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化不开的墨,一点点漫过阳山县的喀斯特峰丛,最后将县府大楼裹进一片沉静里。李泽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白晃晃的光透过窗户,在楼下空荡的停车场投下一块细长的影子。他坐在办公桌后,指尖捏着那张皱巴巴的交通档案驳回单,纸张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毛,连“需县委办终审”几个打印字都晕开了墨痕,像极了他此刻混沌又压抑的心境。
桌面上摊着一叠材料:赵天成偷偷送来的牛皮纸袋里,刘建国手写的疑点记录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陈默整理的顺通公司项目清单,用红笔标注的“七拱镇桑蚕路超支60万”“青莲镇移民路验收5个月塌陷”格外刺眼;还有财政局张建军拖延签字的资金拨付流程表,每一个“待核实”的批注,都像是在嘲讽他这个县长的无力。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想把这些材料收进文件夹,手机突然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晴晴”两个字,瞬间让他紧绷的神经软了半分。
他拿起手机,快步走到窗边,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些,避开那些棘手的烦心事:“喂,晴晴,今天怎么样?还吐得厉害吗?”
听筒里传来苏晴带着倦意的声音,还有隐约的水杯碰撞声,像是刚喝完水缓过劲来:“刚在沙发上躺了会儿,好点了。下午妈炖了点小米粥,我勉强喝了小半碗,结果没等放下碗就全吐了。医生说前三个月都这样,可这才刚满两个月,我感觉熬不住了……”
李泽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他到阳山整整两个月,从上任那天起就一头扎进工作里,连周末都在忙着开座谈会、看产业基地,连苏晴查出怀孕的消息,都是上个月她来送换洗衣物时,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当时他还满心愧疚地说“等忙完这阵就陪你去产检”,可直到现在,他连一次完整的视频通话都没陪她熬过——每次要么是中途被办公室的电话打断,要么是他累得话都说不出,只能让她早点休息。
“都是我不好,没能在你身边。”他声音发沉,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沿的水泥缝,指甲缝里都嵌进了细灰,“要是实在难受,就找个住家护工,别让妈一个人忙前忙后。缺什么、想吃什么,随时跟我说,我让市里的朋友给你送过去,别自己硬扛。”
“知道啦,你别瞎操心,我妈把我照顾得可好了。”苏晴怕他分心,故意放轻快了语气,还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就是想跟你说说话,听你声音就觉得踏实。对了,你在阳山那边,工作还顺利吗?上次你说桑蚕试点要拨启动资金,批下来了吗?农户那边没意见吧?”
提到工作,李泽岚刚柔下来的肩膀又瞬间紧绷。他望着窗外远处模糊的山影,沉默了几秒,没说周志强卡档案、王建军拒协查的糟心事,也没提张建军拖资金的猫腻,只含糊道:“还在推进,基层流程走得慢,再等等就好。农户那边都挺积极的,就是……还得再等阵子才能把钱拨下去。”
苏晴太了解他了,从他迟疑的语气里就听出了不对劲。“还在等?”她带着点嗔怪的语气,“你上次跟我打电话就说在等,这都过去半个月了。是不是有人故意为难你呀?你别总自己扛着,有事儿跟我说,说不定我还能帮你想想法子呢。”
李泽岚握着手机,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机身边缘。他不是没想过跟苏晴倾诉,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怀着孕,本来就难受,哪能再让她为自己的事操心。可此刻被苏晴戳破,他也没了再隐瞒的力气,只好简略提了句:“想查几个交通老项目的档案,交通局那边说要县委办签字,公安那边想协查个施工公司,也说没线索不给办,资金审批也跟着卡壳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苏晴却听出了其中的艰难。她沉默了片刻,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我爸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他跟清远市的市委书记林建明伯伯,当年在省委党校是同班同学,俩人关系特别好。你要是在阳山遇到绕不开的坎,实在没办法了,要不找林伯伯说说?”
“林建明书记?”李泽岚猛地攥紧手机,指节都泛了白,连呼吸都漏了半拍。他在农业部综合科时,就经常在政策文件上看到这位清远市委书记的名字——出了名的“铁面务实派”,去年还因为严查粤北山区几个县的扶贫项目腐败,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他还记得当时科里的老领导说过,林建明最讨厌搞“一言堂”,对基层干部欺压群众、截留资金的事零容忍。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苏晴家竟和这位“铁面书记”有这层渊源。
他愣了几秒,才不确定地追问:“你说的是清远市委的林书记?他真跟你爸是党校同学?不是同名同姓吧?”
“当然是真的!”苏晴被他的紧张逗笑了,语气里满是笃定,“我爸说当年在党校,林伯伯就住他隔壁宿舍,俩人都是北方人,饮食习惯合得来,每天早上一起去操场跑步,晚上一起去食堂打饭,聊工作能聊到半夜。后来我爸从体制内出来下海做生意,刚开始不懂政策,走了不少弯路,还是林伯伯私下提醒他,帮他避过好几次风险呢。上次我爸六十岁生日,林伯伯还专门从清远打电话过来,聊了半个多小时,还问起你呢,说知道你去阳山当县长了,让你好好干,别辜负组织信任。”
李泽岚的心跳骤然加快,像有只鼓在胸腔里不停敲打。他在阳山处处受制,根源就在于没有上层支撑——陈卫国在阳山经营八年,不仅把交通、公安、财政等要害部门都换成了自己人,连市里都有人脉。上次开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陈卫国跟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谈笑风生,会后还单独汇报了半小时,而他这个县长,连跟副市长搭话的机会都没有。他就像个被捆住手脚的“外来户”,空有县长头衔,却连调取一份档案都要看周志强的脸色,连查个皮包公司都要被王建军以“没线索”搪塞。
如果能搭上林建明书记这条线,或许就能撕开陈卫国布下的权力网。至少,他能有个机会,把阳山交通项目里的猫腻、顺通公司的问题,当面跟真正能管事儿的人说清楚,而不是被困在阳山这个小圈子里,跟陈卫国的人耗着。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又有些犹豫。他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靠自己的能力往上走——在农业部综合科时,靠写得一手好政策、做得出扎实调研,从科员提到副科;这次能来阳山当县长,也是因为省厅领导看重他的专业能力。他向来不
桌面上摊着一叠材料:赵天成偷偷送来的牛皮纸袋里,刘建国手写的疑点记录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陈默整理的顺通公司项目清单,用红笔标注的“七拱镇桑蚕路超支60万”“青莲镇移民路验收5个月塌陷”格外刺眼;还有财政局张建军拖延签字的资金拨付流程表,每一个“待核实”的批注,都像是在嘲讽他这个县长的无力。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想把这些材料收进文件夹,手机突然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晴晴”两个字,瞬间让他紧绷的神经软了半分。
他拿起手机,快步走到窗边,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些,避开那些棘手的烦心事:“喂,晴晴,今天怎么样?还吐得厉害吗?”
听筒里传来苏晴带着倦意的声音,还有隐约的水杯碰撞声,像是刚喝完水缓过劲来:“刚在沙发上躺了会儿,好点了。下午妈炖了点小米粥,我勉强喝了小半碗,结果没等放下碗就全吐了。医生说前三个月都这样,可这才刚满两个月,我感觉熬不住了……”
李泽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他到阳山整整两个月,从上任那天起就一头扎进工作里,连周末都在忙着开座谈会、看产业基地,连苏晴查出怀孕的消息,都是上个月她来送换洗衣物时,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当时他还满心愧疚地说“等忙完这阵就陪你去产检”,可直到现在,他连一次完整的视频通话都没陪她熬过——每次要么是中途被办公室的电话打断,要么是他累得话都说不出,只能让她早点休息。
“都是我不好,没能在你身边。”他声音发沉,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沿的水泥缝,指甲缝里都嵌进了细灰,“要是实在难受,就找个住家护工,别让妈一个人忙前忙后。缺什么、想吃什么,随时跟我说,我让市里的朋友给你送过去,别自己硬扛。”
“知道啦,你别瞎操心,我妈把我照顾得可好了。”苏晴怕他分心,故意放轻快了语气,还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就是想跟你说说话,听你声音就觉得踏实。对了,你在阳山那边,工作还顺利吗?上次你说桑蚕试点要拨启动资金,批下来了吗?农户那边没意见吧?”
提到工作,李泽岚刚柔下来的肩膀又瞬间紧绷。他望着窗外远处模糊的山影,沉默了几秒,没说周志强卡档案、王建军拒协查的糟心事,也没提张建军拖资金的猫腻,只含糊道:“还在推进,基层流程走得慢,再等等就好。农户那边都挺积极的,就是……还得再等阵子才能把钱拨下去。”
苏晴太了解他了,从他迟疑的语气里就听出了不对劲。“还在等?”她带着点嗔怪的语气,“你上次跟我打电话就说在等,这都过去半个月了。是不是有人故意为难你呀?你别总自己扛着,有事儿跟我说,说不定我还能帮你想想法子呢。”
李泽岚握着手机,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机身边缘。他不是没想过跟苏晴倾诉,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怀着孕,本来就难受,哪能再让她为自己的事操心。可此刻被苏晴戳破,他也没了再隐瞒的力气,只好简略提了句:“想查几个交通老项目的档案,交通局那边说要县委办签字,公安那边想协查个施工公司,也说没线索不给办,资金审批也跟着卡壳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苏晴却听出了其中的艰难。她沉默了片刻,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我爸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他跟清远市的市委书记林建明伯伯,当年在省委党校是同班同学,俩人关系特别好。你要是在阳山遇到绕不开的坎,实在没办法了,要不找林伯伯说说?”
“林建明书记?”李泽岚猛地攥紧手机,指节都泛了白,连呼吸都漏了半拍。他在农业部综合科时,就经常在政策文件上看到这位清远市委书记的名字——出了名的“铁面务实派”,去年还因为严查粤北山区几个县的扶贫项目腐败,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他还记得当时科里的老领导说过,林建明最讨厌搞“一言堂”,对基层干部欺压群众、截留资金的事零容忍。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苏晴家竟和这位“铁面书记”有这层渊源。
他愣了几秒,才不确定地追问:“你说的是清远市委的林书记?他真跟你爸是党校同学?不是同名同姓吧?”
“当然是真的!”苏晴被他的紧张逗笑了,语气里满是笃定,“我爸说当年在党校,林伯伯就住他隔壁宿舍,俩人都是北方人,饮食习惯合得来,每天早上一起去操场跑步,晚上一起去食堂打饭,聊工作能聊到半夜。后来我爸从体制内出来下海做生意,刚开始不懂政策,走了不少弯路,还是林伯伯私下提醒他,帮他避过好几次风险呢。上次我爸六十岁生日,林伯伯还专门从清远打电话过来,聊了半个多小时,还问起你呢,说知道你去阳山当县长了,让你好好干,别辜负组织信任。”
李泽岚的心跳骤然加快,像有只鼓在胸腔里不停敲打。他在阳山处处受制,根源就在于没有上层支撑——陈卫国在阳山经营八年,不仅把交通、公安、财政等要害部门都换成了自己人,连市里都有人脉。上次开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陈卫国跟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谈笑风生,会后还单独汇报了半小时,而他这个县长,连跟副市长搭话的机会都没有。他就像个被捆住手脚的“外来户”,空有县长头衔,却连调取一份档案都要看周志强的脸色,连查个皮包公司都要被王建军以“没线索”搪塞。
如果能搭上林建明书记这条线,或许就能撕开陈卫国布下的权力网。至少,他能有个机会,把阳山交通项目里的猫腻、顺通公司的问题,当面跟真正能管事儿的人说清楚,而不是被困在阳山这个小圈子里,跟陈卫国的人耗着。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又有些犹豫。他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靠自己的能力往上走——在农业部综合科时,靠写得一手好政策、做得出扎实调研,从科员提到副科;这次能来阳山当县长,也是因为省厅领导看重他的专业能力。他向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