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蘑菇屋:德云少主被女嘉宾围猎》

  郭霄麟斜眼看他:“瞧你这点出息!岳老爷子能这么小气?听说我妈生日快到了,特意提前一个月定制了一套红木家具。”

  “家具?”

  “里面有一根顶梁柱似的木雕,”郭霄麟张开双臂比划,岳芸朋插嘴道:“得有一人高吧?”

  “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龙,龙鳞清晰分明,龙爪锋利反光!”

  “大师的作品?”

  郭霄麟撸起袖子叉腰:“可岳老爷子越看越生气。”

  “有什么好生气的?”

  “不是要当寿礼送我妈吗!老爷子觉得拿不出手,正琢磨自己有什么拿手活——”

  “盘文玩?”岳芸朋试探着问。

  “对了!老爷子摸着木雕直皱眉: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

  “新雕的都是这样,我……”岳芸朋话还没说完,郭霄麟突然大声喊:“盘它——!”

  只见郭霄麟冲上去抱住空气,做出疯狂摩擦的动作。

  “你疯了吧?这玩意儿能盘动?”

  “要不怎么说老爷子厉害呢!那龙鳞跟刀片似的,龙爪像锥子,结果老爷子硬是盘得油光发亮。后来叫我过去验收,好家伙——整条红木龙泛着琥珀色的光!”

  “别人盘文玩花大钱,你家老爷子这是玩命?血都出来了!”

  “我赶紧打120送他去医院。到了医院还不消停,老爷子总往窗外看。”

  “又想啥呢?”

  “楼下护士养的沙皮狗,那身褶子摸起来像砂纸一样。”

  “得,这是上瘾了吧?”

  “可惜老爷子体力不支,只能干瞪眼。”郭霄麟耸了耸肩。

  (

  岳芸朋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医护人员听说岳老爷子盘文玩的本事了得,竟带着沙皮狗来到病房。只见老爷子拿着刷子,蘸着油就往狗身上抹。

  “这是干嘛?”

  “包浆都上好了,直接盘吧。”郭霄麟模仿着医护人员期待的表情。

  “去你的!”

  这段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演出结束后,粉丝们围着郭霄麟不肯走。他摆手说:“待会儿我还上台,各位等着瞧好戏。”

  匆匆离开后,郭霄麟很快又被叫到师父身边。穿过工作人员通道,他在师父和师娘旁边的小圆凳坐下。

  “坐这儿吧。”

  “好嘞!”这个位置看表演再合适不过。

  徒弟们一个接一个登台,精彩不断。更重要的是,压轴的老郭还没出场。看着台上演员们的表演,老郭感慨道:当年独自闯京城,如今撑起这么大的摊子,只要大家一条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台下不少观众都是陪着徳芸社一路走来的老票友。妻子轻轻拍了拍老郭的手背,眼里满是欣慰——徳芸社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老郭父子身上,大屏幕实时映出他们的身影。

  “真的返场了!霄麟加油!”

  “他从不食言,咱们好好欣赏吧。”

  “没想到相声这么有意思!”

  许多新观众在这场演出中,除了看郭霄麟,还发现了其他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

  父子俩走到舞台 ** ,老郭开口道:“感谢各位捧场,不管是冲着我,冲着徳芸社,还是冲着这小子来的,都承蒙厚爱。”

  “只愿今晚能让您开怀一笑,以后想起来还能觉得有趣,这趟就算没白来!”

  “儿子。”

  “诶。”

  郭霄麟与郭徳纲久违同台演出。

  “不少名家都夸过你的曲艺水平,”郭徳纲笑着说道,“包括你去世的师父鱼谦,还有你母亲也经常提起。”

  “多谢夸奖。”郭霄麟抱拳向观众致意。

  “那咱们来一段《送情郎》,这曲子你应该熟悉吧?”

  “略有了解。”

  郭霄麟说话谨慎,明白台上情况瞬息万变。尤其是面对以“挖坑”闻名的郭徳纲,稍有疏忽便可能出错。

  郭徳纲从袖中拿出快板,这是唱《送情郎》必备的乐器。

  “我先开头,你接着唱。”

  “好嘞!”

  郭徳纲的戏曲功底确实不凡,曾拜入麒派名家赵大师门下学习京剧。赵大师去世后,郭徳纲特意在北京创办霄麟社,致力于传承这一流派,时常登台演出,举止间尽显大家风范。

  只见他一开口便是一段高亢婉转的唱腔:

  “一不叫你忧来呀,二不叫你愁

  三不叫你穿错了小妹妹的花兜兜

  小妹妹的兜兜本是一个金锁链~”

  郭霄麟双手轻搭膝盖,认真聆听。

  “该你接了。”郭徳纲一向喜欢提携后辈,随即打起快板。郭霄麟凭借扎实的唱功,巧妙地将高音过渡:

  “情郎哥的兜兜八了宝了镀金钩

  小妹妹送我的郎~”

  郭徳纲边打快板边应和:“呦呦”

  “送到了大门东~~”

  近距离听郭霄麟演唱,郭徳纲最清楚他的真本事。以往的郭霄麟只是略通皮毛,但此刻展现的却是正宗的戏曲韵味——这绝非模仿,而是系统训练的结果。即便在高音处,也能保持圆润自然。

  在戏曲表演中,声音洪亮是常态。但合作演唱时,演员之间往往要顾及彼此的听觉。郭霄麟的声音恰到好处,让人如沐春风。

  郭徳纲眼中露出欣慰,手中的快板节奏也逐渐加快。这段《送情郎》不仅趣味十足,更是一场精彩的视听体验。

  “大家觉得怎么样?”曲终时,郭霄麟笑着问观众。

  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

  老郭难得开口称赞:“唱得不错。”郭霄麟一时愣住。

  他早知道父亲很少夸人,越是亲近的人越难得到肯定。此刻在众人面前听到这句表扬,实在意外。

  “刚才各位也都听过了我徒弟们的表演,该唱的唱了,该说的说了。我没准备什么特别的节目,不如陪大家聊几句?别嫌我话多!”

  台下立刻传来响亮的回答:“不嫌!”老郭笑了:“好家伙,这嗓门够亮的。”

  “一直没机会跟支持徳芸社的朋友们好好聊聊。今年初我们遇到些事,还好都过去了。不过我这个人记性好,能过去的都不算事,真正记在心里的,一辈子忘不了。”

  平日里老郭心里有话也不愿说,对妻子也少有倾诉。但一上台,他便能畅所欲言,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天桥和路人聊天的日子。后来在北京打拼,说话越来越小心,今晚的相声专场,成了他多年来的真情流露。

  “别提那些沉重的事了。大家都知道,今天这场演出是给夫人庆生。可惜老搭档于老师没来,就让儿子霄麟陪我上台。很多观众都在问,为什么霄麟不常露面?这些留言我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