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天气严寒,无奈休整-《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陛下,此时高句丽正值寒冬,怕是无法进攻。”刚刚抵达,李绩便上前汇报道。

  李世民眉头微蹙,感受着还算适宜的温度不解道:“这幽州气温刚刚好,怎会有寒冬一说?”

  李绩无奈叹道:“陛下,这高句丽腹地已是鹅毛大雪,气温比之幽州怕是低了很多。若是没有准备棉服,怕是无法深入。

  进入高句丽之后,比之现在的气温会低上很多,我们的将士根本无法久留。预计九月开始,没有棉服的的情况下必须立刻返回。”

  李世民目眦欲裂,气愤道:“也就是说朕即便到了幽州也无法攻打高句丽?”

  李绩无奈叹道:“陛下,应是如此。”

  李世民胸口剧烈起伏,心中怒火不可压制。

  长孙无忌叹道:“陛下,无需着急。张亮大军赶到也至一月,不若先让将士们乘坐船只前往海上适应一番,否则若是全部晕船,到时短时间也无法投入战场。”

  李世民一时间想起了一路上狂吐不止军卒,顿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至少自己这一批一同乘船前来的兵卒很多无法承受,运河那轻微晃动都承受不住,更遑论下海?

  “那就就地修整两个月,三月初发兵高句丽。”李世民看向李绩,“李爱卿,不知那长城会不会被高句丽修补?”

  “回陛下,微臣破坏的长城乃是东西两侧,并未完全破坏,届时只需撞墙木一撞,那一处城墙便会倒塌。”

  五日后,张亮率军抵达,得到需要三月进攻高句丽的消息后也是一阵发愣,同样对李绩所说表示怀疑态度。

  直到松漠都督府降下鹅毛大雪,那刺骨寒意扑面而来发之时,张亮终是接受了需要休整两个月的事实。

  李世民裹着棉被,嘴里哈着凉气埋怨道:“驸马,这幽州这般冷,怎的没见你提及?”

  杨晨也是委屈,“陛下,微臣九月便已回京,这番场景下官确实不知。”

  所有人皆是唉声叹气,这三个月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未打仗,便平白无故消耗也是难熬。

  “陛下,也不能这么想,咱们有海船,可以让将士出海捕鱼,顺便趁机选拔不晕船的将士。”

  尉迟敬德没好气道:“捕鱼?这么高的海船,这渔网如何撒?”

  这话让所有人一阵沉默,是啊,那么高的海船,什么渔网能撒开?就是补上了鱼,又如何拉起?

  长孙无忌打圆场道:“算了算了,反正此次北征粮草充足,再不济待入了高句丽将这两个月的消耗抢回来便是。”

  一时间一批批的将士、兵卒纷纷出海体验,最后武将中也就张亮可以在大海疯狂的晃动下可以如履平地。

  十万大军,两批出海却仅剩三万将士勉强可以忍受颠簸之苦。

  李世民不忿:“不就是晕船吗?这一次吾亲往,朕倒要看看这大海有何恐怖之处。”

  李世民也从未去过大海,此次也是来了兴趣,拉上长孙无忌便登上了海船。

  “陛下,这大海不同于运河,常人怕是受之不住,您还是……”

  面对尉迟敬德的好心劝阻,李世民大手一挥,喝道:“朕不晕船,即便入了海,顶多是船只晃动厉害一些,有什么受不住的?”

  长孙无忌也对尉迟敬德之言嗤之以鼻,觉得他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也就入了一趟海,有这般可怕?

  在尉迟敬德怜悯的眼神下,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离开了港口。

  船只刚刚行至运河尽头,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便看到了惊涛拍岸的海水,运河那小浪与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长孙无忌眼红了口唾沫,“陛下,这海浪就已经有了四五丈高,若是再遇到海风……”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船只上的将卒便看到天际尽头一条水柱自下而上,直通天际。

  李世民喉咙艰难的滚打了一番,“辅机,这便是大海的凶险吗?”

  长孙无忌此刻目眦欲裂,哪有功夫回答李世民,“后退、后退,不要再前进了。”

  “陛下,此乃水龙卷,即便是在海上也是极少遇到,请回到船舱避难,若是在舱外,极可能被卷入海中。”

  长孙无忌咽了口唾沫道:“若是卷入海中,可有活命的机会?”

  回话的兵卒嘴巴微张,一脸不可置信的望着长孙无忌,一副‘你说呢’的鄙夷表情。

  长孙无忌知道此话不如不问,拽着李世民便准备回到船舱,“陛下,赶紧躲上一阵,可莫要让这水……”

  长孙无忌话音未落,便看到水柱如若被掐断尾巴,直接消失在了云层之中,大海顷刻间恢复平静。

  看着全程扶着船沿临危不乱的李世民,长孙无忌的钦佩之意溢于言表。

  此刻面向大海的李世民,脸色涨红,他并不是不怕,只是刚才剧烈的晃动让他胃中一阵翻腾,此刻正忍得艰难。

  身为人皇,岂能在一群小卒面前失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吐啊!随便来一个人吐啊!只要有人开头,朕也无需强忍。’

  李世民心中不断念叨,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这嗖船上的船工乃是墨家子弟,自不会晕船,护卫则是杨晨的私军,他们船上训练已经持续一年,即便不适,也达不到想吐的地步。

  如今这艘船上,晕船的人只李世民一人。

  后方五艘巨舰之上,船沿已经爬满了人,不停的吐着早上的吃食,一时间海面上是数不尽抢食的鱼儿。

  待李世民回归,其脸色已是蜡白,所有人心中明白怎么回事,只是无人戳破,毕竟自己的陛下最好面子不是。

  杨晨看着铩羽而归的李世民,嘿嘿笑道:“陛下,儿臣欲走陆路,不若陛下随我一起?陛下还能帮儿臣照看一下长乐不是?”

  李世民冷哼一声,“看在长乐的份上,朕答应你的请求。”

  说罢,李世民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面传出一阵阵拍的背部的呕吐声。

  次日,张亮便被命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海上练兵,这可是大唐第一批海军,张亮一时间威望大盛。

  重重恭维之声下,张亮广收义子,如泄洪之堤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