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的车驾,与梁王府的浮夸、东宫的萧索截然不同。它停在那里,便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静默,却充满了力量感。
陆羽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座规制宏伟的府邸,门前两座巨大的石狮子,在夕阳的余晖下,被镀上了一层暗沉的金色,显得威严而深不可测。
“帝师大人,王爷已在书房等候多时。”那管家躬身引路,态度恭谨,却又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疏离。
一路行来,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仆从往来,井然有序,却又人人屏息静气,不敢高声。这里没有武三思府上的喧嚣与酒气,反而透着一股子文雅之下的森然。
书房内,檀香袅袅。
魏王武承嗣换下了一身华服,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宽袖常服,正临窗而立,负手看着窗外一丛修竹。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仿佛一个正在等候老友的儒雅士人。
“陆帝师,请坐。”他伸手示意,姿态从容。
陆羽行了一礼,坦然落座。他知道,今夜这场所谓的“一见如故”,实则是一场鸿门宴,桌上没有刀斧手,言语间却可能招招致命。
“今日在洛水之滨,本王见帝师风采,心中甚是钦佩。”武承嗣亲自为陆羽斟上一杯茶,茶香清冽,“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识与才学,难怪能得陛下青睐。”
“魏王殿下谬赞了。”陆羽接过茶杯,“下官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武承嗣笑了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看不出喜怒:“分内之事?呵呵,陆帝师这个‘分内’,可比旁人的‘分外’,要精彩得多。天津桥上,一己之力,扭转舆论,既惩了酷吏,又为陛下收拢了民心,高明。”
他这是在点明,他看穿了陆羽那日的全部操作。
陆羽神色不变,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下官只是觉得,大周的颜面,陛下的威仪,不该被一些宵小之辈所玷污。至于民心,那是陛下仁德所致,与下官无关。”
他将一切功劳都推给了武则天,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武承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敲在人的心上。
“陆帝师是个聪明人,本王也就不绕弯子了。”他终于收起了那副温和的面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今日在宴上,故意挑起三思那件袍子的话头,所为何事?”
来了,正题来了。
陆羽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歉疚:“殿下明鉴!下官今日之举,实乃无心之失!下官初入朝堂,对许多规矩礼制尚不熟悉,只觉那‘霞光紫’颜色好看,便多嘴问了一句,万万没想到竟会触犯礼制,险些连累了梁王殿下。下官心中,实在是惶恐不安。”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着那副俊朗儒雅的面容上流露出的“懊悔”,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官员,说错话后的真情流露。
武承嗣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破绽。
然而陆羽的表情管理早已是大师级别。
武承嗣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无心之失?呵呵,一个无心之失,就让三思当众下不来台。陆帝师这‘无心’二字,用得可真是精妙。”
“殿下说笑了。”陆羽苦笑道,“下官回来的路上,越想越后怕。梁王殿下乃是陛下的至亲,今日因我一言受窘,若是在陛下面前告我一状,下官这顶乌纱帽,怕是戴不稳了。”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自己想要的方向。
“说起来,下官近日整理内廷宗卷,看到一些关于‘四海通’钱庄的弹劾奏本,心中也是颇为梁王殿下担忧。”陆羽皱起眉头,一副真心实意为武三思操心的模样,“梁王殿下性情爽直,不拘小节,可这钱庄之事,牵连甚广。尤其是那桩强行吞并‘紫云坊’的案子,御史台那边,言辞激烈,都说他这是与民争利,坏了我武氏一族的清誉啊!”
他刻意加重了“我武氏一族”这几个字。
武承嗣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陆羽仿佛没有察觉,继续自顾自地“担忧”道:“下官人微言轻,不敢多言。可魏王殿下您是武氏的宗长,德高望重。梁王殿下这般行事,长此以往,怕是会影响到陛下的大计。陛下欲开创万世基业,最重法度与民心。若是我武家子弟自己就带头破坏法度,欺压百姓,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我们武家?”
这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字字句句,都是站在武则天和整个武氏家族的立场上。
他将武三思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危害整个家族利益,甚至动摇武则天统治根基的高度。
这顶帽子,扣得不可谓不大。
更阴险的是,他这番话,是说给武承嗣听的。
言下之意,你武承嗣作为武家长兄,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武三思这个蠢货,把整个家族都拖下水吗?你难道就不想做点什么,来维护家族的“清誉”,来为陛下“分忧”吗?
武承嗣何等人物,立刻就听懂了陆羽的弦外之音。
他看着陆羽,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他不是一柄只知劈砍的利刃,而是一把能于无声处割断敌人喉咙的手术刀。
他今日挑拨自己和武三思,根本不是为了站队,而是为了借自己的手,去对付武三思!
“陆帝师,真是为我武家,操碎了心啊。”武承嗣的语气幽幽,听不出是褒是贬。
“为陛下分忧,为殿下分忧,是下官的本分。”陆羽微微躬身,姿态谦卑到了极点,“下官只是觉得,紫云坊那‘霞光紫’的秘方,固然珍贵,但若因此惹得民怨沸腾,甚至让魏王殿下与梁王殿下之间生了嫌隙,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毕竟,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如今朝中李氏旧臣尚在,若让他们看了笑话,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这句话,更是诛心。
他不仅挑明了武承死也想要“霞光紫”的事实,还用“兄弟阋墙”来刺激他,最后更搬出“李氏旧臣”这个共同的敌人,将武承嗣推到了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境地。
要么,你为了所谓的兄弟情谊,容忍武三思这个蠢货继续败坏家风,让敌人看笑话。
要么,你就拿出长兄的威严,清理门户,既能除了眼中钉,又能落得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还能顺理成章地把“紫云坊”拿到手。
这道选择题,对武承嗣来说,答案简直不要太明显。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那檀香的青烟,袅袅升起,盘旋,散去。
许久,武承嗣才缓缓开口,他看着窗外那片在夜色中愈发挺拔的修竹,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帝师说得对。”
“有些竹子,长得歪了,遮了光,是该修剪修剪了。”
“否则,坏了这一整片竹林的景致不说,若是遇到大风,第一个折断的,也是它。”
陆羽知道,鱼儿已经死死咬住了钩。
他站起身,对着武承嗣深深一揖:“殿下深明大义,下官佩服。夜色已深,下官就不多打扰了。”
武承嗣没有再留他,只是点了点头,亲自将他送到了书房门口。
当陆羽的背影即将消失在长廊尽头时,武承嗣的声音再次从背后传来。
“陆帝师,这茶,不错。下次若得了好茶,本王再请你来品。”
陆羽脚步未停,只是微微扬了扬手,算是回应。
走出魏王府的大门,坐上那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陆羽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与这种笑面虎交锋,比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厮杀还要耗费心神。
他闭上眼,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你成功挑动了“武承嗣”与“武三思”之间的矛盾,为连锁投资任务“公主的荆棘”创造了关键突破口!】
【武承嗣对你的情感状态发生改变:【审视(黄)】已转变为【利用(灰)】、【忌惮(深蓝)】!】
【叮!由于你的操作极为精妙,成功将个人意图隐藏于“公忠”之下,触发特殊奖励:技能【言语之刃】(初级)!】
【言语之刃:你的话语将更具煽动性与迷惑性,能够更精准地击中目标的心理弱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被你引导。】
陆羽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利用?忌惮?
很好。被人利用,说明自己还有价值。被人忌惮,说明自己已经有了威胁。
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身后那座在夜色中如同巨兽般匍匐的魏王府,眼神锐利如刀。
武承嗣,希望你这把刀,够快,够狠。
可别让我失望啊。
马车缓缓启动,拐过一个街角,陆羽的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道黑影,从魏王府的侧门悄然闪出,鬼鬼祟祟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那人去的方向,似乎是……御史台。
陆羽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座规制宏伟的府邸,门前两座巨大的石狮子,在夕阳的余晖下,被镀上了一层暗沉的金色,显得威严而深不可测。
“帝师大人,王爷已在书房等候多时。”那管家躬身引路,态度恭谨,却又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疏离。
一路行来,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仆从往来,井然有序,却又人人屏息静气,不敢高声。这里没有武三思府上的喧嚣与酒气,反而透着一股子文雅之下的森然。
书房内,檀香袅袅。
魏王武承嗣换下了一身华服,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宽袖常服,正临窗而立,负手看着窗外一丛修竹。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脸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仿佛一个正在等候老友的儒雅士人。
“陆帝师,请坐。”他伸手示意,姿态从容。
陆羽行了一礼,坦然落座。他知道,今夜这场所谓的“一见如故”,实则是一场鸿门宴,桌上没有刀斧手,言语间却可能招招致命。
“今日在洛水之滨,本王见帝师风采,心中甚是钦佩。”武承嗣亲自为陆羽斟上一杯茶,茶香清冽,“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识与才学,难怪能得陛下青睐。”
“魏王殿下谬赞了。”陆羽接过茶杯,“下官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武承嗣笑了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看不出喜怒:“分内之事?呵呵,陆帝师这个‘分内’,可比旁人的‘分外’,要精彩得多。天津桥上,一己之力,扭转舆论,既惩了酷吏,又为陛下收拢了民心,高明。”
他这是在点明,他看穿了陆羽那日的全部操作。
陆羽神色不变,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下官只是觉得,大周的颜面,陛下的威仪,不该被一些宵小之辈所玷污。至于民心,那是陛下仁德所致,与下官无关。”
他将一切功劳都推给了武则天,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武承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敲在人的心上。
“陆帝师是个聪明人,本王也就不绕弯子了。”他终于收起了那副温和的面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今日在宴上,故意挑起三思那件袍子的话头,所为何事?”
来了,正题来了。
陆羽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歉疚:“殿下明鉴!下官今日之举,实乃无心之失!下官初入朝堂,对许多规矩礼制尚不熟悉,只觉那‘霞光紫’颜色好看,便多嘴问了一句,万万没想到竟会触犯礼制,险些连累了梁王殿下。下官心中,实在是惶恐不安。”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配合着那副俊朗儒雅的面容上流露出的“懊悔”,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官员,说错话后的真情流露。
武承嗣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破绽。
然而陆羽的表情管理早已是大师级别。
武承嗣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无心之失?呵呵,一个无心之失,就让三思当众下不来台。陆帝师这‘无心’二字,用得可真是精妙。”
“殿下说笑了。”陆羽苦笑道,“下官回来的路上,越想越后怕。梁王殿下乃是陛下的至亲,今日因我一言受窘,若是在陛下面前告我一状,下官这顶乌纱帽,怕是戴不稳了。”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自己想要的方向。
“说起来,下官近日整理内廷宗卷,看到一些关于‘四海通’钱庄的弹劾奏本,心中也是颇为梁王殿下担忧。”陆羽皱起眉头,一副真心实意为武三思操心的模样,“梁王殿下性情爽直,不拘小节,可这钱庄之事,牵连甚广。尤其是那桩强行吞并‘紫云坊’的案子,御史台那边,言辞激烈,都说他这是与民争利,坏了我武氏一族的清誉啊!”
他刻意加重了“我武氏一族”这几个字。
武承嗣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陆羽仿佛没有察觉,继续自顾自地“担忧”道:“下官人微言轻,不敢多言。可魏王殿下您是武氏的宗长,德高望重。梁王殿下这般行事,长此以往,怕是会影响到陛下的大计。陛下欲开创万世基业,最重法度与民心。若是我武家子弟自己就带头破坏法度,欺压百姓,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我们武家?”
这一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字字句句,都是站在武则天和整个武氏家族的立场上。
他将武三思的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危害整个家族利益,甚至动摇武则天统治根基的高度。
这顶帽子,扣得不可谓不大。
更阴险的是,他这番话,是说给武承嗣听的。
言下之意,你武承嗣作为武家长兄,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武三思这个蠢货,把整个家族都拖下水吗?你难道就不想做点什么,来维护家族的“清誉”,来为陛下“分忧”吗?
武承嗣何等人物,立刻就听懂了陆羽的弦外之音。
他看着陆羽,眼神变得复杂起来。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他不是一柄只知劈砍的利刃,而是一把能于无声处割断敌人喉咙的手术刀。
他今日挑拨自己和武三思,根本不是为了站队,而是为了借自己的手,去对付武三思!
“陆帝师,真是为我武家,操碎了心啊。”武承嗣的语气幽幽,听不出是褒是贬。
“为陛下分忧,为殿下分忧,是下官的本分。”陆羽微微躬身,姿态谦卑到了极点,“下官只是觉得,紫云坊那‘霞光紫’的秘方,固然珍贵,但若因此惹得民怨沸腾,甚至让魏王殿下与梁王殿下之间生了嫌隙,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毕竟,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如今朝中李氏旧臣尚在,若让他们看了笑话,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这句话,更是诛心。
他不仅挑明了武承死也想要“霞光紫”的事实,还用“兄弟阋墙”来刺激他,最后更搬出“李氏旧臣”这个共同的敌人,将武承嗣推到了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境地。
要么,你为了所谓的兄弟情谊,容忍武三思这个蠢货继续败坏家风,让敌人看笑话。
要么,你就拿出长兄的威严,清理门户,既能除了眼中钉,又能落得个“大义灭亲”的好名声,还能顺理成章地把“紫云坊”拿到手。
这道选择题,对武承嗣来说,答案简直不要太明显。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那檀香的青烟,袅袅升起,盘旋,散去。
许久,武承嗣才缓缓开口,他看着窗外那片在夜色中愈发挺拔的修竹,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帝师说得对。”
“有些竹子,长得歪了,遮了光,是该修剪修剪了。”
“否则,坏了这一整片竹林的景致不说,若是遇到大风,第一个折断的,也是它。”
陆羽知道,鱼儿已经死死咬住了钩。
他站起身,对着武承嗣深深一揖:“殿下深明大义,下官佩服。夜色已深,下官就不多打扰了。”
武承嗣没有再留他,只是点了点头,亲自将他送到了书房门口。
当陆羽的背影即将消失在长廊尽头时,武承嗣的声音再次从背后传来。
“陆帝师,这茶,不错。下次若得了好茶,本王再请你来品。”
陆羽脚步未停,只是微微扬了扬手,算是回应。
走出魏王府的大门,坐上那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陆羽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与这种笑面虎交锋,比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厮杀还要耗费心神。
他闭上眼,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你成功挑动了“武承嗣”与“武三思”之间的矛盾,为连锁投资任务“公主的荆棘”创造了关键突破口!】
【武承嗣对你的情感状态发生改变:【审视(黄)】已转变为【利用(灰)】、【忌惮(深蓝)】!】
【叮!由于你的操作极为精妙,成功将个人意图隐藏于“公忠”之下,触发特殊奖励:技能【言语之刃】(初级)!】
【言语之刃:你的话语将更具煽动性与迷惑性,能够更精准地击中目标的心理弱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被你引导。】
陆羽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利用?忌惮?
很好。被人利用,说明自己还有价值。被人忌惮,说明自己已经有了威胁。
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身后那座在夜色中如同巨兽般匍匐的魏王府,眼神锐利如刀。
武承嗣,希望你这把刀,够快,够狠。
可别让我失望啊。
马车缓缓启动,拐过一个街角,陆羽的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道黑影,从魏王府的侧门悄然闪出,鬼鬼祟祟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那人去的方向,似乎是……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