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系统奖励,【洞察人心】升级与新技能【危机预警】-《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夜风吹过,卷起柳树的枝条,在地上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

  女人那句平淡却分量千钧的话,像一颗钉子,楔入沈铭的脑海。

  “那个家族,姓秦。我的母亲,是秦家唯一的女儿。”

  秦家。

  这个姓氏,对青云镇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但对于沈铭这种从小听着老人讲古长大的本地人而言,却不啻于一声惊雷。他曾听爷爷说过,在解放前,青云镇乃至周边大片的山林田地,都属于一个庞大而神秘的秦姓家族。他们富甲一方,势力盘根错节,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无冕之王。

  后来,时代变迁,秦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族人星散,那些传说也随之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沈铭一直以为那只是个遥远的故事,就像戏文里的桥段。

  可现在,故事里的人,活生生地站在了他面前。

  她不是来摘桃子的,也不是来指手画脚的。她脚下的这片土地,曾写着她家的姓氏。

  这让之前的一切,无论是教育改革的成功,还是孙镇长的担忧,都瞬间变得渺小起来。这已经不是工作层面的问题,而是历史遗留的、足以颠覆一切的根源性问题。

  她想干什么?拿回土地?还是说,她从一开始,就视青云镇的一切为她的私产?

  无数个念头在沈铭脑中炸开,让他一瞬间手脚冰凉。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自家院子里辛辛苦苦种菜的农夫,突然被告知,这整个院子,连同地下的龙脉,都属于别人。

  就在他心神剧震,思索着如何应对这前所未有的变局时,那冰冷的机械音,不合时宜地、却又恰到好处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支线任务:提升教育质量,留住人才——已完成。】

  【事件评级:卓越。】

  【评价:以釜底抽薪之莽,行百年大计之实。撬动乡愁,引活水归源,于荒芜之地,筑教育灯塔。青云镇教育强镇雏形已现,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结算奖励:智谋 25,威望 30。】

  【技能升级:【洞察人心(初级)】已升级为【洞察人心(中级)】。】

  【获得新技能:【危机预警(初级)】。】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像一股清凉的数据流,瞬间冲刷过他混乱的大脑。

  那股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慌和无力感,随着【智谋 25】的属性融入,迅速褪去。他的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冷静,仿佛刚才那个心乱如麻的人不是自己。

  他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局面。

  紧接着,是两个新能力的详细说明。

  【洞察人心(中级):可洞察目标人物当前表层情绪、深层动机,并有一定几率窥见其性格弱点或内心执念。】

  【危机预警(初级):可主动或被动感知针对宿主本人或核心项目的潜在恶意、阴谋与物理危险。感知范围五十米,预警等级分为:微弱(潜在风险)、中等(明确威胁)、强烈(致命危险)。(注:此前触发的警报为高能事件的被动应激反应,现已固化为主动技能。)】

  技能固化了。

  沈铭心念一动,将刚刚升级的【洞察人心(中级)】对准了眼前的女人。

  这一次,反馈回来的信息,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和丰富。

  【目标:秦姝。】

  【表层情绪:审视、职业性挑剔、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

  【深层动机:验证。验证一份关于“青云镇复兴计划”的可行性报告,验证报告中“关键执行人”的能力,验证这个项目的投资价值。】

  【性格弱点(几率触发):极度的精英主义与专业洁癖,对“外行指导内行”的行为抱有本能的轻蔑与排斥。】

  【内心执念(几率触发):完成母亲的遗愿,让“秦”这个姓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归故土。】

  验证?投资价值?母亲的遗愿?

  这些关键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沈铭的思路。

  他明白了。

  这个女人,不是敌人。至少,不完全是。

  她更像一个手握重金、极度挑剔的终极甲方。她所谓的“秦家后人”的身份,不是用来压人的,而是在宣告她对这片土地拥有无可置疑的“干涉权”和“投资优先权”。

  她指出的那些建筑缺陷,并非刁难,而是源于她深入骨髓的“专业洁癖”。在她眼里,一个有瑕疵的项目,不值得她投入精力,更配不上承载她母亲的遗愿。

  想通了这一点,沈铭心中最后一点紧张也烟消云散。

  他甚至觉得有些好笑。搞了半天,这位气场强大的秦女士,本质上是个顶级的项目经理,回老家来考察一个她可能要接盘的“烂尾工程”。

  而自己,就是这个“烂尾工程”的现场负责人。

  对面的秦姝,一直用那双锐利的眼睛观察着沈铭。

  她看到了他从最初的震惊,到短暂的失神,再到此刻,一种让她有些意外的平静。这个年轻人的心理素质,似乎比她报告里评估的还要好一些。

  “看来,我的身份让你很意外。”秦姝的语气依旧平淡,她习惯于掌控谈话的节奏。

  沈铭没有顺着她的话题走。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秦姝的肩膀,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工地,那栋已经封顶的教学楼,在夜色中轮廓分明。

  “秦女士是吗?”他开口,声音平稳,“你刚才说的那些建筑问题,很有道理。特别是外墙保温材料在潮湿环境下的性能衰减,还有教室的西晒问题,确实是我们经验不足,考虑不周。”

  他的坦诚,让秦姝准备好的下一套说辞卡在了喉咙里。她预想过对方的辩解、愤怒、甚至是谄媚,唯独没想过是这样一种纯粹技术层面的承认。

  这让她感觉,自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但沈铭的话还没完。

  “不过,”他话锋一转,收回目光,直视着秦姝的眼睛,“你好像搞错了一件事。”

  “哦?”秦姝眉毛微挑,终于来了点兴趣。

  “你评判的是一个‘产品’,而我建造的是一个‘希望’。”沈铭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产品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差一个螺丝都是次品。但希望不一样,它只需要一个足够坚固的开始,一个能挡风遮雨的屋顶。”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夹杂着自嘲和骄傲的笑。

  “我们这个在你眼里的‘不合格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把全镇小学的总平均分,从全县倒数第三,拉到了全县第五。英语单科,全县第二。”

  秦姝的眼神,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这些数据,在她的报告里有,但从沈铭嘴里说出来,带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分量。那是冰冷的数字背后,滚烫的温度。

  沈铭向前走了一步,拉近了与她的距离。他能闻到对方身上那股冷冽的香水味,但此刻,他已经完全不受其气场的影响。

  “所以,秦女士,”他的目光变得极具侵略性,仿佛要穿透对方那副精英的面具,直抵内心,“你这次回来,是想帮你母亲的故乡,把这个‘不合格品’变得更完美一点;还是想用你的专业和标准,来证明这片土地上的人,连拥有一个‘不合格’的希望,都不配?”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所有的伪装和试探,直指核心。

  它不再是“你凭什么管我”,而是“你想成为什么人”。

  它将历史的包袱、土地的归属权,巧妙地转化成了一个关于她个人选择的道德命题。是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批判者,还是成为一个血脉相连的建设者?

  秦姝瞳孔微缩,她第一次在这个乡镇干部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同类才有的压迫感。

  对方不仅看穿了她的试探,甚至还反过来,给她设下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选择题。

  夜色中,那辆黑色的轿车安静地蛰伏着。车内,司机兼保镖透过后视镜,看到自家老板脸上那前所未有的凝重表情,握着方向盘的手心,渗出了一丝细汗。

  他跟了老板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她在一次商业会面前,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而沈铭的脑海里,那个【危机预警】的图标,在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后,闪烁的红光悄然隐去,变成了一圈稳定而平静的淡黄色。

  威胁暂时解除了。

  但沈铭知道,真正的交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