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就决定是你了!-《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刘宏只思索了一会儿,就抬起头,眼神发亮地看着袁基。

  “士纪!这三个,可以一起废了吗?!”

  袁基面无表情地看着刘宏,一字一顿地轻声说:“你觉得呢?陛下。”

  “我觉得,这样能快一点……”

  刘宏看着面前神色冰冷的袁基,低下头,有点委屈地说:“那我再想想吧。”

  又过了一会儿。

  这回刘宏比对完了,再次抬头,眼神发亮看向袁基。

  “《春秋》!士纪士纪,我要选《春秋》!”

  说完,刘宏怕袁基不同意,还上前拽住袁基的袖子,瞪大自己期待的双眼。

  “嗯……”

  看着面前疯狂对他眨眼的刘宏,袁基微微思忖一下,点头表示同意。

  其实他说出三个选项的时候,就大概知道刘宏会选《春秋》。

  以刘宏的性格,要除就除最大的,《礼》搞不倒,那第一选择一定是《春秋》。

  即使他说不再弄险,那也是因为没“险”让他弄。

  同等条件下,刘宏贪婪的本性,会让他选择获益最大的选项。

  袁基选择成全一个天子的贪婪。

  “陛下,此事就先如此定下。接下来一个月,陛下只需看戏就好,无需再有任何举动。”

  刘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痒痒的,蠢蠢欲动着想立刻扳倒今文经。

  而且再一想想,即使是下令废除《春秋》,也还需要再等待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他就浑身难受。

  就在这时,一道如玉石般清润的声音在刘宏耳畔响起:“陛下,稳重。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袁基虽然很少给刘宏上课,但他说的正确的话,刘宏大部分倒是都能听进去。

  最起码,袁基此话一出,刘宏就真的忍耐下来,不再浮躁了。

  其实如今的局面,对于刘宏来说,已经算很好了,刘宏还挺满足的。

  他早已从大汉矛盾的斗争双方之一,变为了旁观者。

  甚至有时充当裁判。

  当他跳出了棋盘,再看很多事情,就清晰明了许多。

  如今,他越来越觉得,今古文之争才是他的出路,所以他才会这么急迫。

  ——富贵险中求。

  这是有些商人思想的刘宏奉行的做事原则。

  而袁基要做的就是,按住他的这种思想。

  当然,只是目前。

  按照袁基的规划,日后他必然会离开洛阳,离开刘宏。

  到那时,刘宏手中已经握有一定的能够掀桌的权势,再加上他的性格,必会同天下今文经士族好好厮杀一番。

  其实这同样也是袁基想看到的,刘宏如此行事,袁基亦是获益一方。

  东汉迟早要衰落,这是不可阻挡之大势,原因众多,人口、土地、经济、制度、士族门阀……等等都在这段下坡路上,踹了它一脚。

  在东汉帝国的末尾,让刘宏能够放开手脚,拥有同各种势力好好斗上一斗的资本,这已经是袁基对这位友人,最大的成全。

  以他与刘宏的感情,如此,袁基已然问心无愧。

  所以今日谈完之后,袁基亦是如往常一般,微笑着同刘宏告别。

  “陛下,袁基告退。”

  刘宏点点头,“士纪,下次见。”

  刘宏不舍地看着袁基渐行渐远的背影。

  表情竟比刚刚得知‘无法废礼’时,更加低落。

  他的眼睛低垂,见袁基的身影于视野中消失后,他就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

  刘宏同袁基相处的越久,对袁基的友情就越深厚,对袁基的每一次离去,就越不舍。

  虽说他还想过让袁基做他的卫青、霍去病,可刘宏根本无法真正想象,若洛阳没有他的友人士纪,他该多孤独,多寂寞。

  可出将入相,这是大汉每一个士人的追求,他既是士纪的友人,便不会困住他。

  士纪就应该是举世瞩目之人,无论是纵横朝堂,还是驰骋疆场。

  皇宫是权力的代名词,亦是困住刘宏的墙。

  若刘宏只是解渎亭侯,他日后定会兴高采烈随着士纪一同去战场,一起策马扬鞭,一起出将入相……

  另一边的袁基并不知道他走后,刘宏反而多愁善感起来。

  袁基其实在某些性格上,有点像袁逢,他亦是实际之人。

  人生于他是一趟列车,他会对再也不会上站之人产生不舍、悲伤之情,但他不会对能反复上下车的人产生不舍。

  过几天就能再见的人,他对刘宏不舍什么?

  他只会在心里默默为刘宏谋划后路,计算未来。

  对于袁基来说,他既然已经成为刘宏的友人,便不会眼睁睁看着刘宏再次成为东汉灵帝。

  最起码,帮他换个谥号。

  他从来不会坑友人,在此基础上,他要同刘宏一起双赢。

  但他依旧要保证自己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他为刘宏想的最好结局,也是刘宏自己喜欢的未来,最起码对比原本的历史,刘宏有能力去抗争,去努力。

  这也挺好的。

  袁基回到官署后,开始召集下属,挨个密谈。

  并依旧运用情报组织,在浑水中继续搅动,为舆论煽风点火。

  即使此事件一定会舆论爆炸,但让其更炸一点的事自然也是多多益善。

  袁基还让陈琳作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扩大宣传,煽动士人情绪。

  不出袁基所料——

  当街弑师,本就是全大汉人都会关注的热点新闻。

  天子亲审后,大汉人更加关注这起案件的结果了。

  可以说此案有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若是朝廷敢突然宣布此人当场无罪释放,那接下来全大汉看见的景象就将是满大街士人游行。

  值此期间,洛阳朝廷给出了最终审判结果:

  经各种证据核实,犯人吴敬当街弑师,出于“替父报仇”这一理由,触发了“以孝为本”这一国法,所以,予以轻判。

  但由于其当街弑师情节严重,死罪不可免,且犯人吴敬当庭向天子请求赐死,于是最终决定,犯人吴敬,处以死刑。

  紧接着,天子下发诏书,将此案前因后果、判决结果传遍大汉十三州。

  接下来一个月,大汉舆论,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