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归来”的星光与塑料凳的倒影-《榴莲味的星光》

  一、一周速描:486到0

  日历翻到第七页,林绵在To-do List上画下第486个绿色对勾——最后一通嘉宾确认电话,于周五17:59收尾。她摘下耳机,耳廓被压出一道红痕,像戴过紧箍,却笑得像完成一场马拉松。

  王娅踩着高跟鞋经过,指尖轻点她桌沿:“效率还行,今晚把名单按桌号再排一遍,明早给我。”

  “好的。”林绵答得干脆,声音却哑得发沙。她摸过保温杯,里头只剩隔夜茶叶,像被泡发的海草,苦得皱眉。

  电脑右下角弹出新邮件——

  主题:Re:晚宴座次

  发件人:Huo Xinn

  内容:辛苦了,早点下班。ps:润喉糖在38层茶水间蓝色药箱。

  短短两行,像有人往她紧绷的弦上涂了松香,微涩却松泛。她抬头望向玻璃鱼缸——霍星澜正背对人群打电话,肩线被灯光裁得锋利,袖口那枚铂金袖扣偶尔折出冷光,像远星。

  林绵把邮件存档,没敢去拿润喉糖。她怕一走动,就打破某种“隐形”平衡。

  二、18:30 —— 暴雨与没人愿意去的“外勤”

  南城夏季的雨,总带着不讲理的架势。半小时前晚霞还橙得晃眼,此刻乌云压到38层窗外,雨鞭抽在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门。

  办公区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品牌组这排还亮着。王娅合上粉饼镜,拎起包包:“雨太大,我先撤。谁去楼下取物料?晚宴要用的手提袋,500份,重是重了点,但货车马上到。”

  众人面面相觑——暴雨、重物、没有电梯卡的外来货车,每一项都是“加班绝缘体”。

  林绵举手,声音沙哑却清晰:“我去吧,我正好要下楼买晚饭。”

  王娅挑眉,把车钥匙抛给她:“辛苦。回头给你申请加班费。”

  加班费三个字被风吹得飘起,又轻飘飘落下。林绵知道,大概率只是空头支票。她接过钥匙,从储物柜翻出雨衣——某年团建留下的广告衫,印着“星澜资本”logo,颜色褪成淡灰。

  暴雨中,货车尾灯像两盏模糊的灯笼。司机递给她提货单:“五百份,每份含保温杯+笔记本+纪念章,毛重26公斤。”

  林绵道谢,把第一箱搬上手推车。雨水顺着雨衣领口灌进后背,瞬间与汗水混成一股冷流。她咬牙,一箱、两箱...第五箱时,手指被纸箱边缘划破,血珠混着雨水分不出颜色。

  半小时后,所有箱子整齐码放在一楼货梯口。她浑身湿透,鞋里咕吱作响,像踩扁的海绵。电梯门合拢那刻,她看见玻璃墙里的自己——头发贴在脸颊,唇色发白,唯独眼睛亮得惊人,像雨夜里的两粒星子。

  三、20:45 —— 38层茶水间的“蓝药箱”

  霍星澜结束跨国视频会议,回到办公室,习惯性望向开放区——最角落那盏灯还亮着。他蹙眉,按下内线:“保安,38层还有人?”

  “是的霍总,林小姐在搬物料。”

  他挂断,拿起雨伞,却在茶水间门口停下——林绵正踮脚,翻找蓝色药箱。她左手贴着一个创可贴,右手举着一瓶润喉糖,像发现什么宝藏,轻轻晃了晃,露出孩子气的笑。

  灯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板上,像一只悄悄伸展的纸飞机。霍星澜屈指敲了敲门框:“手怎么了?”

  林绵受惊回头,糖罐差点掉地:“霍总...没事,被纸箱划了一下,小伤口。”

  男人走近,从药箱取出碘伏棉签,递给她:“下雨天,让司机搬就行。”

  “司机师傅家里孩子发烧,提前走了。”她低头涂药,声音闷闷,“而且,我不想耽误进度。”

  霍星澜没再说话,目光落在她湿漉漉的鞋尖,忽然伸手,把伞递过去:“带着,明早还我。”

  林绵愣住,连忙摆手:“不用,我坐地铁...”

  “地铁口到小区,还有五百米。”男人语气淡,却不容拒绝,“感冒会影响工作。”

  她只好接过,伞柄还残留他掌心的温度,像雨后第一缕阳光,不灼人,却足够暖。

  四、22:10 —— 出租屋的“夜半鸡汤”

  回到出租屋,林绵把伞立在门后,先给房东发消息:【阿姨,霍总的伞,我明天带公司,别误扔。】

  她冲了个热水澡,吹干头发,打开电脑——备用方案B还差最后一个Q&A模块。手背的创可贴被水蒸气浸湿,她撕掉,重新贴一枚,继续敲字。

  手机“叮”一声,是大学同学群:

  【绵绵,入职一周,感觉如何?】

  她想了想,回复:

  【像升级打怪,怪有点多,但经验值涨得也快。】

  发完,她笑笑,关掉群聊,把文档保存,上传企业云盘。时钟指向23:47,她伸个懒腰,忽然想起什么,从冰箱里捧出那颗——九块九的榴莲。

  外壳已经裂口,果肉金黄。她掰一小块,放进嘴里,甜得眯起眼。那一刻,所有疲惫被香气冲淡,像给心脏按下重启键。

  五、第三周周一 9:00 a.m. —— “出差归来”的经理

  公司来了新领导——品牌公关部副经理沈归,刚结束欧洲三个月外派。人事通知简短:沈归直接向霍总汇报,负责慈善晚宴全流程。

  电梯门开,男人走出。三十出头,一米八三,肤色偏棕,眼角有笑纹,像常年被海风吹过的帆船教练。他穿着浅灰西装,内搭白T,鞋底是轻质橡胶,走起路来无声,像猫。

  办公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聚焦。沈归却停在最角落——林绵的工位前。塑料凳上,女孩正弯腰捡掉落的U盘,马尾翘起,碎发炸成金色绒毛。

  “需要帮忙吗?“声音清朗,带着晨风的味道。

  林绵抬头,愣了半秒,连忙站直:“不用,谢谢...U盘有点松。“

  沈归扫过桌面——便签贴满挡板,手写小字整齐;保温杯外壁磕碰掉漆,却套着自制针织套;键盘右下角,被贴上一张卡通创可贴,盖住磨损。

  他眼底浮出笑意:“你就是林绵?我看过你的备用方案B,写得比欧洲那些模板有趣多了。“

  林绵怔住,耳根瞬间通红:“还、还在修改...“

  “保持你的风格。“沈归抬手,示意她坐下,自己则倚在桌沿,“待会儿部门例会,你一起参加,现场说说想法。“

  “啊?我?“林绵指着自己,“我只是助理...“

  “助理也是品牌组的大脑。“沈归笑得露出虎牙,“霍总没告诉你?“

  林绵摇头,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加速——她第一次听见,有人把“助理“和“大脑“放在同一句话里。

  六、9:30 a.m. —— 会议室的“塑料凳升级“

  例会开始,长桌边座无虚席。王娅看见沈归,立刻起身让座,笑得亲切:“沈经理,您坐这儿,视角最好。“

  沈归却拉开自己身旁的空位,朝林绵招手:“过来,PPT你熟,待会儿你来翻页。“

  空气瞬间安静。王娅脸色微僵,很快转身去端咖啡。林绵在众目睽睽下,抱着电脑,从角落塑料凳升级到“副经理旁座“,像被突然推到聚光灯下。

  汇报过程,她声音沙哑却平稳,翻译节奏恰到好处。讲到Q&A环节,沈归忽然侧头:“这部分谁写的?“

  “我。“林绵轻声答。

  “很好。“沈归看向众人,“以后危机公关的问答模板,就按这个格式走。王娅,你负责落实。“

  王娅笑着应下,眼底却掠过一丝暗色。

  七、11:20 a.m. —— 茶水间的“橄榄枝“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林绵收拾资料,沈归递来一瓶矿泉水:“润润嗓子,听起来像感冒边缘。“

  “谢谢。“她接过,指尖仍因紧张而微颤。

  “下周三,我去晚宴场地踩点,你一起。“沈归语气随意,“现场看完,你把动线再优化一下。“

  “我?“林绵再次确认,“王娅姐不去?“

  “她有别的事。“沈归笑笑,眼角弯出纹路,“别担心,我只是需要一个对细节敏感、又熟悉全流程的人——你,最合适。“

  他抬手,比了个“加油“手势,转身离开。林绵站在茶水间,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身上投下平行光带,像一条临时颁发的绶带。

  八、12:00 p.m. —— 霍星澜的“无声注视“

  38层尽头,总裁办公室玻璃墙后,霍星澜倚桌而立,目光穿过走廊,落在茶水间里的两道身影——沈归正侧头与林绵说话,笑得露齿;女孩握着矿泉水,耳尖泛红,像被夕阳镀上一层柔软金边。

  男人指骨轻敲桌面,节奏规律,却无人听见。半晌,他按下内线:“沈经理,下午三点,来我办公室。“

  挂断,他垂眸,目光落在电脑屏幕——那是一份被加密的文档,标题:LM-备用方案B-修订版。光标在名字后闪烁,像某种无声的宣示。

  九、尾声:塑料凳与光

  午餐时间,林绵回到工位。塑料凳还在,却被沈归贴了一张蓝色便签:

  “临时升级,不等于永久流放。——E“

  她盯着那行字,忽然笑了,笑得眼尾弯起,像月牙。

  她把便签撕下,贴在电脑边缘,与卡通创可贴并排。两颗小小的亮色,在灰色工位上,倔强地亮着。

  窗外,乌云散去,阳光落在38层地毯,菱形光斑一路延伸,直达总裁办公室门口。

  塑料凳上的女孩,终于抓住属于自己的——第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