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散后收拾妥当,夜色已漫过院角的老槐树。大伯、二柱和爷爷奶奶他们陆续告辞,林逍家的堂屋只留下自家人,桌上还温着一壶茶水,残留的菜香混着茶香在屋里萦绕。林母把沈歌拉到身边坐下,晓梅挨着沈歌,林父坐在对面的板凳上,手里捏着旱烟袋却没点燃,目光都落在林母身上。
“沈歌啊,”林母的手裹着沈歌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人心里发暖,“咱们家是庄户人家,祖祖辈辈靠种地打猎过活,没有那些世家大族传下来的玉镯金簪当传家宝。”她顿了顿,眼角扫过西厢房的方向——那里有个上锁的樟木柜,林逍藏着早年跑山时意外所得的,这些宝贝沈歌跟着打理家事时早已知晓,林逍也曾特意让她帮忙擦拭过樟木柜的灰尘。
沈歌连忙摆手:“妈,我不在乎这些,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火,比啥传家宝都金贵。”林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从衣兜里摸出个蓝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个红皮存折,封面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这是逍儿去年给我的,里面有三万块钱,是他跑山、办养殖场攒下的家底。”林母把存折往沈歌手里塞,“虽然只是订了婚没办婚礼,但在我和你爸眼里,你早就是咱家的亲闺女、好儿媳妇了。”
沈歌吓得连忙往后缩手,眼眶瞬间红了:“妈,这可不行!这么多钱,我不能要。再说我还没正式过门,哪能掌家管钱啊。”林父在一旁开口了,声音沉稳:“沈歌,你妈说得对。你和逍儿一起打理养殖场,家里的事也多亏你上心,这钱交给你,我们放心。”
林逍坐在沈歌旁边,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拿着吧,我妈的脾气你知道,认定的事不会改。以后咱家的日子还得靠你我一起撑着,钱放你那我也安心。”晓梅晃着沈歌的胳膊,脆生生地说:“嫂子,你就收下吧,你管着家里的钱天经地义。”
林母见沈歌还在犹豫,把存折塞进她手里,按住她的手不让她推回来:“傻孩子,这钱不是给你的私房钱,是给咱们全家的念想。我和你爸年纪大了,你爸在林场当门卫,每个月有三十五块工资,够我们俩吃喝了,平时你哥还总给我们塞零花钱,根本用不上这存折里的钱。以后养殖场要扩大规模,你们俩结婚要办事,哪样不用钱?这钱放你那,比放我们手里管用。”
话说到这份上,沈歌再也推辞不得。她紧紧攥着那本还带着林母体温的存折,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滴在蓝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爸,妈,我……我一定好好管着这钱,和林逍一起好好过日子,孝敬你们。”她哽咽着说,深深鞠了一躬。林母连忙把她扶起来,用袖口帮她擦眼泪:“好孩子,别哭了,以后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那晚的堂屋灯火通明,一家人聊到后半夜才散。林逍送沈歌回家时,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以后家里的事,多劳你费心了。”林逍握住沈歌的手,她掌心还攥着那本存折,微微发烫。沈歌摇摇头:“我们一起努力。对了,养殖场的狍子最近有几只母的要下崽了,明天我得去看看。”林逍点头:“我明天先去还借的桌椅,下午回来陪你去养殖场。”
第二天天刚亮,林逍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虎子扛着两根扁担站在院门口,扁担上挂着绳子和垫布:“林逍,我娘说还桌椅得趁早,免得人家等着用。”林逍笑着应了一声,快速洗漱完毕,母亲已经把早饭摆上桌:玉米粥、咸菜疙瘩,还有几个白面馒头。“路上慢点,跟人家说声谢谢,要是有破损的,记得跟人家说我们修好了再还。”林母一边给两人装馒头一边叮嘱。
两人先去了村东头的张大爷家。张大爷家借了两张八仙桌,还有四条长凳。看到林逍和虎子来还东西,张大爷连忙迎出来:“不急着还啊,我家也用不上。”林逍把桌子放在院子里,用抹布擦了擦桌面:“张大爷,谢谢您了,耽误您家这么多天。”虎子则把长凳摆好,仔细检查有没有磕碰。张大爷摆摆手:“都是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昨天的喜宴办得真地道,那小鸡炖蘑菇,香得我家孙子直喊还想吃。”
从张大爷家出来,两人又去了村西的李婶家。李婶家借了三张桌子,还特意给桌子包了布套,怕被蹭脏。林逍把布套取下来,叠得整整齐齐递过去:“李婶,布套洗干净了,谢谢您想得这么周到。”李婶笑着接过布套:“沈歌那孩子懂事,你们俩以后好好过日子。对了,我家姑娘说昨天的凉拌柳蒿芽好吃,下次采了能不能给我家留点?”林逍连忙答应:“没问题,下次上山采了给您送过来。”
两人挨家挨户地还,每到一家都要寒暄几句,感谢人家的帮忙。有户人家的长凳腿有点松动,林逍特意记下来,说回去修好了再送过来。虎子力气大,扛着桌子健步如飞,林逍则提着长凳,跟在后面和乡亲们聊天。太阳升到头顶时,十五张桌子和三十多条长凳终于都还完了,两人的额头上都渗着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回到家时,沈歌已经从养殖场回来了,正和母亲在厨房做饭。看到两人回来,沈歌连忙递过毛巾:“快擦擦汗,饭马上就好了。”林母端出一盆凉好的绿豆汤:“先喝点绿豆汤解解暑,今天天热。”林逍和虎子各喝了一碗,绿豆汤甜丝丝的,瞬间驱散了满身的热气。虎子抹了抹嘴:“婶子熬的绿豆汤就是好喝,比我娘熬的甜。”林母笑着说:“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午饭很简单,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昨晚剩下的炖野猪肉。吃饭时,林逍说下午要去雁窝岛湖边溜达,虎子刚要应声,就见院门口虎子小心翼翼地扶着郑云走进来,郑云小腹微微隆起,手里还提着个竹篮。“婶子,沈歌嫂子,我们来了。”郑云笑着开口,虎子连忙接过她手里的竹篮,嗔怪道:“跟你说别提东西,偏不听,累着咋办。”郑云拍了下他的手:“就这点东西不沉,我娘让我给婶子送点腌黄瓜,听说你们要去湖边,我也想透透气,正好看看养殖场的狍子——这阵子在家歇着,心里总惦记着。”林母连忙起身扶郑云坐下:“快坐快坐,怀着孕可不能累着。你可是咱们养殖场的技术骨干,狍子养殖全靠你指导,这阵子歇着也委屈你了。”虎子挠挠头:“我娘特意交代,让我寸步不离跟着,生怕她磕着碰着。”林逍笑着点头:“正好一起去,湖边风凉,适合散心,虎子你可得把郑云照顾好。”晓梅也拍着手说:“太好了,郑云嫂子也去!”沈歌也笑着说:“我正愁没人帮我看看水草呢,你最懂狍子爱吃啥,正好帮我参谋参谋。”饭后小雅就跟着她娘回了家,临走时还拉着晓梅的手喊“小姨,下次再跟你玩”。
下午一点多,一行人出发了。林逍骑着长江750挎斗摩托,沈歌坐在前面,郑云小心地坐进挎斗里,晓梅挨着她,虎子则骑着自家的自行车跟在旁边,时不时叮嘱:“慢点骑,挎斗里有孕妇呢!”雁窝岛离村子有十多里地,是一片很大的湖泊,湖边长满了芦苇和野草,每年春天都会有大雁来这里筑巢,因此得名雁窝岛。
摩托驶到湖边时,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几个渔民划着小船在湖里捕鱼,远处还有几户人家在湖边洗衣服。虎子先下车,伸手扶着郑云慢慢下来,又从竹篮里拿出小马扎:“快坐下歇会儿,我去铺块布。”说着从包里掏出块粗布铺在草地上,扶郑云坐下。晓梅一看到湖边的野花,就兴奋地跑过去,郑云在一旁笑着叮嘱:“慢点跑,别摔着。”晓梅摘了朵黄色的蒲公英跑回来,递给郑云:“嫂子,你看这个,吹起来可好看了。”郑云刚要伸手,虎子连忙拦住:“别碰,绒毛飘进鼻子里不舒服,我给你吹。”说着接过蒲公英,轻轻一吹,白色的绒毛飘得漫天都是,郑云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逍和虎子则朝着芦苇荡走去。芦苇长得有一人多高,叶子翠绿,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野鸭蛋一般都藏在芦苇丛深处,靠近水边的地方。”林逍一边拨开芦苇一边说,“要轻一点走,别惊到野鸭。”虎子跟在后面,眼睛瞪得圆圆的,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走了没多远,林逍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前面的一堆干草:“你看那是不是?”
虎子顺着林逍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干草堆里露出几个青白色的蛋,上面还有褐色的斑点。“是野鸭蛋!”虎子兴奋地差点叫出声,被林逍连忙捂住嘴。两人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数了数,一共有八个野鸭蛋,个个饱满。“咱们别都拿走,留两个给老鸭子孵崽。”林逍说着,小心翼翼地拿起六个野鸭蛋,放进随身的布兜里。虎子点点头:“还是林逍你想得周到,要是都拿走了,明年就没野鸭蛋了。”
两人继续往芦苇荡深处走,又找到了两个野鸭蛋窝,每个窝里都有五六个蛋。他们每个窝都留了两个蛋,一共收获了十六个野鸭蛋。“够咱们吃两顿了,晚上炒野鸭蛋吃。”虎子掂了掂布兜,开心地说。林逍笑着说:“再找找有没有鱼,咱们抓几条鱼回去,晚上炖鱼汤。”
林逍和虎子则朝着湖边的浅水区走去,郑云坐在小马扎上看着他们,沈歌蹲在旁边和她聊着养殖场的事。“那几只母狍子最近食欲咋样?”郑云问道,沈歌点点头:“挺好的,就是有点挑嘴,我正想问问你,是不是该换点水草品种。”郑云想了想:“可以加点水莎草,之前我留了点种子,下次让虎子给你送来。”这边林逍从竹篮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渔网和水桶,虎子刚要挽裤腿,郑云就喊住:“等会儿!裤腿卷高点,还有,别往深地方去,水里滑!”虎子回头笑:“知道了媳妇,你放心,我就在浅水区,林逍看着我呢。”林逍把渔网展开,蹲在水边,眼睛紧盯着水底。虎子在水里慢慢走动,脚步很轻,生怕惊走鱼群,他手里还拿着根树枝,时不时轻轻拨动水面,把分散的鱼往中间赶,嘴里还不忘回头跟郑云喊:“媳妇,你看这儿鱼多着呢!”
突然,虎子眼睛一亮,对着林逍使了个眼色,然后慢慢朝着左边挪动——那里有一群巴掌大的鲫鱼正聚在水草边觅食。他用树枝轻轻把鱼群往林逍的渔网方向引,嘴里还小声念叨:“往这边来,往这边来。”林逍屏住呼吸,等鱼群大部分进入渔网范围后,猛地把渔网往前一兜,再往上一扬,网底瞬间挂满了扭动的鲫鱼,足足有十来条。“成了!”虎子兴奋地喊道,连忙跑过来帮忙摘鱼,还不忘举着一条鱼跟郑云炫耀:“媳妇,你看这鱼多大!”郑云笑着摆手:“快放进桶里,别摔地上了,小心脚下。”虎子连忙应着,小心翼翼地把鱼放进桶里。
两人换了个水深些但更平坦的地方,这里靠近芦苇根,水色略深,正是大鱼藏身的地方。虎子刚走几步,就感觉脚下碰到个滑溜溜的东西,他连忙喊林逍:“林逍,这边有大家伙!”林逍连忙凑过去,顺着虎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水面下有个黑影一闪而过,看体型得有七八斤重。“是草鱼!”林逍低声说,“咱们得前后夹击,你慢点,别摔了。”郑云在岸边看得心都提起来了,攥着沈歌的手:“他们俩可真敢,这么大的鱼不好抓。”沈歌拍拍她的手:“放心,林逍有分寸,虎子也机灵。”林逍绕到芦苇丛另一边,虎子则在原地不动,慢慢用树枝搅动水面。没过多久,那只大草鱼果然被惊动,朝着林逍的方向游来,林逍瞅准时机,猛地撒网,渔网正好罩住草鱼的身子。草鱼力气极大,在网里拼命挣扎,差点把林逍拽进水里。“虎子快来帮忙!”林逍喊道,虎子连忙冲过去,双手死死按住网底,两人合力才把草鱼拖上岸。虎子刚要喊郑云,就被林逍拉住:“先把鱼放进桶里,别让郑云过来,地上滑。”虎子反应过来,连忙把鱼放进桶里,然后快步走到郑云身边,献宝似的:“媳妇,你看我和林逍抓的大草鱼,晚上给你炖鱼汤补补!”郑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全是汗:“快擦擦,看你累的,下次别抓这么大的了,不安全。”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两人又网到了两条七八斤重的草鱼,还捞了不少老头鱼和船钉子——老头鱼长得圆滚滚的,脑袋大身子小,肚子是淡黄色的;船钉子则细长得像钉子,鳞片闪着银亮的光。“这些小鱼炸着吃最香了!”虎子拎着水桶,里面的鱼挤得满满当当,草鱼在桶里翻着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郑云从竹篮里拿出块干净的布,起身要给虎子擦脸,虎子连忙上前一步:“我自己来,你别动,小心脚下。”说着接过布擦了擦脸,郑云又递过水壶:“喝点水,别中暑了。”虎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笑着说:“听媳妇的,不捞了!再捞桶都装不下了。”两人提着水桶和野鸭蛋,朝着郑云和沈歌的方向走去。
沈歌身边已经割了不少水草,郑云正帮她分类摆放,见两人过来,郑云指着一堆水草说:“这堆水稗草最嫩,狍子最爱吃,那堆有点老,得晒半干再喂。”林逍点点头:“还是你懂行,多亏你了。”晓梅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编好的花环:“舅舅,嫂子,你们看我编的花环好看吗?”晓梅把一个黄色的花环戴在郑云头上:“郑云嫂子,这个给你,祝你和小宝宝都好好的。”又给沈歌递了个紫色的,“沈歌嫂子,这个给你。”郑云摸着头上的花环,眼里满是笑意:“谢谢晓梅,真好看。”虎子凑过来,得意地说:“你看我们捞的鱼,晚上给你炖鱼汤,再炸小鱼干,都是你爱吃的。”郑云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也不怕撑着,鱼汤少放点盐,对宝宝好。”嘴上这么说,却还是让虎子把水桶放在阴凉处,小心别洒出来。
几人坐在湖边的草地上休息,沈歌把割好的水草捆成捆,林逍则把鱼和野鸭蛋分开放好。晓梅躺在郑云身边,轻轻摸着她的肚子:“小宝宝,你要乖乖的哦。”郑云温柔地摸着晓梅的头,虎子则从竹篮里拿出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先给郑云递了个馒头:“慢点吃,我给你掰小点。”又给其他人分了馒头,林逍咬了一口馒头说:“还是郑云想得周到,知道带干粮,不然这会儿该饿了。”虎子得意地说:“那是,我媳妇最细心了!”郑云笑着补充:“狍子要是吃不完新鲜水草,也可以晒成干草,冬天掺点精饲料喂,能省不少钱。”林逍点点头:“记下了,等回去就按你说的办。”
“等秋天的时候,这里的芦苇就变黄了,一片金黄,更好看。”林逍说道,“到时候咱们再来,还能捡芦苇叶包粽子。”晓梅坐起来:“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吃粽子了。”郑云笑着说:“那咱们秋天就来,我教你们包肉粽,味道可香了。”沈歌也跟着点头:“我学包甜粽,到时候让大家都尝尝。”
休息了半个时辰,太阳渐渐西斜,几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虎子先把郑云扶上挎斗,又把小马扎放进去让她垫着腰,叮嘱道:“坐好扶稳,我跟着摩托走。”林逍把水草捆在摩托后面,水桶放在挎斗外侧,野鸭蛋则小心翼翼地放在沈歌怀里;虎子把渔网叠好放进竹篮,又把晓梅摘的野花用草绳捆好,插在挎斗的缝隙里,五颜六色的格外好看。“今天收获真不小,晚上有口福了。”虎子推着自行车跟在摩托旁边,时不时看看挎斗里的郑云,生怕她不舒服。晓梅则坐在郑云身边,小声跟她聊着天。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林逍放慢了车速,沈歌坐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郑云;虎子骑着自行车跟在旁边,嘴里哼着小调,郑云靠在挎斗边,脸上满是笑意。路上遇到了几个乡亲,看到他们的收获,都笑着打招呼:“林逍,虎子,收获不少啊!郑云怀着孕还出来散心呢?”虎子笑着回应:“是啊,湖边风凉,带她出来透透气,晚上来家里喝鱼汤!”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擦黑了。林母看到几人回来,连忙迎上来,先扶郑云下车:“可算回来了,怀着孕可不能在外头待太久。”看到水桶里的鱼和布兜里的野鸭蛋,林母眼睛一亮:“这么多鱼和野鸭蛋,晚上给郑云炖个鲫鱼汤补补。”沈歌把水草扛进养殖场,郑云也跟着过去,指点着沈歌把嫩的水稗草挑出来,剩下的摊开晾晒。“母狍子临产前得多喂点新鲜的,营养跟上了,崽才健康。”郑云一边说一边小心地帮着整理,虎子在旁边寸步不离地跟着,生怕她累着。
晚饭格外丰盛。林母炒了一盘野鸭蛋,金黄的蛋液里裹着葱花,香气扑鼻;特意用最大的一条草鱼炖了鲫鱼汤,汤色奶白,放了些豆腐和姜片,少盐少油,刚炖好就给郑云盛了一碗;郑云则指导着林母把老头鱼和船钉子处理干净,裹上一层面糊,放进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撒上椒盐,刚端上桌就被晓梅抓了好几条;还有下午剩下的炖野猪肉,加热后味道更浓郁了。虎子一边给郑云挑鱼刺一边说:“媳妇,快尝尝这鱼汤,特意给你炖的,少盐的。”郑云喝了一口,点点头:“真鲜,妈炖得真好。”又给虎子夹了块炸鱼:“你也吃,别光给我夹。”林母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对林父说:“虎子和郑云真是般配,小两口日子过得热乎,郑云怀着孕还惦记着养殖场,真是个好姑娘。”
吃饭时,林逍把今天在雁窝岛抓鱼、割水草的事说了一遍,重点夸了郑云指导分类水草的事:“要不是郑云,我和沈歌都不知道哪些水草嫩,哪些适合晒干草,她真是咱们养殖场的功臣。”林父点点头:“郑云这孩子心细,懂技术,以后养殖场扩大规模,还得靠她多指导。”林母则给郑云夹了块豆腐:“郑云,今天累坏了,多吃点,好好补补身子,养殖场的事别太操心,有沈歌和逍儿呢。”郑云笑着接过:“谢谢婶子,我心里有数,不会累着的。”
晚饭后,虎子小心地扶着郑云告辞回家了。临走时郑云还跟沈歌说:“明天我让虎子把水莎草种子给你送来,母狍子临产前可以加点进去,补充营养。有啥不懂的随时叫虎子来问我。”沈歌笑着答应:“好啊,你快回去歇着,别再操心养殖场的事了。”林逍和沈歌一起去养殖场查看狍子,母狍子都安静地卧在棚屋里,吃着挑出来的嫩水草,看起来很满足。“郑云说的对,这些嫩水草确实受欢迎,明天就按她的方法晒些干草。”沈歌摸着一只母狍子的头,轻声说道。林逍点点头:“等乡亲们来学养殖,也得让郑云给大家讲讲水草搭配的学问,她讲的比我专业多了。”
两人从养殖场回来时,晓梅已经睡了。林母正坐在院子里缝衣服,看到两人回来,笑着说:“沈歌,今天那本存折,你放好了吗?”沈歌点点头:“放好了,我锁在我家的木柜里了,还垫了防潮的油纸。”林母满意地笑了:“放好就好,以后家里的事,你们俩多商量着来。”
林父把林逍叫到身边,递给她一支烟:“逍儿,你现在也订婚了,该承担起家里的责任了。养殖场的事要多听沈歌的,她比你细心。还有,我在林场当门卫,平时也没啥事,要是养殖场忙不过来,我就去帮忙喂喂牲口、打扫打扫卫生。”林逍接过烟,点上吸了一口:“爸,我知道了,养殖场有我和沈歌呢,您安心上班就行。真忙不过来,我再跟您说。”
夜深了,沈歌也回家了。林逍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事,心里满是踏实。从两年前的穷小子,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订了婚,还有了沈歌这样的好媳妇,家里的存款也有了三万块,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他想起下午虎子和郑云的互动,心里也盼着和沈歌的婚礼能早点举行。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去了养殖场。沈歌已经在那里了,正给狍子喂食。看到林逍来,沈歌笑着说:“今天咱们把那些晾干的水草收起来吧,免得受潮。郑云说等会儿过来帮忙,正好让她学学怎么分辨狍子爱吃的水草。”林逍点点头,拿起叉子,把晾在院子里的水草叉到棚屋里,堆得整整齐齐。
上午虎子就送来了水莎草种子,还带来了郑云写的养殖注意事项:“我媳妇昨晚写了半宿,说给乡亲们讲课的时候能用得上,母狍子养殖的要点都写清楚了。”沈歌接过纸条,上面写得密密麻麻,从棚屋温度到饲料搭配都写得很详细。“郑云真是太细心了,有这个咱们讲课就更有底了。”林逍看着纸条点点头。中午三人一起在林家吃的饭,饭后林母说起了订婚宴上的事:“昨天三爷爷跟我说,村里有几户人家想跟咱们学养狍子,问你愿不愿意教他们。”林逍想了想:“愿意啊,大家一起养,还能形成规模,以后卖到城里也方便。”沈歌也点头:“我觉得可以,咱们主要讲基础的,技术上的细节让郑云远程指导,等她生完孩子再亲自上手。”
林父点点头:“这样也好,邻里乡亲的,互相帮衬着。明天我去跟三爷爷说一声,让他组织大家来家里开会,你们俩好好准备一下,把郑云写的注意事项整理整理,给大家讲讲养殖的注意事项。”虎子也笑着说:“到时候我也来帮忙招呼人,郑云要是身体舒服,也让她过来听听,有啥要补充的她也能说两句。”林逍和沈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帮助乡亲们,也是扩大养殖场规模的好机会,有郑云这个技术骨干在,他们更有信心了。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林逍靠在槐树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和沈歌一起努力,有虎子和郑云这样的朋友帮忙,和家人一起携手,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沈歌啊,”林母的手裹着沈歌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人心里发暖,“咱们家是庄户人家,祖祖辈辈靠种地打猎过活,没有那些世家大族传下来的玉镯金簪当传家宝。”她顿了顿,眼角扫过西厢房的方向——那里有个上锁的樟木柜,林逍藏着早年跑山时意外所得的,这些宝贝沈歌跟着打理家事时早已知晓,林逍也曾特意让她帮忙擦拭过樟木柜的灰尘。
沈歌连忙摆手:“妈,我不在乎这些,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火,比啥传家宝都金贵。”林母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从衣兜里摸出个蓝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个红皮存折,封面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这是逍儿去年给我的,里面有三万块钱,是他跑山、办养殖场攒下的家底。”林母把存折往沈歌手里塞,“虽然只是订了婚没办婚礼,但在我和你爸眼里,你早就是咱家的亲闺女、好儿媳妇了。”
沈歌吓得连忙往后缩手,眼眶瞬间红了:“妈,这可不行!这么多钱,我不能要。再说我还没正式过门,哪能掌家管钱啊。”林父在一旁开口了,声音沉稳:“沈歌,你妈说得对。你和逍儿一起打理养殖场,家里的事也多亏你上心,这钱交给你,我们放心。”
林逍坐在沈歌旁边,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拿着吧,我妈的脾气你知道,认定的事不会改。以后咱家的日子还得靠你我一起撑着,钱放你那我也安心。”晓梅晃着沈歌的胳膊,脆生生地说:“嫂子,你就收下吧,你管着家里的钱天经地义。”
林母见沈歌还在犹豫,把存折塞进她手里,按住她的手不让她推回来:“傻孩子,这钱不是给你的私房钱,是给咱们全家的念想。我和你爸年纪大了,你爸在林场当门卫,每个月有三十五块工资,够我们俩吃喝了,平时你哥还总给我们塞零花钱,根本用不上这存折里的钱。以后养殖场要扩大规模,你们俩结婚要办事,哪样不用钱?这钱放你那,比放我们手里管用。”
话说到这份上,沈歌再也推辞不得。她紧紧攥着那本还带着林母体温的存折,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滴在蓝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爸,妈,我……我一定好好管着这钱,和林逍一起好好过日子,孝敬你们。”她哽咽着说,深深鞠了一躬。林母连忙把她扶起来,用袖口帮她擦眼泪:“好孩子,别哭了,以后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那晚的堂屋灯火通明,一家人聊到后半夜才散。林逍送沈歌回家时,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以后家里的事,多劳你费心了。”林逍握住沈歌的手,她掌心还攥着那本存折,微微发烫。沈歌摇摇头:“我们一起努力。对了,养殖场的狍子最近有几只母的要下崽了,明天我得去看看。”林逍点头:“我明天先去还借的桌椅,下午回来陪你去养殖场。”
第二天天刚亮,林逍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虎子扛着两根扁担站在院门口,扁担上挂着绳子和垫布:“林逍,我娘说还桌椅得趁早,免得人家等着用。”林逍笑着应了一声,快速洗漱完毕,母亲已经把早饭摆上桌:玉米粥、咸菜疙瘩,还有几个白面馒头。“路上慢点,跟人家说声谢谢,要是有破损的,记得跟人家说我们修好了再还。”林母一边给两人装馒头一边叮嘱。
两人先去了村东头的张大爷家。张大爷家借了两张八仙桌,还有四条长凳。看到林逍和虎子来还东西,张大爷连忙迎出来:“不急着还啊,我家也用不上。”林逍把桌子放在院子里,用抹布擦了擦桌面:“张大爷,谢谢您了,耽误您家这么多天。”虎子则把长凳摆好,仔细检查有没有磕碰。张大爷摆摆手:“都是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昨天的喜宴办得真地道,那小鸡炖蘑菇,香得我家孙子直喊还想吃。”
从张大爷家出来,两人又去了村西的李婶家。李婶家借了三张桌子,还特意给桌子包了布套,怕被蹭脏。林逍把布套取下来,叠得整整齐齐递过去:“李婶,布套洗干净了,谢谢您想得这么周到。”李婶笑着接过布套:“沈歌那孩子懂事,你们俩以后好好过日子。对了,我家姑娘说昨天的凉拌柳蒿芽好吃,下次采了能不能给我家留点?”林逍连忙答应:“没问题,下次上山采了给您送过来。”
两人挨家挨户地还,每到一家都要寒暄几句,感谢人家的帮忙。有户人家的长凳腿有点松动,林逍特意记下来,说回去修好了再送过来。虎子力气大,扛着桌子健步如飞,林逍则提着长凳,跟在后面和乡亲们聊天。太阳升到头顶时,十五张桌子和三十多条长凳终于都还完了,两人的额头上都渗着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回到家时,沈歌已经从养殖场回来了,正和母亲在厨房做饭。看到两人回来,沈歌连忙递过毛巾:“快擦擦汗,饭马上就好了。”林母端出一盆凉好的绿豆汤:“先喝点绿豆汤解解暑,今天天热。”林逍和虎子各喝了一碗,绿豆汤甜丝丝的,瞬间驱散了满身的热气。虎子抹了抹嘴:“婶子熬的绿豆汤就是好喝,比我娘熬的甜。”林母笑着说:“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午饭很简单,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昨晚剩下的炖野猪肉。吃饭时,林逍说下午要去雁窝岛湖边溜达,虎子刚要应声,就见院门口虎子小心翼翼地扶着郑云走进来,郑云小腹微微隆起,手里还提着个竹篮。“婶子,沈歌嫂子,我们来了。”郑云笑着开口,虎子连忙接过她手里的竹篮,嗔怪道:“跟你说别提东西,偏不听,累着咋办。”郑云拍了下他的手:“就这点东西不沉,我娘让我给婶子送点腌黄瓜,听说你们要去湖边,我也想透透气,正好看看养殖场的狍子——这阵子在家歇着,心里总惦记着。”林母连忙起身扶郑云坐下:“快坐快坐,怀着孕可不能累着。你可是咱们养殖场的技术骨干,狍子养殖全靠你指导,这阵子歇着也委屈你了。”虎子挠挠头:“我娘特意交代,让我寸步不离跟着,生怕她磕着碰着。”林逍笑着点头:“正好一起去,湖边风凉,适合散心,虎子你可得把郑云照顾好。”晓梅也拍着手说:“太好了,郑云嫂子也去!”沈歌也笑着说:“我正愁没人帮我看看水草呢,你最懂狍子爱吃啥,正好帮我参谋参谋。”饭后小雅就跟着她娘回了家,临走时还拉着晓梅的手喊“小姨,下次再跟你玩”。
下午一点多,一行人出发了。林逍骑着长江750挎斗摩托,沈歌坐在前面,郑云小心地坐进挎斗里,晓梅挨着她,虎子则骑着自家的自行车跟在旁边,时不时叮嘱:“慢点骑,挎斗里有孕妇呢!”雁窝岛离村子有十多里地,是一片很大的湖泊,湖边长满了芦苇和野草,每年春天都会有大雁来这里筑巢,因此得名雁窝岛。
摩托驶到湖边时,正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几个渔民划着小船在湖里捕鱼,远处还有几户人家在湖边洗衣服。虎子先下车,伸手扶着郑云慢慢下来,又从竹篮里拿出小马扎:“快坐下歇会儿,我去铺块布。”说着从包里掏出块粗布铺在草地上,扶郑云坐下。晓梅一看到湖边的野花,就兴奋地跑过去,郑云在一旁笑着叮嘱:“慢点跑,别摔着。”晓梅摘了朵黄色的蒲公英跑回来,递给郑云:“嫂子,你看这个,吹起来可好看了。”郑云刚要伸手,虎子连忙拦住:“别碰,绒毛飘进鼻子里不舒服,我给你吹。”说着接过蒲公英,轻轻一吹,白色的绒毛飘得漫天都是,郑云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逍和虎子则朝着芦苇荡走去。芦苇长得有一人多高,叶子翠绿,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野鸭蛋一般都藏在芦苇丛深处,靠近水边的地方。”林逍一边拨开芦苇一边说,“要轻一点走,别惊到野鸭。”虎子跟在后面,眼睛瞪得圆圆的,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走了没多远,林逍突然停下脚步,指了指前面的一堆干草:“你看那是不是?”
虎子顺着林逍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干草堆里露出几个青白色的蛋,上面还有褐色的斑点。“是野鸭蛋!”虎子兴奋地差点叫出声,被林逍连忙捂住嘴。两人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数了数,一共有八个野鸭蛋,个个饱满。“咱们别都拿走,留两个给老鸭子孵崽。”林逍说着,小心翼翼地拿起六个野鸭蛋,放进随身的布兜里。虎子点点头:“还是林逍你想得周到,要是都拿走了,明年就没野鸭蛋了。”
两人继续往芦苇荡深处走,又找到了两个野鸭蛋窝,每个窝里都有五六个蛋。他们每个窝都留了两个蛋,一共收获了十六个野鸭蛋。“够咱们吃两顿了,晚上炒野鸭蛋吃。”虎子掂了掂布兜,开心地说。林逍笑着说:“再找找有没有鱼,咱们抓几条鱼回去,晚上炖鱼汤。”
林逍和虎子则朝着湖边的浅水区走去,郑云坐在小马扎上看着他们,沈歌蹲在旁边和她聊着养殖场的事。“那几只母狍子最近食欲咋样?”郑云问道,沈歌点点头:“挺好的,就是有点挑嘴,我正想问问你,是不是该换点水草品种。”郑云想了想:“可以加点水莎草,之前我留了点种子,下次让虎子给你送来。”这边林逍从竹篮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渔网和水桶,虎子刚要挽裤腿,郑云就喊住:“等会儿!裤腿卷高点,还有,别往深地方去,水里滑!”虎子回头笑:“知道了媳妇,你放心,我就在浅水区,林逍看着我呢。”林逍把渔网展开,蹲在水边,眼睛紧盯着水底。虎子在水里慢慢走动,脚步很轻,生怕惊走鱼群,他手里还拿着根树枝,时不时轻轻拨动水面,把分散的鱼往中间赶,嘴里还不忘回头跟郑云喊:“媳妇,你看这儿鱼多着呢!”
突然,虎子眼睛一亮,对着林逍使了个眼色,然后慢慢朝着左边挪动——那里有一群巴掌大的鲫鱼正聚在水草边觅食。他用树枝轻轻把鱼群往林逍的渔网方向引,嘴里还小声念叨:“往这边来,往这边来。”林逍屏住呼吸,等鱼群大部分进入渔网范围后,猛地把渔网往前一兜,再往上一扬,网底瞬间挂满了扭动的鲫鱼,足足有十来条。“成了!”虎子兴奋地喊道,连忙跑过来帮忙摘鱼,还不忘举着一条鱼跟郑云炫耀:“媳妇,你看这鱼多大!”郑云笑着摆手:“快放进桶里,别摔地上了,小心脚下。”虎子连忙应着,小心翼翼地把鱼放进桶里。
两人换了个水深些但更平坦的地方,这里靠近芦苇根,水色略深,正是大鱼藏身的地方。虎子刚走几步,就感觉脚下碰到个滑溜溜的东西,他连忙喊林逍:“林逍,这边有大家伙!”林逍连忙凑过去,顺着虎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水面下有个黑影一闪而过,看体型得有七八斤重。“是草鱼!”林逍低声说,“咱们得前后夹击,你慢点,别摔了。”郑云在岸边看得心都提起来了,攥着沈歌的手:“他们俩可真敢,这么大的鱼不好抓。”沈歌拍拍她的手:“放心,林逍有分寸,虎子也机灵。”林逍绕到芦苇丛另一边,虎子则在原地不动,慢慢用树枝搅动水面。没过多久,那只大草鱼果然被惊动,朝着林逍的方向游来,林逍瞅准时机,猛地撒网,渔网正好罩住草鱼的身子。草鱼力气极大,在网里拼命挣扎,差点把林逍拽进水里。“虎子快来帮忙!”林逍喊道,虎子连忙冲过去,双手死死按住网底,两人合力才把草鱼拖上岸。虎子刚要喊郑云,就被林逍拉住:“先把鱼放进桶里,别让郑云过来,地上滑。”虎子反应过来,连忙把鱼放进桶里,然后快步走到郑云身边,献宝似的:“媳妇,你看我和林逍抓的大草鱼,晚上给你炖鱼汤补补!”郑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全是汗:“快擦擦,看你累的,下次别抓这么大的了,不安全。”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两人又网到了两条七八斤重的草鱼,还捞了不少老头鱼和船钉子——老头鱼长得圆滚滚的,脑袋大身子小,肚子是淡黄色的;船钉子则细长得像钉子,鳞片闪着银亮的光。“这些小鱼炸着吃最香了!”虎子拎着水桶,里面的鱼挤得满满当当,草鱼在桶里翻着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郑云从竹篮里拿出块干净的布,起身要给虎子擦脸,虎子连忙上前一步:“我自己来,你别动,小心脚下。”说着接过布擦了擦脸,郑云又递过水壶:“喝点水,别中暑了。”虎子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笑着说:“听媳妇的,不捞了!再捞桶都装不下了。”两人提着水桶和野鸭蛋,朝着郑云和沈歌的方向走去。
沈歌身边已经割了不少水草,郑云正帮她分类摆放,见两人过来,郑云指着一堆水草说:“这堆水稗草最嫩,狍子最爱吃,那堆有点老,得晒半干再喂。”林逍点点头:“还是你懂行,多亏你了。”晓梅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编好的花环:“舅舅,嫂子,你们看我编的花环好看吗?”晓梅把一个黄色的花环戴在郑云头上:“郑云嫂子,这个给你,祝你和小宝宝都好好的。”又给沈歌递了个紫色的,“沈歌嫂子,这个给你。”郑云摸着头上的花环,眼里满是笑意:“谢谢晓梅,真好看。”虎子凑过来,得意地说:“你看我们捞的鱼,晚上给你炖鱼汤,再炸小鱼干,都是你爱吃的。”郑云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也不怕撑着,鱼汤少放点盐,对宝宝好。”嘴上这么说,却还是让虎子把水桶放在阴凉处,小心别洒出来。
几人坐在湖边的草地上休息,沈歌把割好的水草捆成捆,林逍则把鱼和野鸭蛋分开放好。晓梅躺在郑云身边,轻轻摸着她的肚子:“小宝宝,你要乖乖的哦。”郑云温柔地摸着晓梅的头,虎子则从竹篮里拿出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先给郑云递了个馒头:“慢点吃,我给你掰小点。”又给其他人分了馒头,林逍咬了一口馒头说:“还是郑云想得周到,知道带干粮,不然这会儿该饿了。”虎子得意地说:“那是,我媳妇最细心了!”郑云笑着补充:“狍子要是吃不完新鲜水草,也可以晒成干草,冬天掺点精饲料喂,能省不少钱。”林逍点点头:“记下了,等回去就按你说的办。”
“等秋天的时候,这里的芦苇就变黄了,一片金黄,更好看。”林逍说道,“到时候咱们再来,还能捡芦苇叶包粽子。”晓梅坐起来:“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吃粽子了。”郑云笑着说:“那咱们秋天就来,我教你们包肉粽,味道可香了。”沈歌也跟着点头:“我学包甜粽,到时候让大家都尝尝。”
休息了半个时辰,太阳渐渐西斜,几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虎子先把郑云扶上挎斗,又把小马扎放进去让她垫着腰,叮嘱道:“坐好扶稳,我跟着摩托走。”林逍把水草捆在摩托后面,水桶放在挎斗外侧,野鸭蛋则小心翼翼地放在沈歌怀里;虎子把渔网叠好放进竹篮,又把晓梅摘的野花用草绳捆好,插在挎斗的缝隙里,五颜六色的格外好看。“今天收获真不小,晚上有口福了。”虎子推着自行车跟在摩托旁边,时不时看看挎斗里的郑云,生怕她不舒服。晓梅则坐在郑云身边,小声跟她聊着天。
往回走的时候,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林逍放慢了车速,沈歌坐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郑云;虎子骑着自行车跟在旁边,嘴里哼着小调,郑云靠在挎斗边,脸上满是笑意。路上遇到了几个乡亲,看到他们的收获,都笑着打招呼:“林逍,虎子,收获不少啊!郑云怀着孕还出来散心呢?”虎子笑着回应:“是啊,湖边风凉,带她出来透透气,晚上来家里喝鱼汤!”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擦黑了。林母看到几人回来,连忙迎上来,先扶郑云下车:“可算回来了,怀着孕可不能在外头待太久。”看到水桶里的鱼和布兜里的野鸭蛋,林母眼睛一亮:“这么多鱼和野鸭蛋,晚上给郑云炖个鲫鱼汤补补。”沈歌把水草扛进养殖场,郑云也跟着过去,指点着沈歌把嫩的水稗草挑出来,剩下的摊开晾晒。“母狍子临产前得多喂点新鲜的,营养跟上了,崽才健康。”郑云一边说一边小心地帮着整理,虎子在旁边寸步不离地跟着,生怕她累着。
晚饭格外丰盛。林母炒了一盘野鸭蛋,金黄的蛋液里裹着葱花,香气扑鼻;特意用最大的一条草鱼炖了鲫鱼汤,汤色奶白,放了些豆腐和姜片,少盐少油,刚炖好就给郑云盛了一碗;郑云则指导着林母把老头鱼和船钉子处理干净,裹上一层面糊,放进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撒上椒盐,刚端上桌就被晓梅抓了好几条;还有下午剩下的炖野猪肉,加热后味道更浓郁了。虎子一边给郑云挑鱼刺一边说:“媳妇,快尝尝这鱼汤,特意给你炖的,少盐的。”郑云喝了一口,点点头:“真鲜,妈炖得真好。”又给虎子夹了块炸鱼:“你也吃,别光给我夹。”林母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对林父说:“虎子和郑云真是般配,小两口日子过得热乎,郑云怀着孕还惦记着养殖场,真是个好姑娘。”
吃饭时,林逍把今天在雁窝岛抓鱼、割水草的事说了一遍,重点夸了郑云指导分类水草的事:“要不是郑云,我和沈歌都不知道哪些水草嫩,哪些适合晒干草,她真是咱们养殖场的功臣。”林父点点头:“郑云这孩子心细,懂技术,以后养殖场扩大规模,还得靠她多指导。”林母则给郑云夹了块豆腐:“郑云,今天累坏了,多吃点,好好补补身子,养殖场的事别太操心,有沈歌和逍儿呢。”郑云笑着接过:“谢谢婶子,我心里有数,不会累着的。”
晚饭后,虎子小心地扶着郑云告辞回家了。临走时郑云还跟沈歌说:“明天我让虎子把水莎草种子给你送来,母狍子临产前可以加点进去,补充营养。有啥不懂的随时叫虎子来问我。”沈歌笑着答应:“好啊,你快回去歇着,别再操心养殖场的事了。”林逍和沈歌一起去养殖场查看狍子,母狍子都安静地卧在棚屋里,吃着挑出来的嫩水草,看起来很满足。“郑云说的对,这些嫩水草确实受欢迎,明天就按她的方法晒些干草。”沈歌摸着一只母狍子的头,轻声说道。林逍点点头:“等乡亲们来学养殖,也得让郑云给大家讲讲水草搭配的学问,她讲的比我专业多了。”
两人从养殖场回来时,晓梅已经睡了。林母正坐在院子里缝衣服,看到两人回来,笑着说:“沈歌,今天那本存折,你放好了吗?”沈歌点点头:“放好了,我锁在我家的木柜里了,还垫了防潮的油纸。”林母满意地笑了:“放好就好,以后家里的事,你们俩多商量着来。”
林父把林逍叫到身边,递给她一支烟:“逍儿,你现在也订婚了,该承担起家里的责任了。养殖场的事要多听沈歌的,她比你细心。还有,我在林场当门卫,平时也没啥事,要是养殖场忙不过来,我就去帮忙喂喂牲口、打扫打扫卫生。”林逍接过烟,点上吸了一口:“爸,我知道了,养殖场有我和沈歌呢,您安心上班就行。真忙不过来,我再跟您说。”
夜深了,沈歌也回家了。林逍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事,心里满是踏实。从两年前的穷小子,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订了婚,还有了沈歌这样的好媳妇,家里的存款也有了三万块,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他想起下午虎子和郑云的互动,心里也盼着和沈歌的婚礼能早点举行。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去了养殖场。沈歌已经在那里了,正给狍子喂食。看到林逍来,沈歌笑着说:“今天咱们把那些晾干的水草收起来吧,免得受潮。郑云说等会儿过来帮忙,正好让她学学怎么分辨狍子爱吃的水草。”林逍点点头,拿起叉子,把晾在院子里的水草叉到棚屋里,堆得整整齐齐。
上午虎子就送来了水莎草种子,还带来了郑云写的养殖注意事项:“我媳妇昨晚写了半宿,说给乡亲们讲课的时候能用得上,母狍子养殖的要点都写清楚了。”沈歌接过纸条,上面写得密密麻麻,从棚屋温度到饲料搭配都写得很详细。“郑云真是太细心了,有这个咱们讲课就更有底了。”林逍看着纸条点点头。中午三人一起在林家吃的饭,饭后林母说起了订婚宴上的事:“昨天三爷爷跟我说,村里有几户人家想跟咱们学养狍子,问你愿不愿意教他们。”林逍想了想:“愿意啊,大家一起养,还能形成规模,以后卖到城里也方便。”沈歌也点头:“我觉得可以,咱们主要讲基础的,技术上的细节让郑云远程指导,等她生完孩子再亲自上手。”
林父点点头:“这样也好,邻里乡亲的,互相帮衬着。明天我去跟三爷爷说一声,让他组织大家来家里开会,你们俩好好准备一下,把郑云写的注意事项整理整理,给大家讲讲养殖的注意事项。”虎子也笑着说:“到时候我也来帮忙招呼人,郑云要是身体舒服,也让她过来听听,有啥要补充的她也能说两句。”林逍和沈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帮助乡亲们,也是扩大养殖场规模的好机会,有郑云这个技术骨干在,他们更有信心了。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林逍靠在槐树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和沈歌一起努力,有虎子和郑云这样的朋友帮忙,和家人一起携手,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