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解决完,江洋便去图纸上描绘粮仓的所在地。
现在主要的便是要确保粮食的安全。
当江洋来到目的地时,他发现粮仓居然仍旧有一个小队把守。
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江洋想到什么眼眸微睁,连忙拔剑挥向那些人。
然而由于这些人太过分散,有一个漏网之鱼在慌忙中,点燃了一个粮仓。
“妈的!”
江洋上前将正欲逃跑的最后一个人杀掉,他看向已经燃起来的粮仓,感觉心都在滴血。
“看来还是让那个狈死的太轻松了。”
江洋暗骂一声,连忙救火,但他现如今并无法使用灵力,即使有剑灵的帮助,这个粮仓里的粮食也被烧了个大半。
“唉。”
江洋灰头土脸的坐在地上,他看了眼烧的不成样的粮食,心底对那个智囊的怨恨便又多了几分。
等会就鞭你的尸!江洋咬了咬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他还要去查看一下其它粮仓的情况。
“嘿嘿嘿,没想到你居然吃瘪了。”
剑灵在江洋身旁,笑的合不拢嘴。
如果是常人敢对现在心情下的江洋这么说,他早一巴掌呼过去了,可这位是个活爹啊,不仅惹不起而且还打不过。
“就当是涨经验了,这次的确是我太不谨慎。”
正如江洋所说,这次如果小心潜伏,确认对方位置后逐一击破,那也就不会有这件事,江洋着实没想到的是对方还会在粮仓安排不能离开的人手。
“喔…我使用了太多灵力,睡觉去了。”
剑灵打了个哈欠,嘀咕着回到逍遥剑里。
江洋向剑灵道了声谢,走到其它粮仓,确认了粮食的安全,做完这些,他翻出城墙向城外待命的王刚等人走去。
“刚才我是不是可以直接走城门了?”
移动间,江洋才想到这点,不过转而抛之脑后,现在还有正事要办。
“谁?!”
正在专注观察的王刚看到一黑影闪过,立马大喝一声,做好战斗准备。
其余有些打盹的人,在听到王刚的厉呵后也纷纷持着武器相互靠拢。
“我。”
江洋走了出来,将头上的帽子摘去。
众人看到江洋的面貌后这才松了口气。
“刘先生您回来了?”
王刚顿时露出了笑容,连忙上前。
“既然您回来了,那天阳城?”
“已经是我们的了,让兄弟几个进去再睡吧。”
江洋笑了一声,在众人的欢呼与赞美声中,向着天阳城前进。
片刻,多达几千人的队伍从城门进入,因为江洋先前来时和粮仓失火的事,已经有不少城里的百姓醒来,躲在家里的窗户旁向外偷偷查看情况。
江洋率领的千人部队进入城门后,已经引起了不少的百姓关注。
“啊!父亲,是官兵来救……”
一座房屋内,窗户旁不大的小女孩开心的指着领头的江洋,笑着向她身后的父亲说道。
但话还没说完,便被其父亲捂住了嘴。
那位父亲紧张的看着窗外的队伍,通过灯火他看出了对方的穿着,明显不是官兵,反而更像土匪。
“这狗日的世道,狗日的皇帝!”
刚以为有救了,没想到又来了更多的土匪,怎能不让人想骂娘?
那位父亲抚着女儿的头,看了眼所剩不多的谷子,以及躺在床上咳嗽的妻子,唉声叹气起来。
这是天阳城内百姓们的写照,不少家庭都如此的活着,异常艰难,特别是先前那数百位土匪来之后,不仅所剩不多的粮食要上交,而且有不少人家的良女都被抢了去,可见此时的乱世是什么样的。
江洋率领着队伍走向城主府,让众人安扎在曾经的军营后,他将王刚、陈时等一众干部聚集到一块。
略显昏暗的房间内,一个木桌上围着几人,但明显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为首的江洋身上。
“各位。”
江洋环顾了一下几人,严肃的开口:
“我们现在主要安排是安抚民众,毕竟我们不是土匪,而是起义军。”
“这件事我来吧,刘先生。”
李文举了举手,毛遂自荐。
“我本来也是要让你来的。”
江洋笑了一声将这件事定下,他转而又说道:
“你们各自下去后约束好自己的手下,最好别发生我不希望发生的事。”
说到这,江洋眼眸闪过一抹冷光,让在坐的几人都不寒而栗起来。
“明白!刘先生!”
几人连忙点头应道。
“最后一件事,从明天开始开放粮仓,救济百姓。”
“刘先生…我们也需要粮食啊……”
陈时迟疑了下,开口说道。
“那本来也不是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粮食我自有办法。”
江洋摆了摆手说道。
“好的,刘先生。”
“对了,让那数百人解决了吧。”
先前劫持土匪头子的时候,江洋便问清楚了,果然是那数百人做的内应,证明这点后,江洋便可以没有担忧的处决对方了。
“明白,刘先生。”
“行了,都退下吧。”
将几人遣散,江洋坐在木椅上抚着额头。
先前他说自己有办法其实是在骗他们,毕竟就算自己有灵力都不好办,更何况是现在?
“粮食…粮食啊……该怎么办呢?”
这个夜晚,江洋是注定无眠了。
………
清晨,当天边第一抹亮光亮起,李文连夜让人写的布告便散发下去,不少百姓在白天小心翼翼的露头间都听到或看到了布告的事。
“什么不伤害百姓?而且说是什么起义军?有仙人带领?”
“都什么鬼话?隔壁老王说的都比这有可信度。”
“不过他们说今天午时发放米粥,也不知道真假。”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骗人过去抓走哩。”
百姓们听到布告,大多数都不相信,只有那极少数愿意相信的,也是因为家里实在没了粮,属于走投无路了。
接近午时,江洋让人在城内各处,摆地发放米粥,虽然有些稀疏,但在这个时候也算上一口好饭。
那些因走投无路前来的人,在忐忑的排队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粥,一时都愣了愣神,待反应过来后,他们便连忙狼吞虎咽起来,好似有人会抢一样。
有的人吃着吃着,便不禁流下了眼泪,但嘴仍旧不停的吃着。
因为江洋让人专门看守,所以也就避免了有人抢夺的情况。
站在茶馆二楼的窗户旁,江洋看着下面面露幸福笑容的人们,他目光转而停留到了一对母子身上。
那位母亲在儿子狼吞虎咽吃完一碗粥后,又带着关怀的笑容将自己的那份递了过去。
看着那位咽了咽口水,却一脸笑容为儿子擦嘴的母亲,江洋顿了片刻收回目光。
乱世,简单的两个字,其背后却是无数个人们和家庭的悲剧。
现在主要的便是要确保粮食的安全。
当江洋来到目的地时,他发现粮仓居然仍旧有一个小队把守。
看到他们的那一刻,江洋想到什么眼眸微睁,连忙拔剑挥向那些人。
然而由于这些人太过分散,有一个漏网之鱼在慌忙中,点燃了一个粮仓。
“妈的!”
江洋上前将正欲逃跑的最后一个人杀掉,他看向已经燃起来的粮仓,感觉心都在滴血。
“看来还是让那个狈死的太轻松了。”
江洋暗骂一声,连忙救火,但他现如今并无法使用灵力,即使有剑灵的帮助,这个粮仓里的粮食也被烧了个大半。
“唉。”
江洋灰头土脸的坐在地上,他看了眼烧的不成样的粮食,心底对那个智囊的怨恨便又多了几分。
等会就鞭你的尸!江洋咬了咬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他还要去查看一下其它粮仓的情况。
“嘿嘿嘿,没想到你居然吃瘪了。”
剑灵在江洋身旁,笑的合不拢嘴。
如果是常人敢对现在心情下的江洋这么说,他早一巴掌呼过去了,可这位是个活爹啊,不仅惹不起而且还打不过。
“就当是涨经验了,这次的确是我太不谨慎。”
正如江洋所说,这次如果小心潜伏,确认对方位置后逐一击破,那也就不会有这件事,江洋着实没想到的是对方还会在粮仓安排不能离开的人手。
“喔…我使用了太多灵力,睡觉去了。”
剑灵打了个哈欠,嘀咕着回到逍遥剑里。
江洋向剑灵道了声谢,走到其它粮仓,确认了粮食的安全,做完这些,他翻出城墙向城外待命的王刚等人走去。
“刚才我是不是可以直接走城门了?”
移动间,江洋才想到这点,不过转而抛之脑后,现在还有正事要办。
“谁?!”
正在专注观察的王刚看到一黑影闪过,立马大喝一声,做好战斗准备。
其余有些打盹的人,在听到王刚的厉呵后也纷纷持着武器相互靠拢。
“我。”
江洋走了出来,将头上的帽子摘去。
众人看到江洋的面貌后这才松了口气。
“刘先生您回来了?”
王刚顿时露出了笑容,连忙上前。
“既然您回来了,那天阳城?”
“已经是我们的了,让兄弟几个进去再睡吧。”
江洋笑了一声,在众人的欢呼与赞美声中,向着天阳城前进。
片刻,多达几千人的队伍从城门进入,因为江洋先前来时和粮仓失火的事,已经有不少城里的百姓醒来,躲在家里的窗户旁向外偷偷查看情况。
江洋率领的千人部队进入城门后,已经引起了不少的百姓关注。
“啊!父亲,是官兵来救……”
一座房屋内,窗户旁不大的小女孩开心的指着领头的江洋,笑着向她身后的父亲说道。
但话还没说完,便被其父亲捂住了嘴。
那位父亲紧张的看着窗外的队伍,通过灯火他看出了对方的穿着,明显不是官兵,反而更像土匪。
“这狗日的世道,狗日的皇帝!”
刚以为有救了,没想到又来了更多的土匪,怎能不让人想骂娘?
那位父亲抚着女儿的头,看了眼所剩不多的谷子,以及躺在床上咳嗽的妻子,唉声叹气起来。
这是天阳城内百姓们的写照,不少家庭都如此的活着,异常艰难,特别是先前那数百位土匪来之后,不仅所剩不多的粮食要上交,而且有不少人家的良女都被抢了去,可见此时的乱世是什么样的。
江洋率领着队伍走向城主府,让众人安扎在曾经的军营后,他将王刚、陈时等一众干部聚集到一块。
略显昏暗的房间内,一个木桌上围着几人,但明显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为首的江洋身上。
“各位。”
江洋环顾了一下几人,严肃的开口:
“我们现在主要安排是安抚民众,毕竟我们不是土匪,而是起义军。”
“这件事我来吧,刘先生。”
李文举了举手,毛遂自荐。
“我本来也是要让你来的。”
江洋笑了一声将这件事定下,他转而又说道:
“你们各自下去后约束好自己的手下,最好别发生我不希望发生的事。”
说到这,江洋眼眸闪过一抹冷光,让在坐的几人都不寒而栗起来。
“明白!刘先生!”
几人连忙点头应道。
“最后一件事,从明天开始开放粮仓,救济百姓。”
“刘先生…我们也需要粮食啊……”
陈时迟疑了下,开口说道。
“那本来也不是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粮食我自有办法。”
江洋摆了摆手说道。
“好的,刘先生。”
“对了,让那数百人解决了吧。”
先前劫持土匪头子的时候,江洋便问清楚了,果然是那数百人做的内应,证明这点后,江洋便可以没有担忧的处决对方了。
“明白,刘先生。”
“行了,都退下吧。”
将几人遣散,江洋坐在木椅上抚着额头。
先前他说自己有办法其实是在骗他们,毕竟就算自己有灵力都不好办,更何况是现在?
“粮食…粮食啊……该怎么办呢?”
这个夜晚,江洋是注定无眠了。
………
清晨,当天边第一抹亮光亮起,李文连夜让人写的布告便散发下去,不少百姓在白天小心翼翼的露头间都听到或看到了布告的事。
“什么不伤害百姓?而且说是什么起义军?有仙人带领?”
“都什么鬼话?隔壁老王说的都比这有可信度。”
“不过他们说今天午时发放米粥,也不知道真假。”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骗人过去抓走哩。”
百姓们听到布告,大多数都不相信,只有那极少数愿意相信的,也是因为家里实在没了粮,属于走投无路了。
接近午时,江洋让人在城内各处,摆地发放米粥,虽然有些稀疏,但在这个时候也算上一口好饭。
那些因走投无路前来的人,在忐忑的排队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粥,一时都愣了愣神,待反应过来后,他们便连忙狼吞虎咽起来,好似有人会抢一样。
有的人吃着吃着,便不禁流下了眼泪,但嘴仍旧不停的吃着。
因为江洋让人专门看守,所以也就避免了有人抢夺的情况。
站在茶馆二楼的窗户旁,江洋看着下面面露幸福笑容的人们,他目光转而停留到了一对母子身上。
那位母亲在儿子狼吞虎咽吃完一碗粥后,又带着关怀的笑容将自己的那份递了过去。
看着那位咽了咽口水,却一脸笑容为儿子擦嘴的母亲,江洋顿了片刻收回目光。
乱世,简单的两个字,其背后却是无数个人们和家庭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