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视学考核,一枝独秀-《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杨公子,陛下让我带您入宫前往考核!”

  一大早,一名小太监便到了杨府接杨晨入宫,经打听杨晨才知道,国子学全是三品以上官员家的适龄子嗣,都由自己父亲带着入宫。

  杨晨跟随小太监很快便到了太极殿外,此刻太极殿左侧聚集了十几名国子学的同窗,右侧则是6名年纪偏大,中年乃至已经须发皆白的老者。

  “杨兄,好久不见!”

  “你是?”

  “在下孔明!”

  杨晨看着眼前之人,不正是之前在长孙府有过一面之缘的孔颖达孙子吗?

  “原来是孔明兄,在国子学并未见过孔明兄,不知今日孔明兄?”

  孔明微微一笑道:“四书五经、算学、诗词、策论一道我皆小有所成,其中四书五经更是倒背如流,往年视学均有四书五经,我不屑于参加!”

  杨晨微微挑眉,心中对孔明的迷之自信一阵鄙视,嘴上却笑道:“孔明兄如此才情,倒是让人钦佩。

  孔明正欲再次开口,便听殿内传来太监尖锐的声音:“陛下有旨,宣学子进殿!”

  杨晨整理好衣冠,随着众人步入太极殿。

  殿内庄严肃穆,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两侧群臣在学子人群中不断扫视,寻找自家后辈。

  王德出列说道:“众位学子,今天便是今年的视学考核,考核科目为算学、诗词、以及策论!算学就在太极殿考核,无算筹辅助!现在请户部尚书戴大人出题。”

  王德宣读时,每位学子身边便有一个小太监端着托盘站在身边,托盘上放有毛笔以及一片竹板。

  一部分学子听到竟然不能用算筹,拿着毛笔竹板一阵失神。

  戴胄出列,说道:“老夫之题为:鸡蛋三个一钱,粟米一石三十钱,我要买鸡蛋三十个,粟米十斗,需要多少钱?”

  “杨晨交卷!”

  戴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有一个小太监的声音响起。

  一些学子听到小太监的声音身子明显一顿,回过神来戴胄刚刚说的题目竟然一时间回想不起来。

  一众官员看着那几个手足无措的学子暗暗摇头,第一题便如此,结局已定,已经没有参加下去的必要了。

  “孔明交卷!”

  “王明阳交卷!”

  “宋毅交卷!”

  众小太监不停的通报,通报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王德便再次出列:“可还有学子坚持!”

  “好,既然如此,没答出题目的学子算学挂科,前往殿外等待下一轮考核!按通报顺序宣布答案!”

  “杨晨答案为四十钱!孔明答案为……”

  此题并不算困难,凡是写出答案者并未有做错之人。

  “第二道题目由魏征魏大人出题!”

  魏征明显一愣,往年算学出题都是户部官员之事,今年怎得轮到了自己?

  魏征出列,轻咳一声道:“老夫今日得一题:两人相距百尺,一人一步三尺,一人一步两尺,两人多少步后相遇?”

  “杨晨交卷!”

  “什么?怎么可能?”

  “他不用思考的吗?”

  “王朝阳交卷!”

  …

  最后大殿中国子学学子一方仅仅剩下杨晨和孔明二人,而那六名老者依旧全部在列。

  “杨晨答案二十步,……”

  八人答案再次全部正确。

  “第三题:由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大人出题!”

  “今有雉兔同笼,有头十四只,脚四十只,问雉兔几何?”

  “杨晨交卷!”

  朝堂顿时陷入一阵安静。

  “可还有学子交卷?”

  直到王德的声音响起,众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孔颖达也觉得不可思议,这道题他可是足足算了半日才得出答案,真有人能如此简单便做出来?

  孔颖达只感觉陛下是想徇私舞弊,将此子送入朝堂,孔颖达越发认同心中所想,却突然想到,这题目是自己昨日才准备的,除了自己无一人知道,疑惑道:“陛下,这位学子的答案可否由老臣亲自确认?”

  李世民摆手示意随意。

  孔颖达立马将小太监托盘上的竹板拿起,确认了一番。

  “答案正确!”

  “不可能,他作弊!”

  一道突兀的声音在大殿回荡,众人循声望去,竟是孔颖达的孙子孔明。

  孔颖达眉头微皱,神色古怪的看向自己这个孙子。

  “噗嗤~”

  “哈哈哈哈~!”

  右侧的武将集团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台上的李二都差点忍不住笑出了声!

  一众文官神色古怪的看着孔明一脸疑惑。

  “孔明,你意思是你爷爷作为国子监祭酒,存在徇私舞弊的嫌疑吗?”

  孔明声嘶力竭道:“我爷爷怎么可能作弊,作弊的杨晨!没有一人能短时间内算出此题答案,他想都不想便直接作答,不是作弊是什么?”

  孔颖达拿着写着写着答案的竹板,脸色难看的可怕。

  程咬金坐在地上捂着肚子猛拍地板:“哈哈哈,笑死老夫了,你爷爷现场出的题,仅一人作出正确答案,你说他作弊,那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你爷爷和杨晨私通。”

  孔明如遭雷击,刚才一时被气昏了头,竟没想到如此简单的道理。

  “行了,这场闹剧到此为止,接下来随朕去另一个考核地点。”

  二十多位学子,文武百官随李世民一同到了一处凉亭处才停下脚步,回头望向众学子。

  “以此院中随意一景为题,赋诗一首。”

  杨晨环视一圈,今年长安气温并没有往年那么寒冷,墙角露出的几枝梅花竟然已经盛开。

  杨晨朗声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陛下,杨晨作弊,院中仅有凉亭、池塘、以及假山,杨晨此刻却写梅花,众所周知长安的梅花最早一月中旬才会…。”

  没等李世民说话,孔颖达听不下去了,呵斥道:“够了,睁开你狗眼,抬头好好看看!”

  “不可能!怎么可能?这梅花一定是假的,假的!”

  孔颖达的脸色比地上的薄冰还要惨白,他死死盯着自己这个平日被老友调笑时称呼为小诸葛的孙子,越看越觉得此刻的孙子就是一个没脑子的蠢货。

  看着面含愠怒的李世民,孔颖达知道自己孙子的一次次的失仪已经引得陛下不满。

  “陛下,臣教导无方,竟教出此等不知礼仪之辈。望陛下惩处老臣!”

  李世民深吸口气道:“那孔祭酒觉得杨晨这首咏梅如何?”

  孔颖达瞳孔微缩,叹了口气道:“足以称为千古绝句,今日怕是无一首诗词可与之相提并论。”

  “此次视学考核,杨晨学子一枝独秀,算学、诗词均为第一,已经有了直接晋级第一的资格,希望杨晨学子无需参加第三场的策论,给众学子一个表现的机会。”

  “好,孔祭酒都发话了,那杨晨便跟在众官员身后等待封官便可。”

  队列中魏征、五姓七望一脉官员眉头微皱,但孔颖达说的没错,杨晨入朝为官已成定局,策论参不参加还真没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自家子嗣还有可能进入国子学上学,也没有人会不卖孔颖达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