但这股寒流并未带来破坏,它所过之处,那肆虐的火毒如同遇到了克星,迅速被中和、平息,经脉中那种灼痛的胀满感飞快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形容的、通透的清凉与舒适。

  更奇妙的是,这股寒意并不仅仅作用于肉身。它仿佛能直接渗透进识海,抚平那躁动不安的神魂。

  脑海中那些翻腾不休的杂念——对“飞升骗局”的愤怒与恐惧,对前路的迷茫与决绝,对过往厮杀的血腥记忆,对大黑伤势的担忧…在这股纯净冰寒的意蕴冲刷下,竟如同被清水洗涤的墨迹,缓缓沉淀、淡化…

  并非消失,而是被强制性地安抚、镇定了下来。

  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冷静。那些激烈的情感依旧存在,却不再能轻易左右他的心神。他就如同一个突然站到了极高处的旁观者,冷静地审视着自身的一切情绪与念头,洞察其根源,却不再被其裹挟。

  心灵逐渐沉静,宛如狂风暴雨过后,波澜不兴的深邃湖面,映照着朗朗星空,通透而空灵。外界瀑布的轰鸣声似乎也渐渐远去,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为一种恒定而无关紧要的背景音。

  他下意识地运转起《混元功》,功法依旧磅礴,但此刻却少了几分以往的躁进与掠夺性,多了一种中正平和的、润物无声的韵味。体内原本因能量驳杂而略显躁动的灵力,在冰魄石寒意的调和下,也变得异常温顺听话,循着经脉缓缓流淌,进行着周天循环,每运转一圈,似乎就变得更加精纯凝练一分。

  地火灵髓残留的炽烈能量,与冰魄石的极致寒意,这两种属性截然相反、本该互相冲突的能量,此刻在他的体内,在《混元功》那海纳百川的特性的调和下,竟然达成了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冰与火并非简单的抵消,而是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存与转化,仿佛在他的经脉中构建出了一个微缩的天地循环,进一步锤炼着灵力的品质,使其在纯粹之中,又隐隐多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韧性包容。

  在这种极致的冷静与空明状态中,李玄真对于自身、对于功法的理解,也在悄然加深。许多以往修炼时模糊不清的关窍,此刻都豁然开朗。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丹田内那愈发稠厚的液态灵力漩涡,以及漩涡中心,那一点若隐若现、亟待凝聚的金丹雏形所需要的最终条件——一颗剔透无瑕、不为外物所动的澄澈道心。

  时间在绝对的静谧中流逝。当李玄真再次睁开双眼时,洞外已是深夜。篝火不知何时已经熄灭,只有清冷的月光透过水帘,在洞内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他眼中的躁意和红晕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潭般的沉静与锐利。体内火毒尽去,杂念俱消,灵力圆转如意,精神状态调整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他低头看向掌心,那块冰魄石表面的幽蓝色光芒似乎黯淡了少许,但依旧散发着丝丝寒意。

  “好东西…”李玄真轻轻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一团白雾,“肉身已固,心神已静…是时候了。”

  他将冰魄石小心收好,目光扫过依旧在沉睡休养的大黑、靠在岩壁边打盹的王铁柱和蜷缩成一团的二哈,最后望向水帘之外那片被月光笼罩的、未知而危险的森林,眼神平静却坚定。

  金丹大道,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