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乌洛兰:下雾了!袁基:下雾了:)-《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

  而乌洛兰所想的这些,袁基自然也能想到。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袁基知晓鲜卑现在的筹码,他们若想赢,必然在天气上做文章。

  还有什么,比大雾更能阻拦汉军的攻伐呢?

  大雾,对汉军列阵是极大考验。

  甚至远程武器弓弩更是直接宣布作废,如若他是鲜卑将领,此刻必然在等待时机。

  而袁基,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很快,一场双方都在等待的大雾,再次降临。

  乌洛兰没有选在夜晚的任何一个时段出兵,他选择了黎明前夕。

  此时,光线最昏暗。

  而鲜卑人由于长期吃动物肝脏,吃奶制品等原因,夜盲症的概率极低。

  相反,汉军绝大多数人都有夜盲症。

  即使袁基很注重自己私兵的饮食搭配,顶多也就袁基的五千兵视力还算好,其余的士兵,夜晚基本无法作战。

  再叠加上大雾,此刻,简直是汉军噩梦般的战场环境。

  一米之内,朦朦胧胧。

  两米之外,人畜不显。

  伸出手,士兵能碰到的同袍,还算能见到轮廓。

  更远处,天地皆是雾茫茫一片。

  此方世界,好似只存在自己,以及周身的一方天地,远处的世界,皆是黑暗未知。

  这种环境下作战,不仅考验一个军队的纪律,也考验一个军队的信念。

  雾,克制汉军,也同样克制鲜卑。

  一旦双方开始战斗,想保持军心不散,是一个绝顶难题。

  天时地利人和从来不是孤立的。袁基相信,在此雾之下,若要从心态上瓦解一个军队,那先崩溃的一定不是他袁基的军队。

  “咚咚!咚咚!”

  所有人的心脏,在这种场景下,无法控制地狂跳。

  乌洛兰,和连,还有另一名邑落大人,各领一路兵马。

  大雾渡河,本是大忌。

  但此时,亦是鲜卑一方能抓住的唯一有利之处。

  很快,鲜卑兵马兵分九路,开始渡河、翻山。

  然而没走几步。

  “咔嚓,咔嚓。”

  “叮铃铃!铃铃铃铃!”

  “什么声音?!!”

  是枯枝树叶和铃铛绊索的声音。

  用来辨别方位。

  汉人视线受阻,但谁说射击,只能靠视觉的?

  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射程、方位,山上的汉军,齐齐放箭!

  “嗖!嗖!”

  “咻——”

  箭矢没入黑夜,穿透一片雾气,刺中血肉。

  “啊!!”

  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响彻河岸。

  乌洛兰之前与汉军对阵,都是直接对打,将汉军打得哭爹喊娘。

  此刻同袁基对战一月左右,却觉得头痛万分。

  这些招数,都怎么想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知己知彼,乌洛兰知道的太少了,他根本不知道袁基都设置了什么陷阱,能设置什么陷阱。

  于是一无所知,落了下乘。

  这也是文化的底蕴造就的差异,鲜卑无甚兵法,无甚书籍,将领除了长者口口相传的经验,根本无从进步。

  很多情况下,给他们一个月,想破头,他们都想不出来还有这么多防守方法。

  比如说接下来,乌洛兰领着众人飞快渡河。

  他们踏上河面的一刻,箭矢确实不见了。

  汉军属于定点射击,只在铃声、枯叶声响的那一刻朝岸边射击,不会轻易挪动方位。

  乌洛兰等人慢慢渡河。

  “啊!!”

  “嘶!!!”

  比人声更惨的,是马的嘶鸣声。

  水下不仅有绊马索,还有削尖的木桩。

  一时间,不是人仰马翻,便是刺得马腹鲜血横流。

  黑暗的天色和雾气,给鲜卑骑兵的心上加了道沉重枷锁,乌洛兰更是心中沉沉。

  无他,因为乌洛兰此前明明让斥候探查过!

  斥候确实探查出木桩了。

  在河水里藏暗桩,亦是鲜卑人的拿手好戏。

  斥候探到汉军往河底藏木桩的时候,乌洛兰还在心里暗自嘲讽过袁基。

  随后,他就组织人手,偷偷将这些在他看来,粗糙至极的木桩全部拔除了。

  他明明全部拔除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木桩,就是特意做给他们看的。

  袁基一方若不做任何防守举动,岂不太假?索性先做些普通暗桩,以轻鲜卑之心。

  当鲜卑怀着轻慢之心,将河道暗桩全部拔除,兴高采烈地奔向“安全区”时。

  真正的暗桩,才终于浮出水面。

  袁基早早令汉军做了一批翻板桩。

  早就做好,只等今日放于河底,鲜卑一旦踩中,尖桩弹起,包裹铁皮,穿透力极强。

  这可比鲜卑最熟悉的固定暗桩,有杀伤力多了。

  乌洛兰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暗桩还能做成活动的?!

  这就得益于袁基手下的考工令作坊了。

  全天下最好的工匠,基本都在此处,在袁基全方面的激励下,工匠们成功制造出许多新鲜出炉的新式小物件。

  正好给鲜卑试一试。

  至此,袁基成功将天黑、大雾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如今河中的兵马进退两难。

  摆在乌洛兰面前的是又一个选择:

  是飞速回撤,保留有生力量;还是继续前进,以人命铺就一条渡河的路?

  乌洛兰还在纠结,但另一边的和连却迅速做出决定。

  “回撤!快回撤!!!”

  他喊得极其用力,声音都喊劈了。

  和连对河道已经有了阴影。

  此刻,他十分不解,自己刚刚为什么没选择跟爬山的队伍走?!

  他带着一群兵马,又走了回头路。

  在快速穿过箭雨后,和连带着人马,往岸上深处撤。

  听到四周再次安静下来,和连的心跳声却震耳欲聋。

  他大口喘着气,也不说接下来的指示,看样子是想在这站到天荒地老。

  和连到现在还在后悔,为什么不走上山的路?

  但其实他若上山,就会发现,那更是条死路。

  袁基其实不是很理解,鲜卑人为什么要在黑天,大雾的时候翻山。

  河不好过,难道山就是什么好过的地段吗?

  但鲜卑确实是自信的,甚至自信着将山上的汉军全部围剿。

  可惜,没等他们见到汉军弓弩手,先遇到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