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袁基尽收人望,集团发展壮大-《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议事会最终草草收场。

  “你们听老夫说……老夫是这样认为的……”

  “你们说的有道理……”“你们说得也有理……”

  “不如……嗯…不错……嗯。”

  由于杨赐制止了他们的辩论,并不断地对着双方和稀泥。

  各路人马都没耐心听下去了。

  于是纷纷转移阵地。

  其他人,要么各回各家,要么同桓氏族长找个新地点,重新开会。

  街外的车马都一走而空。

  杨府,又重新归于平静。

  杨赐:没关系,嫌老夫啰嗦没关系,只要人走了就好。

  主要是,在杨赐看来,目前情势其实并不急迫。

  他们今文经士族的根本,一点都没被动摇。

  这充其量就是有损脸面的事情。

  如此急冲冲地议事,虽不是坏事,但也显得不是很稳重。

  今文经士人看到袁氏和杨氏都不甚在意,有些家族便也事不关己地忍了下来。

  但有些家族忍不了。

  ——虽然袁氏和杨氏的政治能量是大了些,但同为五经十四家法的家族,他们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他们从来没被如此下过脸面!

  于是他们集体讨论。

  各自回家后,他们又是组织族里小辈搞巡街游行,又是组织族里官员搞上奏抗议。

  只可惜,许多家族怕耽误小辈们的未来仕途,都偷偷地少派了几个人。

  所以纠集的人手并不多。

  游行弄得不伦不类,人数根本形不成规模。

  得知此事的天子刘宏,只将此事当个笑话,笑了笑就完事了。

  至于官员的联合上奏抗议?

  就更像个笑话了,刘宏根本理都不理。

  所有人加起来,还没有太仆袁基一个人……不,应该说,都还不如贾诩的政治能量大。

  在这波浪潮中,在所有人看不见的角落里。

  贾诩成功上任吏曹尚书,秩六百石。

  虽位低,但权重,吏曹掌管全国官员选举、调动,以及大型祭祀活动。

  当然,此职能需受到尚书令节制,亦受其他官员监督。

  但没关系,他的身后还有袁基。

  两者一结合,吏曹的职能可发挥得更大。

  自全国各地士人变得越来越活跃以后,荀攸铺设地方情报网也变得越来越顺利。

  袁基可掌控的情报,可宣传消息的地点也越来越多。

  袁基如今已经可以做到,在洛阳附近六个州定点投放消息了。

  但还没等他投放,就不断有人才上门拜访。

  袁基本来就名传天下。

  如今,他又说动了态度一直强硬的天子,松动了危害社会已久的党锢之祸。

  原本的刘宏,可是有一种不弄死党人誓不罢休的势头。

  再加上他乃九卿之一太仆,汝南袁氏族长。

  种种头衔叠加。

  以至于如今大汉,太仆袁基早已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各处都在宣扬袁基。

  各处都在赞美袁基。

  在如今的大汉,只要出门,走两步也许就能听到几个士人,几个百姓,甚至庶民,交口称赞着太仆袁士纪。

  夸赞袁基,是政治正确的事。

  表明了每个人的政治态度。

  士人们交口称赞袁基。

  使得袁基本就极高的名望,彻底成为了大汉的永久“头版头条”。

  百姓们更爱传扬袁基。

  如此传奇又完美似神仙的人物,百姓们简直当做神话故事在传播。

  人人提起袁基,都仿佛是说起保佑自家的神仙一样的骄傲自豪。

  虽然他们没见过袁基,但不耽误他们描述、想象。

  于是各地的人才纷纷打听起太仆袁基。

  早就知晓、看好袁基的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拜见。

  袁基的太仆有征辟权。

  若得袁基看重,提拔,这就是一条起点极高的出仕途径。

  就算出不了仕,有幸能够面见袁基,交谈几句话也是好事啊。

  在这种扑面而来的名望面前,袁基一如往常。

  他依旧待人温和有礼。

  他还同远在陈留的张邈互传了好几封信件。

  里面有对张邈的勉励、关心、期待,还有对张超的问候。

  既然他们已经是袁基的属臣了,袁基就不会让他们产生一丝不安的情绪。

  信件另一边的张邈和张超确实安全感爆棚。

  谁能懂他们啊?

  主公太过上进、太过努力,一转眼都位极人臣、名重天下了。

  与此同时,他还关心爱护臣属,即使在如此繁忙的时候也不忘记问候他们二人。

  袁基真的缺他们张氏这点钱财人望吗?

  他根本不缺啊!

  可他依旧对他们二人如此好,这让他们如何不感动?

  尤其是张超,看到袁基的信中,有一篇全是写给他的关心与勉励。

  张超简直是看一个字,掉一滴眼泪。

  边看还得边拿一只手接着,生怕眼泪滴到信上。

  看完之后,他都想直奔洛阳,直接为袁基效力去了。

  幸亏被张邈劝住。

  张邈一个劲地劝:“孟高,你先在兄长手下历练历练,此为袁公的安排。他后续一定会重用你,你不要急,先打好基础,增长经验……”

  但张超不听,他认为兄长在忽悠他。

  张超继续收拾行李,打算飞奔洛阳。

  然后张邈给了张超一拳。

  并怒斥:“你这不稳重的样子,袁公看见,怎肯重用你?!”

  张超顶着乌黑的眼眶,深深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兄长说的对,超再也不这样了。

  这边兄弟相处和睦。

  另一边,袁基同样没忘记关心他还在路上的好下属,荀攸。

  袁基时不时就派更多的人手去帮荀攸。

  顺便附赠许多信件和小礼物,以宽慰荀攸的奔波之苦。

  但荀攸一点都不觉得苦。

  荀氏这次只被解除了部分人的党锢,但正好就包括荀攸的党锢。

  所以荀攸现在可以正式出仕了。

  但他依旧在外面奔波,干得热火朝天。

  出仕如今已经不是他的心愿。

  他的心愿是帮主公成就大业!

  若要成就大业,那他此刻正在建立的组织,就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所以荀攸任劳任怨地全大汉各地跑。

  跑得越来越开心。

  工作累了的时候,荀攸就去街上走走。

  听着各处都在谈论主公,夸赞太仆袁基的各种美名。

  荀攸瞬间疲惫清空。

  大热天,宛如喝了一碗凉水,沁人心脾。

  于是,荀攸就这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短短不到六个月,他已经走过了洛阳周边六个州的每一个郡县。

  在袁基集团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袁基也要开始向内招收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