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青山书院的规矩-《弃尸乱葬岗?不慌!老太捡她回家》

  “大姐,你是怎么教孩子的啊?怎么你家闺女性子就大大方方的,我家容容就完全不像我!”

  “你家容容也很好啊!文静内敛,安安静静的,更像淑女。

  你是不知道哦,我家宝珠跟只皮猴儿似的,根本坐不下来!

  不说旁的,就昨儿晚上,你猜怎么着?

  我原本是想喊她起夜,结果眼睛一睁,嘿,我闺女咋不见了?”

  “然后呢?然后呢?孩子掉地上了?”

  “不不不!她竟然偷偷钻竹筐底下,跟两只小猪崽睡一起了!

  害得我跟她爹吓个半死,还以为一觉睡醒闺女不见了!”

  “哈哈哈哈…”

  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宝珠见状也跟着笑,就是不知道在笑什么?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到了青山书院山脚下。

  青山书院就在青山县主街道的另一侧,与进城位置刚好相反。

  本以为青山书院在山腰处,他们一行人得先爬山,没想到就连山脚下的位置都在青山书院的范围内。

  整个书院被围在里头,外围是青山书院的私产,有农田与庄子。

  附近的农田被规划成了错落有致的梯田。

  所有的农田由学子亲自耕种。

  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在青山书院里是不存在的。

  在这里,无论是寒门学子,亦或是世家子弟,都必须要扛起锄头下地干活。

  只有体验到了百姓的不易,将来才能更好地为民谋福祉,为老百姓办实事。

  老两口听了从英讲述的这些事情,双双惊得瞠目结舌。

  “这书还能这样读啊?”

  在他们从前的观念里,谁家要是能出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那是恨不得当祖宗供起来的存在。

  下地干活?

  根本不存在的!

  一家人恨不得将对方的一应事宜大包大揽,连对方给自己倒杯水,一家人恐怕都怕他累着!

  “可不光是要下地干活儿,他们每天必须要早起晨练,绕山跑。

  课余时间会组织学子们学习骑射、打猎、武术等项目。

  书院也会组织学子游学,亲自走到群众中去,亲自去感受人间疾苦。”

  “乖乖~不愧是青山书院啊!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了脑袋想进来呢?”

  要知道青山书院的选拔是很严格的。

  除非是由州府推荐,其他学子想入学,都是要经过层层选拔才能入学。

  光会读书可不行!

  林继海叔侄三人,外加张扬,那完全就是借了府衙的东风。

  老两口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孟礼才好了!

  越是了解青山书院,就越是知道自家欠下的人情有多大?

  他们没再说什么,而是默默跟着从家母女,走到一处角门处。

  从英先将自己的户籍给门房看过,随即报上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的身份信息,又拿了一份纸张开始书写。

  老两口完全不知所措。

  好在张玉莹识字,并且听懂了这些,也学着从英的做法与门房沟通。

  那张纸原来是入院登记表啊!

  需要填上他们几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离去的时间。

  进书院时,他们还需要将自己的户籍抵押在门房处。

  确认一切无误后,他们一行人才被放行了。

  进了书院后,立刻有小厮打扮的人给她们引路,他们自己是不可以乱走动的。

  以防他们误打误撞走错了地方,影响了书院学子们的学习。

  宝珠也不乱跑乱走了,乖乖任由她爹抱着,眼睛一直一眨不眨地四处打量着。

  山下往山上全都是青石阶。

  共计九百九十九阶台阶。

  一行人走到山上都有些气喘吁吁的。

  腿肚子都开始打颤了。

  除了宝珠。

  她在林老头刚爬了没几阶就闹着要自己走了。

  随即一个人在前头跑得飞快,边跑边停下来等几人。

  等爬到山腰处时,除了她,都已经气喘吁吁。

  带路的小厮因为常年走,看上去稍微好一些,但也有些微喘。

  “爹、娘、张姐姐,你们好慢呀!”

  “宝珠快过来,别乱走了,待会儿跑迷路了,爹娘可就找不到你了!”

  “哦~”

  她乖乖走到赵珺身边,将自己的小手塞到了她娘的手心里。

  小厮不免多看了宝珠两眼。

  他将人带到了一处僻静的院子里,里头有不少凉亭跟石凳。

  小桥流水。

  凉亭错落在人工建造的湖上,一座接着一座。

  每一座凉亭上皆用轻纱遮蔽。

  微风拂过,轻纱摇曳。

  如梦如幻。

  “几位先在此处稍作休息,一刻钟后书院便到了休息时间,我们会派人去向你们的家人通传,引他们来与你们见面。”

  “好的,麻烦小兄弟了。”

  从英给了他二十文钱的领路钱,赵珺见状也赶紧掏了钱。

  小厮拿了钱谢过便离开了。

  没多会儿,就有两名侍女打扮的人端了茶过来。

  “刚刚那二十文是茶钱?”赵珺问。

  “是也不是!”从英道。

  “从英妹子,你给我讲讲呗!万一下次我再来看孩子,你们又不在,我们却啥也不知道……”

  “这茶可上可不上,但咱给了那带路小哥辛苦钱,人家心里熨帖,给咱口热水喝费不了多少功夫!”

  而且二十文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却能给这些人一个好印象。

  给多了他们也不会收。

  从英第一次来的时候,直接出手就是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差点儿没将带路的小哥吓死!

  收点辛苦钱可以,但绝不可借此机会发横财。

  这是书院的规矩!

  这些人能在青山书院里当差,那月例银子肯定是少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能优先入书院念书。

  但若是犯了错,他们的子孙后代,书院将终身不收!

  青山书院不收的学生,基本上这辈子与仕途无缘了。

  谁会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而耽误了子孙后代的前途?

  二十文钱刚刚好,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

  刚好够个辛苦钱。

  书院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这本就是一份苦差事。

  大多数人家来给学子送东西,那都是要他们直接担上来的。

  明码标价,就是二十文一趟。

  赵珺懂了。

  “谢谢从英妹子,今儿要不是跟你们一起,我们怕是连进都进不了了!”

  “小事一桩,不用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