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公园战斗的结束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反而像揭开了更深层斗争的序幕。
基地内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依旧,但对李慕青而言,一种源自生命本质被亵渎的愤怒与困惑,在她心中持续发酵,远比物理层面的战斗更令她寝食难安。
作为团队中与植物、与生命联系最为紧密的骑士,面对“园丁”这种系统性地扭曲自然、将生机勃勃的绿意化为痛苦与毁灭工具的行径,她感受到的冲击是其他人难以完全理解的。
那不仅仅是敌人的威胁,更像是一种对她所珍视、所研究、所代表的一切的根本性否定。
深夜的休息室内,她常常独自凭窗而立,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上勾勒着藤蔓缠绕的轨迹。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荆棘编织者”那混合着痛苦与狂乱的最后哀嚎,旧港区虫潮在雷火中湮灭时散发出的焦糊与绝望的气息,以及晨光公园里那些被强行染上不祥紫色、如同痉挛般舞动的玫瑰……
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根尖刺,扎在她作为植物学家和自然守护者的心上。
这些被强行扭曲、最终走向毁灭的生命,它们本应遵循自然的韵律,沐浴阳光雨露,完成各自的枯荣轮回。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园丁”,他凭什么如此践踏生命的尊严?
他的力量,那充满冰冷支配欲的木元素之力,究竟源于何处?
难道生命的力量,最终只能导向如此狰狞的形态吗?
这种源于专业领域被彻底颠覆、生命信仰被无情践踏而产生的探究欲,如同藤蔓般紧紧缠绕着她的思绪。
她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击败的敌人名单和战术方案,她需要理解这背后扭曲的根源。
这不仅仅是为了战胜“园丁”,更是为了告慰那些被亵渎的灵魂,为了厘清自己内心因目睹太多生命悲剧而产生的迷茫,更是为了找到属于“青帝”——这个司掌生命力量的骑士——独一无二的、超越单纯“守护”或“破坏”的、更为本质的战斗意义与存在价值。
这份日益强烈的内在驱动,促使她花费了数个夜晚,撰写了一份极其详尽的报告,提交给了严如山。
在报告中,她系统地梳理了已遭遇的与“园丁”相关事件的所有特征,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直觉的大胆假设:“园丁”那扭曲生命形态的能力,其根源或许并非纯粹的毁灭欲望,而更可能源于对某种古老、正统、代表着自然平衡与生机的生命本源力量的亵渎、异化或强制扭曲。
要真正理解并对抗他,或许不能仅仅着眼于其展现出的破坏力,更需要追根溯源,去了解那种可能存在的、未被污染前的古老力量本身,理解其运作的法则与核心。
她申请暂时脱离一线战斗序列,专注于对“园丁”力量根源,以及可能与星见市本地古老自然传说相关的线索进行追查。
她相信,这或许能为EHRD打开一扇从未设想过的情报之门。
严如山在灯下仔细审阅了这份逻辑清晰、情感真挚的报告。
他看到了李慕青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执着与深藏的痛楚。
他理解,对于李慕青这样的战士而言,心灵的困惑有时比身体的创伤更难愈合,而一旦找到答案,其爆发出的力量也将无可估量。
在目前“园丁”行踪诡秘、难以直接追踪的情况下,从历史、传说和自然本身的记忆中去寻找蛛丝马迹,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他批准了李慕青的申请,并特意协调了EHRD内部的情报分析部门和部分科研资源,全力配合她的调查,但同时也严肃强调,所有行动必须在绝对可控和隐秘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提前惊动那隐藏在暗处的对手。
李慕青的第一站,选择了她曾经视作第二个家的市植物研究院。
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被梧桐树荫笼罩的甬道,她的心境却与当年那个怀抱理想、沉浸在植物静谧世界中的年轻研究员截然不同。
阳光依旧和煦,草木依旧芬芳,但她的感知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到了弥漫在空气中那一丝极其微弱、若有若无、与“园丁”力量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沉寂的“背景噪音”。
这感觉,仿佛某种沉睡于城市地脉之下的庞大意识,正被外来的刺激缓缓扰动,即将从亘古的长眠中苏醒。
研究院的孙院长,这位引领她走入植物学神圣殿堂的恩师,看到爱徒归来,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但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慕青眉宇间化不开的凝重与风霜。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她引到自己的办公室,沏上了一壶她最
基地内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依旧,但对李慕青而言,一种源自生命本质被亵渎的愤怒与困惑,在她心中持续发酵,远比物理层面的战斗更令她寝食难安。
作为团队中与植物、与生命联系最为紧密的骑士,面对“园丁”这种系统性地扭曲自然、将生机勃勃的绿意化为痛苦与毁灭工具的行径,她感受到的冲击是其他人难以完全理解的。
那不仅仅是敌人的威胁,更像是一种对她所珍视、所研究、所代表的一切的根本性否定。
深夜的休息室内,她常常独自凭窗而立,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上勾勒着藤蔓缠绕的轨迹。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荆棘编织者”那混合着痛苦与狂乱的最后哀嚎,旧港区虫潮在雷火中湮灭时散发出的焦糊与绝望的气息,以及晨光公园里那些被强行染上不祥紫色、如同痉挛般舞动的玫瑰……
每一个画面,都像一根尖刺,扎在她作为植物学家和自然守护者的心上。
这些被强行扭曲、最终走向毁灭的生命,它们本应遵循自然的韵律,沐浴阳光雨露,完成各自的枯荣轮回。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园丁”,他凭什么如此践踏生命的尊严?
他的力量,那充满冰冷支配欲的木元素之力,究竟源于何处?
难道生命的力量,最终只能导向如此狰狞的形态吗?
这种源于专业领域被彻底颠覆、生命信仰被无情践踏而产生的探究欲,如同藤蔓般紧紧缠绕着她的思绪。
她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击败的敌人名单和战术方案,她需要理解这背后扭曲的根源。
这不仅仅是为了战胜“园丁”,更是为了告慰那些被亵渎的灵魂,为了厘清自己内心因目睹太多生命悲剧而产生的迷茫,更是为了找到属于“青帝”——这个司掌生命力量的骑士——独一无二的、超越单纯“守护”或“破坏”的、更为本质的战斗意义与存在价值。
这份日益强烈的内在驱动,促使她花费了数个夜晚,撰写了一份极其详尽的报告,提交给了严如山。
在报告中,她系统地梳理了已遭遇的与“园丁”相关事件的所有特征,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直觉的大胆假设:“园丁”那扭曲生命形态的能力,其根源或许并非纯粹的毁灭欲望,而更可能源于对某种古老、正统、代表着自然平衡与生机的生命本源力量的亵渎、异化或强制扭曲。
要真正理解并对抗他,或许不能仅仅着眼于其展现出的破坏力,更需要追根溯源,去了解那种可能存在的、未被污染前的古老力量本身,理解其运作的法则与核心。
她申请暂时脱离一线战斗序列,专注于对“园丁”力量根源,以及可能与星见市本地古老自然传说相关的线索进行追查。
她相信,这或许能为EHRD打开一扇从未设想过的情报之门。
严如山在灯下仔细审阅了这份逻辑清晰、情感真挚的报告。
他看到了李慕青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执着与深藏的痛楚。
他理解,对于李慕青这样的战士而言,心灵的困惑有时比身体的创伤更难愈合,而一旦找到答案,其爆发出的力量也将无可估量。
在目前“园丁”行踪诡秘、难以直接追踪的情况下,从历史、传说和自然本身的记忆中去寻找蛛丝马迹,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他批准了李慕青的申请,并特意协调了EHRD内部的情报分析部门和部分科研资源,全力配合她的调查,但同时也严肃强调,所有行动必须在绝对可控和隐秘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提前惊动那隐藏在暗处的对手。
李慕青的第一站,选择了她曾经视作第二个家的市植物研究院。
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被梧桐树荫笼罩的甬道,她的心境却与当年那个怀抱理想、沉浸在植物静谧世界中的年轻研究员截然不同。
阳光依旧和煦,草木依旧芬芳,但她的感知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到了弥漫在空气中那一丝极其微弱、若有若无、与“园丁”力量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沉寂的“背景噪音”。
这感觉,仿佛某种沉睡于城市地脉之下的庞大意识,正被外来的刺激缓缓扰动,即将从亘古的长眠中苏醒。
研究院的孙院长,这位引领她走入植物学神圣殿堂的恩师,看到爱徒归来,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但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慕青眉宇间化不开的凝重与风霜。
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她引到自己的办公室,沏上了一壶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