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四国番邦来唐的消息-《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咦,崔家、长孙家的丫头,又来陪出尘解闷啊!”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众人身后响起。

  崔墨言当即便凑上去挽住了李靖的胳膊,把李靖拽到了正在行拜师礼的薛仁贵前面:“师公,这不是给你的宝贝徒弟带来了吗!您快来看看。”

  李靖缓步上前,目光如炬地打量着跪地行拜师礼的薛仁贵:身姿挺拔如松,虽衣着朴素,却掩不住眉眼间的英气与坚毅。

  李靖轻抚胡须,微微颔首,声音沉稳有力道:“听崔家丫头说你天生神力,不知平日用多重的兵器?”

  薛仁贵尴尬一笑道:“徒儿曾尝试过常见的刀枪棍棒,拿在手中却都感觉轻若无物,便一直以来都是以拳脚应敌。”

  李靖点了点头道:“随我来演武场!”

  见众人全部跟着往演武场走,张出尘道:“我也得跟上看看,看看此子能用得动几石弓,毕竟若是箭法我可是强于药师的。”

  说罢好似给了自己一个台阶,加快脚步也跟了上来。

  演武场上,一众练习的家将纷纷停下手中动作,看着李靖给一个年轻人介绍兵器:“这里武器最轻的不到十斤之数,最重的乃是一柄方天画戟重四十斤,重量与记载中的吕布的武器一致。”

  薛仁贵在武器架上挨个打量,最后站在了那柄明显不同于其他兵器的方天画戟前。

  “哼,不自量力,拿起兵器和使用兵器完全是两回事,若是好高骛远,那便是自毁根基。”

  张出尘此话虽然尖酸刻薄,但本意是告诉场中的薛仁贵,要认清自己的实力。

  薛仁贵充耳不闻,掌心贴着戟杆纹路缓缓上移,戟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薛仁贵右手青筋暴起,那四十斤的长戟便被薛仁贵单手从武器架上拿起起来,看那模样还不是极限。

  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从看热闹的几位家将口中传出。

  张出尘的睫毛剧烈颤动,手中把玩的箭羽“啪嗒”掉在地上。

  她见过无数武人试举过这把兵器,有人涨红着脸将兵器勉强离地三寸,有人可勉强拿起,也被压得踉跄后退,可眼前少年的姿态,竟像是在举起一支寻常竹竿。

  李靖也是颇为惊讶,道:“你试着挥动一番,慢点切记莫要伤了自己。”

  薛仁贵点头示意,随即便开始尝试戳、挥、砍,最后一记横扫,身体猛地腾空,旋转身体借势来了一记力劈华山。

  戟刃在接触地面的瞬间稳稳停住,看到此景的李靖都吓了一跳。

  这么大幅度的借势力劈,想要收力绝非易事,更何况是一柄四十斤头重尾轻的兵器。

  薛仁贵将武器放回原处,摇了摇头道:“此兵器还是太轻,预计再重个二十斤左右刚好合适。”

  此时已经无人再怀疑薛仁贵此话的真实性,毕竟若是他们用自己十斤不到的兵器做出那种动作都做不到那般随意的收力,又有何颜面去质疑人家。

  门房着急忙慌的冲进演武场汇报道:“报,府上来了一位公公,说是宣番邦膳食主事杨晨入宫觐见。”

  杨晨一听,竟然是找自己的,难道是有番邦使者入唐?

  李靖点了点头,朝着杨晨道:“这个徒弟我收下了,暂且就让他住在我府上,这几日我找铁匠给仁贵打造一柄趁手的兵器,需要他自己尝试多重较为趁手。”

  杨晨点点头,便随着小太监入了宫。

  得到传诏入殿的杨晨进入御书房,便看到李世民正端坐于龙案之上批阅着奏折头也没抬道:“四国番邦来使,国书已经至朕的龙案之上,你可知他们为何而来?”

  杨晨疑惑道:“这与臣有何干系?”

  李世民再道:“那你可知吐谷浑为何频频侵犯凉州?”

  杨晨这件事情还真听说了一些传言,道:“胁迫大唐将长乐公主嫁入吐谷浑?”

  “没错,那你在猜猜四国来使所为何意?对了,他们此行还带上了本国适龄的皇子。”

  杨晨顿时如临大敌,惊呼道:“他们也是为长乐而来?”

  李世民微微点头,以示说的不错。

  杨晨恼怒道:“不行,岳丈定不能同意此事!”

  李世民看到一牵扯到长乐便失了分寸的杨晨,内心还是较为满意的,说道:“我乃一国之君,此事涉及大唐与番邦之间的情谊,朕无法站出来公然反对。”

  李世民接着道:“太上皇所居住的大安宫较为简陋,朕欲为太上皇修建一座宫殿,奈何缺少木材,可惜,可惜啊~”

  杨晨咬牙切齿,深吸口气堆笑道:“长乐府中木材准备较为充足,用不了那么多,若是陛下需要,差人去取便是。”

  “嗯,那朕就不客气了,此次来唐的番邦有高句丽、吐蕃、东瀛以及突厥,三国国内荤食均以羊肉为主,你的羊排应是能够满足,至于东瀛,朕也了解不多,便需要你自行准备了。”

  “陛下放心,微臣定会好好照顾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东瀛使者。”

  突厥乃至吐蕃,在杨晨心中都算是自家人,虽对热衷于抢夺他人历史痕迹的泡菜国并不太感冒,倒也算不上讨厌。

  至于东瀛,家国仇恨现在虽未有发生,但记忆中存在的泛黄历史提醒着自己,那只是因为现在的大唐较为强大,但凡大唐现出疲软之态,那群饿狼定会收起伪善的笑脸,露出尖锐獠牙。

  樱花下掩埋的不只是浪漫,还有这群徐福带去三千童男童女后人重返华夏的野心。

  既然敢来唐,那自己定要好好接待。

  杨晨回到杨府,饭桌上已经准备好了菜肴。

  杨晨便将四国来唐,以及来唐的目的告诉了众人。

  崔墨言听说四国来唐朝贡的主要目的竟然是长乐后气愤不已,就连柔弱的长孙曦都强烈的表达出了自己不满的情绪。

  崔墨言疑惑道:“你打算怎么做?”

  杨晨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眼中散发出狠厉的光芒道:“谁敢觊觎我的长乐,我便剁了谁的爪子。”

  崔墨言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杯盏叮当作响:“不如直接将他们宰了!让这群蛮夷走不进长安城!”

  “不可。”杨晨抬手示意崔墨言稍安勿躁。

  “眼下大唐越发繁荣昌盛,来朝使者只会越来越多,若四国使者死在大唐境内,不仅会落人口实,说我大唐无容人之量,还可能引发其他邻国对大唐的不满。”

  长孙曦微微皱眉,眼神中满是担忧:“那万一长乐…”

  杨晨轻拍长孙曦的肩膀,劝慰道:“若真到了那一步,咱们就劫了那迎亲队伍,前往番外蛮荒之地打下一片领土,起年号、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