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启程!目的地是——益州!-《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这几天,陆续有游侠、武夫们听说太仆袁基要南下平乱的事,都想跟着一起走。

  游侠、武夫们也是有社交圈的。

  原本袁基在大汉的名声就好,再加上袁基的亲卫部曲里也有原本为游侠、武夫的人。

  经过众人及亲属之口一传,袁基如今在游侠群体里的名望,不亚于袁基在士族群体里的名望。

  众人听说朝廷一点兵都没给袁太仆派,就更是自告奋勇想跟着袁基去杀蛮立功了。

  袁基知道,这些都是他未来的潜在兵源,于是好言相劝众人,同众人约定下次平蛮再带上他们。

  就在袁基紧张地筹备时,刘宏又开始想一出是一出。

  他任性开口:“吾准备出城三十里相送士纪!”

  但被袁基极力劝阻住。

  于是刘宏只好退而求其次,在皇宫内为袁基举行了一个小型欢送会。

  看着刘宏兴致勃勃地筹备欢送会,袁基只好顺着刘宏的意。

  欢送会当天,刘宏第一次在袁基面前喝得大醉,抱着袁基就开始哭。

  无论袁基如何哄,刘宏都当没听见,一直嚎。

  把袁基耳朵都快震聋了。

  见自己如何安慰都不管用,刘宏反而嚎的更大声,袁基只得选择放弃,转而开始安慰起自己。

  ——没关系,不就是刘宏哭得难听了点吗?他的耳朵肯定不会聋的。

  而且……算了,让刘宏尽情哭一场也好。

  于是,由于袁基没有及时地制止,刘宏这一场,哭了能有半个时辰。

  最终哭累了,才终于消停地哭睡着了。

  很快,出征前的准备时间匆匆而过,到了袁基出发的日子。

  洛阳城门口,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这次的人是真的很多。

  今古文辩经大会为此停了一天,将今日的赛事挪到了下一个休息日。

  没办法,不挪不行,因为今日要比赛的双方全都跑没影了。

  近期已经比到了大儒组。

  今文经这边的何休、司徒杨赐,古文经这边的郑玄、卢植、蔡邕、马日磾、荀爽全都来了。

  他们来了,那他们的门生们也得跟着来。

  于是,只众位大儒及其弟子们,就可以将洛阳城内外堵个水泄不通。

  更别说袁基数量庞大的拥趸们,士人学子们,看热闹的百姓们。

  数量众多的人群,直接将袁基的两千八百兵卒都衬得少了起来。

  袁基先同叔父袁隗拜别。

  再同一众大儒告别。

  最终,同贾诩等下属以及请假赶来的袁术和曹操告别。

  最后的最后,袁基对着人群深深一拜,以示告别与感谢。

  在众人杂乱的呼喊声中,袁基带着身后的一众亲兵部曲,上马,奔驰而去——

  “嘚嘚嘚嘚……”

  军队开拔,出征,益州!

  马匹奔到汉中,就不可再骑,且众人需要翻过秦岭。

  于是袁基带队,行军途中走走停停,以保存众人体力。

  在奔往长安的路上,路途无聊,袁基便开始考校起身旁的典韦和刚上任的小队长夏侯惇、夏侯渊两人。

  “你三人可知,板楯蛮为何要叛乱?”

  典韦看看两个新人,尤其是十几岁的夏侯渊,决定将回答的机会让给二人。

  夏侯渊立马开口:“蛮夷都是如此,不服管教!他们反复叛乱可是因不满足?”

  听此一言,袁基摇摇头:

  “蛮夷都是如此?得看是哪里的蛮夷。板楯蛮居住在益州巴郡,属大汉境内。”

  “其族人以勇猛着称,多次为大汉各代天子平定战役。如此一个族群,因何反复叛乱?妙才再想想。”

  一旁的夏侯惇思索一会儿,说道:“既然如主公所言,那板楯蛮们估计是过得不好,被逼得不得不叛乱吧?”

  袁基笑着点头,继续引导二人思考:“那是何人逼迫的呢?”

  二人思考一会儿,异口同声回答:

  “巴郡太守!”

  典韦在一旁单手挠挠脑袋,小声说道:“主公,韦怎么觉得,益州的刺史可能也有问题啊。”

  袁基欣慰地笑着看向典韦,再看看夏侯惇、夏侯渊二人,不置可否地对三人点点头。

  “此二人横征暴敛、贪婪无度,强征赋税、劳役,肆意欺凌板楯蛮人。如此,板楯蛮怎可能不反呢?”

  ……

  益州,巴郡。

  官府里,得到消息的巴郡太守焦急地在议事厅里转圈。

  “哎呀!你能不转了吗?转的我心烦!”

  说话的人是益州刺史郤俭。

  巴郡太守崔石皱眉,转头看向郤俭,怒吼道:“都这个时候了,你不想想办法,还管我转不转圈?别忘了,你可是监察官员!我逃不了,你也别想逃!”

  郤俭猛地拍桌,起身怒斥。

  “我是监察官不假,但我一口咬死就是你贪的财,我顶多算监察不力!你可掂量掂量,如今跟我翻脸值不值当!”

  巴郡太守崔石暗自忍耐下脾气。

  他心里清楚,巴郡板楯蛮是因为他这个太守,才反复叛乱的。

  虽然益州刺史郤俭也参与了,但最逃不开干系的就是他。

  可他其实就是贪了些钱而已,大家都贪,他贪点怎么了?

  对面的郤俭看着对面崔石的这副嘴脸,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后悔?后悔也晚了!

  崔石贪了多少,做了什么,他还不知道吗?

  如今,洛阳派太仆袁基来益州平乱,得知此消息后,他同崔石立马开始碰头,商讨解决办法。

  给钱应该是不太行,袁太仆也不差他们这点钱。

  若袁太仆真的要好好平蛮乱,肯定会了解地方情况。

  万一要是知晓了他们的事,这可怎么办啊?

  无论蛮乱能不能平息,秋后算账,两个人都逃不过一个死罪,家人还得被抄家流放。

  既然如此!

  两个人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的意思。

  崔石嘴唇颤抖,吐出几个字:“这可是汝南袁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