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苏大家,当代书圣,书兰亭序。-《刷抖音爆奖励,开局一辆法拉利》

  老教授教了大半辈子书法,研究了大半辈子书法,见过很多有书法天赋的天才。

  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天才,如此年纪轻轻,就有书法大师造诣的。

  书法造诣的提升,是需要时间累积的,需要反复的练习。

  往往一个书法大师的巅峰期,都是在中老年。

  比如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时候,年纪已经是年过半百,51岁的才写下兰亭序。

  大部分书法大师,也都是差不多,他们的巅峰期,都是50岁左右。

  这个年纪已经历经世事,书法能力融会贯通,且还没有那么高,身体精神还跟得上。

  但是像苏阳这种20出头的年轻人,写出来的书法,造诣境界,就堪比那些50岁的巅峰书法家。

  这太过罕见,老教授从来没见过。

  “我研究了大半辈子书法,从未见过如此惊才艳艳的年轻人!”

  “叫你一声,苏大家,丝毫不为过!”

  面对老教授的夸奖,苏阳也是立马谦虚起来。

  “老先生,这可使不得。”

  “我的书法境界也就刚入门而已,和真正的大师比起来,还相差甚远……”

  苏阳谦虚的态度,让老教授更为赞叹。

  “恃才而不傲物!好好好!”

  “苏大家,我们在等待装裱的空闲时间,可否交流一下书法心得?”

  “我的车上,随时带着笔墨纸砚,方便书法交流。”

  老教授提出要交流,苏阳也爽快的答应了。

  反正要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小小展示一下。

  “那就和老先生以墨会友!”

  老教授开心的跑去车上,拿来了笔墨纸砚。

  装裱店里,一张大桌子上。

  老教授,苏阳,店里的其他顾客,还有店员,一些路过的路人,都围了过来。

  对于附庸风雅的书法,大家虽然不懂,但是都喜欢看,喜欢吃瓜。

  “这个年轻人的书法,居然比魔都大学的书法教授还好?这么厉害吗?”

  “有没有可能,这个书法不是他写的,是别的大师写的,他自己署名了而已。”

  “对啊,这么年轻的小伙子,书法比研究了几十年的书法家好,这也太魔幻了。”

  “这不是要书法交流了,是不是大家,有没有造诣,写了就知道了。”

  旁边人的议论,苏阳丝毫不在意。

  正如,苏阳写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老教授将墨研好了以后,拿起毛笔,准备先露一手。

  “苏大家!”

  “我就先献丑一下,写一幅字,希望苏大家能指点一二。”

  老教授拿着毛笔,开始在宣纸上书写。

  他书写的是一个经典的行书作品,【黄州寒食帖】

  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所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是很多书法家经常练习的作品。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老教授笔墨挥舞间,写下了60字的黄州寒食帖。

  苏阳拥有书法大师技能,可以看出来,老教授的书法造诣,还是不错的。

  围观的吃瓜群众,看到老教授的书法,纷纷称赞起来。

  “这字写的不错,不愧是魔都大学的书法教授啊。”

  “虽然认不出来这写的啥,不过感觉字挺潇洒的。”

  “我知道写的啥,这个是唐宋八大家,苏东坡先生的一首诗,苏坡东,你们总知道吧。”

  “哦,原来是苏东坡啊,这个我当然知道,苏东坡的书法,也是非常厉害的,拍卖会卖不少钱呢。”

  老教授写好了书法以后,让苏阳指点。

  “苏大家,我写好了,还请不吝赐教,点评一二。”

  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苏阳,期待苏阳能给出怎样的点评。

  书法点评,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没点东西,一开口就露馅了。

  不过苏阳是谁?

  苏阳是拥有系统的男人。

  全职高手,全能之神!

  “老先生,这黄州寒食帖,书法起伏跌宕、飞动骏健,用笔中锋与侧锋兼用,线条流畅自然又不乏顿挫之力,起笔时沉稳中带着压抑,行笔间如疾风骤雨,肆意洒脱,收笔处又似意犹未尽,饱含沧桑。顺应惆怅、苍凉的心情走笔。”

  前半段,苏阳对老教授一阵夸奖。

  说出的各种专业术语,也是只有书法造诣很高的大师才能说出来的。

  老教授点了点头,开怀大笑,知道苏阳是有真才实学的。

  旁边的吃瓜群众,也是纷纷点头。

  “我去!这年轻人太厉害了!我虽然一句听不懂他说的啥,但是感觉很有学问的样子。”

  “这是专业的书法点评术语,说明他是有真东西的。”

  “厉害,就这一段,我照着范文读,我都读不出来。”

  苏阳夸赞完了老教授,随后画风一转,开始批判起来。

  “老教授的书法,将天下第三行书的笔法,情感,意境,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因为有点刻意造势,疏离了苏东坡先生想传达的回归自然本真之态……”

  “我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

  苏阳开始了一通深奥的书法批判,表达大师级的书法理解。

  老教授此时像一个学生一般,认真的听着苏阳讲解,频频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好好!”

  “苏大家!我受教了!苏大家的书法境界!我佩服!”

  “还请苏大家留下笔墨!”

  说教完了以后,该轮到苏阳表演了。

  “老先生,那我就献丑了!”

  “老先生既然醉心于行书,那我就挑战一下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老教授听到苏阳要写兰亭序,他立马激动起来。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好好好!”

  “能见到如此大作,是我一生之幸!”

  “苏大家,我给你研墨!”

  苏阳站在桌子前,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拿着毛笔,闭着眼睛找了一下状态。

  5秒钟过后,苏阳睁开眼睛,整个人气势一变。

  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笔锋如谪仙般飘逸洒脱……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苏阳一气呵成,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跃然纸上。

  最后,写上了年月,还有自己的署名。

  老教授,看到苏阳的兰亭序,他看呆了。

  “这简直就是神迹!苏大家的兰亭序简直太美了!这才是天下第一行书啊!”

  吃瓜群众们,看到苏阳的兰亭序,也觉得一眼看上去很美。

  “卧槽!这兰亭序太潇洒飘逸了!真的好看!”

  “老教授,快给我们讲解一下,这兰亭序在书法界,算什么水平?”

  老教授开始兴奋的讲解起来。

  “苏大家的兰亭序用笔方圆兼济,中锋立骨、侧锋取妍,提按转折如呼吸般自然。比如“之”字的捺画,或轻盈飘逸如“舞袖”,或厚重稳健似“坠石”,皆无重复……”

  “整幅作品行气如行云流水,字距、行距松紧有致……”

  “最难得的是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气韵,没有狂放的张扬,也没有拘谨的刻板,而是将文人的闲适、豁达与对生命的思考,融入笔墨间……”

  “苏大家,可为当代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