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今文经官员已经磨了几天大刀,是时候给全体官员亮个相了-《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清晨,袁基换上朝服,整理印绶。

  借着月光,他赶往皇宫。

  袁基每次都是踩点到达。

  若是到得早了,需要在待漏院休息等待,直到宫门开启。

  那还不如在家里多睡一会儿。

  袁基对时间的把控很精准。

  果然,他刚到,不到一分钟,宫门就打开了。

  众多欲上前同袁基交谈、表达谢意的官员,皆顿住脚步。

  又重新端正站立原地。

  官员们按等级依次进入。

  三公先进门,袁基等九卿紧接着进入,之后跟着一众官职更低的官员。

  一整个过程有御史在一旁监督记录,若是有人不合规、不得体、行为不端,就会受到狠狠的弹劾。

  袁基到达自己的位置,整理衣冠,同众人一样,保持着肃静。

  他微笑着看向身边的同僚们,用眼神打着招呼。

  对着前面回头看他的太尉刘宽、司空张济和司徒杨赐,他都一一点头,微笑着礼貌示意。

  杨赐的心里有些后悔。

  不,是十分后悔。

  去年,阳球和司徒刘合密谋,结果都被处死。

  于是司徒之位便空了下来。

  杨赐早在176年就官任过司徒,177年被免职。

  于是,他便成为一个极佳的人选。

  还有一个更优质的人选,为172年任司徒,176年被罢职的袁隗。

  但没成想,袁隗释放政治信号,婉拒了司徒之位。

  袁氏的集体选择为,将袁基送上太仆一职。

  所以这次职位调动,便选定了有司徒经验的杨赐再任司徒。

  袁隗多贼啊……

  早知道他杨赐也不任这司徒了。

  如今,各种担忧前路的今文经阵营士人,都奔着比袁基官位高的他来拜访。

  杨赐府里的热闹程度,与天天接待人才的袁基府中做对比,丝毫不逊色。

  袁基已经放话出去,他们袁氏时刻拥护天子仁政,坚决不搞派别派系对立。

  袁氏的门生故吏坚决拥护家主决定。

  其他今文经的人难道还能没眼色地去烦袁基吗?

  至于袁氏的另一个话事人袁隗——其他人又不好越过袁基这个袁氏族长,去拜访询问早已赋闲在家的袁隗。

  于是对比他杨赐,袁隗在此次风波中,简直潇洒自在极了。

  杨赐看到对着他“嬉皮笑脸”的袁基,狠狠一转头,哼!

  扭到脖子了……

  老夫就知道,遇到袁士纪准没好事!

  袁基莫名其妙被瞪了一眼,但他却有点想笑。

  “咚……咚……”

  虎贲卫示意全场官员保持肃静。

  袁基见状,也收敛住神色,变得沉稳。

  “趋——”

  随着礼官传唱,刘宏迈着大步走进殿内。

  他瞬间瞄定袁基所在位置,微微勾唇。

  自从上次商议好了后续事宜,刘宏只见过袁基一次。

  ——是刘宏按照计划,招袁基进行的一次在外人看来关于解除党锢的密谈。

  密谈内容不像今古文官员们想得那样。

  什么激烈争吵,引经据典,据理力争的场面都没发生。

  袁基只是给刘宏展示了他制作的茶饮。

  茶叶是袁基自己闲时研究的烘干发酵方法。

  方法不是很成熟,但算是接近现代茶饮了。

  袁基行云流水般摆弄茶具。

  随着动作,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

  茶汤倾倒出优美弧度,倒在杯中,清澈透亮。

  袁基甚至还煮了一壶花茶,他觉得刘宏可能会喜欢喝这个。

  刘宏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煮茶。

  他同袁基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着话。

  对话内容有的有些深度,其余大部分都没什么营养,很家常,很平淡。

  但刘宏聊得津津有味。

  所以那一下午,刘宏边聊天,边喝了一肚子茶。

  当天晚上,刘宏精神得没睡着觉。

  他以为是自己马上要干一番大事,所以兴奋得没睡着。

  罪魁祸首袁基丝毫不知此事。

  因为他天天喝茶,已经对茶的功效免疫了。

  在那之后,两人就不好再见面了。

  最近,古文经士人都在追捧刘宏。

  古文经阵营的官员们更是纷纷上奏,夸赞天子此次仁政。

  奏疏将刘宏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不是类比尧舜禹,就是类比文帝景帝。

  但刘宏听着听着,这新鲜劲儿就过去了。

  千篇一律,大家夸赞他的话语都差不多,听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他还是想念跟袁基一起玩耍的日子。

  所以今天,他简直是迫不及待往大殿里赶。

  见到在一众平平无奇的官员里,耀眼得突出的袁基,刘宏立马变得开心。

  哎呀,这么好的臣子是谁的呢?真难猜。

  刘宏端正坐于上位,接受百官朝拜。

  很快,朝会开始了。

  今文经的官员们简直憋了一肚子话。

  上书许久,当今天子理都不理他们。

  发酵了许多天,今天终于能当着天子的面,一吐为快了。

  于是有些人也不管那么多,头铁的人,直接手持笏板出列。

  “臣……昧死以闻。陛下此次解除部分党锢,确乃善政。然,却令部分党人于西园交钱财予宦官,才可享此善政,这岂不是有违此政之善意?”

  这名今文经官员恭敬低头,姿态却有些强硬,想要个说法的意味十分明显。

  但他上奏的是谁?

  是刘宏。

  之前党锢所有党人的时候,刘宏都不理会士人。

  现在他解放了点党人。怎么?士人不会以为他刘宏从此变得好说话了吧?

  这要是以前,别说要说法。

  就算刘宏直接将他罢官,把他打为党人,一起锢着,又能如何?

  刘宏觉得他们没搞懂一件事。

  他们是他们,士纪是士纪,可不是谁跟他提党锢,他都好说话的。

  他威严开口,冷声道:

  “既知是善政,歌颂朕就行了。言之无物之语,勿要再言。”

  “退下——”

  刘宏直接封嘴,让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下去。

  众位官员心里大呼:回来了!之前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名官员悻悻退下,回到原位低头不语。

  但一个人的铩羽而归并不能阻挡众人的意志。

  接下来,纷纷有官员,组团出列,一起上奏。

  这回,都没用刘宏开口。

  众多被今文经官员明里暗里挤兑的古文经官员们早就不乐意了,纷纷出列,一一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