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转动的齿轮-《假面骑士:元素纪元》

  星见市上空被异常能量扭曲的云图,如同一块巨大的、不断扩散的污迹,清晰地投射在国家危机应对中心(NCRC)那面占据整堵墙壁的主屏幕上。

  往日里象征着秩序与繁华的都市光点,此刻被大片代表极端能量反应、不断闪烁扩张的土黄、炽白与暗红色区域所覆盖。

  高精度卫星图像捕捉到的细节令人窒息:曾经的地标性建筑化为晶簇丛林或熔岩池,原本纵横交错的街道网络被粗暴地抹去。

  指挥大厅内,空气仿佛凝固。

  来自军方、各核心部门及顶尖科研机构的负责人齐聚于此,每一位的脸上都褪去了平日的沉稳,只剩下面对未知与绝对力量时的凝重。

  低声的、急促的技术交流无法完全掩盖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震惊。

  EHRD陷落前拼死传回的最后数据流,以及那些短暂连接又迅速熄灭的前线通讯信号,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战况的惨烈,远超出任何一场预案推演的最坏情况。

  端坐于主位的陈老,这位以坚毅着称的决策层核心成员,目光缓缓扫过屏幕上那片代表着沦陷与毁灭的区域,最终定格在在场每一张面孔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

  “情况,已经很清楚。”他开口,字句沉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面对的,不是地震、海啸,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这是一场…规则层面的碰撞。常规的手段,在它们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他微微停顿,让这份认知沉入每个人心底,随后继续道:“根据‘方舟协议’与《超常事态应对总纲》赋予的最高权限,我宣布,即刻启动‘烛龙’机制。星见市及其影响范围,正式定为‘第一类绝密隔离区’。”

  这声令下,如同按下了某个无形的开关。整个国家机器,这部庞大而精密的仪器,开始以一种沉默却高效到极致的姿态运转起来。

  军事层面的反应最先显现,却并非大张旗鼓的调兵遣将。

  部署在战略纵深地带的、最新型的防空反导单元,其雷达阵列在无声无息中调整了朝向,以最大功率严密监控着隔离区的空域,形成一道无形的电子与火力屏障,其首要使命是“隔离”,阻止任何不明实体外溢。

  与此同时,几支装备了尚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能量武器、成员皆由精英中的精英组成的特遣队,已悄然抵达隔离区外围的关键节点。

  他们构筑的不是进攻阵地,而是一条坚固的防线,任务是确保威胁被牢牢限制在既定范围内,绝不后退一步。

  信息空间同样成为关键战场。

  强大的电子干扰与过滤系统被激活,如同在信息洪流中筑起一道无形堤坝,尽可能延缓隔离区内部那令人绝望的景象与情绪向外蔓延,为国家层面的后续决策与民众引导争取宝贵的缓冲期。

  所有通往星见市的陆路、空域通道被彻底物理封锁,荷枪实弹的士兵与重型装备构成了冰冷的现实边界。

  科研与后勤保障系统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启动。

  由国家科学院顶尖专家组成的“烛龙”团队,携带大量沉重而精密的仪器设备,搭乘专用运输机,降落在紧邻隔离区建立的“前沿科研基地”。

  高博士等人用巨大代价换回的关于“秩序石板”、“元素特性”及“三元基座”的数据,被第一时间列为最高优先级破解课题,无数智慧的大脑开始为理解并对抗这种未知力量而彻夜不眠。

  遥远的西北腹地,尘封已久的国家级战略庇护所——

  “方舟”基地,内部灯光依次亮起,开始按照预定流程,接收来自全国的关键人才、文化数据与战略储备。

  工程部队的专家们则开始在图纸上勾勒,评估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建立临时性、可快速部署的前进庇护点的可行性,为可能从炼狱中突围的幸存者预留一线生机。

  在经过极其审慎的评估与措辞后,国家元首的身影出现在全国所有的屏幕上。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首次以最高官方口径,正式承认了“超自然入侵”的存在,将其定性为“关乎文明存续的未知挑战”,并宣布国家已进入“有限度紧急状态”,授权调动一切必要资源。

  庞大的国家战略储备库大门缓缓开启,满载着生存希望的物资——食品、药品、净水设备——通过重型运输机群与武装到牙齿的车队,如同生命的血脉,源源不断输向隔离区外围。

  军方的顶级移动医院模块被激活,随同医疗专家团一同前移,在靠近战场的地方建立起生命的最后防线。

  对于仍在星见市内部苦苦支撑的抵抗力量,国家的支援则显得更为谨慎与艰难。

  数颗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应急通讯卫星调整轨道,优先保障隔离区内残存的EHRD、“微光”网络及各避难所之间那脆弱的通讯链路。

  国家超算中心的海量计算资源被调动起来,试图从混乱的数据中分析出元素使的行为模式与弱点。

  一项高风险的计划也被批准执行:利用高空隐形无人机,尝试向已确认的抵抗据点,如苏小冉所在的第三避难所,空投特种装备箱。

  里面除了高能量浓缩剂,还有数套代号“龙牙”、处于试验阶段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它们或许无法扭转战局,但或许能为前线的战士多提供一丝生存的保障。

  当第三避难所内,苏小冉接收到来自“烛龙”指挥中心的加密确认信号与物资预计抵达时间时,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外部世界的支撑。

  她迅速将这一消息传达下去。

  “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简短的消息,如同黑暗中点燃的一支火把,微弱,却足以驱散部分寒意,在幸存者眼中重新点燃起名为“希望”的微光。

  赵磐看着传输过来的物资清单上那些陌生的代号,沉默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些支援无法直接消灭敌人,但却能让他们守得更久,救下更多的人。

  然而,无论是NCRC大厅内运筹帷幄的将军,还是避难所里翘首以盼的平民,都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

  国家力量的介入,更多体现在建立防线、支撑后勤与宏观策略上。

  真正要踏入那片炼狱,直面那三个如同神魔般的存在,夺回家园的希望,依然沉重地压在那些身处绝境、却依旧在废墟中奋战的个体肩上。

  国家的齿轮已然全力开动,轰鸣声传遍体系的每一个角落。

  但这股力量最终能否穿透绝望的阴霾,为深陷黑暗的人们带来真正的黎明,答案依旧书写在星见市那片焦土与晶簇之上,由鲜血与意志共同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