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号的引擎声在清晨的海面上格外清晰。
郭春海站在船头,感受着略带凉意的海风拂过面颊。
今天他们要去探一片新海域——老崔年轻时偶然发现的地带,据说那里盛产石斑鱼。
新探鱼仪真带劲!老崔在驾驶舱里摆弄着新设备,金牙在晨光中闪闪发亮,连海底地形都看得一清二楚!
随着船驶入目标海域,郭春海注意到海水颜色由深蓝变成了墨绿。水下隐约可见两座巨大的礁石,像两座小山般矗立在海底。礁石周围鱼群密集,时不时有银光跃出水面。
下网!郭春海果断下令。
拖网沉入水中,船速减慢。郭春海盯着探鱼仪屏幕,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信号——不是常见的鱼群光点,而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阴影,正缓缓从礁石背后游出。
那是什么?二愣子凑过来,瞪大了眼睛。
还没等郭春海回答,船身突然一震!网绳绷得笔直,绞盘发出不堪重负的声。老崔赶紧减速,众人合力拉住网绳,生怕断了。
收网!慢点!郭春海指挥道。
当网兜渐渐浮出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网里除了常规的石斑鱼外,还有三条从未见过的怪鱼!每条都有手臂长,通体暗红色,背部高高隆起像驼峰,头部宽大如蛙,最奇特的是胸鳍特别发达,像两把小扇子。
我的天......老崔的金牙都忘了闪光,这是石蚌鱼!我爷爷那辈人叫它海蛤蟆,几十年没人见过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条鱼的鳃部竟然挂着个小小的金属环。郭春海小心取下,发现环上刻着黄海所-1982-037的字样。
科研标记!他立刻反应过来,这鱼是黄海海洋研究所放流的!
正当众人围着怪鱼议论纷纷时,电台突然响起:各船只注意,这里是黄海科考1号,收到请回答......
原来科考船就在附近海域!半小时后,一艘白色科研船靠了过来。船上下来的张教授看到网中的石蚌鱼,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真的是它们!这是我们三年前放流的濒危物种——褐斑石蚌鱼!
原来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高,是海洋生态的晴雨表。科研组本以为是放流失败了,没想到在这么远的海域发现了踪迹。
能让我们采集些数据吗?张教授恳切地问。
接下来的场面让山海号的船员大开眼界。科研人员轻车熟路地测量、取样、拍照,还给每条鱼打了新的标记芯片。最神奇的是那个水下摄像机,能把海底景象实时传到甲板显示器上。
你们看,张教授指着屏幕,石蚌鱼
郭春海站在船头,感受着略带凉意的海风拂过面颊。
今天他们要去探一片新海域——老崔年轻时偶然发现的地带,据说那里盛产石斑鱼。
新探鱼仪真带劲!老崔在驾驶舱里摆弄着新设备,金牙在晨光中闪闪发亮,连海底地形都看得一清二楚!
随着船驶入目标海域,郭春海注意到海水颜色由深蓝变成了墨绿。水下隐约可见两座巨大的礁石,像两座小山般矗立在海底。礁石周围鱼群密集,时不时有银光跃出水面。
下网!郭春海果断下令。
拖网沉入水中,船速减慢。郭春海盯着探鱼仪屏幕,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信号——不是常见的鱼群光点,而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阴影,正缓缓从礁石背后游出。
那是什么?二愣子凑过来,瞪大了眼睛。
还没等郭春海回答,船身突然一震!网绳绷得笔直,绞盘发出不堪重负的声。老崔赶紧减速,众人合力拉住网绳,生怕断了。
收网!慢点!郭春海指挥道。
当网兜渐渐浮出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网里除了常规的石斑鱼外,还有三条从未见过的怪鱼!每条都有手臂长,通体暗红色,背部高高隆起像驼峰,头部宽大如蛙,最奇特的是胸鳍特别发达,像两把小扇子。
我的天......老崔的金牙都忘了闪光,这是石蚌鱼!我爷爷那辈人叫它海蛤蟆,几十年没人见过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条鱼的鳃部竟然挂着个小小的金属环。郭春海小心取下,发现环上刻着黄海所-1982-037的字样。
科研标记!他立刻反应过来,这鱼是黄海海洋研究所放流的!
正当众人围着怪鱼议论纷纷时,电台突然响起:各船只注意,这里是黄海科考1号,收到请回答......
原来科考船就在附近海域!半小时后,一艘白色科研船靠了过来。船上下来的张教授看到网中的石蚌鱼,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真的是它们!这是我们三年前放流的濒危物种——褐斑石蚌鱼!
原来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高,是海洋生态的晴雨表。科研组本以为是放流失败了,没想到在这么远的海域发现了踪迹。
能让我们采集些数据吗?张教授恳切地问。
接下来的场面让山海号的船员大开眼界。科研人员轻车熟路地测量、取样、拍照,还给每条鱼打了新的标记芯片。最神奇的是那个水下摄像机,能把海底景象实时传到甲板显示器上。
你们看,张教授指着屏幕,石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