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的尝试以失败告终后,建军在家闷了整整三天。窗外的阳光再好,他也提不起精神,每天的生活只剩下固定的三部曲:早上出去跑一圈步,回来后要么对着电脑发呆,要么铺开宣纸练毛笔字,其余时间就靠刷手机打发日子。
失败的沮丧像一层薄雾,裹着他挥之不去。技术岗因年龄和病史被拒,体力活又因身体底子差扛不住,他觉得自己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连一点能为家里分担的力气都没有。秀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敢多劝,只能变着花样做他爱吃的菜,偶尔拉着他去小区或附近公园散散步,试图让他心情好起来。
第四天下午,建军坐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短视频平台上,各种搞笑段子、生活技巧轮番闪过,他看得有一搭没一搭,心里依旧空落落的。突然,一条标题格外扎眼的视频跳了出来:“零成本开店!不用囤货,在家就能赚钱,拼多多一件代发保姆级教程!”
“零成本”“不用囤货”“在家赚钱”,这几个词像磁石一样吸住了他。他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只是被“零成本”勾起了好奇,抱着“看看也无妨”的心态,点了进去。
视频里,一个年轻博主拿着手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看,一件代发就是咱们作为商家,在拼多多上开店后,不用自己备货。顾客在咱们店里下单,咱们再去供货商那里下单,让供货商直接发货给顾客,咱们中间赚个差价就行,完全不用承担囤货风险!”
博主一边演示如何在拼多多上注册店铺,一边讲解平台规则:“你看,选品选得好,差价能有10%-30%,一天哪怕出几单,也能赚点零花钱,做得好月入几千上万都不是问题。”他还展示了自己的店铺后台,订单记录密密麻麻,回款金额清晰可见。
建军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做了多年技术总监和系统架构师,对互联网的流量逻辑、交易流程本就敏感,博主讲解的内容,他听一遍就懂了。所谓的“一件代发”,本质上就是搭建起顾客和供货商之间的桥梁,核心在于选品、优化店铺和流量引导,这些都靠脑子和耐心,恰恰不需要体力。
他顺着视频的指引,又刷到了博主发布的后续教程,从如何找靠谱供货商,到如何优化商品标题、制作详情页,再到如何应对顾客咨询和售后问题,讲解得细致入微。他越看越投入,手指不停地点着“收藏”“关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步骤。
脑海里突然闪过几个画面:小区里的张阿姨总在朋友圈卖水果,每次都要自己去批发市场拿货,搬上搬下累得够呛,还经常因为囤多了卖不出去坏掉;秀兰也总念叨,超市里的家居小用品太贵,网上买的同款能便宜一半,只是她不太会操作,每次都要麻烦梦梦帮忙下单。
“我是不是也能做电商?”一个念头突然在他心里冒了出来,像春天破土的嫩芽,迅速生根发芽。他不用像张阿姨那样囤货受累,也不用像送外卖那样风吹日晒、冒着危险,只要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和手机,就能操作。而且,这事儿靠的是思路和耐心,正好契合他现在的身体状况。
这个想法让他瞬间来了精神,之前的沮丧和迷茫一扫而空,连抑郁症遗留的轻微头疼都忘了发作。他立刻打开手机浏览器,搜索“拼多多一件代发”,各种教程、攻略、经验分享铺天盖地涌了出来。他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看着,从平台规则到选品技巧,从供货商渠道到店铺运营,一点一点记在心里。
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秀兰下班回家,推开门看到他坐在沙发上,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不由得愣住了:“今天怎么这么精神?”
建军抬起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连忙招手:“秀兰,你快过来,我跟你说个事儿!”
秀兰走过去坐下,看着他手机屏幕上的电商教程,疑惑地问:“这是啥?你看这个干啥?”
“我想在拼多多开个小店!”建军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就做这个‘一件代发’,不用囤货,不用体力,在家就能做,还能赚钱!”
他把自己理解的模式仔仔细细讲给秀兰听:“顾客在我店里下单,我再让供货商直接发货,我赚中间的差价。不用咱们自己备货,零成本投入,就算赚得少,也比在家待着强啊!”
秀兰皱了皱眉,眼里满是犹豫:“这靠谱吗?你懂这个吗?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别再被骗了。”她见过太多网上赚钱的骗局,心里实在没底,“而且你从来没做过生意,能行吗?”
“我没做过生意,但我懂互联网啊!”建军急忙解释,“我以前做技术开发,天天跟这些平台逻辑、流量算法打交道,这些东西我一看就懂。而且我看了好多教程,都是实操经验,不是骗子。”
他拉着秀兰的手,语气诚恳:“你想啊,我现在身体做不了体力活,技术岗又找不到,这个电商正好适合我。不用出门,不用熬夜,就在家慢慢琢磨,就算一开始赚得少,也是一份收入,总比一直在家待着强。”
秀兰看着他眼里的光,那是自从求职以来,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有劲头的样子。她心里的顾虑还没完全打消,但看着丈夫重新燃起希望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冷水,只是轻声说:“那你也别太着急,先好好了解了解,别轻易投入钱,要是真靠谱,咱们再做。”
“我知道!”建军连忙点头,“我不投钱,就先注册店铺,找供货商,等一切都弄明白了再上架商品。”
建军脑子里全是电商的事。选什么品类?找什么样的供货商?店铺名字叫什么?商品标题怎么写?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却不再让他焦虑,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他突然想起自己那辆私家车。那是他生病前买的,已经开了好几年,自从病了之后,他就很少开,一来是身体状态不允许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二来是公租房小区的停车费也不便宜,每月要三百块,对现在的家庭经济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病愈后他总觉得精力不如从前,每次开车都有些紧张,生怕反应不过来出意外。之前送外卖时遇到的惊险一幕还历历在目,他实在不敢再冒风险。不如把车卖掉,既能收回一笔钱,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还能省下每月的停车费,这笔钱正好可以作为电商的启动资金。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就觉得格外可行。第二天一早,他跟秀兰提起卖车的想法:“秀兰,我想把车卖了。我现在也不怎么开,停车费还贵,卖掉能收回几万块,正好给你减轻点压力,我做电商也能有启动资金。”
秀兰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觉得好就行。那车确实是个累赘,你现在身体也不适合开车,卖掉也好,省得我总担心。”
说干就干,建军联系了二手车中介,把车开过去做评估。中介检查完车况后,给出了四万二的报价。虽然比他预期的低了点,但他也没多纠结,当即就同意了。手续办得很顺利,当天下午,钱款就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
拿着手机里的到账通知,建军心里踏实了不少。这笔钱,不仅是对家庭经济的补充,更像是给他的电商之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回到家,他立刻坐在电脑前,开始着手准备注册拼多多店铺。他按照教程,一步步完成实名认证、店铺入驻,认真填写店铺信息。当“店铺注册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他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成就感。
秀兰端着水果走进来,看到他专注的样子,笑着说:“这么快就弄好了?”
“嗯!”建军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接下来就是选品和找供货商了。我打算先做小众的家居日用品,竞争小,需求稳,不容易出问题。”
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供货商列表,兴致勃勃地跟秀兰讲解:“你看,这些供货商都支持一件代发,还能提供商品图片和详情页模板,我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行。等店铺运营起来,咱们就不用再愁钱的事了。”
秀兰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了。她知道,这条路未必好走,但至少建军重新找到了方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这比什么都重要。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电脑屏幕上,映着建军专注的侧脸。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一个个字符跳动着,像一个个希望的种子,正在悄然生根发芽。求职路上的屡屡碰壁,让他饱尝了中年人的无奈和辛酸,但手机里的这束“微光”,却为他照亮了一条新的出路。
他不知道自己的电商之路能走多远,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新的困难,但他不再迷茫,不再退缩。他知道,只要自己肯学习、肯努力,靠着自己的脑子和双手,总能在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这,就是他此刻最大的底气。
失败的沮丧像一层薄雾,裹着他挥之不去。技术岗因年龄和病史被拒,体力活又因身体底子差扛不住,他觉得自己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连一点能为家里分担的力气都没有。秀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敢多劝,只能变着花样做他爱吃的菜,偶尔拉着他去小区或附近公园散散步,试图让他心情好起来。
第四天下午,建军坐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短视频平台上,各种搞笑段子、生活技巧轮番闪过,他看得有一搭没一搭,心里依旧空落落的。突然,一条标题格外扎眼的视频跳了出来:“零成本开店!不用囤货,在家就能赚钱,拼多多一件代发保姆级教程!”
“零成本”“不用囤货”“在家赚钱”,这几个词像磁石一样吸住了他。他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只是被“零成本”勾起了好奇,抱着“看看也无妨”的心态,点了进去。
视频里,一个年轻博主拿着手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大家看,一件代发就是咱们作为商家,在拼多多上开店后,不用自己备货。顾客在咱们店里下单,咱们再去供货商那里下单,让供货商直接发货给顾客,咱们中间赚个差价就行,完全不用承担囤货风险!”
博主一边演示如何在拼多多上注册店铺,一边讲解平台规则:“你看,选品选得好,差价能有10%-30%,一天哪怕出几单,也能赚点零花钱,做得好月入几千上万都不是问题。”他还展示了自己的店铺后台,订单记录密密麻麻,回款金额清晰可见。
建军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做了多年技术总监和系统架构师,对互联网的流量逻辑、交易流程本就敏感,博主讲解的内容,他听一遍就懂了。所谓的“一件代发”,本质上就是搭建起顾客和供货商之间的桥梁,核心在于选品、优化店铺和流量引导,这些都靠脑子和耐心,恰恰不需要体力。
他顺着视频的指引,又刷到了博主发布的后续教程,从如何找靠谱供货商,到如何优化商品标题、制作详情页,再到如何应对顾客咨询和售后问题,讲解得细致入微。他越看越投入,手指不停地点着“收藏”“关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步骤。
脑海里突然闪过几个画面:小区里的张阿姨总在朋友圈卖水果,每次都要自己去批发市场拿货,搬上搬下累得够呛,还经常因为囤多了卖不出去坏掉;秀兰也总念叨,超市里的家居小用品太贵,网上买的同款能便宜一半,只是她不太会操作,每次都要麻烦梦梦帮忙下单。
“我是不是也能做电商?”一个念头突然在他心里冒了出来,像春天破土的嫩芽,迅速生根发芽。他不用像张阿姨那样囤货受累,也不用像送外卖那样风吹日晒、冒着危险,只要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和手机,就能操作。而且,这事儿靠的是思路和耐心,正好契合他现在的身体状况。
这个想法让他瞬间来了精神,之前的沮丧和迷茫一扫而空,连抑郁症遗留的轻微头疼都忘了发作。他立刻打开手机浏览器,搜索“拼多多一件代发”,各种教程、攻略、经验分享铺天盖地涌了出来。他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看着,从平台规则到选品技巧,从供货商渠道到店铺运营,一点一点记在心里。
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秀兰下班回家,推开门看到他坐在沙发上,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不由得愣住了:“今天怎么这么精神?”
建军抬起头,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连忙招手:“秀兰,你快过来,我跟你说个事儿!”
秀兰走过去坐下,看着他手机屏幕上的电商教程,疑惑地问:“这是啥?你看这个干啥?”
“我想在拼多多开个小店!”建军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就做这个‘一件代发’,不用囤货,不用体力,在家就能做,还能赚钱!”
他把自己理解的模式仔仔细细讲给秀兰听:“顾客在我店里下单,我再让供货商直接发货,我赚中间的差价。不用咱们自己备货,零成本投入,就算赚得少,也比在家待着强啊!”
秀兰皱了皱眉,眼里满是犹豫:“这靠谱吗?你懂这个吗?网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别再被骗了。”她见过太多网上赚钱的骗局,心里实在没底,“而且你从来没做过生意,能行吗?”
“我没做过生意,但我懂互联网啊!”建军急忙解释,“我以前做技术开发,天天跟这些平台逻辑、流量算法打交道,这些东西我一看就懂。而且我看了好多教程,都是实操经验,不是骗子。”
他拉着秀兰的手,语气诚恳:“你想啊,我现在身体做不了体力活,技术岗又找不到,这个电商正好适合我。不用出门,不用熬夜,就在家慢慢琢磨,就算一开始赚得少,也是一份收入,总比一直在家待着强。”
秀兰看着他眼里的光,那是自从求职以来,第一次看到他这么有劲头的样子。她心里的顾虑还没完全打消,但看着丈夫重新燃起希望的模样,实在不忍心泼冷水,只是轻声说:“那你也别太着急,先好好了解了解,别轻易投入钱,要是真靠谱,咱们再做。”
“我知道!”建军连忙点头,“我不投钱,就先注册店铺,找供货商,等一切都弄明白了再上架商品。”
建军脑子里全是电商的事。选什么品类?找什么样的供货商?店铺名字叫什么?商品标题怎么写?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却不再让他焦虑,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他突然想起自己那辆私家车。那是他生病前买的,已经开了好几年,自从病了之后,他就很少开,一来是身体状态不允许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二来是公租房小区的停车费也不便宜,每月要三百块,对现在的家庭经济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病愈后他总觉得精力不如从前,每次开车都有些紧张,生怕反应不过来出意外。之前送外卖时遇到的惊险一幕还历历在目,他实在不敢再冒风险。不如把车卖掉,既能收回一笔钱,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还能省下每月的停车费,这笔钱正好可以作为电商的启动资金。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就觉得格外可行。第二天一早,他跟秀兰提起卖车的想法:“秀兰,我想把车卖了。我现在也不怎么开,停车费还贵,卖掉能收回几万块,正好给你减轻点压力,我做电商也能有启动资金。”
秀兰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觉得好就行。那车确实是个累赘,你现在身体也不适合开车,卖掉也好,省得我总担心。”
说干就干,建军联系了二手车中介,把车开过去做评估。中介检查完车况后,给出了四万二的报价。虽然比他预期的低了点,但他也没多纠结,当即就同意了。手续办得很顺利,当天下午,钱款就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
拿着手机里的到账通知,建军心里踏实了不少。这笔钱,不仅是对家庭经济的补充,更像是给他的电商之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回到家,他立刻坐在电脑前,开始着手准备注册拼多多店铺。他按照教程,一步步完成实名认证、店铺入驻,认真填写店铺信息。当“店铺注册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他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成就感。
秀兰端着水果走进来,看到他专注的样子,笑着说:“这么快就弄好了?”
“嗯!”建军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接下来就是选品和找供货商了。我打算先做小众的家居日用品,竞争小,需求稳,不容易出问题。”
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供货商列表,兴致勃勃地跟秀兰讲解:“你看,这些供货商都支持一件代发,还能提供商品图片和详情页模板,我只要稍微修改一下就行。等店铺运营起来,咱们就不用再愁钱的事了。”
秀兰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的顾虑渐渐消散了。她知道,这条路未必好走,但至少建军重新找到了方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这比什么都重要。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在电脑屏幕上,映着建军专注的侧脸。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一个个字符跳动着,像一个个希望的种子,正在悄然生根发芽。求职路上的屡屡碰壁,让他饱尝了中年人的无奈和辛酸,但手机里的这束“微光”,却为他照亮了一条新的出路。
他不知道自己的电商之路能走多远,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新的困难,但他不再迷茫,不再退缩。他知道,只要自己肯学习、肯努力,靠着自己的脑子和双手,总能在这个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这,就是他此刻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