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送行-《都说了我是猎户,媳妇太多养不起》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孙望就已经站在院子里。

  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晨光下如同岩石般坚硬,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云蕊站在一旁,看着孙望按照她默写出的拳谱,一招一式地演练着。

  “恩公,这一招‘猛虎下山’,讲究的是腰马合一,力从地起,通过腰腹拧转,将全身的力量瞬间贯注到双拳之上!”

  云蕊的声音带着一丝怯懦,但讲解得却很清晰。

  孙望依言调整,深吸一口气,双腿猛然发力,腰部如同一根绷紧的弹簧瞬间扭转发力!

  “喝!”

  一拳挥出,带着凌厉的破风声,竟打出了气爆之音!

  好精妙的发力技巧!

  孙望心中暗惊。他前世的格斗术,讲究的是用最简洁的动作,攻击最脆弱的要害。

  而这套拳法,却截然不同,它更注重对自身力量的挖掘和运用,能将全身的力气拧成一股绳,爆发出远超平时的威力。

  这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

  他强悍的身体素质,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火药库,而这套拳法,就是点燃火药的引信!

  一整套拳法打下来,孙望只觉得浑身气血都在沸腾,通体舒泰,仿佛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调动了起来。

  “恩公,您是第一次练这套拳吗?”

  云蕊看着他,美眸中满是不可思议。

  张将军府上的教头,哪一个不是浸淫拳法十几年,才有这般火候。

  可眼前的男人,不过看了一遍拳谱,演练了一遍,一招一式便已打得有模有样,那股子刚猛霸烈的气势,甚至比那些教头还要强上三分!

  孙望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他知道,这是自己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带来的优势。

  这时,李婉晴和李婉灵已经做好了早饭。

  简单的米粥,配上几碟咸菜。

  饭桌上,气氛有些微妙。

  李家姐妹看着低头扒饭、不敢言语的云蕊,又看看面色如常的孙望,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多问。

  只有苏云,眼神复杂地看了孙望一眼,便低下了头,默默地喝着粥。

  孙望将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解释的打算。

  在这个家里,他就是天,他的决定,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早饭刚吃完,院门就被人敲响了。

  来人是村里的刘老二,一个四十多岁、面容黝黑的老实汉子。

  他一进门,看见孙望,二话不说,“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孙望兄弟!求求你,救救我家的柱子吧!”刘老二哭得老泪纵横。

  孙望眉头一皱,将他扶了起来:“刘二叔,有话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我家的柱子……也被抓了壮丁!今天就要跟着去军营!”

  刘老二声音嘶哑,“你也知道,我家那小子,从小就胆小老实,别说杀人了,杀只鸡都手抖!他要是上了战场,那就是去送死啊!”

  “我听说你跟义军的周将军有交情,求求你,到了军营里,多关照关照他,别让他被人欺负,别让他去送死啊!”

  孙望沉默了。

  刘老二的话音刚落,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村里好几户人家的男人都涌了进来,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哀求和惶恐。

  “孙望,我家二牛也被抓了,也求你多担待!”

  “还有我家的狗蛋!他就一傻小子,你多费心了!”

  看着眼前一张张焦急恳求的脸,孙望瞬间明白了。

  村长和亭长,终究是顶不住压力,又交了三十五个壮丁出去。

  而自己,这个打死过猛虎,连周将军都要亲自登门拜访的“红人”,自然成了全村人眼中唯一的救命稻草。

  “各位叔伯放心,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到了军营,我能照应的,一定照应。”

  孙望沉声应下。

  得到他的承诺,刘老二等人顿时感激涕零。

  刘老二更是直接从背后解下一个布袋,重重放在桌上:“孙望兄弟,这是我家剩下的一点粮食和去年熏的腊肉,你别嫌弃!路上用得着!”

  其他人也纷纷从怀里掏出东西,有的是一袋子杂粮,有的是几串铜钱,甚至还有人送来两只老母鸡。

  礼物虽然不重,却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家当。

  看着桌上堆起的小山般的礼物,李婉晴和李婉灵姐妹俩都看呆了。

  她们何曾见过这种场面?

  在她们的认知里,求人办事,送的都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而现在,这些最朴实的村民,用最朴实的粮食和土产,表达着最沉重的托付。

  一时间,她们看向孙望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崇拜和自豪。

  自己的男人,已经成了全村人的主心骨!

  送走了村民,亭长也找上了门。他看着满屋子的东西,叹了口气:“孙望啊,你这回可是把全村的人情都担身上了。”

  “没办法的事。”孙望递过去一碗水,“亭长,义军那边,到底什么情况?”

  “还能什么情况!”

  亭长一拍大腿,满脸晦气,“十里坡那一仗,把他们的胆都打没了!现在征兵,什么安家费、什么粮饷,一文钱都没有!就是纯粹抓人去当炮灰!”

  “你这回被征去,也算是运气不好……不过,有周将军看重,总比其他人强点。”

  孙望默然,心中却冷笑。运气好?恐怕是最不好。

  周扬看重自己,只会把自己放在最危险的地方。

  村长挨家挨户去安抚那些被抓了壮丁的人家了,亭长坐了一会儿,也唉声叹气地走了。

  孙望看着满屋子的粮食物品,沉思片刻,对李婉晴道:“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

  他将其中一半用袋子装好,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亭长。

  “亭长,这份你拿着,另一份,你帮我转交给村长。”

  孙望将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塞到他手里,“这次征丁,他们二老顶了最大的压力,不容易。另外,我走了之后,家里的事情,还要麻烦二老多费心,多关照我这几个婆娘。”

  亭长掂了掂手里的布袋,足有几十斤重,他看着孙望,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震惊和感动。

  他没想到,孙望在这种自身难保的时候,心里还记挂着他们,记挂着村子。

  “好!好小子!”

  亭长重重地拍了拍孙望的肩膀,满口答应,“你放心!只要我们两个老东西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你家里人受半点委屈!”

  送走亭长,孙望转身又走进了院子,他拿起昨天从逃兵尸体上缴获的那柄环首刀,刀是好刀,可惜刀刃上已经有了几个缺口。

  他必须在去军营前,准备好真正趁手的兵器。

  孙望叫来亭长,悄声问道:“亭长,村里那个铁匠姬康,他……能不能打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