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散朝后,李世民进入太极殿的偏殿便是一阵乱砸。

  发泄完后坐在太极殿门口台阶上发呆,静静的看着这豪华的皇宫院墙,额头在烈日的灼烤下渗出滴滴汗珠。

  王德拿着一个蒲扇,不管自己怎样遮挡都挡不住这烈日的照射,心急道:“陛下,请注意龙体,回殿中歇息歇息吧!”

  李世民却像是没听见般,依旧呆呆的坐着,王德焦急万分,却也是没有办法。

  “二郎?”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王德心中一喜,赶忙回身道:“参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道:“王德,你先退下吧,我和陛下说说话!”

  王德应了一声便赶忙退下,若说整个皇宫中谁能劝动陛下,也就长孙皇后了。

  长孙皇后轻抚小腹,坐在李世民身侧言道:“二郎?在气恼何事?”

  李世民突然回过神来,看着同自己坐在烈日下挺着孕肚的长孙皇后,心疼道:“观音婢,这太阳毒辣赶紧到殿中歇着。”

  长孙皇后并无起身之意,面含微笑道:“既然二郎知道太阳毒辣,亦能枯坐在此,我又如何不能?”

  李世民神色一凛,叹了口气道:“那群庸臣在朝堂上给朕上眼药?朕只是一时烦闷想在此散散心罢了。”

  “二郎,你可还记得贞观二年关东大旱,颗粒无收?”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自然记得,那年户部存粮也几近枯竭,朕被五姓七望逼迫写下罪己诏,朕亲自吃蝗虫、负荆求雨!”

  长孙皇后轻靠在李世民的肩上,接着道:“那五姓七望如今可还敢如此?”

  李世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道:“朕当年刚刚登基,羽翼未丰,为了黎民百姓,朕不得不暂避锋芒,如今虽无法铲除世家,世家亦不敢将朕逼的太紧。”

  “那陛下还担心什么?难道这次还能比那一次更艰难不成?”

  李世民微微愣神,随即哈哈大笑道:“走,观音婢,朕想吃你做的糕点了!”

  杨府,杨晨已经将十万贯装载完成,便同崔墨言、长孙曦以及梅川茜子前往户部。

  戴胄自然早早得知了杨晨要捐赠十万贯的壮举,早早便等在了户部门口。

  看到杨晨当即便迎了上去,微微躬身道:“驸马爷大义,若是朝中官员皆有此觉悟,便没有天灾能抵挡大唐走向繁盛的步伐?”

  杨晨微微愣神,疑惑道:“戴尚书何出此言?”

  戴胄叹了口气,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杨晨听后思索了一会便有了对策。

  “戴尚书,我有一计,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钱自己掏出来。”

  随即杨晨便将心中想法同戴胄说了一遍,戴胄眼眸大亮,夸赞之词不绝于耳,告罪一声,便向着皇宫赶去。

  早朝,皇城门外,戴胄身后跟着一辆马车,上面不知放了何物,用红色绸缎盖着,引得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戴胄嘴是相当严实,不管谁问,都不曾透露一丝一毫。

  太极殿内,气氛依旧如昨日那般压抑,但凡哪位大臣提出一个不算离谱的建议,都会获得一群人的附意,主打一个浑水摸鱼。

  眼看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一无所获的李世民叹了口气,朝着戴胄递了个眼神。

  戴胄出列,言道:“陛下,臣觉得只让朝中诸臣无私捐赠钱粮略有不妥!臣左思右想,决定为心怀百姓的官员立一个功德碑!”

  太极殿内,大臣们的窃窃私语声戛然而止。

  李世民微微挑眉一副意外之色,抬手示意戴胄继续说下去:“戴卿,这是何意?”

  戴胄微微一礼,道:“陛下,老臣昨日找人特意为捐赠财物的诸臣所捐赠的银钱数量刻于石碑之上,立于长安城明德门外,直至此次赈灾结束!”

  文官集团已经有人觉得此事有些不对,疑惑道:“戴大人,捐赠乃是个人意愿,将捐款金额公示,是否有些不妥?”

  戴胄认真道:“崔大人,此言差矣,付出就该有回报!至少要让灾民知道,我朝官员心中皆有民!”

  李世民猛然起身,激动地说道:“好一个我朝官员心中皆有民,说得好!是朕欠考虑了,不该让诸臣空出力,朕觉得戴爱卿此举甚妙!”

  “戴卿,你说你已经命人打造了功德碑,赶紧呈上来让诸臣观摩观摩!”

  戴胄朝着诸臣微笑着拱手一圈道:“陛下,这功德碑臣让一辆马车放在了皇城门口!”

  “王德,快让人将功德碑运到太极殿前,让诸臣观摩一番,若是所列善款没有刻错,散朝后便立到明德门外!”

  朝堂中顿时炸锅了,特别是捐后半年俸禄之人更是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在众人各怀心思中,王德再次回到了太极殿。

  李世民起身走下了高台道:“诸位爱卿,随朕一同观摩一番这所谓的功德碑。”

  太极殿外,一辆盖着红布的马车停在太极殿门前,群臣站在马车前指指点点,不停议论。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王德,将红布掀开!”

  王德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掀开马车上的红布。

  一块高大的青石功德碑展露在众人眼前,碑身通体光滑,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石碑最上方刻着:贞观八年抗洪赈灾捐款名录功德碑

  ‘长乐公主及其驸马杨晨共同捐十万贯!’

  ‘户部尚书戴胄捐一万贯’

  碑上所刻与昨日大殿上所报的数额一般无二,甚至前面还标注了姓名、官职。

  最让人扎心的是,石碑最下方密密麻麻的雕刻着一堆名字,一堆名字的末尾刻着着一句话。

  注:后方未标注捐赠银钱数额之官员慷慨大义,将下半年的俸禄全数捐赠。

  这还没什么,这段小字下方的话才是杀人诛心:三品以上官员俸禄半年一发,上一次发放为贞观八年六月。

  文官一群人中,看到那两行注释尴尬的脚指头都能抠出二亩地,额头上冷汗已经不自觉的冒了出来。

  他们甚至不敢想象,若是让难民和长安城中的百姓看到了自己捐赠的‘善款’,以后出门会不会被扔臭鸡蛋和菜叶子。

  李世民看着这块功德碑似是很满意道:“既然没有人提出异议,看来诸位爱卿的捐款数额没有偏差。”

  “王德,立马安排人将功德碑立于明德门外,确保第一批到达的灾民能第一时间看到。”

  “陛下,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