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此番可谓是身负双重伪装。
明面上,他是来自长朔军镇,押运“重要物资”的边军军官。
持着伪造的文书路引,面容平凡,风尘仆仆。
暗地里,在那些平岗寨人的眼中,他又是那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平岗寨七当家连信。
意图在这鱼龙混杂之地,钓出真正的大鱼。
实际上,他是藏身其后,身在巡山司,在任六扇门的都头!
一入茶马道城,陆沉便深切体会到何为真正大城的气象。
这与他熟悉的安宁县简直是云泥之别!
安宁县虽是一县之治所,但规模有限。
城内除了县衙,巡山司,拳馆,商会等几处是盖的大气沉稳,多数街巷仍是土路。
内城稍显齐整,铺着青石板,有一些像样的宅子,主干道上几家大的铺子,便已算是繁华了。
外城就破烂的多。
他出身的雨师巷就是泥泞的小巷子,每逢下雨都会泥泞不堪。
寻常百姓多为生计奔波,底层之人若无一技之长,难免困顿。
而这道城,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城墙高阔,垛口森严,护城河水流湍急。
踏入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可供四辆马车并排驰骋的,清一色由巨大青石板铺就的主干道。
平整如镜,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道路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
绸缎庄、酒楼、茶肆、银号、货栈……鳞次栉比。
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混杂成一片。
即便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偏街小巷,其路面也多是碎石或砖块铺就。
远比安宁县的土路规整。
街道上往来行人衣着光鲜者众多,贩夫走卒虽也辛苦,但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
显然在这座繁华巨城中,只要肯卖力气,总能找到活路,不至于忍饥挨饿。
而视线越过那些寻常屋舍,便能望见内城方向那些飞檐斗拱,金碧辉煌的深宅大院与楼阁。
隐隐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昭示着此地权贵富商的奢靡生活。
陆沉寻了城中一家中等规模的客栈住下,选了一间临街的上房。
推开雕花木窗,下方便是川流不息的人潮。
各种口音的叫卖、交谈声扑面而来。
空气中混合着食物、香料、皮革和马匹的复杂气味,一派生机勃勃。
他立刻吩咐曲红,按照平岗寨的联络方式,在客栈附近以及城西市集的几个特定角落留下了暗号,静待鱼儿上钩。
等了约莫半日,黄昏时分,曲红便悄然来报:“大人,有回应了,对方约在翠红楼会面。”
陆沉闻言,眉头微挑:“翠红楼?那是什么去处?”
曲红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的神情,压低声音道:“是道城西市这边最有名的青楼。”
陆沉一时无语。
这才刚到道城第一日,接头地点就选在烟花之地?
这要是传回安宁县,他这“少年英雄”、“陆都头”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黄征那挤眉弄眼的怪笑。
“唉。”
陆沉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为了公事,没办法,只好牺牲一下本都头的清誉了。”
入夜,茶马道城仿佛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白日里的喧嚣并未散去,反而在万千灯火的点缀下,变得更加迷离而富有诱惑。
主干道上,悬挂着各式灯笼的店铺将货物摆到了街边,亮如白昼。
马车,轿子往来穿梭。
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与客商在仆从的簇拥下,流连于各个酒楼与销金窟。
丝竹管弦之声从沿街的阁楼里飘出,与喧哗的人声交织在一起。
陆沉换上一身质地不错的绸缎长袍,覆着那张中年军官的面皮,做出一副边地豪客的派头,大摇大摆地来到了位于西市最繁华地段的翠红楼。
但见这翠红楼,门面装潢得富丽堂皇。
数盏巨大的红灯笼将门前照得一片暖昧的绯红。
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的莺莺燕燕们倚在栏杆旁,挥舞着香帕。
娇声软语地招揽着过往的客人。
几个伶牙俐齿的龟公在门口迎客。
见陆沉衣着体面,气度不凡,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哎哟!这位爷面生得很,是头回来咱们翠红楼吧?快里面请!保证让您宾至如归!”
一名风韵犹存、珠光宝气的老鸨扭着腰肢过来,未语先笑,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
“这位大爷,瞧着就是贵客!
明面上,他是来自长朔军镇,押运“重要物资”的边军军官。
持着伪造的文书路引,面容平凡,风尘仆仆。
暗地里,在那些平岗寨人的眼中,他又是那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平岗寨七当家连信。
意图在这鱼龙混杂之地,钓出真正的大鱼。
实际上,他是藏身其后,身在巡山司,在任六扇门的都头!
一入茶马道城,陆沉便深切体会到何为真正大城的气象。
这与他熟悉的安宁县简直是云泥之别!
安宁县虽是一县之治所,但规模有限。
城内除了县衙,巡山司,拳馆,商会等几处是盖的大气沉稳,多数街巷仍是土路。
内城稍显齐整,铺着青石板,有一些像样的宅子,主干道上几家大的铺子,便已算是繁华了。
外城就破烂的多。
他出身的雨师巷就是泥泞的小巷子,每逢下雨都会泥泞不堪。
寻常百姓多为生计奔波,底层之人若无一技之长,难免困顿。
而这道城,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城墙高阔,垛口森严,护城河水流湍急。
踏入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可供四辆马车并排驰骋的,清一色由巨大青石板铺就的主干道。
平整如镜,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道路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
绸缎庄、酒楼、茶肆、银号、货栈……鳞次栉比。
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混杂成一片。
即便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偏街小巷,其路面也多是碎石或砖块铺就。
远比安宁县的土路规整。
街道上往来行人衣着光鲜者众多,贩夫走卒虽也辛苦,但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
显然在这座繁华巨城中,只要肯卖力气,总能找到活路,不至于忍饥挨饿。
而视线越过那些寻常屋舍,便能望见内城方向那些飞檐斗拱,金碧辉煌的深宅大院与楼阁。
隐隐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昭示着此地权贵富商的奢靡生活。
陆沉寻了城中一家中等规模的客栈住下,选了一间临街的上房。
推开雕花木窗,下方便是川流不息的人潮。
各种口音的叫卖、交谈声扑面而来。
空气中混合着食物、香料、皮革和马匹的复杂气味,一派生机勃勃。
他立刻吩咐曲红,按照平岗寨的联络方式,在客栈附近以及城西市集的几个特定角落留下了暗号,静待鱼儿上钩。
等了约莫半日,黄昏时分,曲红便悄然来报:“大人,有回应了,对方约在翠红楼会面。”
陆沉闻言,眉头微挑:“翠红楼?那是什么去处?”
曲红脸上露出一丝微妙的神情,压低声音道:“是道城西市这边最有名的青楼。”
陆沉一时无语。
这才刚到道城第一日,接头地点就选在烟花之地?
这要是传回安宁县,他这“少年英雄”、“陆都头”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黄征那挤眉弄眼的怪笑。
“唉。”
陆沉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为了公事,没办法,只好牺牲一下本都头的清誉了。”
入夜,茶马道城仿佛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白日里的喧嚣并未散去,反而在万千灯火的点缀下,变得更加迷离而富有诱惑。
主干道上,悬挂着各式灯笼的店铺将货物摆到了街边,亮如白昼。
马车,轿子往来穿梭。
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与客商在仆从的簇拥下,流连于各个酒楼与销金窟。
丝竹管弦之声从沿街的阁楼里飘出,与喧哗的人声交织在一起。
陆沉换上一身质地不错的绸缎长袍,覆着那张中年军官的面皮,做出一副边地豪客的派头,大摇大摆地来到了位于西市最繁华地段的翠红楼。
但见这翠红楼,门面装潢得富丽堂皇。
数盏巨大的红灯笼将门前照得一片暖昧的绯红。
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的莺莺燕燕们倚在栏杆旁,挥舞着香帕。
娇声软语地招揽着过往的客人。
几个伶牙俐齿的龟公在门口迎客。
见陆沉衣着体面,气度不凡,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哎哟!这位爷面生得很,是头回来咱们翠红楼吧?快里面请!保证让您宾至如归!”
一名风韵犹存、珠光宝气的老鸨扭着腰肢过来,未语先笑,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
“这位大爷,瞧着就是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