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东方惊雷起-《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

  交流会落幕了。

  表面的掌声与客套话之下,是暗流汹涌的退潮,留下布满礁石的海滩。那些复杂的、审视的、甚至带着敌意的目光,如同无形的针刺,追随着凌云直到他离开国家大剧院。

  回去的车上,陈部长揉了揉眉心,脸上的疲惫难以掩饰。“效果达到了,起码让他们知道,想在我们这儿搞文化霸权,得先问问老祖宗答不答应。”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不过,艾琳娜·沃森那个女人,不简单。她临走前看你的那一眼,跟刀子似的。‘音乐会’计划,怕是要加速了。”

  凌云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霓虹,城市依旧繁华喧嚣,但他仿佛能听到阴影中齿轮开始咬合的细微声响。“他们不会甘心只搞小动作。下一次,可能是更直接的打压,更系统的围剿。”

  艾琳娜·沃森的动作比预想的更快。

  第二天一早,一份加密简报静静躺在凌云的终端上,内容触目惊心:“‘音乐会’计划第一阶段启动。西方三大音乐出版集团联合修订国际通用考级教材,大幅削减非西方音乐内容,并新增音乐文明演进章节,明确将欧洲古典音乐序列定义为唯一连贯、高级的全球性音乐发展主线。配套学术论坛与媒体宣传下周开始全球造势。”

  陈部长的声音透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意:“他们这是要釜底抽薪,从教科书层面,把我们和其他非西方音乐体系一起,彻底开除出主流音乐文明的序列!以后我们的孩子学到的音乐就是等于欧洲音乐!”

  凌云站在工作室那架黑色三角钢琴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漆面。窗外是京华不夜的灯火,窗内是他眼中渐凝的寒霜。

  “他们想把路走绝……”凌云的声音很轻,却像绷紧的弓弦,“那就别怪我们,另开一条通天大道!”

  “你打算怎么做?时间很紧,他们的舆论机器一旦开动……”

  “不等他们开动。”凌云打断陈部长,猛地转身,目光如电,“他们不是一直标榜,钢琴、交响乐,是他们独占的、最高级的音乐殿堂吗?不是认为我们只配玩些古老的玩具,永远登不上他们定义的‘大雅之堂吗?他们不是把那些古典主义的旧神供在神坛上,当做他们不可逾越的专利吗?好啊,我就在他们最神圣的庙堂里,点燃一把他们从未见过的圣火!”

  陈部长一怔:“你想……”“

  “我想去他们最骄傲的城堡门口,”凌云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用他们最熟悉的砖石,砌一座他们从未见过的高塔。或者……更直接点,把他们那城堡的墙,砸开一道口子。”

  陈部长沉默了片刻,缓缓道:“风险很大。那是一个被他们经营了数百年的领域,规则他们定,裁判是他们的人。你单枪匹马……”

  “不是单枪匹马。”凌云打断他,声音异常平静,“我有整个国家做后盾。”

  “我也不是要去他们家门口!”凌云斩钉截铁,“那样太慢,范围太小。他们有的是办法在现场安排客观批评,在媒体上冷处理。”他的目光锐利起来,“我要用他们最熟悉,也最无法抗拒的方式—规则之内,实力碾压。”

  他望向工作室角落里那架静静伫立的黑色三角钢琴,它在昏暗光线下流线型的轮廓,像一头沉睡的猛兽。“就在他们最骄傲的乐器上,用他们最引以为豪的音乐形式。但不是去他们的地盘,看他们的脸色。他们会用尽手段拖延、阻挠、贬低。我要用这个时代的方式.........”

  他看向电脑屏幕上那个全球最大的音乐流媒体平台图标。

  “那你是要……”

  “录制。然后,扔到全球音乐平台上。”凌云嘴角勾起一丝近乎冷酷的弧度,“让每一个普通人,只要戴上耳机,就能听到。让数据说话,让耳朵投票。我倒要看看,当他们定义的经典,被一首横空出世、找不到任何渊源,却足以碾压他们所谓经典的作品按在地上摩擦时,他们那套话语体系,还怎么维持高高在上的体面!”

  这个想法大胆,甚至狂妄。陈部愣住了,半晌才道:“这……需要一首……什么样的曲子?而且,钢琴演奏,尤其是达到那种能引发轰动级别的,需要经年累月的苦功,你的钢琴水平……”

  凌云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钢琴前,掀开琴盖,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黑白琴键。一股难以言喻的陌生又熟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曲子,有。水平,够。”凌云的回答简洁到极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

  结束通讯,工作室重归寂静。

  凌云闭上双眼,将所有的意念沉入心底。不再是请求,而是一种战意昂扬的宣告:

  就是现在!在他们最坚固的城墙下,我需要能轰开城门的重炮!需要能让所有自诩高贵的耳朵瞬间失聪的惊雷!

  无声无息间,脑海深处,那沉寂的系统光幕骤然亮起,以前所未有的亮度疯狂闪烁!

  不再是温和的流淌,是咆哮的银河直接贯入他的意识!

  第一股洪流,沉重、阴郁,带着与命运抗争的磅礴力量与深邃悲怆!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它的结构,它的和弦,它那从沉重引子到抗争快板,再到如歌慢板与决绝终曲的完整脉络,清晰如同刻印。那不仅仅是音符,是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灵魂呐喊!

  几乎没有任何间隔!

  第二股洪流接踵而至,更加阴暗,更加个人化,如同月下深渊的絮语,却在第三乐章爆发出毁灭般的激情与技巧!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尤其是那终曲,暴风骤雨般的急板,如同积压的所有情感瞬间引爆,炫技性与戏剧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两首来自另一个时空,由乐圣贝多芬创作的、堪称钢琴文献中不朽丰碑的奏鸣曲,其完整的乐谱、精妙的结构、深刻的情感内涵,以及所有演奏所需的细节处理,化作最本源的音乐信息,瞬间与他融合!

  与此同时,一股庞大的、灼热的洪流,毫无征兆地从他大脑深处炸开!不再是知识的灌注,而是……本能的赋予!无数关于重量转移、指尖触键、踏板微操、音色控制的细微感觉,如同与生俱来的呼吸一般,瞬间刻入他的肌肉记忆和神经反射!他仿佛能看到琴槌敲击琴弦的每一毫米轨迹,能听到共鸣箱里空气震动的每一声回响。贝多芬的暴烈,肖邦的诗意,李斯特的炫技,拉赫玛尼诺夫的复杂和声……那些他曾仰望的、属于钢琴大师领域的巅峰技巧与深刻理解,此刻如同解开封印的潮水,汹涌地融入他每一个细胞!

  这不是学习,是唤醒!是系统将他这具身体潜藏的、或者说被它强行提升到的、一个远超常人理解极限的钢琴演奏境界,彻底释放!

  他猛地睁开眼,瞳孔深处仿佛有金色的数据流一闪而逝。再看那八十八个琴键,感觉已截然不同。它们不再是冰冷的乐器部件,而是他手臂的延伸,是他意念直达声音的桥梁。

  系统这一次,不仅给了两颗足以改变战局的“子弹”,更直接把他变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他睁开眼,瞳孔深处仿佛有音乐的星河流转。

  没有犹豫,他直接坐到了钢琴前。

  调整呼吸,心神沉静。

  然后,他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落了下去。

  《悲怆》!

  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种情感层次,每一种技术难点,都如同早已演练过千万遍,清晰地烙印在他的灵魂里。

  他不需要谱子。

  他,就是这首曲子的化身。

  沉重的引子如同命运敲门,压抑而充满威胁。随即,右手爆发出激烈的抗争主题,左手则以坚定的八度低音支撑。他的身体随着音乐的张力而起伏,眉头紧锁,完全沉浸在那与命运搏斗的悲壮氛围中。慢板乐章,他的触键变得无比柔和而富有歌唱性,将那深刻的悲伤与慰藉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的回旋曲,带着一种决绝的意味,坚定地走向终结。

  一曲终了,余音未散。

  他的手指没有离开琴键,只是微微调整了姿势,气息为之一变。

  《月光》!

  第一乐章,那连续的、朦胧的三连音在他指尖流淌出来,带着一种压抑的、梦魇般的忧郁,音色控制得如同真正的月光,清冷而迷离。第二乐章像是一个短暂的、带着苦涩的间奏。然后——

  第三乐章!

  他的手指骤然加速,如同狂风暴雨!汹涌澎湃的琶音与强劲的和弦以惊人的速度和清晰度倾泻而出,充满了近乎狂暴的愤怒与反抗!整个工作室仿佛被这音乐的暴风雨所笼罩,空气都在随之震动!那是一种技巧与情感同时燃烧到极致的炫目景象!

  两首奏鸣曲,一首深邃悲怆,一首内敛后爆发,风格迥异,却同样直击灵魂!

  录制指示灯悄然熄灭。

  凌云缓缓收回手,仿佛刚从一场精神的远征中归来,额角是细密的汗珠,眼中却燃烧着灼热的光芒。

  一次过。

  这两首足以载入史册的钢琴杰作,在他被系统加持后的“神级”演绎下,完美地化为了数字母带。

  他没有休息,直接开始在电脑上操作。

  将两个音频文件分别命名为:

  “Ling Yu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nor, Op. 13 - ‘Pathétique’”

  “Ling Yun: 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nor, Op. 27, No. 2 - ‘Moonlight’”

  (凌云: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简介处,他只留下一行字:

  “来自东方的回答。”

  随后,他接通了陈部长的专线。

  “部长,礼物准备好了,两份。”凌云的声音带着一丝鏖战后的沙哑,更带着无匹的锋芒,“可以准时送礼上门了。”

  陈部长的呼吸明显加重了一瞬,随即斩钉截铁:“好!渠道已全面待命!倒计时开始!”

  凌云放下通讯器,将两个音频文件拖入了上传队列。

  他的鼠标,悬停在那决定性的发布按钮上。

  窗外,东方地平线下,新的一天正孕育着黎明。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如刀锋的弧度。

  艾琳娜·沃森……

  你们修订的教材,定义的高级,

  就先来听听,

  这两首名为《悲怆》与《月光》的,

  东方惊雷吧。

  本章引用乐曲详细信息:

  乐曲名称: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Piano Sonata No. 8 in C nor, Op. 13 - Pathétique)

  作曲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代表意义: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巅峰之作,以其戏剧性的对比、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完美的结构形式,成为钢琴文献中不朽的经典。标题“悲怆”精准概括了其与命运抗争的宏大主题,展现了贝多芬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和音乐上的革新性。

  乐曲名称: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Piano Sonata No. 14 in C-sharp nor, Op. 27, No. 2 - Moonlight)

  作曲家: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代表意义: 贝多芬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之一,打破了传统奏鸣曲快-慢-快的乐章结构,以其第一乐章宁静而忧郁的朦胧意境和第三乐章激烈如暴风雨般的终曲形成极致对比,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展现了贝多芬音乐中诗意的幻想与澎湃的激情。